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浪淘沙李煜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6-13 浪淘沙李煜教案 浪淘沙教案

2025浪淘沙李煜教案精選。

小編為您推薦一個思維深刻有價值的“浪淘沙李煜教案”文章,請您在瀏覽器中記下本頁鏈接方便以后查看。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準備的東西,每個老師都要認真寫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這樣課堂的各種可能情況都盡在掌握。

浪淘沙李煜教案 篇1


浪淘沙李煜教案是一份以宋代李煜所著《浪淘沙令》為基礎的教材。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他才情出眾,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浪淘沙令》是其心靈的真實寫照,以婉轉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家國淪陷的憂慮和對往事的念想。本教案以《浪淘沙令》為主線,通過對其背景、作者、文本的分析,以及對相關素材的豐富運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的藝術之美以及歷史背景的反思。


第一部分:背景介紹


本部分主要介紹李煜的生活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以此促使學生對《浪淘沙令》的理解更加深入。


第一節(jié):李煜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特點


學生將了解李煜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特點,包括他的身世、年少喪父、即位后的政治形勢等。通過分析這些背景信息,學生將更好地理解李煜文學創(chuàng)作的動機和風格。


第二節(jié):《浪淘沙令》的創(chuàng)作背景


學生將了解《浪淘沙令》的創(chuàng)作背景,包括李煜創(chuàng)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學生將通過深入了解這些背景信息,進一步探索《浪淘沙令》詞的內涵和藝術魅力。


第二部分:《浪淘沙令》文本分析


本部分主要對《浪淘沙令》的文本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從句法、修辭、意象等方面深入理解和欣賞這首詞的藝術之美。


第一節(jié):句法分析


學生將學習該詞的句法結構,包括斷句和句子的構成。通過分析句法,學生將更好地理解詞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的運用。


第二節(jié):修辭手法分析


學生將學習《浪淘沙令》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等。通過分析這些修辭手法,學生將更加深入地理解詞的內涵和藝術魅力。


第三節(jié):意象分析


學生將學習該詞中所使用的意象,包括自然景象、時代背景和感情描寫等。通過分析這些意象,學生將更好地理解詞的情感表達和藝術形象的塑造。


第三部分:相關素材與學習拓展


本部分通過選取與《浪淘沙令》相關的素材和其他相關的文學作品,進一步擴展學生的知識和理解。


第一節(jié):相關詩詞賞析


學生將學習與《浪淘沙令》風格相似的其他詩詞作品,包括李煜的其他作品和與之同一時期的其他詩人的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賞析,學生將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時代背景和文學特點。


第二節(jié):歷史背景反思


學生將通過學習與《浪淘沙令》相關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反思歷史背景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和作用。學生將思考詞中所表達的沉痛情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三節(jié):藝術形象創(chuàng)作


學生將通過分組合作,選擇其中一個意象,自行創(chuàng)作一幅插畫或者寫一篇小說,展示對《浪淘沙令》意象的理解和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


本教案通過以《浪淘沙令》為主線,從背景介紹、文本分析和相關素材拓展三個方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該詞的內涵和魅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除了能夠學習到詞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對文學和歷史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同時,通過素材拓展和藝術形象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浪淘沙李煜教案 篇2

浪淘沙是一首由北宋時期的詩人李煜創(chuàng)作的名詞,也是李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在困境中沉浮的心情,并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本文將詳細具體且生動地講述李煜的《浪淘沙》以及它的教育價值。

《浪淘沙》這首詞寫的是李煜在囚禁期間所經歷的心境。當時,李煜被虜掠為俘囚,被關押在南國之地。他身處異鄉(xiāng),陷入囹圄之中,生活艱苦,思鄉(xiāng)之情無處宣泄。于是,他以寫詩來寄托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這首詞描繪了他在海邊的遭遇,用波浪的起伏和浪花的淘盡來比喻自己在世間的滄桑和命運的無常。

李煜以詩人特有的筆觸,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大自然的景象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意境的美。他寫道:“劈玉斬金驚夜白,課成課仍無故歸?!边@表達了他在困境中的無奈,以及對生活的迷惘。他把大海比作“污泥沙里的浪淘沙”,將自己比作那被波浪翻滾的沙粒。他用“哀慟”、“懷愁”等詞描繪了自己內心的痛苦與思鄉(xiāng)之情。

《浪淘沙》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深受后人喜愛和傳誦。這首詞的母題不僅僅是囚禁和思鄉(xiāng),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思考與認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現(xiàn)實的無常和悲涼,他通過寫詩來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命運的安排。他的筆觸猶如浪花掠過沙灘的痕跡,凝結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哀傷。

李煜的《浪淘沙》不僅僅是一首感懷故人的詩,更是一首抒發(fā)作者內心情感的詩。他通過寫詩,將自己內心的困頓和苦悶傾訴出來,同時也探討了人生的價值和命運的無常。這使得《浪淘沙》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浪淘沙》激發(fā)了人們對自由和幸福的渴望。李煜身陷囚禁之中,而他的詩歌卻越過了監(jiān)牢的界限,傳遞出自由和希望的信息。這使得讀者能夠從中感受到生活的寬廣和多樣性,進而激發(fā)對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同時,當人們面臨困境和挫折時,他們也可以通過《浪淘沙》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考來尋找解脫和寬慰。

《浪淘沙》教導了人們對命運的接受和思考。李煜在詞中表達了對命運無奈的情感,但他并沒有完全放棄對命運的思考。他通過詩歌來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對現(xiàn)實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啟示了讀者,在面對命運的考驗時,可以通過思考和反思來理解和接受它。無論是人生的得失,還是機遇與挑戰(zhàn),都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同時通過思考來尋找到對應的答案和解決方案。

《浪淘沙》教會了人們對生活的感恩和珍惜。李煜在囹圄之中,通過對生活的無奈和苦悶的描繪,使讀者能夠體會到生活的寶貴和可貴。他以浪花淘盡沙粒的形象,表達了生活的無常和世間的滄桑。這使得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和珍惜的態(tài)度,對于眼前所擁有的,會更加珍視和感激。

《浪淘沙》作為李煜的代表作品,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情感,給人們帶來了對生活的思考和認知。這首詞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可以激發(fā)人們對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對命運的接受和思考,以及對生活的感恩和珍惜。通過深入研讀和理解《浪淘沙》,可以從中獲得關于生活與人生的啟示,并將其應用于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浪淘沙李煜教案 篇3

李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唐末代皇帝,他在位期間,南唐遭受了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盡管他的朝政并不成功,李煜卻以他的才華和文學成就聞名于世。其中,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浪淘沙教案》。這篇文章詳細而生動地描述了一個浪漫愛情故事,并傳達了李煜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命運的反抗。


故事發(fā)生在南唐亡國之后,李煜被囚禁在北方,與后宮中的其他南唐宮女隔離開來。這些宮女們都曾經是南唐國破家亡時的犧牲品,如今被北方統(tǒng)治者所占有。在這個殘酷的虜俘生活中,他們都患上了某種程度的抑郁和絕望。


命運卻給這些宮女帶來了一線希望。一個年輕而富有魅力的京城文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存在,并被她們的美麗和悲慘命運所吸引。這位文士決定展開一場救贖之旅,幫助這些宮女們重獲自由和尊嚴。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這位文士與李煜相遇了。李煜以他卓越的文學才華打動了這個文士,他們開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在互相了解之后,他們共同策劃了一個大膽而危險的計劃,旨在幫助這些宮女們逃離北方的囚禁。


教案開始了。文士以他精湛的演技和詭計,使北方的統(tǒng)治者相信李煜已經對北方表示了效忠,并愿意為他們效勞。在此期間,李煜暗中扮演了一個受困的仆人,以此來收集北方統(tǒng)治者的行蹤和軍情。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機智,確保了計劃的順利進行。


不幸的是,他們的計劃被北方統(tǒng)治者的親信發(fā)現(xiàn)了。面對著嚴重威脅,他們不得不加快計劃的進程。最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成功地解救了所有的宮女,并逃離了北方的囚禁。


救援之后,李煜和這位文士并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決定留下來,繼續(xù)為南唐的復辟努力。他們聯(lián)合起來,投身于抵抗北方統(tǒng)治者的戰(zhàn)斗。在他們的帶領下,南唐國力逐漸恢復并組織了抵抗軍隊。


命運并沒有對李煜和他的伙伴們友好。他們最終被北方統(tǒng)治者的軍隊逮捕,并被迫接受懲罰。李煜和這位文士被囚禁在一個荒涼的地方,被迫面對死亡。


故事結束時,李煜抬頭仰望天空,感嘆著自己的命運。盡管受困境之苦,李煜依然堅守著自己對愛情和自由的信仰。他用他最后一絲力量,創(chuàng)造了一篇永垂青史的文學作品《浪淘沙教案》,留給世人對他的回憶和敬仰。


《浪淘沙教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揭示了李煜的堅貞和對命運的抵抗。它是他絕望中的表達,也是他靈魂的宣泄。通過這篇文章,人們得以了解李煜真實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盡管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他選擇了以自己的方式與命運抗爭,并用自己的才華和勇氣,為后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錦集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小編精心整理了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錦集,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1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是一本以課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為背景的教學案例。這篇文章將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這本教案的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及適用對象。教案以深入解讀課文為主線,通過背景知識、課文分析、情感體驗等多種教學手段,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并能夠從中汲取文學與人生的啟示。


第一部分:教案概述


本教案主要涵蓋以下內容:課文背景知識介紹、課文解讀、課文鑒賞、學生情感體驗等。通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加深學生對于生活與人生意義的思考。


第二部分:課文背景知識介紹


在本節(jié)中,教師會給學生詳細講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背景知識,包括作者李煜的生平和他對于愛情、生命的詮釋。同時,教師還會介紹虞美人這一人物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傳統(tǒng)形象,并引導學生思考虞美人為何成為文學的象征。


第三部分:課文解讀


在本節(jié)中,教師會結合文本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進行逐句解讀。教師會引導學生注意詩歌的藝術特點,包括詩句的形式結構、文字表達和意象描繪等。通過解讀,學生將更加深入地理解詩歌的意義和美學價值。


第四部分:課文鑒賞


在本節(jié)中,教師將選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重要詩句,讓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同時,教師會讓學生從聲音、情感等方面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美感。通過欣賞詩歌的音樂性,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品味李煜的詩歌之美。


第五部分:學生情感體驗


在本節(jié)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圍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主題展開思考和討論。學生將被要求表達他們對于詩歌中渴望與絕望的感受,并將這些感受與自己的生活經歷聯(lián)系起來。通過情感體驗,學生能夠深刻體會文學作品對于人生意義的啟示。


第六部分:教學目標


通過本教案的學習,學生將能夠達到以下目標:


1. 了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背景知識,包括作者李煜的生平和虞美人形象的文化內涵。


2. 熟悉課文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理解李煜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表達。


3. 提高學生的朗讀、背誦和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詩歌的音樂美和形象美的敏感性。


4. 引導學生通過情感體驗,思考詩歌對于生活和人生的啟示,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觀。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是一本以課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為中心的教學案例,通過深入解讀和鑒賞課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和藝術美,并引導學生從中汲取人生的啟示。該教案適用于中學語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的熱愛和理解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義。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2

1、了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情況;

2、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詞思想內涵;

3、體會詞的藝術特點,對李煜的詞風有一定的了解。

1、如何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在多媒體網(wǎng)絡下的協(xié)作式教學。師生相互質疑、討論法。

1、了解詞的背景及詞的相關知識;

2、理解本詞的內容,感知詞的思想內涵,體會詞的音韻美;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寶庫中,有兩顆璀璨的明珠,一顆是唐詩,另一顆就是宋詞。詞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經出現(xiàn)了,至宋代達到全盛時期。五代時期最杰出的詞人是李煜。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

“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為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為常見。

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則為長調。

由學生簡介后,教師補充。李煜,世稱南唐李后主,人多稱之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國君,過著奢華的生活。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者離愁別恨。亡國后,詞多數(shù)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凶顬橹囊皇?。

學生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根據(jù)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指導。

六、學生借助手頭資料及課本注解分組討論詞的字面意思,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質疑、答疑。(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相互質疑解答)

采用分組協(xié)作討論的學習方式。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束呢?

學生發(fā)言,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后,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從而對花謝花開、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分小組發(fā)言。

教師點撥: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的歡樂、尊嚴、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點撥:宇宙之永恒不變“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

對比手法:人生之短暫無?!巴轮嗌佟薄安豢盎厥住薄爸祛伕摹?。

寫出了詞人作為一位亡國之君面對物是人非,復國之夢難圓的無限悵恨之情。

4、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引導學生思考詞句用了什么方法來寫愁?抒發(fā)了詞人的怎樣的感情?還有哪些詩句中用了這種手法來寫愁思?

激發(fā)學生思考,小組協(xié)作討論,發(fā)言。啟發(fā)學生體會抓住意象的特征來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運用比喻寫愁思的名句,可啟發(fā)學生思考,然后列舉一二:

5、知識延伸討論:詞中兩次出現(xiàn)“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義嗎?

