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孩子,別怕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同時又身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想來,對幼師虐童的事件更有發(fā)言權(quán)吧。
每次走親戚時,總有親戚會向我探討“該怎么給幼兒園老師送禮?”“該送什么給幼兒園老師?”“不送會怎么樣?”“送了會怎么樣?”而當我義正言辭的回答他們。不用送,老師都會一視同仁之后。親戚們的回應大都是“好了吧!你看那些電視上曝光的,老師都打孩子,不送點東西給老師,我們怎么放心?”
雖然我總是用堅決的口氣告知他們不要擔心,更多的幼兒園老師還是負責人有愛心和耐心的。
可是頻頻發(fā)生的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卻又活生生的擺在我們面前。盡管,我們委屈著自己的辛苦付出被這些害群之馬給抹黑了的時候,我們又能用什么話語來反抗之呢?
我也不懂,當這些打人虐人的老師,在動手的那一刻,她到底是什么心態(tài)要達到什么目的呢?又當孩子被打的撕心裂肺的哭著的時候,她又是什么感覺呢?我更加難以想象的是,如果被打被虐的是我的孩子的話,我會怎樣瘋狂的對峙呢?
一個媽媽如果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她就失去了最后的體面;而一個地方如果不能保護最弱勢的兒童,也一樣失去了自己最后的尊嚴和文明。由于學前教育不算義務教育范疇,幼兒教師成為低收入群體。很容易積累戾氣,讓個別無良之徒有機可乘,把不滿與火氣,潑向最無辜的弱小。更容易失察的,還有那些夠不上刑事犯罪的、因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或壓力過大的幼師按捺不住對幼兒進行的精神傷害——這可能是更大量、更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
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走出幼兒園,開始用仇視、怯懦或自卑的眼神打量這個世界?對我們而言,僅有心痛是不夠的。曝光一個抓一個,遠不足以讓我們釋然。只有從幼兒教育的制度規(guī)范和教師準入等諸多方面,徹底堵住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漏洞,才能還孩子以安全感。
只是,這可能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
而眼下,我們所能做的,也許應該是動員家長和社會的力量,加強監(jiān)管,及時清除不合格的幼師……
孩子,別怕,我們已經(jīng)看見了你們的疼痛和眼淚,就不會坐視不管。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別忽視省心的孩子
教育隨筆:別忽視省心的孩子
我有這樣一個愛好,喜歡把孩子們在幼兒園的點點滴滴用相機捕捉下來,然后上傳到我們的班級博客里。那天我像往常一樣上傳相片,我被一雙失落的眼睛深深觸動了:畫面中孩子們在高興地玩拖拉玩具,旁邊一個小小的身影呆呆地站在那里,與畫面顯得格格不入,那不是蕾蕾嗎?她眼睛里的那份失落讓我的心頓時沉甸甸的!
腦海里馬上開始搜尋讓她失落的原因,昨天的那一幕情景又閃現(xiàn)在我眼前:孩子們在選自己喜歡的拖拉玩具,只聽見“哇”的一聲,我尋聲過去,原來是蕾蕾和豪豪在爭同一個玩具,愛哭的豪豪蠻橫地把玩具往自己這里拽,蕾蕾什么也不說,但就是不松手。為了盡快平熄戰(zhàn)火,我就建議懂事的蕾蕾把玩具讓給愛哭的豪豪玩,蕾蕾不情愿地松手了。我來不及多想,就叫蕾蕾去另外選了一個玩具……
蕾蕾溫和、安靜、乖巧,從來不讓人操心,是個很省心的孩子,即使有時她來和我說了些什么,也似乎從沒希望能從我這里得到什么反應。所以,我也常認為這樣的孩子沒什么問題,因為做了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為了維護集體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行為問題突出的孩子費盡心機,以求得他的轉(zhuǎn)變和進步;為了班上那些出色的孩子一個精彩的作品而用盡了贊美之詞,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忽略了他們眼里的那一抹抹失落!不管他們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師對他們的忽視同樣造成了心理傷害,一想到這里,我的心泛起一陣抽痛。
在幼兒園里,常常最遵守規(guī)則的,是那群省心的孩子,學習活動中,最認真的,還是那群平凡的孩子。他們雖不像“優(yōu)秀”孩子那樣給你一個個意外驚喜.也不像“調(diào)皮”孩子那樣“引人注意”,但他們用最最樸實的行動表達著自己的精彩,只要你用心去發(fā)現(xiàn),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教育隨筆:不怕失敗,只怕失望
今天的科技區(qū)玩的是“紙張大力士”,紙張大力士是請小朋友們用紙筒和板子來做實驗,一開始涵涵和軒軒都不知道怎么擺,涵涵還把紙筒妨在了板子上面,于是我讓她們自己看了操作流程圖,并進行了講解,她們知道了基本流程以后,進行了再次操作。不過紙筒有些不穩(wěn),經(jīng)常會倒,涵涵不得不擺了好幾次。在終于成功后,把板子放上去的瞬間,又倒了一個紙筒,涵涵連忙穩(wěn)住。這才順利把板子給放好了。可是剛準備放玩具,好不容易搭好的臺子又.用的會讓孩子們害怕失敗、恐懼嘗試,無法承受失敗的感覺,但是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呢?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讓小朋友們從小就嘗試著接受失敗,并從失敗中看到成功。
我趕忙回答她說:“并沒有失敗呀,只是沒成功。軒軒的紙筒可以撐起一塊玩具,涵涵的紙筒可以撐起一塊板子。你們差一點點就可以做到撐起很多塊玩具啦!沒關(guān)系的,下一次我們再試一次好不好?”兩個寶貝這才轉(zhuǎn)悲為喜,告訴我:“老師,那我下次再試?!?/p>
其實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望,“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愿意嘗試,我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墒且驗闆]有成功帶來的失望卻會使我們害怕繼續(xù)嘗試,這才是失敗的根源。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在“賞識教育”的同時,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他們充滿面對失敗的勇氣,隨時準備著失敗,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教育隨筆:老師不可怕
教育隨筆:老師不可怕
一天下午跳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嘉禾的線衣破掉了,我趕緊走過問他怎么回事,他低著支支吾吾頭半天也說不出來,旁邊的小朋友告訴我是他上午玩游戲的時候破掉的,問他也說不清楚,于是問了搭班老師,才知道是他衣服上有漏出來的線頭,他用手拽,然后就破掉了,放學的時候是奶奶來接的,就把孩子衣服破掉這件事情告訴了奶奶,回到家媽媽就給我發(fā)信息問他是不是在幼兒園調(diào)皮了,于是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她,媽媽說回到家看到他衣服破了,奶奶也沒怎么說清楚。媽媽講他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老師說,說是怕老師,有什么事情不敢和老師講。