啟發(fā)學生思考,聯(lián)系他們所學過的詩歌進行分析討論。由“月”而“柳”、“長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屏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MTV。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體會詞的意境。

1、課后閱讀李煜的《相見歡》完成練習: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2、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3、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得。

4、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象東流水一樣滾滾東去,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無憂了。

1、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xiàn)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這首詞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詞作之一。

2、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疾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的哀傷。

3、詞的下闋,抒寫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這首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情景交融。

李煜后期的詞作語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寫情。抒發(fā)的是作為一位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情感真摯,藝術感染力很強,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詞史上杰出的詞人之一。

試分析本詞的主旨,找出詞的“詞眼”。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一、. 課前預習

1、 詞是___________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___________,59—90字為___________,91字以上為___________。

2、寫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詩詞

二、課內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5、從全詞來看,哪個字最能直接表現(xiàn)詞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從何而來?請結合詞句回答。

6、詞的前六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7、詞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1、鑒賞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分析本首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1921年毛澤東仿寫了一首《虞美人》寫新婚乍別的離愁別緒: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淚眼也無由?!?/p>

我們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為詞牌作詞一首。

參考答案

《虞美人》學案

二、課內探究

1、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

2、 “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國家園,自己的親人及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

3、“又”,再次,暗示傷心人站在樓上遙望東邊的故國已是多次了,這實景描寫寫出了對故國的無窮眷念。

4、“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 表達情感的一個字是“愁”

選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6、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結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xiàn)在的愁苦,前虛后實。

7、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這是一首抒發(fā)憂愁的別具一格的詞。李煜被擄降宋之后,作為一個喪國的君主,其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是難以排解的,在這蕭瑟的秋夜里更顯得憂愁凄清。

開頭一句:“無言獨上西樓”,將愁緒直接表達出來,尤盡凄婉。他的“無言”,并不是無言可訴,而是無人可以傾訴心中的那種難言的痛苦。用“無言”、“獨上”這樣寂寥和無奈的詞語,勾畫出自己的孤獨、哀愁到了沒有與人交流的程度。以月如勾的景象,構就了一幅凄涼的畫面。“月如鉤”,是作者登上西樓后,在西樓上所看到的。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訴說思緒,自己的寂寞,使梧桐和深院都有了寂寞的感覺,寂寞的情緒使凄清的秋色都被鎖住了。在此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連到了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寂無言,同時也更加襯托出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深、眷戀之深。上闋使情與景巧妙地結合,勾畫出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在下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一句歷來為后世所稱道,的確構思巧妙絕倫。把離愁說成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絲麻一樣,就此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了,表現(xiàn)了內心深處的寂寞和萬般的無奈。排遣不掉的離愁情緒,要想拋開不理,卻怎么也做不到,想要好好地去梳理,卻又更加的煩悶雜亂,心中的沖突就像波朝一樣起伏不定?!皠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弊髡咴谶@無可奈何的離愁環(huán)境煎熬下,欲哭無淚,還能用這樣豁達灑脫的詞來訴說心情的感受。這樣惱人的情緒,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頭激蕩,這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里頭。若說前文用“剪”和“理”來對離愁加以形象地描繪,而這句則將離愁寫得更深了一層。

本詞筆調深重,一詞一頓,語言單純有凝練,凄婉欲絕,抒發(fā)了作者深切的故國之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實在是心理描繪的精品之作。 李煜雖是一位沒有建樹的君主,但卻是一位出色的詞人,亡國之前的詞作遠沒有其在降宋之后的詞作那樣對后世有影響力,能寫出這樣好詞真的是十分難得的了,而本詞卻又是其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4

虞美人李煜,這個名字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她既是一個美人,又是一個才情出眾的詩人。她的一生雖然充滿了坎坷和離合,但她的詩歌卻載入了古代文學經典,并流傳至今。本課件將帶你一起了解虞美人的傳奇人生,并欣賞她的經典詩作。


第一部分:虞美人的傳奇人生


虞美人,原名虞姬,出生于西晉末年,是西晉時期的美女佳人。虞美人家境貧寒,但卻有著絕世的美貌,被譽為“絕代佳人”。虞美人年方十七時,被擄到了東晉的諸葛宅,成為諸葛亮的侍妾。諸葛亮賞識虞美人的才華和美貌,將她收為己有,給予了她一個嶄新的身份和地位。


虞美人的人生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樣美好。東晉末年,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虞美人先后經歷了東晉滅亡、南楚建立、再到南唐的興衰過程。她躲過了戰(zhàn)亂、宮廷政治的牽連,但也飽嘗了離散和別離之苦。


第二部分:虞美人的才情與詩作


除了美貌,虞美人還有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才華,那就是她的詩才。她的詩作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描繪。虞美人的詩作以七言絕句為主,清新簡潔,表達了她對故鄉(xiāng)、親人和愛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虞美人詩作:


《如夢令》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醉花陰》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這些詩作不僅表達了虞美人對故國的情感,還抒發(fā)了她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愛情的向往。


第三部分:虞美人的課件


為了更好地了解虞美人和她的詩作,準備了一份精美的課件。課件以虞美人的人生經歷為線索,結合她的詩作進行展示。將通過文字、圖片和音頻的形式,帶領大家進入虞美人的世界,感受她的才情和風采。


課件的第一部分將介紹虞美人的傳奇人生,通過插圖和簡短的描述,讓學生對她的生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課件將以具體的詩作為例,向學生展示虞美人的才華。每首詩作都會配有詳細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時,課件還會提供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



通過這份精美的虞美人李煜課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位才華出眾的詩人,感受她的人生經歷和詩作的魅力。虞美人的一生雖然充滿了離合和坎坷,但她的詩作卻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巧妙的表達方式,贏得了人們的贊賞和傳頌。虞美人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詩作也將被流傳至今,讓一同欣賞和傳承她的美麗和才華。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5

虞美人李煜課件


虞美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傳世之作,被視為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而李煜,正是這首詞的作者。李煜是南唐末年的皇帝,也是一位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南國才子”。他的詞作以豪放、浪漫而著稱,虞美人更是他的代表作,堪稱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珍品。本文將基于虞美人李煜課件的標題,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來看一下虞美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虞美人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追溯到李煜被囚禁在江寧的時期。當時,李煜已經失去了帝位,被迫過著囚徒的生活。這段不幸的經歷并沒有使他失去創(chuàng)作的激情。相反,他的心靈在囹圄之中獲得了另一種自由。在狹小的囚室中,他用筆寫下了他對美的向往與追求。虞美人就是這樣一首關于愛情、美和自由的詞,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富有激情和自由奔放的情感。


接著,來分析一下虞美人這首詞的文學特點。虞美人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每首詞四句共八句,表達了作者對虞美人的深情追思。從詞的開頭,“春花秋月何時了?”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接著,作者以虞美人為主題,描繪了她的美麗與短暫,以及自己對她的深深思念。在虞美人之美、光陰之短暫之間,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和悲劇。整首詞給人一種豪邁、傷感的氛圍,同時卻又仿佛傳遞著對美與自由的追求。


虞美人這首詞對后世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開拓了豪放詞的風格和表達方式。它以其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影響了后世很多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對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被后世文人頻繁引用,并成為了古代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了虞美人這首詞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以其豪放、浪漫的風格和對美與自由的追求,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之一。而李煜作為杰出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他的創(chuàng)作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命和自由的思考。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介紹,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和影響,也讓對古代文學的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6


虞美人李煜,又稱李后主,是中國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南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悲劇性,他的作品在后世流傳廣泛,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本文將通過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這位偉大的文化人物。


一、 虞美人李煜的背景簡介


虞美人李煜,生于南唐開寶四年(937年),卒于五代十國后晉天福二年(978年)。他是南唐第11代皇帝,也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南唐明宗李嗣源,母親是仁圣莊皇后王氏。李煜從小聰明好學,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堅持以文治國,極力推崇文人,使得南唐文化達到了巔峰。


二、 李煜的文學才華


虞美人李煜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而聞名于世。他的詩詞作品多以抒發(fā)個人哀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為主題,體現(xiàn)了個人情感與社會命運的緊密關系。他的作品多寄情于美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表達了他對國家淪落的悲憤之情,語言悲涼,心情愴然。李煜的詩詞創(chuàng)作不受束縛,情思紛紛,技法縱橫,被譽為“晚唐詞壇上最富盛名”的詞人。


三、 虞美人李煜的悲劇命運


李煜的一生注定是悲劇的。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不久,就面臨著北方強大的宋朝的侵略。他雖然努力抵抗,但最終還是被迫割地稱臣,南唐帝國走向了滅亡。李煜也因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絕境,面臨被俘和被殺的威脅。最終,他被俘后被迫禪讓了皇位,成為俘虜。他被宋朝貶為瓊州島(今海南島)的太上皇,并被囚禁了多年,日子過的十分艱難。在囚禁期間,他仍然不屈不撓地創(chuàng)作詩詞,并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民眾的關懷。


四、 李煜的文化貢獻


雖然虞美人李煜的治國能力有限,但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文人的地位,在政治上給予了文人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他自己也積極參與文化藝術活動,親自撰寫詩歌,擴大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力。他廣納文人,舉辦文藝盛宴,為南唐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促進了文藝的繁榮,使得南唐成為了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中心之一。


五、 虞美人李煜的影響


虞美人李煜雖然短暫地執(zhí)政,但他的影響卻足夠深遠。他的作品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他的痛苦經歷和不屈的精神激勵了許多后世文人,成為了他們的典范。他的詩詞作品也被廣泛傳頌,成為了許多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他所推動的南唐文化在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學者都受到了南唐文化的啟發(fā)和熏陶。


虞美人李煜是一位偉大的文化人物,他的一生既是悲劇也是壯麗的。他的文學才華卓越,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感動著人們的心靈。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方式向展示了這位杰出文化人物的一生和作品,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卓越才華和不屈的精神。讓銘記并傳承虞美人李煜的文化遺產,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篇7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風華絕代,詩詞才子的美名聞名于世。其中,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更是成為千古絕世之作。本教案旨在通過《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詳細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首詩,深入探討李煜與虞美人之間的情感線索以及他們各自的命運。


第一篇:虞美人——美麗的化身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描繪虞美人的美麗形象,以及她對自然的影響,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這首詩的主題和意義。


第二篇:李煜——一代才子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介紹李煜的背景和才華,以及他對虞美人的深情表達,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這首詩中的人物關系和情感線索。


第三篇:詩詞賞析——《虞美人》


簡介:本篇旨在深入解讀《虞美人》這首詩的內容和意義,通過解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和理解這首詩的美妙之處。


第四篇:李煜與虞美人的命運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闡述李煜和虞美人的不同命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了李煜》這個標題所暗示的含義,進一步探討愛情與命運的關系。


通過本教案的學習,相信學生們對于《虞美人了李煜》這首詩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將得到提高,同時也能夠對于李煜和虞美人的情感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通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學欣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虞美人李煜教案分享8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杰出的幼兒教學工作者能使孩子們充分的學習吸收到課本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提前準備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小編特別整理來自網(wǎng)絡的虞美人李煜教案分享8篇,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1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風華絕代,詩詞才子的美名聞名于世。其中,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更是成為千古絕世之作。本教案旨在通過《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詳細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首詩,深入探討李煜與虞美人之間的情感線索以及他們各自的命運。


第一篇:虞美人——美麗的化身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描繪虞美人的美麗形象,以及她對自然的影響,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這首詩的主題和意義。


第二篇:李煜——一代才子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介紹李煜的背景和才華,以及他對虞美人的深情表達,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這首詩中的人物關系和情感線索。


第三篇:詩詞賞析——《虞美人》


簡介:本篇旨在深入解讀《虞美人》這首詩的內容和意義,通過解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和理解這首詩的美妙之處。


第四篇:李煜與虞美人的命運


簡介:本篇旨在通過闡述李煜和虞美人的不同命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了李煜》這個標題所暗示的含義,進一步探討愛情與命運的關系。


通過本教案的學習,相信學生們對于《虞美人了李煜》這首詩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將得到提高,同時也能夠對于李煜和虞美人的情感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通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學欣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2

1.掌握詞的文體知識,了解詞的四個發(fā)展階段和兩大流派,虞美人教案。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過后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于完善、臻于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板書課題)

解說: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創(chuàng)新才是文學發(fā)展的出路。

介紹詞的一般知識(分段投影顯示):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為了說明方便,似可將詞在唐宋的發(fā)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

│時期│主要風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約艷麗│溫庭筠、李煜、晏殊│

├─────────┼────────┼──────────┤

│││蘇軾、柳永、秦觀、│

│北宋中葉到南渡│婉約、豪放并舉││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壯懷高唱│辛棄疾、陸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張炎│

└─────────┴────────┴──────────┘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①齊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

②內容與形式總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這是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虞美人教案》。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④討論: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征,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

明確:“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⑥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反復對比宇宙之永恒不變與人生短暫無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恒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

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9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并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愁苦嗎?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這兩句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詩人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讓他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這樣的不朽篇章。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3


虞美人是唐代文學名家李煜的詞作,描寫了一個美麗而短暫的愛情故事。李煜,字重光,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一位才情出眾的文學家,他的詞作被譽為“南唐詞派”。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虞美人》。


相傳李煜與一位名為虞美人的婦人相戀,他深深地愛上了她的美貌與才情。虞美人有著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她傾注了所有的愛與心思在李煜身上。這段美好的愛情卻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所打破。


《虞美人》詞中表達了詩人心中愛情的深沉和追求的痛苦。李煜寫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边@句詞語言簡意賅,道出了詩人深深的相思之苦。他用短暫而美麗的春花秋月來暗示了愛情的短暫,暗示了他與虞美人的愛情只是曇花一現(xiàn),轉瞬即逝。


詞的主題并不是愛情的美好,而是愛情的離別與痛苦。李煜心中明白,兩人的身份差距與政治局勢注定了他們無法在一起。他在虞美人面前流露出心碎郁結的委屈,寫道:“思量而獨自暗傷心, 美人一笑千嬌顰?!薄白鹎皵M把歸期說,恐是梅花惹惱?!?/p>

李煜用了很多聯(lián)想的手法,以表達出他那輾轉難眠的思緒,以及面臨絕境時內心的痛苦。他對于愛情的追求與無奈在這首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表達。他抒發(fā)了自己對于愛情的悲痛與哀婉,對于悲傷與傷感的處理,使詞作更加富有感染力。


李煜能以這樣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愛情,既感嘆命運多舛,又不失美好的眷戀,顯示了他豪情和氣度。他和詞人一樣,被世事的殘酷所傷害,但他并未失去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队菝廊恕愤@首詞體現(xiàn)了文人的柔情與才情,使人在感嘆世事的無情中,看到了人性中美好一方。


李煜的《虞美人》通過描寫一個短暫而不幸的愛情,讓人在悲傷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無常與珍貴。同時,他也通過這首詞表達了自己對于時光流轉的思考與感慨。通過詞的情感表達,他希望揭示人的命運無法自主掌握,強調了人生在命運中的微弱與無奈。


雖然不同詞人在愛情的表達上各有側重,但《虞美人》作為一首經典的詞作,以其獨到的視角與情感描繪,使人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短暫與無奈。它推動了中國古代詞的發(fā)展,對于后世詞人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虞美人》這首由李煜創(chuàng)作的詞作,以其精湛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通過對愛情的描寫,它不僅展示了文人的豪情與氣度,還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與人生命運的思考與感慨。正是由于這首詞作的存在,李煜成為了南唐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也將永遠留在文學史上,影響后世的詞人。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4


虞美人,是中國古代名將李煜的妻子,也是著名的美女。在中國歷史上,虞美人因其美麗和聰明才智而被譽為代表性的女性。她們的愛情故事深入人心,給后世留下了許多深遠的影響。本篇文章將深入研究虞美人的教案,從多個方面解析她的魅力所在。


虞美人的外貌令人稱羨。她被描述為“美艷絕倫、儀容秀麗”,這無疑使她成為當時的焦點人物。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柔和的笑容和光滑的肌膚,每一個細節(jié)都散發(fā)出迷人的氣息。虞美人的美貌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注意力,包括當時的君主和文人。


虞美人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她的外貌。她還被認為是一個聰明才智的女性。她擅長詩歌、書法和音樂,被當時的人稱之為“才女”。她的才智和藝術天賦使她成為王朝內外的一顆璀璨明珠。同時,虞美人注重自己的內在素質,她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有著謙虛和溫和的態(tài)度。這使得她在與人交往時更加受人歡迎。


虞美人的教案不僅在于她的外貌和才智,還在于她的堅韌精神和自主人格。她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功地進入了貴族階層。雖然她遭受了很多生活的挫折和困境,但她從不放棄。她始終保持著樂觀和積極的態(tài)度,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她的堅韌精神和自主人格不僅讓她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女性榜樣,也極大地影響了她周圍的人。


盡管虞美人的故事發(fā)生在很久以前,但她的影響力依然持續(xù)存在。她的美貌、才智、堅韌和自主人格讓她成為一個永恒的符號。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來自哪里,無論我們的環(huán)境如何,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并為之努力,就能夠創(chuàng)造自己的奇跡。虞美人的故事鼓舞著無數(shù)人去堅持他們的信念和追求,成為更好的人。


虞美人作為李煜的妻子,因其美麗和聰明才智而聞名于世。她的外貌、才華、堅韌和自主人格是她吸引人的特質。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美麗并不僅僅屬于外表,真正的美麗是由內在的品質和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的。虞美人的教案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更好、更有意義的人。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一、. 課前預習

1、 詞是___________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___________,59—90字為___________,91字以上為___________。

2、寫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詩詞

二、課內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5、從全詞來看,哪個字最能直接表現(xiàn)詞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從何而來?請結合詞句回答。

6、詞的前六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7、詞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1、鑒賞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分析本首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1921年毛澤東仿寫了一首《虞美人》寫新婚乍別的離愁別緒: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淚眼也無由。”

我們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為詞牌作詞一首。

參考答案

《虞美人》學案

二、課內探究

1、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

2、 “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國家園,自己的親人及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

3、“又”,再次,暗示傷心人站在樓上遙望東邊的故國已是多次了,這實景描寫寫出了對故國的無窮眷念。

4、“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 表達情感的一個字是“愁”

選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6、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結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xiàn)在的愁苦,前虛后實。

7、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這是一首抒發(fā)憂愁的別具一格的詞。李煜被擄降宋之后,作為一個喪國的君主,其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是難以排解的,在這蕭瑟的秋夜里更顯得憂愁凄清。

開頭一句:“無言獨上西樓”,將愁緒直接表達出來,尤盡凄婉。他的“無言”,并不是無言可訴,而是無人可以傾訴心中的那種難言的痛苦。用“無言”、“獨上”這樣寂寥和無奈的詞語,勾畫出自己的孤獨、哀愁到了沒有與人交流的程度。以月如勾的景象,構就了一幅凄涼的畫面。“月如鉤”,是作者登上西樓后,在西樓上所看到的。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訴說思緒,自己的寂寞,使梧桐和深院都有了寂寞的感覺,寂寞的情緒使凄清的秋色都被鎖住了。在此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連到了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寂無言,同時也更加襯托出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深、眷戀之深。上闋使情與景巧妙地結合,勾畫出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在下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边@一句歷來為后世所稱道,的確構思巧妙絕倫。把離愁說成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絲麻一樣,就此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了,表現(xiàn)了內心深處的寂寞和萬般的無奈。排遣不掉的離愁情緒,要想拋開不理,卻怎么也做不到,想要好好地去梳理,卻又更加的煩悶雜亂,心中的沖突就像波朝一樣起伏不定。“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作者在這無可奈何的離愁環(huán)境煎熬下,欲哭無淚,還能用這樣豁達灑脫的詞來訴說心情的感受。這樣惱人的情緒,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頭激蕩,這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里頭。若說前文用“剪”和“理”來對離愁加以形象地描繪,而這句則將離愁寫得更深了一層。

本詞筆調深重,一詞一頓,語言單純有凝練,凄婉欲絕,抒發(fā)了作者深切的故國之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實在是心理描繪的精品之作。 李煜雖是一位沒有建樹的君主,但卻是一位出色的詞人,亡國之前的詞作遠沒有其在降宋之后的詞作那樣對后世有影響力,能寫出這樣好詞真的是十分難得的了,而本詞卻又是其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6


虞美人李煜,又稱李后主,是中國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南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悲劇性,他的作品在后世流傳廣泛,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本文將通過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這位偉大的文化人物。


一、 虞美人李煜的背景簡介


虞美人李煜,生于南唐開寶四年(937年),卒于五代十國后晉天福二年(978年)。他是南唐第11代皇帝,也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南唐明宗李嗣源,母親是仁圣莊皇后王氏。李煜從小聰明好學,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堅持以文治國,極力推崇文人,使得南唐文化達到了巔峰。


二、 李煜的文學才華


虞美人李煜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而聞名于世。他的詩詞作品多以抒發(fā)個人哀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為主題,體現(xiàn)了個人情感與社會命運的緊密關系。他的作品多寄情于美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表達了他對國家淪落的悲憤之情,語言悲涼,心情愴然。李煜的詩詞創(chuàng)作不受束縛,情思紛紛,技法縱橫,被譽為“晚唐詞壇上最富盛名”的詞人。


三、 虞美人李煜的悲劇命運


李煜的一生注定是悲劇的。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不久,就面臨著北方強大的宋朝的侵略。他雖然努力抵抗,但最終還是被迫割地稱臣,南唐帝國走向了滅亡。李煜也因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絕境,面臨被俘和被殺的威脅。最終,他被俘后被迫禪讓了皇位,成為俘虜。他被宋朝貶為瓊州島(今海南島)的太上皇,并被囚禁了多年,日子過的十分艱難。在囚禁期間,他仍然不屈不撓地創(chuàng)作詩詞,并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民眾的關懷。


四、 李煜的文化貢獻


雖然虞美人李煜的治國能力有限,但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文人的地位,在政治上給予了文人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他自己也積極參與文化藝術活動,親自撰寫詩歌,擴大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力。他廣納文人,舉辦文藝盛宴,為南唐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促進了文藝的繁榮,使得南唐成為了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中心之一。


五、 虞美人李煜的影響


虞美人李煜雖然短暫地執(zhí)政,但他的影響卻足夠深遠。他的作品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他的痛苦經歷和不屈的精神激勵了許多后世文人,成為了他們的典范。他的詩詞作品也被廣泛傳頌,成為了許多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他所推動的南唐文化在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學者都受到了南唐文化的啟發(fā)和熏陶。


虞美人李煜是一位偉大的文化人物,他的一生既是悲劇也是壯麗的。他的文學才華卓越,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感動著人們的心靈。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方式向展示了這位杰出文化人物的一生和作品,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卓越才華和不屈的精神。讓銘記并傳承虞美人李煜的文化遺產,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7

《虞美人李煜課件》


李煜,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皇室王爺,以其出眾的文才和美麗的容貌而聞名于世。他的詩作《虞美人》更是成為了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而今天,我們將通過一份課件,來深入了解這位李煜王爺和他的作品《虞美人》。


第一章:李煜的生平和背景


李煜生于北宋宣和年間,成長在一個宇文家族的皇室。自幼聰明好學,廣泛涉獵文學藝術。他的一生并不平順。在他父親去世后,李煜被迫做了一個被宋夏兩國笑柄的棄王,在他的統(tǒng)治下,楊家將和吳家將接連離散。盡管如此,李煜卻并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他在囚禁之地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詩歌。李煜可謂歷經坎坷,卻始終沒有失去對美的追求。


第二章:《虞美人》的創(chuàng)作和內涵


李煜所創(chuàng)作的《虞美人》是他對美的戀慕與向往的寫照。這首詩以“虞美人”為主題,將李煜對美的思念和痛楚表達得淋漓盡致。在詩中,李煜描繪了一個虞美人的形象,她美麗動人,眾人為之傾倒。而詩人自己則因為無法與她相見,痛苦地流連在思念之中?!队菝廊恕芬辉娭械拿恳粋€字眼都透露著深深的思念與渴望,從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李煜對美的熱愛,也能深切體會到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


第三章:詩人的寫作風格和技巧


李煜的詩歌在北宋文壇上獨樹一幟,他的文字清新婉約,優(yōu)美流暢。他善于運用夸張手法、對比手法和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以綺麗的詞藻來形容詩中人物和景物,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他在詩中抒發(fā)思念之情時,常用典故和隱喻,使詩歌的內涵更加深遠。這些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使得李煜的詩作更加生動而豐富。


第四章:李煜的影響和地位


雖然李煜的一生充滿坎坷,但他的文學成就卻無可否認。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廣為傳誦,而且影響著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對后世文學界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被譽為“北宋絕世才子”。《虞美人》更是成為了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被廣泛研究與欣賞。


在課件的最后一頁,我們將看到一幅李煜和虞美人的畫像。這幅畫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精心的色彩運用,生動地再現(xiàn)了虞美人的容貌和李煜對她的思念之情。這幅畫將使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李煜和虞美人的形象,增添了我們對他們的認識和想象。


通過這份精心制作的《虞美人李煜課件》,我們深入了解了李煜這位才子王爺?shù)纳胶妥髌贰队菝廊恕?。他在逆境中堅持追求美,他的詩作也因其獨特的風格和才華而流傳至今。他的藝術成就永遠地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我們學習和欣賞的對象。


(注:本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參考了相關資料進行,文中涉及到的具體內容可能有所偏頗,供參考閱讀。)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8

虞美人李煜,這個名字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她既是一個美人,又是一個才情出眾的詩人。她的一生雖然充滿了坎坷和離合,但她的詩歌卻載入了古代文學經典,并流傳至今。本課件將帶你一起了解虞美人的傳奇人生,并欣賞她的經典詩作。


第一部分:虞美人的傳奇人生


虞美人,原名虞姬,出生于西晉末年,是西晉時期的美女佳人。虞美人家境貧寒,但卻有著絕世的美貌,被譽為“絕代佳人”。虞美人年方十七時,被擄到了東晉的諸葛宅,成為諸葛亮的侍妾。諸葛亮賞識虞美人的才華和美貌,將她收為己有,給予了她一個嶄新的身份和地位。


虞美人的人生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樣美好。東晉末年,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虞美人先后經歷了東晉滅亡、南楚建立、再到南唐的興衰過程。她躲過了戰(zhàn)亂、宮廷政治的牽連,但也飽嘗了離散和別離之苦。


第二部分:虞美人的才情與詩作


除了美貌,虞美人還有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才華,那就是她的詩才。她的詩作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描繪。虞美人的詩作以七言絕句為主,清新簡潔,表達了她對故鄉(xiāng)、親人和愛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虞美人詩作:


《如夢令》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醉花陰》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這些詩作不僅表達了虞美人對故國的情感,還抒發(fā)了她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愛情的向往。


第三部分:虞美人的課件


為了更好地了解虞美人和她的詩作,準備了一份精美的課件。課件以虞美人的人生經歷為線索,結合她的詩作進行展示。將通過文字、圖片和音頻的形式,帶領大家進入虞美人的世界,感受她的才情和風采。


課件的第一部分將介紹虞美人的傳奇人生,通過插圖和簡短的描述,讓學生對她的生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課件將以具體的詩作為例,向學生展示虞美人的才華。每首詩作都會配有詳細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時,課件還會提供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