看到嘉禾媽媽的消息,就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時太嚴厲了,還是沒有根據(jù)小朋友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了。嘉禾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nèi)向的小男生,平時安安靜靜的,不怎么講話集體活動的時候也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我有時刻意的去請他回答,他也不怎么愿意講,偶爾回答問題也是低著頭,眼睛盯著地板,聲音很低。他平時跟著奶奶的時間多,不怎么與別的大人交流。
反思之后發(fā)現(xiàn)孩子就是這樣,他們很簡單,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guān)系,他們心目中才會產(chǎn)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所以我們要多和他們交流,做幼兒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礎(chǔ),幼兒就會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guān)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guān)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第二天我在談話時間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你們覺得老師怎么樣”,爭取打開和小朋友們溝通的大門,討論發(fā)現(xiàn)其實大多數(shù)幼兒對于老師的印象還是很“溫柔”的。于是,我覺得除了自我反思,還應該加強與班級幼兒的溝通交流,增加對嘉禾的關(guān)注。
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加大了對他的關(guān)注,平時請他當值日生,鼓勵他到全班小朋友面前講故事,他有進步就及時的鼓勵他。同時奶奶來接他的時候,我會將嘉禾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奶奶,并且和嘉禾媽媽溝通,請他們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多帶孩子出去玩,多和別人交流,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表現(xiàn)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快樂,塑造自信,既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鼓勵。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正面引導他,讓他獲得自信心,在支持、鼓勵中去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相信更適宜。用自己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fā)現(xiàn)像嘉禾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xiàn)欲。幫助他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在平時多對他說:“沒什么,試一試,錯了也沒關(guān)系?!薄ⅰ澳阏姘?,回答的真好?!焙⒆訒小袄蠋熤С治摇薄ⅰ拔夷苄小钡南矏偱c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
過了一段時間,再次和嘉禾聊天,問他:“你覺得孫老師怎么樣”“孫老師很好,”“哪里好?”“給我們講故事,帶我們玩游戲”“那你怕不不怕孫老師了?”更是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他來園時會主動向老師問好,在活動時積極地回答問題,整個人變得有點活潑開朗些??吹胶⒆拥淖兓艺娓械叫牢?,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們要多為這些天使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
教育隨筆:老師,我怕你
今天我們班組織了一節(jié)戶外活動。當我走進孩子們時,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哭著向我走來,于是我便問他怎么了?誰知他哭得更兇了,嘴里好像在說“我怕血”。當時我還以為哪個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來仔細詢問,可那個孩子卻一直在哭,我始終都沒有聽清他在說什么。這時,王老師走過來了,就問他怎么回事,那個孩子重復著剛才的話,王老師聽了,便讓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覺好奇怪,難道我做錯了什么?只見王老師把那個孩子帶到了一邊,說了些什么,一會兒那個孩子便不哭了,還主動跑過來向我問好。這節(jié)活動孩子們玩得都十分開心,再沒有出現(xiàn)類似情況。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天澤澤是在說“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這樣的表現(xiàn),是因為孩子的社會性行為沒有得到較好的發(fā)展。經(jīng)過和其他老師交談,我了解到,澤澤雖然從小在她爸爸、媽媽身邊長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媽媽則忙著帶剛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經(jīng)常出門。在園,澤澤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是自己一個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師說,她剛接他們班時,澤澤也有類似表現(xiàn),后來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多和孩子交流。空閑時間多和他們說說話,問問他的興趣愛好,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其次,提供幼兒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幼兒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長工作,適當?shù)亟o個別家長提建議,無論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澤澤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愛孩子
教育隨筆:愛孩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或許是農(nóng)夫的寫照。而對于教師,特別是實幼教師的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進入實幼的半年以來,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彩的觀摩活動,使我更懂得了"累"字的內(nèi)涵。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教師,當然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guān)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愛的力量是神奇的。