通過這份精美的虞美人李煜課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位才華出眾的詩人,感受她的人生經歷和詩作的魅力。虞美人的一生雖然充滿了離合和坎坷,但她的詩作卻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巧妙的表達方式,贏得了人們的贊賞和傳頌。虞美人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詩作也將被流傳至今,讓一同欣賞和傳承她的美麗和才華。

李煜虞美人教案錦集六篇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工具。下面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幫大家編輯的“李煜虞美人教案”,請到我們的網(wǎng)站上查看以了解更多信息!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1)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是一部經典的散文小品,文章通過深入解讀李煜所寫的《如夢令》中的虞美人一詞,以此展現(xiàn)了唐代李煜對人生苦難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詳細、具體且生動地闡述這篇教案的內涵。


一、介紹李煜和《如夢令》


李煜,唐代末年的南漢王,他在位期間,極力整頓政治、文化,提倡各種文藝活動?!度鐗袅睢肥抢铎蟿?chuàng)作的一首詞,詞中以描繪“虞美人”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二、解析《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文章首先以問題的方式引出教案的主題,即“虞美人了李煜”,并迅速進入李煜和《如夢令》中的虞美人一詞的分析。接著,文章詳細解讀了“虞美人”這個詞的具體含義,通過對“虞美人”的生動描繪,展現(xiàn)了李煜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表達了對痛苦人生的思考。


文章接著通過對李煜生平的介紹,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李煜的身世背景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樣的背景信息提供了對李煜的理解,也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內涵。


然后,文章進一步展開對《如夢令》的深入分析。通過對詞語、意象和結構的分析,深入闡述了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對“虞美人”這一意象的引申和詞語之間的呼應,使讀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李煜在詞中表達的思想。


文章從具體的語言技巧入手,解析了教案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以及文章的結構和篇章安排等。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分析,讀者更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思考。


文章對整篇教案進行總結??偨Y了教案的核心思想、對李煜的解讀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總結,文章拉近了讀者和教案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更加思考這篇教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和意義。


通過對《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詳細、具體且生動的闡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案中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李煜通過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對人生苦難的思考,喚起了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這篇教案在幫助讀者理解李煜的作品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對美好事物的思考和追求的啟示。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2)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李煜的詞《虞美人》,下面請大家朗誦一次:“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ㄏ旅嬲堃晃煌瑢W把這首板書在黑板上面)

二、背景知識導入

學這首詞之前呢,我們先了解一下《虞美人》這個詞牌名的來歷(在這位同學板書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這個問題,看到一《虞美人》這個詞牌名會想到哪些相關的東西)

大家看到這個詞牌可否想到與此相關的東西?電影《霸王別姬》,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劍自刎。據(jù)說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此詞牌名源于項羽與虞姬的悲劇故事。通過學習這首詞,我們想想,李煜的命運是不是一個悲劇故事呢?

板書:《虞美人》 《霸王別姬》 虞姬

三、再接著我們了解作者李煜。

李煜: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用現(xiàn)在的話可以這樣概括,李煜,民族漢,職業(yè)皇帝,業(yè)余愛好填詞作曲,不良習慣貪酒好色。但他這個皇帝是亂世皇帝,當時候的南唐,內憂外困,風雨飄搖,但此時的李煜仍“泡酒吧,卡拉ok,茍且偷安”,史書上記載他“好聲色,不恤國事”,最后國破家亡,被北宋俘虜至汴京,封為“違命侯”,過起了“日夕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但這位皇帝政治上的平庸,并非不學無術,他的副業(yè)就搞得特別好,他熱衷于他皇帝職業(yè)以外的事,比如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被后人譽為“千古詞帝”,今天我們學習的《虞美人》,就是李煜詞作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篇,也就是這首藝術價值極高的詞,同時給李煜招來殺身之禍,成為李煜的絕命詞。為此后人感嘆:“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闭嫠^“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p>

板書: 千古詞帝 亡國之君

李煜

作個才人真絕代 可憐薄命做帝王

【國家不幸詞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

四、賞析

古人說亡國之音哀以思,李煜是如何在《虞美人》中表達他的凄婉和哀愁呢?我們先看這首詞的上闋:詞的開頭一句就極為沉痛。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卻以怨恨的口吻發(fā)出詰問:“春花呀 ,秋月呀,什么時候才能終了呢?”詞人為什么這樣見花落淚,對月傷心,為什么這樣痛不欲生呢?因為春花秋月只會引起他對往事的追憶,而往事樁樁件件都會令人心碎?!靶亲蛞褂謻|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兩句縮筆吞咽,放筆呼號。因偷生人間,歷盡折磨,感到這種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沒有盡頭,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詞的下闋承上,因故國月明進一步聯(lián)想,舊日的宮殿猶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來真是肝腸寸斷,凄慘之至。結尾兩句自問自答,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長流不息來形容自己愁恨的永無盡時,以興體作結,尤為精警。

全詞以問起,以問結,由仰首問物,到撫心自問,一氣盤旋,曲折回蕩,如泣如訴,聲淚俱下。通篇語氣連貫而又起伏不定,抒發(fā)感情深沉真摯。詞中還運用反襯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但卻怨問其“何時了”,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這都是反襯的手法,表達感情更為深刻。“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現(xiàn)出愁思如水,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通過這樣具有詩意的形象比喻,真實而深刻地表現(xiàn)自己的深哀和劇痛,而且將這些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東西寫得具體形象,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顯示出愁思就象那一江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一江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五、課后思考題

請大家想想在中國古典詩詞還有哪些描寫“愁”的絕妙詞句,然后跟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比較,看看哪一種更具有藝術震撼力

1.李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2.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zemeng)舟,載不動,許多愁

3.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李白: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

附注

1.解釋:

小樓:作者被關押在汴京的寓所。

故國:舊國,此指南唐。

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朱顏改:指自身原本紅潤的容顏,由于被囚禁而無限憂郁而顯得老態(tài)了。

君:作者借以第三者的口吻來扣問自己。

2.翻譯: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3)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教學設想

本課文是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詩歌之部”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自主賞析的篇目,重在通過有感情地誦讀和把握意象、關鍵詞句以及藝術手法來感受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和動人的音樂美。

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其詞開一代詞風,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個人生活情感的印記,因此有必要回顧舊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另外結合課后習題引入他的《浪淘沙》進行拓展閱讀。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積極作用,播放配樂朗讀和歌曲版《虞美人》,讓學生在音樂中進一步感受詞的意境美和音樂美。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風格,感受詞作的藝術魅力及其藝術價值。

2、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3、誦讀詞作,賞析重點詞句,把握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鑒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尋找意象,感悟意境,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把握作品中蘊含的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重點詞句,把握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鑒賞能力。

2、教學難點: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體

六、教學時數(shù):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夏天到了,我們校園的白玉蘭也開得燦爛,校園處處飄香。有一種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還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過,今天我們接觸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詞,它的作者是李煜。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論世

讓學生回顧作者生平,教師補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違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樓里,過著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賜酒將李煜毒死??梢哉f《虞美人》是他的絕命詞。古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p>

李煜詞前期:多寫宮廷逸樂生活,風格綺麗,輕靡婉轉。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樓春》、《更漏子》、《菩薩蠻》等。

后期:追憶往事,傷懷故國,詞風沉郁蒼涼。

(三)整體感知——誦讀

1、師:學習詩歌先從誦讀開始,正所謂“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詩歌應通過誦讀來領悟其韻律和情感。請同學們齊讀本詞。(生齊讀)

2、師:請一位同學起來給我們朗誦此詞,請其他同學認真感受,然后對他的朗誦做出。

3、師:同學們請說說,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評價)

提示:入情入境地讀,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誦讀時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調和節(jié)奏。

感情基調:凄涼哀傷

節(jié)奏:低沉緩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聽配樂朗讀(多媒體展示)

聽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感受。

5、學生自由誦讀,要求讀出情感。

6、再找一學生誦讀。

7、學生再次齊讀本詞。(朗讀是學習詩歌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朗讀讓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加強對詩歌的理解。)

(四)分析鑒賞——品讀

1、師:剛才大家誦讀了這首詞,已經感受到作者凄涼哀傷的情感,那么詞中哪個字能直接抒發(fā)這種情感?

詞眼:愁

2、說一說: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嘆

愁亡國之痛

故國之思

3、合作探究(學習小組分組合作探究):李煜是怎樣展現(xiàn)愁情的?

提示:從意象、關鍵詞句、藝術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寫法。

4、展示交流:

(1)品讀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

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亡國之痛

往事:錦衣玉食,九五至尊——往事之嘆

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xiāng)——故國之思

(2)品讀關鍵詞句

①又

“又東風”點明他降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②改

改:朱顏、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運用了設問、比喻、夸張修辭手法,突出愁思的廣、長、多,把無形的愁思具體化,沉重的情感飛動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瀉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長流不息,無窮無盡。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④拓展:寫愁思的名句。

學生交流,然后教師列舉一二: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相見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獨W陽修《踏莎行》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钋逭铡兑患裘贰?/p>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钋逭铡段淞甏骸?/p>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3)品讀手法

①詰問(自問)

宇宙永恒有常昔日九五至尊

②對比

人生短暫無常今日階下囚

③設問、比喻、夸張

④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實寫:春花秋月、小樓、東風、明月----自然永恒----景

虛寫:往事、故國、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人生無常----情

(4)課堂小結

①、通過抓意象、把握關鍵詞句和藝術手法,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滿腔愁緒:往事之嘆、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一個亡國之君對他曾經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會惹來忌恨,招來殺身之禍,《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②、歸納鑒賞古詩詞的方法

誦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品讀——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緣景明情(意象關鍵詞句手法----感情)

(五)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的問題。

浪淘沙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思考討論: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師生共同討論完成)

點撥: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夢醒之后身份錯位的漂泊無依之感,離別之痛,對青春易逝、繁華不再、人生無常的無奈之情。

(六)課堂總結

1、小結:

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笾髦~,真所謂以血書者也?!?/p>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p>

李煜《虞美人》中表現(xiàn)出來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結的絕望之情,回首故國物是人非的凄涼悲慨,像春水那樣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緒,都浸透了詞人的血淚。沒有慘痛的人生經歷,就寫不出飽含血淚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動人的心靈。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傳誦的重要原因。

2、播放歌曲《虞美人》,學生小聲跟唱。

(再次通過視聽覺的感受加深體會詞的意境。)

3、學生背誦全詞。

(進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與第一步遙相呼應,并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

(七)課后作業(yè)

1、必做題:

用形象化的語言描寫你所經歷的一段愁,可以寫一個片段也可以寫成隨筆,也可以仿詩填詞。要寫出真情實感,不得無病呻吟。

(略)

2、選做題:

李煜作為一個文人是很出色的,但作為一位帝王,他不務朝政,縱情聲色,是相當失敗的,對于他的遭遇很多人認為不值得可憐,你怎么看呢?

提示:①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

②李煜的“愁”愁得美,因為它很有人情味。

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④無暇去責備他縱情聲色以至喪失了南唐美麗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皢柧苡袔锥喑睿∷埔唤核驏|流”。這種化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從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讀者。再由審美的通道回過來看,我們又能看到李煜獨有的天堂煉獄般的大絕望,苦難風流的大哀傷,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如果說,我們要同情李煜的話,那只能是審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憐憫。

(八)教學反思

詩歌鑒賞歷來是高考語文重要考點,如何做到既要體現(xiàn)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又能避免“滿堂灌”而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應對高考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節(jié)課可以說是對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嘗試。在本節(jié)課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只是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給予了充分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合作探究、進行交流展示,而且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李煜詞作的音樂美。反復誦讀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深層品讀既結合考點又不致課堂氣氛乏悶,反而給學生提供一個碰撞思想火花、展示交流的舞臺。而且在整個課堂節(jié)奏上把握得當,沒有出現(xiàn)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情況。但這節(jié)課仍有不足之處,就是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做的功課較多,而且展示交流時忽略了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今后仍需努力改進。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4)

虞美人李煜課件


虞美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傳世之作,被視為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而李煜,正是這首詞的作者。李煜是南唐末年的皇帝,也是一位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南國才子”。他的詞作以豪放、浪漫而著稱,虞美人更是他的代表作,堪稱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珍品。本文將基于虞美人李煜課件的標題,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來看一下虞美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虞美人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追溯到李煜被囚禁在江寧的時期。當時,李煜已經失去了帝位,被迫過著囚徒的生活。這段不幸的經歷并沒有使他失去創(chuàng)作的激情。相反,他的心靈在囹圄之中獲得了另一種自由。在狹小的囚室中,他用筆寫下了他對美的向往與追求。虞美人就是這樣一首關于愛情、美和自由的詞,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富有激情和自由奔放的情感。


接著,來分析一下虞美人這首詞的文學特點。虞美人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每首詞四句共八句,表達了作者對虞美人的深情追思。從詞的開頭,“春花秋月何時了?”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接著,作者以虞美人為主題,描繪了她的美麗與短暫,以及自己對她的深深思念。在虞美人之美、光陰之短暫之間,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和悲劇。整首詞給人一種豪邁、傷感的氛圍,同時卻又仿佛傳遞著對美與自由的追求。


虞美人這首詞對后世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開拓了豪放詞的風格和表達方式。它以其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影響了后世很多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對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被后世文人頻繁引用,并成為了古代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了虞美人這首詞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以其豪放、浪漫的風格和對美與自由的追求,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之一。而李煜作為杰出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他的創(chuàng)作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命和自由的思考。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介紹,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和影響,也讓對古代文學的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一)教材分析:

《虞美人》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蘇省職業(yè)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心靈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單元是詞單元,總的教學目的是了解詞的流派及其特點,在反復誦讀中,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探究詩詞的意境。詞從唐朝后期開始興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詞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絕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詞在藝術結構和語言方面的成就影響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蘇軾、李清照等在內的許多宋代詞人。

這首詞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寫得凄涼悲婉,深刻地表達了李煜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是進行詩詞誦讀教學很好的例子,而且這首詞篇幅短小,有古詩新唱,易于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為學生很好地誦讀本單元推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學情分析:

高職學生在詩詞鑒賞學習中往往存在兩大問題:

首先是學生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常識積累不足,鑒賞時往往脫離作者及其時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歷史文化內涵。

其次是學生普遍缺乏鑒賞興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東西,無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

優(yōu)點:

該班學生班級凝聚力加強,比較活躍,與教師的互動性較好,動手能力較強。

根據(jù)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單元提示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1、知識與技能:回顧詞的發(fā)展,了解作者,積累文學常識;對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進行分析,領悟詞的意境,理解詞中所蘊含的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詞的鑒賞能力和知識搜集整合能力。

2、過程與方法:了解作者,聯(lián)系時代特點及作者的當時的經歷、情感走進文本;反復誦讀,進行整體感知,體會作者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學生珍惜時光,珍惜擁有,使學生能正確對待人生挫折,培養(yǎng)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詩詞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的表達技巧,感受詩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意象象征意義的分析,領會作者創(chuàng)設意境、抒發(fā)情感的手法和風格

1、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

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鑒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欣賞興趣,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分析、探究法。

(二)說學法。

學生對本課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培養(yǎng)鑒賞興趣、豐富鑒賞技巧的過程。

第三、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進一步感悟該詞意境。

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

本課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一課時(40分鐘),主要由導入新課、走進作者、感受詞情、體會詞意、歸納小結、鞏固練習這六部分組成。

1、播放鄧麗君《虞美人》MTV導入。

設計意圖:詞最初是歌唱文學,現(xiàn)在的學生平時也很喜歡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讓學生融入詩情,為下面賞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礎

設計意圖:故事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霸王別姬》又是學生所熟悉的,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把握住詞的情感基調,引起學生對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啟發(fā)學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詞牌的用意―――――奠定凄涼悲婉的感情基調。

知人論世是詩歌鑒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李煜的身份和經歷又是中國古代詩人中獨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鑒賞本詞的關鍵。

此環(huán)節(jié)我是請學生分組提前預習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紹材料,走上講臺由學生組代表向大家介紹,介紹形式可用多媒體或卡片等。

設計意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檢查預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能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1、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用音像效果營造氣氛,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開始自由朗讀。

2、聽示范朗讀錄音,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詞情。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有利于情感體驗,先自讀后聽讀能使學生進行自我比較,提高學生朗讀能力,更好把握詞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教師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具體方法:由感受詞情部分引導學生總體把握該詞的整體基調。提出問題:找出詞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詞(愁)。

設計意圖:以分組討論探究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這幾個問題既交代了本詞鑒賞的思路,也組成了本課板書的主要框架。

問題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變的自然規(guī)律,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問題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問題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字體現(xiàn)的是什么情緒?

結合板書,抓住關鍵詞,揣摩詩人情感,學生可拓展思考,為什么說“又”

問題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學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問題5、“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中體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顏”嗎?詞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深入歷史討論探究:體現(xiàn)了物是人非的凄涼。詞人在此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來表現(xiàn)。

問題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如何來品味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討論后總結,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以前所學所知。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如滔滔江水。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

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边@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師為主,以朗讀、講解、分析為重,學生興趣不大。這節(jié)課我比較注重學生的主動性,由學生喜歡的音樂入手,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從搜集資料到制作介紹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鍛煉學生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使學生能更好的結合背景進入詞的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李煜虞美人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的生平、藝術風格,并背誦這首詞。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關于李煜的歷史故事、優(yōu)秀詞作。指導學生誦讀,并從藝術手法角度分析這首詞,充分把握文本差異這個切入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詞的意境與情韻;了解本詞體現(xiàn)的人生哲學。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藝術手法,對重點句子的深入分析。

教學難點:體味詞的藝術特點;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教法:講述與啟發(fā)有效結合

學法:誦讀法、分組合作探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頻文件:鄧麗君的《幾多愁》,通過音樂旋律讓學生們整體把握這首詞的情感基調。

(二)知人論世

李煜,五代時南唐國主。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因為李煜一個眼睛中有兩個瞳子,歷史上的項羽也是雙瞳子的。古代迷信說法相貌不凡的人一定是帝王之相。因此當時的太子,也就是李煜的哥哥李弘冀對他是頗為忌憚的。為了避嫌,也為了韜光養(yǎng)晦,李煜采取了避世的.生活態(tài)度,整天花前月下、飲酒賦閑,所以號鐘隱、蓮峰居士。)他通曉音律、善詩文、能書畫。前期的詞風感染了明顯的輕靡綺麗色彩;后期的詞風呈現(xiàn)出蒼涼沉郁的格調。詞風的變化源于詞人生活環(huán)境、人生遭遇的改變。975年,宋朝軍隊攻占金陵,俘虜了后主。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亡國之后的階下囚生活,讓他的詞轉向對思鄉(xiāng)之苦、離家之痛、亡國之恨的書寫。

987年的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他寫下了《虞美人》這首詞,并命令樂工進行演唱。當皇帝聽聞此事,龍顏大怒,并賜“牽機藥”(牽機藥乃是古來帝王要將近臣和妃子賜死時所用的毒藥)毒死了李煜。因此《虞美人》就成為李煜的絕命詞。因此有人就說李煜“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主。”此時,我們不禁要問:一首普普通通的詞怎么會要了李煜的身家性命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再走近李煜、走近他的作品吧。

(三)誦讀指導

詩歌教學應該重點強調誦讀,讓學生讀出詩味才是教學的關鍵。無論是中國的傳統(tǒng)教學,抑或者是今天的新課程理念都將朗誦定格為詩歌教學的重心。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排除字詞讀音的障礙,在此基礎上可以播放名家詩朗誦片段,朗誦能力好的教師也可以親自示范,讓學生充分感受詩詞這門藝術的語言魅力。然后進行具體的誦讀指導:

1.把握整首詞的感情基調:凄楚哀怨

2.整首詞的高潮部分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逼渲小皫锥唷薄ⅰ耙唤币M行重讀,進而將心中怒不可遏的愁怨噴涌出來?!俺睢迸c“春水”需要輕度?!跋驏|流”需要將聲音延長,進而體現(xiàn)出愁緒的綿延不絕。

(四)分析品鑒

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有的版本將“春花秋月”寫作“春花秋葉”,你認為哪一種好?

明確:認為“春花秋月”好的。理由是:鐘嶸《詩品序》:“春風春鳥,秋月秋蟬。”這些自然風物的變化是能夠感動人心的。古代人是習慣使用“春花秋月”來象征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然而此時的詩人已經淪為階下囚,面對如此美景只能心生遺憾、抱怨。往日自己奢侈、自由的生活只能浮現(xiàn)在記憶之中,所以詞人希望“春花秋月”的日子盡早結束。

認為“春花秋葉”好的。理由是:“春花”是比較容易凋零的,比喻時光流逝、人生易老。而“秋葉”給人一種蕭條肅殺之感。所以“春花秋葉”,春、秋兩個季節(jié)典型的自然特征,正好能夠襯托詞人遭受的牢獄生活之漫長和痛苦。

(這兩句詩運用的最典型的藝術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明確:對比。?;ㄩ_花落、月缺月圓,是自然永恒的現(xiàn)象。而人世間的很多事情是捉摸不定、變化無常的。將宇宙的永恒與人世的短暫形成對比,其哀怨落寞之情呈現(xiàn)紙面。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如何理解“東風”?

明確:按字面理解就是從東面吹來的風。南唐定都在金陵,在宋朝的東南方。因此之于李煜而言,“東風”就是從故國吹來的風,這么理解正好與后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相契合。或者“東風”理解成“春天”,表示自己離開故國,成為階下囚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一個“又”表現(xiàn)出詞人的絕望,無限感慨之情被表露無遺。陸游有“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边@里的“又”也是一種渴望復國的無望。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與詞人的被殺有何關聯(lián)?

明確:“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圓之夜不免引起異鄉(xiāng)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這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始終懷念故土,怎么會不引起統(tǒng)治者的忌憚呢。再加上后面“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那種故國的懷念之情又得以加強,宋朝皇帝怎么還會留下詞人李煜呢!因為詞人寫了這首詞而被殺掉,也就能夠說得通了。

(這兩句詩運用的最典型的藝術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明確:對比。小樓東風可以視為李煜在現(xiàn)實中受到囚禁約束的體現(xiàn),而故國明月可以視為過去美好而自由的生活的體現(xiàn)。用昔日的美好來對比反襯今日的凄慘,悲痛的情感不言而喻。

3.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有的版本將“雕欄玉砌應猶在”寫作“雕欄玉砌依然在”,請問哪個更好?

明確:“應猶在”比較符合情理。因為詞人李煜客居異鄉(xiāng),故國的“雕欄玉砌”、“雕梁畫棟”不能親眼見到,只能浮現(xiàn)在詞人的回憶之中。這種推測與遙想更符合邏輯。因為是推測與遙想,所以這里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同時一個“在”、一個“改”構成對比,表現(xiàn)出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

(誰的“朱顏”在改變?

明確:后宮佳麗的容顏、詞人的容顏、故國的容顏。朱自清《詩多義舉例》:“多義也并非有義必收:搜尋不妨廣,取舍卻須嚴……我們廣求多義,卻全以‘切合’為準;必須親切,必須貫通上下文或全篇的才算數(shù)?!苯涍^取舍,我覺得將“朱顏”理解為李煜的自身是較為恰切的,因為這樣,“只是”、“幾多愁”、“朱顏改”都能解釋通順。

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有的版本將“幾多愁”寫作“許多愁”,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好?

明確:我覺得“幾多愁”比較好。這是詩人自己問“愁”的數(shù)量,但是它并沒有給人以明確的答案。人生的愁怨就猶如那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一個陳述詞“許多”顯然是不能夠達到這種藝術效果的。

(這兩句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為什么成為千古名句?

從內容角度來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九個字的長句,一口氣貫徹下去,滔滔滾滾,聲情合一。這兩句詩之所以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為源于創(chuàng)作主體具有真純的情感,正如尼采所言:“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蓖瑫r也需要將真純的情感琢磨得完美晶瑩。

從藝術手法角度來看,運用比喻(將“愁”比喻成“水”)、夸張(將“愁”夸大成漫無邊際的江水)、設問(以情問、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突出愁之多,愁之濃)。

(五)合作探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分別是這樣評價李煜的:“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其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與“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蓖粋€人的兩種說法是否矛盾?請說明理由。

明確:這個問題比較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合作探究,形成讀書報告。參考書目葉嘉瑩的《唐五代名家詞選講》、《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等。

(六)總結

詞人李煜嫻熟地運用了對比、比喻、夸張、虛實結合等藝術手法,將真純的情感傾注其中,被王國維贊譽為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法國著名作家繆塞曾言:“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休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边@就是《虞美人》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始終保持著強大的藝術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吧。

(七)課后作業(yè)

背誦默寫《虞美人》

完成教材課后習題第三題:討論《虞美人》和李煜同時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個抒發(fā)了怎樣的個人情感?有分別說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體驗?

五、教學反思:

1.使用多媒體課件,內容充實豐富、具有直觀性特點,而且音頻文件的名家朗誦更能帶領學生走進詞境,實現(xiàn)文本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情感共鳴。

2.強調古詩詞的誦讀,只有充分的吟詠才能體味到詩詞的語言魅力與情感力量。我覺得詩詞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是一種音樂的藝術,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不喜歡音樂。

3.充分利用文本差異,推進串講的展開。其實,不同版本的文字各有千秋,各有各的藝術魅力。只要理由“自圓其說”即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質疑批判精神。

虞美人李煜課件十五篇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經過搜索整理,小編為你呈現(xiàn)“虞美人李煜課件十五篇”,供您參考,并請收藏本頁!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是一篇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章。它詳細介紹了唐代宰相虞世南對于后梁末帝李煜的教育啟示。本文將通過深入探討文章內容和背景,生動展現(xiàn)虞世南的教導和李煜的背負使命,同時闡述其對后世的深刻影響。


一、李煜和他的時代背景


在教案中,首先要明確的是文章所講述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后梁末帝李煜,字重光,又稱南唐后主,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樂曲家,也是后梁末代皇帝。后梁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政權,李煜在位時面臨著外族侵擾和政治動蕩,國家內外形勢都極其嚴峻。


二、虞世南的成就


在文章中,“虞世南”這個名字無疑是一個值得注意和深入去了解的人物。虞世南是唐代宰相,也是北宋時期的重要文學家、詩人。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學問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景仰。虞世南身為宰相,輔佐唐玄宗和李亨(唐代后來的帝王,后來便是后梁皇帝),取得了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成就。他的思想觀念和治國方式對后代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虞世南的教誨


在教案中,“虞美人”是虞世南對李煜的稱號,意味著虞世南對李煜的高度贊美。虞世南發(fā)現(xiàn)李煜天賦卓越,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但他也看到了李煜內心的軟弱和缺乏應對危機能力的問題。虞世南通過一系列的教導,如理學啟蒙、密碼通信、繪畫等方式,將自己的才智傳授給李煜。他告誡李煜,要懂得勤奮努力學習,增強自己的能力,才能幫助國家走出困境。


四、李煜的背負使命


在文章中,李煜背負著重大使命的描述不可忽視。面對國家的危機和家國的憂患,李煜明白自己作為后梁末代皇帝的責任和使命所在。他深感唐德宗曾對他的贊許和囑咐,要他盡責托舉江山。李煜戰(zhàn)勝了內心的軟弱,決心努力圖強,高舉忠孝宣言,為國家尋找機會,推動朝廷的改革。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這篇文章揭示了虞世南對李煜的教育啟示,表達了李煜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和肩負使命的擔當。這篇文章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贊美了虞世南的才華和李煜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成為后世教育者和政治家們的史料之一。它們不僅僅是一則文學作品,更是對于后代人們在面對困境和挑戰(zhàn)時的警示和啟迪。虞世南和李煜這兩個歷史人物,無疑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和借鑒的價值。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2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李煜的詞《虞美人》,下面請大家朗誦一次:“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下面請一位同學把這首板書在黑板上面)

二、背景知識導入

學這首詞之前呢,我們先了解一下《虞美人》這個詞牌名的來歷(在這位同學板書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這個問題,看到一《虞美人》這個詞牌名會想到哪些相關的東西)

大家看到這個詞牌可否想到與此相關的東西?電影《霸王別姬》,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劍自刎。據(jù)說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此詞牌名源于項羽與虞姬的悲劇故事。通過學習這首詞,我們想想,李煜的命運是不是一個悲劇故事呢?