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要求獨立行動、獨立自主的傾向。因此,教師必須以幼兒為本,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賞孩子,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呵護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一滴水就是一個海洋,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孩子越小,年齡差異就越。大,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面向全體幼兒,落實"兩個優(yōu)先""兩個關(guān)注",學會去觀察了解孩子某一年齡階段的一般特點,把握個體特點,才能在活動過程中及時解讀幼兒,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行為,讓活動真正適應并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別讓孩子在抱怨中成長
教育隨筆:別讓孩子在抱怨中成長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shù)穆裨购⒆?,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jīng)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jīng)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jīng)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jīng)??吹剿:妥员暗暮⒆踊煸谝积R,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期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nèi)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教育隨筆:學會感恩別說孩子還小
學會感恩別說孩子還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砸姷揭恍┎煌B裨沟娜?,“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么這樣不好”、“今天真倒霉,碰見一個乞丐”、“真慘啊,今天摔了一跤”……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沒有快樂的事情,高興的事被拋在了腦后,不順心的事卻總掛在嘴邊。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我班有個學生,他整天跟著我,敘敘叨叨一些事。有一天,他跟我說他經(jīng)常倒霉,到現(xiàn)在總有80多次了。要知道他現(xiàn)在只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孩,可是看他的樣子,似乎真是覺得自己很不順,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這讓我這個做老師的,突然感到肩上又有任務了,我覺得對這幫小孩,也該對他們進行感恩的教育。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通過一節(jié)班隊課,我首先向孩子們述說了西方的“感恩節(jié)”,告訴他們這一天,很多西方人會趕回家里與父母團聚,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告訴他們?nèi)艘诟卸髦谢钪?,感恩于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于幫助、關(guān)心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于我們的祖國,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著,你才會發(fā)覺世界是如此美好。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些小事情,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無力改變的,有些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zhuǎn)變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么樣才是最好的,但往往會事與愿違,使我們不能平靜。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告訴他們,英國有位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這樣孩子們就知道是一味地埋怨生活,變得消沉、萎靡不振好?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好?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中國人似乎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洋節(jié)。在很多中國人眼里,“感恩”這個話題太嚴肅了,而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圖報”的觀念。但是在實際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隨筆:鬧脾氣我不怕
哇哇哇......大早上就聽到有小朋友在抽泣,這是誰來了呀?一看是我們可愛的果果小朋友,媽媽跟在后面又在氣憤的說:“今天從起床到現(xiàn)在又是哭了40分鐘才來到幼兒園,怎么說都不聽。”一臉氣憤的樣子,我知道媽媽有些不耐煩了匆匆的和媽媽說了幾句,就讓媽媽先離開了。因為我知道此時媽媽已經(jīng)很難能靜下心來和果果好好的交流溝通,而且小朋友看到媽媽在這里也只會哭的更兇。
其實小朋友無緣無故鬧脾氣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有時我們無法理解,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需要多多去了解小朋友行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評,苛責。
一、模仿大人
不要小瞧孩子,孩子是這個世上模仿能力,吸收能力最強的生物。孩子看到大人常常鬧情緒,照樣學樣,時間久了,也就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
措施:
家長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要想改變孩子,首先改變自己。
二、為了獲得更多關(guān)注
小孩子也很會察言觀色的,也很會洞察人心的,他們知道當他們不開心,鬧情緒的時候家人就會給他們投注更多的關(guān)心和注意力,家人也會答應他們多一點的要求,所以孩子常常會以鬧情緒的方式來獲得家人的關(guān)注。
措施:
平常父母不要太忙于工作而疏于對孩子的陪伴,多多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求。
三、可以讓父母妥協(xié)
小孩子知道自己就是家人手心里的寶,父母不舍得讓自己受委屈的。如果父母有哪些事不滿足我,我就鬧鬧小情緒,父母肯定就心軟了,堅持的很多原則也會為我動搖和改變。
措施:
對孩子的教育要松緊結(jié)合,給孩子該講規(guī)矩的時候就要講規(guī)矩,并且規(guī)矩要嚴格執(zhí)行,不要出爾反爾,讓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律與規(guī)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好榜樣,要知道孩子是會模仿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