板書:《虞美人》 《霸王別姬》 虞姬

三、再接著我們了解作者李煜。

李煜: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用現(xiàn)在的話可以這樣概括,李煜,民族漢,職業(yè)皇帝,業(yè)余愛好填詞作曲,不良習慣貪酒好色。但他這個皇帝是亂世皇帝,當時候的南唐,內憂外困,風雨飄搖,但此時的李煜仍“泡酒吧,卡拉ok,茍且偷安”,史書上記載他“好聲色,不恤國事”,最后國破家亡,被北宋俘虜至汴京,封為“違命侯”,過起了“日夕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但這位皇帝政治上的平庸,并非不學無術,他的副業(yè)就搞得特別好,他熱衷于他皇帝職業(yè)以外的事,比如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被后人譽為“千古詞帝”,今天我們學習的《虞美人》,就是李煜詞作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篇,也就是這首藝術價值極高的詞,同時給李煜招來殺身之禍,成為李煜的絕命詞。為此后人感嘆:“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真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p>

板書: 千古詞帝 亡國之君

李煜

作個才人真絕代 可憐薄命做帝王

【國家不幸詞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

四、賞析

古人說亡國之音哀以思,李煜是如何在《虞美人》中表達他的凄婉和哀愁呢?我們先看這首詞的上闋:詞的開頭一句就極為沉痛。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卻以怨恨的口吻發(fā)出詰問:“春花呀 ,秋月呀,什么時候才能終了呢?”詞人為什么這樣見花落淚,對月傷心,為什么這樣痛不欲生呢?因為春花秋月只會引起他對往事的追憶,而往事樁樁件件都會令人心碎?!靶亲蛞褂謻|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兩句縮筆吞咽,放筆呼號。因偷生人間,歷盡折磨,感到這種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沒有盡頭,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詞的下闋承上,因故國月明進一步聯(lián)想,舊日的宮殿猶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來真是肝腸寸斷,凄慘之至。結尾兩句自問自答,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長流不息來形容自己愁恨的永無盡時,以興體作結,尤為精警。

全詞以問起,以問結,由仰首問物,到撫心自問,一氣盤旋,曲折回蕩,如泣如訴,聲淚俱下。通篇語氣連貫而又起伏不定,抒發(fā)感情深沉真摯。詞中還運用反襯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但卻怨問其“何時了”,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這都是反襯的手法,表達感情更為深刻?!耙唤核驏|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現(xiàn)出愁思如水,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通過這樣具有詩意的形象比喻,真實而深刻地表現(xiàn)自己的深哀和劇痛,而且將這些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東西寫得具體形象,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顯示出愁思就象那一江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一江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五、課后思考題

請大家想想在中國古典詩詞還有哪些描寫“愁”的絕妙詞句,然后跟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比較,看看哪一種更具有藝術震撼力

1.李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2.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zemeng)舟,載不動,許多愁

3.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李白: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

附注

1.解釋:

小樓:作者被關押在汴京的寓所。

故國:舊國,此指南唐。

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朱顏改:指自身原本紅潤的容顏,由于被囚禁而無限憂郁而顯得老態(tài)了。

君:作者借以第三者的口吻來扣問自己。

2.翻譯: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3

1.掌握詞的文體知識,了解詞的四個發(fā)展階段和兩大流派,虞美人教案。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過后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于完善、臻于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板書課題)

解說: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創(chuàng)新才是文學發(fā)展的出路。

介紹詞的一般知識(分段投影顯示):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為了說明方便,似可將詞在唐宋的發(fā)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

│時期│主要風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約艷麗│溫庭筠、李煜、晏殊│

├─────────┼────────┼──────────┤

│││蘇軾、柳永、秦觀、│

│北宋中葉到南渡│婉約、豪放并舉││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壯懷高唱│辛棄疾、陸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張炎│

└─────────┴────────┴──────────┘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①齊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

②內容與形式總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這是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虞美人教案》。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④討論: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征,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

明確:“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⑥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反復對比宇宙之永恒不變與人生短暫無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恒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保?/p>

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9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并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愁苦嗎?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這兩句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詩人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讓他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這樣的不朽篇章。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p>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4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是一部經典的散文小品,文章通過深入解讀李煜所寫的《如夢令》中的虞美人一詞,以此展現(xiàn)了唐代李煜對人生苦難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詳細、具體且生動地闡述這篇教案的內涵。


一、介紹李煜和《如夢令》


李煜,唐代末年的南漢王,他在位期間,極力整頓政治、文化,提倡各種文藝活動?!度鐗袅睢肥抢铎蟿?chuàng)作的一首詞,詞中以描繪“虞美人”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二、解析《虞美人了李煜教案》


文章首先以問題的方式引出教案的主題,即“虞美人了李煜”,并迅速進入李煜和《如夢令》中的虞美人一詞的分析。接著,文章詳細解讀了“虞美人”這個詞的具體含義,通過對“虞美人”的生動描繪,展現(xiàn)了李煜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表達了對痛苦人生的思考。


文章接著通過對李煜生平的介紹,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李煜的身世背景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樣的背景信息提供了對李煜的理解,也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內涵。


然后,文章進一步展開對《如夢令》的深入分析。通過對詞語、意象和結構的分析,深入闡述了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對“虞美人”這一意象的引申和詞語之間的呼應,使讀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李煜在詞中表達的思想。


文章從具體的語言技巧入手,解析了教案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以及文章的結構和篇章安排等。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分析,讀者更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思考。


文章對整篇教案進行總結??偨Y了教案的核心思想、對李煜的解讀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總結,文章拉近了讀者和教案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更加思考這篇教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和意義。


通過對《虞美人了李煜教案》的詳細、具體且生動的闡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案中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李煜通過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對人生苦難的思考,喚起了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這篇教案在幫助讀者理解李煜的作品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對美好事物的思考和追求的啟示。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5


虞美人,是中國古代名將李煜的妻子,也是著名的美女。在中國歷史上,虞美人因其美麗和聰明才智而被譽為代表性的女性。她們的愛情故事深入人心,給后世留下了許多深遠的影響。本篇文章將深入研究虞美人的教案,從多個方面解析她的魅力所在。


虞美人的外貌令人稱羨。她被描述為“美艷絕倫、儀容秀麗”,這無疑使她成為當時的焦點人物。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柔和的笑容和光滑的肌膚,每一個細節(jié)都散發(fā)出迷人的氣息。虞美人的美貌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注意力,包括當時的君主和文人。


虞美人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她的外貌。她還被認為是一個聰明才智的女性。她擅長詩歌、書法和音樂,被當時的人稱之為“才女”。她的才智和藝術天賦使她成為王朝內外的一顆璀璨明珠。同時,虞美人注重自己的內在素質,她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有著謙虛和溫和的態(tài)度。這使得她在與人交往時更加受人歡迎。


虞美人的教案不僅在于她的外貌和才智,還在于她的堅韌精神和自主人格。她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功地進入了貴族階層。雖然她遭受了很多生活的挫折和困境,但她從不放棄。她始終保持著樂觀和積極的態(tài)度,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她的堅韌精神和自主人格不僅讓她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女性榜樣,也極大地影響了她周圍的人。


盡管虞美人的故事發(fā)生在很久以前,但她的影響力依然持續(xù)存在。她的美貌、才智、堅韌和自主人格讓她成為一個永恒的符號。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來自哪里,無論我們的環(huán)境如何,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并為之努力,就能夠創(chuàng)造自己的奇跡。虞美人的故事鼓舞著無數(shù)人去堅持他們的信念和追求,成為更好的人。


虞美人作為李煜的妻子,因其美麗和聰明才智而聞名于世。她的外貌、才華、堅韌和自主人格是她吸引人的特質。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美麗并不僅僅屬于外表,真正的美麗是由內在的品質和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的。虞美人的教案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更好、更有意義的人。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6

虞美人李煜,這個名字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她既是一個美人,又是一個才情出眾的詩人。她的一生雖然充滿了坎坷和離合,但她的詩歌卻載入了古代文學經典,并流傳至今。本課件將帶你一起了解虞美人的傳奇人生,并欣賞她的經典詩作。


第一部分:虞美人的傳奇人生


虞美人,原名虞姬,出生于西晉末年,是西晉時期的美女佳人。虞美人家境貧寒,但卻有著絕世的美貌,被譽為“絕代佳人”。虞美人年方十七時,被擄到了東晉的諸葛宅,成為諸葛亮的侍妾。諸葛亮賞識虞美人的才華和美貌,將她收為己有,給予了她一個嶄新的身份和地位。


虞美人的人生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樣美好。東晉末年,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虞美人先后經歷了東晉滅亡、南楚建立、再到南唐的興衰過程。她躲過了戰(zhàn)亂、宮廷政治的牽連,但也飽嘗了離散和別離之苦。


第二部分:虞美人的才情與詩作


除了美貌,虞美人還有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才華,那就是她的詩才。她的詩作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描繪。虞美人的詩作以七言絕句為主,清新簡潔,表達了她對故鄉(xiāng)、親人和愛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虞美人詩作:


《如夢令》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醉花陰》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這些詩作不僅表達了虞美人對故國的情感,還抒發(fā)了她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愛情的向往。


第三部分:虞美人的課件


為了更好地了解虞美人和她的詩作,準備了一份精美的課件。課件以虞美人的人生經歷為線索,結合她的詩作進行展示。將通過文字、圖片和音頻的形式,帶領大家進入虞美人的世界,感受她的才情和風采。


課件的第一部分將介紹虞美人的傳奇人生,通過插圖和簡短的描述,讓學生對她的生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課件將以具體的詩作為例,向學生展示虞美人的才華。每首詩作都會配有詳細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時,課件還會提供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



通過這份精美的虞美人李煜課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位才華出眾的詩人,感受她的人生經歷和詩作的魅力。虞美人的一生雖然充滿了離合和坎坷,但她的詩作卻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巧妙的表達方式,贏得了人們的贊賞和傳頌。虞美人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詩作也將被流傳至今,讓一同欣賞和傳承她的美麗和才華。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7

虞美人李煜課件


虞美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傳世之作,被視為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而李煜,正是這首詞的作者。李煜是南唐末年的皇帝,也是一位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南國才子”。他的詞作以豪放、浪漫而著稱,虞美人更是他的代表作,堪稱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珍品。本文將基于虞美人李煜課件的標題,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來看一下虞美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虞美人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追溯到李煜被囚禁在江寧的時期。當時,李煜已經失去了帝位,被迫過著囚徒的生活。這段不幸的經歷并沒有使他失去創(chuàng)作的激情。相反,他的心靈在囹圄之中獲得了另一種自由。在狹小的囚室中,他用筆寫下了他對美的向往與追求。虞美人就是這樣一首關于愛情、美和自由的詞,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富有激情和自由奔放的情感。


接著,來分析一下虞美人這首詞的文學特點。虞美人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每首詞四句共八句,表達了作者對虞美人的深情追思。從詞的開頭,“春花秋月何時了?”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接著,作者以虞美人為主題,描繪了她的美麗與短暫,以及自己對她的深深思念。在虞美人之美、光陰之短暫之間,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和悲劇。整首詞給人一種豪邁、傷感的氛圍,同時卻又仿佛傳遞著對美與自由的追求。


虞美人這首詞對后世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豪放派詞的代表作之一,開拓了豪放詞的風格和表達方式。它以其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影響了后世很多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對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被后世文人頻繁引用,并成為了古代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了虞美人這首詞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文學特點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虞美人這首詞以其豪放、浪漫的風格和對美與自由的追求,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之一。而李煜作為杰出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他的創(chuàng)作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命和自由的思考。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介紹,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虞美人及李煜的創(chuàng)作和影響,也讓對古代文學的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8

學習目標:

1.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一、. 課前預習

1、 詞是___________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___________,59—90字為___________,91字以上為___________。

2、寫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詩詞

二、課內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5、從全詞來看,哪個字最能直接表現(xiàn)詞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從何而來?請結合詞句回答。

6、詞的前六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7、詞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1、鑒賞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分析本首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1921年毛澤東仿寫了一首《虞美人》寫新婚乍別的離愁別緒: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淚眼也無由?!?/p>

我們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為詞牌作詞一首。

參考答案

《虞美人》學案

二、課內探究

1、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

2、 “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國家園,自己的親人及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

3、“又”,再次,暗示傷心人站在樓上遙望東邊的故國已是多次了,這實景描寫寫出了對故國的無窮眷念。

4、“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 表達情感的一個字是“愁”

選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6、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結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xiàn)在的愁苦,前虛后實。

7、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三?? 課后練習與提高

這是一首抒發(fā)憂愁的別具一格的詞。李煜被擄降宋之后,作為一個喪國的君主,其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是難以排解的,在這蕭瑟的秋夜里更顯得憂愁凄清。

開頭一句:“無言獨上西樓”,將愁緒直接表達出來,尤盡凄婉。他的“無言”,并不是無言可訴,而是無人可以傾訴心中的那種難言的痛苦。用“無言”、“獨上”這樣寂寥和無奈的詞語,勾畫出自己的孤獨、哀愁到了沒有與人交流的程度。以月如勾的景象,構就了一幅凄涼的畫面?!霸氯玢^”,是作者登上西樓后,在西樓上所看到的。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訴說思緒,自己的寂寞,使梧桐和深院都有了寂寞的感覺,寂寞的情緒使凄清的秋色都被鎖住了。在此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連到了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寂無言,同時也更加襯托出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深、眷戀之深。上闋使情與景巧妙地結合,勾畫出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在下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一句歷來為后世所稱道,的確構思巧妙絕倫。把離愁說成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絲麻一樣,就此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了,表現(xiàn)了內心深處的寂寞和萬般的無奈。排遣不掉的離愁情緒,要想拋開不理,卻怎么也做不到,想要好好地去梳理,卻又更加的煩悶雜亂,心中的沖突就像波朝一樣起伏不定?!皠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弊髡咴谶@無可奈何的離愁環(huán)境煎熬下,欲哭無淚,還能用這樣豁達灑脫的詞來訴說心情的感受。這樣惱人的情緒,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頭激蕩,這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里頭。若說前文用“剪”和“理”來對離愁加以形象地描繪,而這句則將離愁寫得更深了一層。

本詞筆調深重,一詞一頓,語言單純有凝練,凄婉欲絕,抒發(fā)了作者深切的故國之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實在是心理描繪的精品之作。 李煜雖是一位沒有建樹的君主,但卻是一位出色的詞人,亡國之前的詞作遠沒有其在降宋之后的詞作那樣對后世有影響力,能寫出這樣好詞真的是十分難得的了,而本詞卻又是其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9


虞美人李煜,又稱李后主,是中國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南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悲劇性,他的作品在后世流傳廣泛,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本文將通過虞美人李煜課件,詳細具體且生動地介紹這位偉大的文化人物。


一、 虞美人李煜的背景簡介


虞美人李煜,生于南唐開寶四年(937年),卒于五代十國后晉天福二年(978年)。他是南唐第11代皇帝,也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南唐明宗李嗣源,母親是仁圣莊皇后王氏。李煜從小聰明好學,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堅持以文治國,極力推崇文人,使得南唐文化達到了巔峰。


二、 李煜的文學才華


虞美人李煜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而聞名于世。他的詩詞作品多以抒發(fā)個人哀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為主題,體現(xiàn)了個人情感與社會命運的緊密關系。他的作品多寄情于美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表達了他對國家淪落的悲憤之情,語言悲涼,心情愴然。李煜的詩詞創(chuàng)作不受束縛,情思紛紛,技法縱橫,被譽為“晚唐詞壇上最富盛名”的詞人。


三、 虞美人李煜的悲劇命運


李煜的一生注定是悲劇的。他繼承了南唐帝位后不久,就面臨著北方強大的宋朝的侵略。他雖然努力抵抗,但最終還是被迫割地稱臣,南唐帝國走向了滅亡。李煜也因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絕境,面臨被俘和被殺的威脅。最終,他被俘后被迫禪讓了皇位,成為俘虜。他被宋朝貶為瓊州島(今海南島)的太上皇,并被囚禁了多年,日子過的十分艱難。在囚禁期間,他仍然不屈不撓地創(chuàng)作詩詞,并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民眾的關懷。


四、 李煜的文化貢獻


雖然虞美人李煜的治國能力有限,但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文人的地位,在政治上給予了文人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他自己也積極參與文化藝術活動,親自撰寫詩歌,擴大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力。他廣納文人,舉辦文藝盛宴,為南唐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對南唐文化的推動促進了文藝的繁榮,使得南唐成為了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中心之一。


五、 虞美人李煜的影響


虞美人李煜雖然短暫地執(zhí)政,但他的影響卻足夠深遠。他的作品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他的痛苦經歷和不屈的精神激勵了許多后世文人,成為了他們的典范。他的詩詞作品也被廣泛傳頌,成為了許多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他所推動的南唐文化在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學者都受到了南唐文化的啟發(fā)和熏陶。


虞美人李煜是一位偉大的文化人物,他的一生既是悲劇也是壯麗的。他的文學才華卓越,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感動著人們的心靈。虞美人李煜課件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方式向展示了這位杰出文化人物的一生和作品,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卓越才華和不屈的精神。讓銘記并傳承虞美人李煜的文化遺產,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0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一)教材分析:

《虞美人》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蘇省職業(yè)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心靈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單元是詞單元,總的教學目的是了解詞的流派及其特點,在反復誦讀中,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探究詩詞的意境。詞從唐朝后期開始興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詞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絕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詞在藝術結構和語言方面的成就影響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蘇軾、李清照等在內的許多宋代詞人。

這首詞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寫得凄涼悲婉,深刻地表達了李煜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是進行詩詞誦讀教學很好的例子,而且這首詞篇幅短小,有古詩新唱,易于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為學生很好地誦讀本單元推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學情分析:

高職學生在詩詞鑒賞學習中往往存在兩大問題:

首先是學生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常識積累不足,鑒賞時往往脫離作者及其時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歷史文化內涵。

其次是學生普遍缺乏鑒賞興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東西,無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

優(yōu)點:

該班學生班級凝聚力加強,比較活躍,與教師的互動性較好,動手能力較強。

根據(jù)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單元提示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1、知識與技能:回顧詞的發(fā)展,了解作者,積累文學常識;對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進行分析,領悟詞的意境,理解詞中所蘊含的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詞的鑒賞能力和知識搜集整合能力。

2、過程與方法:了解作者,聯(lián)系時代特點及作者的當時的經歷、情感走進文本;反復誦讀,進行整體感知,體會作者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學生珍惜時光,珍惜擁有,使學生能正確對待人生挫折,培養(yǎng)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詩詞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的表達技巧,感受詩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意象象征意義的分析,領會作者創(chuàng)設意境、抒發(fā)情感的手法和風格

1、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

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鑒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欣賞興趣,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分析、探究法。

(二)說學法。

學生對本課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培養(yǎng)鑒賞興趣、豐富鑒賞技巧的過程。

第三、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進一步感悟該詞意境。

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

本課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一課時(40分鐘),主要由導入新課、走進作者、感受詞情、體會詞意、歸納小結、鞏固練習這六部分組成。

1、播放鄧麗君《虞美人》MTV導入。

設計意圖:詞最初是歌唱文學,現(xiàn)在的學生平時也很喜歡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讓學生融入詩情,為下面賞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礎

設計意圖:故事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霸王別姬》又是學生所熟悉的,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把握住詞的情感基調,引起學生對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啟發(fā)學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詞牌的用意―――――奠定凄涼悲婉的感情基調。

知人論世是詩歌鑒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李煜的身份和經歷又是中國古代詩人中獨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鑒賞本詞的關鍵。

此環(huán)節(jié)我是請學生分組提前預習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紹材料,走上講臺由學生組代表向大家介紹,介紹形式可用多媒體或卡片等。

設計意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檢查預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能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1、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用音像效果營造氣氛,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開始自由朗讀。

2、聽示范朗讀錄音,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詞情。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有利于情感體驗,先自讀后聽讀能使學生進行自我比較,提高學生朗讀能力,更好把握詞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教師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具體方法:由感受詞情部分引導學生總體把握該詞的整體基調。提出問題:找出詞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詞(愁)。

設計意圖:以分組討論探究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這幾個問題既交代了本詞鑒賞的思路,也組成了本課板書的主要框架。

問題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變的自然規(guī)律,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問題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問題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字體現(xiàn)的是什么情緒?

結合板書,抓住關鍵詞,揣摩詩人情感,學生可拓展思考,為什么說“又”

問題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學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問題5、“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中體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顏”嗎?詞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深入歷史討論探究:體現(xiàn)了物是人非的凄涼。詞人在此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來表現(xiàn)。

問題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如何來品味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討論后總結,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以前所學所知。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如滔滔江水。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

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边@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師為主,以朗讀、講解、分析為重,學生興趣不大。這節(jié)課我比較注重學生的主動性,由學生喜歡的音樂入手,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從搜集資料到制作介紹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鍛煉學生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使學生能更好的結合背景進入詞的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1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教學設想

本課文是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詩歌之部”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自主賞析的篇目,重在通過有感情地誦讀和把握意象、關鍵詞句以及藝術手法來感受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和動人的音樂美。

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其詞開一代詞風,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個人生活情感的印記,因此有必要回顧舊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另外結合課后習題引入他的《浪淘沙》進行拓展閱讀。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積極作用,播放配樂朗讀和歌曲版《虞美人》,讓學生在音樂中進一步感受詞的意境美和音樂美。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風格,感受詞作的藝術魅力及其藝術價值。

2、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3、誦讀詞作,賞析重點詞句,把握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鑒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尋找意象,感悟意境,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把握作品中蘊含的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重點詞句,把握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鑒賞能力。

2、教學難點: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體

六、教學時數(shù):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夏天到了,我們校園的白玉蘭也開得燦爛,校園處處飄香。有一種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還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過,今天我們接觸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詞,它的作者是李煜。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論世

讓學生回顧作者生平,教師補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違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樓里,過著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賜酒將李煜毒死??梢哉f《虞美人》是他的絕命詞。古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李煜詞前期:多寫宮廷逸樂生活,風格綺麗,輕靡婉轉。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樓春》、《更漏子》、《菩薩蠻》等。

后期:追憶往事,傷懷故國,詞風沉郁蒼涼。

(三)整體感知——誦讀

1、師:學習詩歌先從誦讀開始,正所謂“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詩歌應通過誦讀來領悟其韻律和情感。請同學們齊讀本詞。(生齊讀)

2、師:請一位同學起來給我們朗誦此詞,請其他同學認真感受,然后對他的朗誦做出。

3、師:同學們請說說,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評價)

提示:入情入境地讀,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誦讀時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調和節(jié)奏。

感情基調:凄涼哀傷

節(jié)奏:低沉緩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聽配樂朗讀(多媒體展示)

聽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感受。

5、學生自由誦讀,要求讀出情感。

6、再找一學生誦讀。

7、學生再次齊讀本詞。(朗讀是學習詩歌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朗讀讓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加強對詩歌的理解。)

(四)分析鑒賞——品讀

1、師:剛才大家誦讀了這首詞,已經感受到作者凄涼哀傷的情感,那么詞中哪個字能直接抒發(fā)這種情感?

詞眼:愁

2、說一說: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嘆

愁亡國之痛

故國之思

3、合作探究(學習小組分組合作探究):李煜是怎樣展現(xiàn)愁情的?

提示:從意象、關鍵詞句、藝術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寫法。

4、展示交流:

(1)品讀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

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亡國之痛

往事:錦衣玉食,九五至尊——往事之嘆

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xiāng)——故國之思

(2)品讀關鍵詞句

①又

“又東風”點明他降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②改

改:朱顏、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運用了設問、比喻、夸張修辭手法,突出愁思的廣、長、多,把無形的愁思具體化,沉重的情感飛動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瀉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長流不息,無窮無盡。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④拓展:寫愁思的名句。

學生交流,然后教師列舉一二: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相見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钋逭铡兑患裘贰?/p>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钋逭铡段淞甏骸?/p>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3)品讀手法

①詰問(自問)

宇宙永恒有常昔日九五至尊

②對比

人生短暫無常今日階下囚

③設問、比喻、夸張

④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實寫:春花秋月、小樓、東風、明月----自然永恒----景

虛寫:往事、故國、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人生無常----情

(4)課堂小結

①、通過抓意象、把握關鍵詞句和藝術手法,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滿腔愁緒:往事之嘆、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一個亡國之君對他曾經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會惹來忌恨,招來殺身之禍,《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②、歸納鑒賞古詩詞的方法

誦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品讀——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緣景明情(意象關鍵詞句手法----感情)

(五)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的問題。

浪淘沙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思考討論: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師生共同討論完成)

點撥: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夢醒之后身份錯位的漂泊無依之感,離別之痛,對青春易逝、繁華不再、人生無常的無奈之情。

(六)課堂總結

1、小結:

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笾髦~,真所謂以血書者也?!?/p>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p>

李煜《虞美人》中表現(xiàn)出來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結的絕望之情,回首故國物是人非的凄涼悲慨,像春水那樣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緒,都浸透了詞人的血淚。沒有慘痛的人生經歷,就寫不出飽含血淚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動人的心靈。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傳誦的重要原因。

2、播放歌曲《虞美人》,學生小聲跟唱。

(再次通過視聽覺的感受加深體會詞的意境。)

3、學生背誦全詞。

(進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與第一步遙相呼應,并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

(七)課后作業(yè)

1、必做題:

用形象化的語言描寫你所經歷的一段愁,可以寫一個片段也可以寫成隨筆,也可以仿詩填詞。要寫出真情實感,不得無病呻吟。

(略)

2、選做題:

李煜作為一個文人是很出色的,但作為一位帝王,他不務朝政,縱情聲色,是相當失敗的,對于他的遭遇很多人認為不值得可憐,你怎么看呢?

提示:①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

②李煜的“愁”愁得美,因為它很有人情味。

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④無暇去責備他縱情聲色以至喪失了南唐美麗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種化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從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讀者。再由審美的通道回過來看,我們又能看到李煜獨有的天堂煉獄般的大絕望,苦難風流的大哀傷,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如果說,我們要同情李煜的話,那只能是審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憐憫。

(八)教學反思

詩歌鑒賞歷來是高考語文重要考點,如何做到既要體現(xiàn)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又能避免“滿堂灌”而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應對高考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節(jié)課可以說是對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嘗試。在本節(jié)課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只是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給予了充分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合作探究、進行交流展示,而且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李煜詞作的音樂美。反復誦讀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深層品讀既結合考點又不致課堂氣氛乏悶,反而給學生提供一個碰撞思想火花、展示交流的舞臺。而且在整個課堂節(jié)奏上把握得當,沒有出現(xiàn)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情況。但這節(jié)課仍有不足之處,就是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做的功課較多,而且展示交流時忽略了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今后仍需努力改進。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2

《虞美人李煜課件》


李煜,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皇室王爺,以其出眾的文才和美麗的容貌而聞名于世。他的詩作《虞美人》更是成為了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而今天,我們將通過一份課件,來深入了解這位李煜王爺和他的作品《虞美人》。


第一章:李煜的生平和背景


李煜生于北宋宣和年間,成長在一個宇文家族的皇室。自幼聰明好學,廣泛涉獵文學藝術。他的一生并不平順。在他父親去世后,李煜被迫做了一個被宋夏兩國笑柄的棄王,在他的統(tǒng)治下,楊家將和吳家將接連離散。盡管如此,李煜卻并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他在囚禁之地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詩歌。李煜可謂歷經坎坷,卻始終沒有失去對美的追求。


第二章:《虞美人》的創(chuàng)作和內涵


李煜所創(chuàng)作的《虞美人》是他對美的戀慕與向往的寫照。這首詩以“虞美人”為主題,將李煜對美的思念和痛楚表達得淋漓盡致。在詩中,李煜描繪了一個虞美人的形象,她美麗動人,眾人為之傾倒。而詩人自己則因為無法與她相見,痛苦地流連在思念之中?!队菝廊恕芬辉娭械拿恳粋€字眼都透露著深深的思念與渴望,從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李煜對美的熱愛,也能深切體會到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


第三章:詩人的寫作風格和技巧


李煜的詩歌在北宋文壇上獨樹一幟,他的文字清新婉約,優(yōu)美流暢。他善于運用夸張手法、對比手法和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以綺麗的詞藻來形容詩中人物和景物,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他在詩中抒發(fā)思念之情時,常用典故和隱喻,使詩歌的內涵更加深遠。這些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使得李煜的詩作更加生動而豐富。


第四章:李煜的影響和地位


雖然李煜的一生充滿坎坷,但他的文學成就卻無可否認。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廣為傳誦,而且影響著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對后世文學界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被譽為“北宋絕世才子”?!队菝廊恕犯浅蔀榱宋膶W史上的經典之作,被廣泛研究與欣賞。


在課件的最后一頁,我們將看到一幅李煜和虞美人的畫像。這幅畫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精心的色彩運用,生動地再現(xiàn)了虞美人的容貌和李煜對她的思念之情。這幅畫將使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李煜和虞美人的形象,增添了我們對他們的認識和想象。


通過這份精心制作的《虞美人李煜課件》,我們深入了解了李煜這位才子王爺?shù)纳胶妥髌贰队菝廊恕贰K谀婢持袌猿肿非竺溃脑娮饕惨蚱洫毺氐娘L格和才華而流傳至今。他的藝術成就永遠地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我們學習和欣賞的對象。


(注:本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參考了相關資料進行,文中涉及到的具體內容可能有所偏頗,供參考閱讀。)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3

1、了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情況;

2、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詞思想內涵;

3、體會詞的藝術特點,對李煜的詞風有一定的了解。

1、如何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在多媒體網(wǎng)絡下的協(xié)作式教學。師生相互質疑、討論法。

1、了解詞的背景及詞的相關知識;

2、理解本詞的內容,感知詞的思想內涵,體會詞的音韻美;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寶庫中,有兩顆璀璨的明珠,一顆是唐詩,另一顆就是宋詞。詞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經出現(xiàn)了,至宋代達到全盛時期。五代時期最杰出的詞人是李煜。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

“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為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為常見。

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則為長調。

由學生簡介后,教師補充。李煜,世稱南唐李后主,人多稱之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國君,過著奢華的生活。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者離愁別恨。亡國后,詞多數(shù)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凶顬橹囊皇住?/p>

學生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根據(jù)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指導。

六、學生借助手頭資料及課本注解分組討論詞的字面意思,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質疑、答疑。(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相互質疑解答)

采用分組協(xié)作討論的學習方式。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束呢?

學生發(fā)言,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后,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從而對花謝花開、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分小組發(fā)言。

教師點撥: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的歡樂、尊嚴、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點撥:宇宙之永恒不變“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

對比手法:人生之短暫無?!巴轮嗌佟薄安豢盎厥住薄爸祛伕摹?。

寫出了詞人作為一位亡國之君面對物是人非,復國之夢難圓的無限悵恨之情。

4、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引導學生思考詞句用了什么方法來寫愁?抒發(fā)了詞人的怎樣的感情?還有哪些詩句中用了這種手法來寫愁思?

激發(fā)學生思考,小組協(xié)作討論,發(fā)言。啟發(fā)學生體會抓住意象的特征來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運用比喻寫愁思的名句,可啟發(fā)學生思考,然后列舉一二:

5、知識延伸討論:詞中兩次出現(xiàn)“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義嗎?

啟發(fā)學生思考,聯(lián)系他們所學過的詩歌進行分析討論。由“月”而“柳”、“長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屏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MTV。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體會詞的意境。

1、課后閱讀李煜的《相見歡》完成練習: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2、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3、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得。

4、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象東流水一樣滾滾東去,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無憂了。

1、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xiàn)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這首詞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詞作之一。

2、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疾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的哀傷。

3、詞的下闋,抒寫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這首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情景交融。

李煜后期的詞作語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寫情。抒發(fā)的是作為一位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情感真摯,藝術感染力很強,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詞史上杰出的詞人之一。

試分析本詞的主旨,找出詞的“詞眼”。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4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后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詣,其中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以亡國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烏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陣子》等,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凄涼,充滿憂傷氣質,主要抒發(fā)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感,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眷戀。故有詞云:后主雖拙于治國,然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后世影響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域。李煜文、詞、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他還極力推廣了澄心堂紙,與與大周后一同修補了《霓裳羽衣曲》。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次子。李弘冀“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懼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參與政事。在此期間,他曾給自己取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表明自己無意爭位,自己的志趣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

公元959年,李弘冀殺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終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個月即不滿三十歲暴卒。李弘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崩瞽Z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yè),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jiān)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歲時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開寶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此時封鄭王)。去北宋進貢。于是始去唐號,改印文為“江南國主印”,賜詔乞呼名,從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開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此時的李煜仍對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過納貢保全自己父兄的基業(yè),一面派兵消極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與吳越王南北夾攻,兵至金陵。

公元975年十二月,宋軍攻至金陵城下,李煜此時才恍然大悟,然大勢已去。宋軍執(zhí)行宋太祖“使自歸順,不須急擊”的方針,包圍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發(fā)起總攻,一舉占領金陵。宋軍破城,守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在巷戰(zhàn)中戰(zhàn)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詩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殘兵放棄武器停止巷戰(zhàn)南唐滅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聞之大怒。據(jù)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后因寫《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一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

在位總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陽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王國維?人間詞話?)“性寬恕,威令不素著”(文瑩?湘山野錄?),好生戒殺,死后,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他的繼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廢的生活,風格柔靡,但是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為空虛無奈;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話到滄桑語始工”(清沈雄《古今詞話》)。

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為鄭國夫人,并被規(guī)定定期進宮參拜。小周后是個絕色美女,宋太宗趙炅垂涎其美麗。)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p>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嘗盡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藥毒害而死。這首詞可以看作是他臨終前絕命詞,據(jù)說這首詞中抒寫自己的悲恨和懷念故國,因而成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詞中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自己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的愁恨,追懷往事,懷念故國,表達了亡國之痛。

公元978年8月13日(農歷七夕),當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時,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厚葬于洛陽邙山。并請原南唐舊臣為李煜寫了墓志銘,自己也特詔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虞美人李煜課件 篇15

李煜,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隆宗,也是一位文學家。他的名篇《虞美人》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篇文章教案將從三個方面詳細介紹《虞美人》的背景故事、文學特色以及閱讀指導。


一、背景故事


《虞美人》是唐代詩人阮籍的《詠懷古跡》中的一首詩,描寫了一個虞美人因愛情而墜入悲情的故事。根據(jù)傳說,虞美人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美女,被迫嫁給了虞子期,但她的心卻一直屬于別人。她對自己的丈夫虞子期對她的情感不感興趣,從而令她深感孤獨和悲傷。最終,虞子期因政治斗爭被迫離開楚國,虞美人則在離別的邊境上陸陸續(xù)續(xù)地病倒,最終因思念過度而病逝。虞美人的悲情故事感動了許多后世的文人墨客,李煜也因此寫下了這篇氣勢磅礴的《虞美人》。


二、文學特色


《虞美人》是一篇以悲情為主題的抒情詩。詩中以自然景色描寫為背景,以虞美人的悲傷心情為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痛苦的體驗和無奈的感嘆。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變體等,使詩的表達更加生動有力。比如,詩中的“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就運用了排比的表達方式,使詩句中蘊含了深沉的悲傷和無盡的孤獨之情。而“人生難得再少年,風景這邊獨向西”則通過擬人化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心情相結合,增強了詩的感染力。同時,詩中以至理之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使詩句更加發(fā)人深省。


三、閱讀指導


《虞美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語言成為了一首經典之作。讀者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理解和欣賞這首詩:


1. 理解劇情:了解虞美人的悲情故事,理解她的內心感受以及她與世俗的沖突,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詩中的情感表達。


2. 尋找詩歌的意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波渺渺,山迢迢”,“露重紅袖濕,花馀青驄岸”,這些意象能夠使讀者更好地感受到詩中的景色和情感。


3. 理解修辭手法的運用:詩中使用了比喻、擬人、變體等多種修辭手法,通過分析這些手法的運用,讀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的內涵,并欣賞其中的藝術之處。


4. 對比中國古代文學背景:了解唐代文學的特點以及阮籍的《詠懷古跡》,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虞美人》在當時文學背景下的價值和意義。


《虞美人》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詩,它通過悲情故事來表達作者對愛情痛苦和無奈的感嘆。讀者通過閱讀這首詩,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修辭手法,并在欣賞中體會其中的藝術魅力。無論是通過分析背景故事、理解文學特色,還是通過深入思考閱讀指導,讀者都能從《虞美人》中獲得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相關推薦

  • 浪淘沙課件教案通用 每次上課,老師都需要準備一份教案和課件來輔助教學,現(xiàn)在大家可以開始動手編寫自己的教案和課件了。編寫科學的教案和課件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要怎樣才能編寫一份好的教案和課件呢?編輯為你搜集整理了浪淘沙課件教案,歡迎品鑒本篇文章!...
    2023-06-05 閱讀全文
  • 浪淘沙課件范文 我們?yōu)槟鸭⑹崂砹艘韵碌摹袄颂陨痴n件”示例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對于剛剛開始職業(yè)生涯的教師來說,教案課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制作教案課件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對待。教案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關鍵工具。...
    2023-10-09 閱讀全文
  • 李煜課件優(yōu)選9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園教師的平時工作生活中,會經常需要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也許"李煜課件優(yōu)選9篇"就是你要找的,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队菝廊肆死铎辖贪浮?《虞美人了李煜教...
    2024-06-06 閱讀全文
  • 讀李煜作文 在尋找文章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推薦您閱讀“讀李煜作文”。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持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留下一些珍貴的時光回憶。在寫作時,要緊緊圍繞主題,抓住重點。...
    2024-02-06 閱讀全文
  • 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錦集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小編精心整理了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錦集,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队菝廊肆死?..
    2024-09-08 閱讀全文

每次上課,老師都需要準備一份教案和課件來輔助教學,現(xiàn)在大家可以開始動手編寫自己的教案和課件了。編寫科學的教案和課件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要怎樣才能編寫一份好的教案和課件呢?編輯為你搜集整理了浪淘沙課件教案,歡迎品鑒本篇文章!...

2023-06-05 閱讀全文

我們?yōu)槟鸭⑹崂砹艘韵碌摹袄颂陨痴n件”示例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對于剛剛開始職業(yè)生涯的教師來說,教案課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制作教案課件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對待。教案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關鍵工具。...

2023-10-09 閱讀全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園教師的平時工作生活中,會經常需要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也許"李煜課件優(yōu)選9篇"就是你要找的,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队菝廊肆死铎辖贪浮?《虞美人了李煜教...

2024-06-06 閱讀全文

在尋找文章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推薦您閱讀“讀李煜作文”。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持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留下一些珍貴的時光回憶。在寫作時,要緊緊圍繞主題,抓住重點。...

2024-02-06 閱讀全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小編精心整理了虞美人了李煜教案錦集,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队菝廊肆死?..

2024-09-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