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輕松快樂學會用筷子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讓孩子學會乘坐電梯教學設計 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分享短篇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分享使用筷子還有一大功能就是提升大腦發(fā)育能力。有研究表明,手指頭是寶寶的智慧所在,不斷的運動會刺激大腦皮層,提升那些“負責”想像、創(chuàng)造力區(qū)域的活動能力,達到手腦并用的效果,對智力發(fā)育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yǎng)寶寶使用筷子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合適的時間
2周歲左右的孩子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雖然手部動作的訓練可以促進大腦發(fā)育,但也要以大腦發(fā)育到一定水平為前提。對孩子各種能力的訓練要遵循兒童大腦發(fā)育的客觀規(guī)律,所以太小的孩子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選擇合適的筷子
塑料筷子對剛開始練習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來說太滑,不容易夾菜。孩子用的筷子要比成人的短些,最好是較細、圓的木筷或竹筷,可以選擇帶有卡通圖案的筷子使寶寶樂于接受。
循序漸進,鼓勵為主
3歲的寶寶可以學習使用筷子了,在學習用筷子吃飯之前,父母可以先試著教寶寶用筷子夾一些大塊不易滑落的東西,比如蛋糕。等寶貝學會拿筷子了再練習夾細小的東西。寶寶學習使用筷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做好引導的工作,引導寶貝使用筷子的興趣,當寶貝學不好的時候要多多鼓勵,不要挫傷寶寶的積極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讓孩子學會快樂地“分享”
一提到分享,我們對這個概念最具象的解釋通常就是:“寶貝,把你的玩具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薄皩氊悾涯愫贸缘哪贸鰜砀∨笥岩黄鸪??!?/p>
不敏感的小寶貝只是以實際行動反抗而已,敏感的小寶貝則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媽咪,心里說:“媽咪,你怎么只喜歡別的寶貝,一點都不喜歡我啊。哼,我就不給他,我還要咬他呢。”這哪里是分享,分明是一種剝奪嘛!媽咪的分享教育當然就此失敗。毫無疑問,分享應該以快樂為前提。
分享教育4大錯誤方式
1、強迫寶貝分享
當媽咪將寶貝手中的玩具拿走給另外的小寶貝玩的時候,寶貝會有什么感受呢?假定你在辦公室,老板突然過來搶過你的筆記本電腦并將它交給另外一個同事,你會對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與你的同事分享嗎?同樣的道理,強迫小寶貝與小伙伴分享他的一切對寶貝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2、大的應該讓著小的
小寶貝總想向大一點的寶貝看齊。比如姐姐在玩球,一旁的小弟弟一定也鬧著要一個球。不管姐姐手里拿著什么,哪怕小寶貝本來根本就不感興趣的任何物品,他都會要求要有個同樣的東西放在手里。大多數(shù)的媽咪可能會告誡姐姐將手里的物品讓給弟弟。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如果這個小姐姐是個敏感的孩子,她會懷疑父母對她的愛,她的心會因此受到傷害。而小寶貝在這樣的寵愛中也學不會分享的技巧。
3、強迫寶貝輪流玩
強迫寶貝輪流玩是父母教寶貝學習分享最常見的策略之一,但是,小寶貝們常常在別的寶貝剛剛把玩具拿到手的時候就急于將玩具奪回來。對于3歲以下的寶貝來說,因為他還沒有完全建立起時間的概念,因此輪流玩仍然不是有效地解決寶貝之間爭端的好方法。
4、搶走寶貝手里的玩具
當小寶貝之間因為玩具而起爭端的時候,千萬不要搶走一個寶貝的玩具交給另一個大聲哭鬧的寶貝。媽咪的這種方式無異于在向寶貝傳達某種錯誤的觀念,它會讓寶貝覺得只要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只要動手去搶就可以解決問題,因此,這種方式產生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分享教育10大訣竅
當寶貝陷入爭搶玩具的旋渦,媽咪要做的首先不是教訓寶貝如何學習分享,而是以適當?shù)姆绞浇槿耄悦鈱氊惢ハ鄠Γ?/p>
1、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當孩子們?yōu)榱送婢叽虻貌豢砷_交的時候,先要讓他們安靜下來,然后對他們說:“你們倆都想玩同一個玩具,那是不可能的,那我們怎么辦呢?”把問題拋出來,讓寶貝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另外一個策略是給寶貝多一些選擇,讓他們自己決定究竟下一步怎么做。
2、不要過于理想化
在寶貝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自我意識總是比他們的慷慨來得更早。這是寶貝發(fā)育的必然過程。不要對寶貝期望過高,認識寶貝的成長必然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并且平靜地接受這樣的事實或許對媽咪會有些幫助。
3、為寶貝的錯誤道歉
當小寶貝搶了別的小伙伴的玩具,媽咪不一定要懲罰寶貝,但一定要鄭重其事地向對方道歉。媽咪的這種處理方式既給了被搶了玩具的寶貝足夠的尊重,也給自己的寶貝樹立了榜樣。即便他沒有受到懲罰,但是也足以讓他明白他行事方式的錯誤。
4、關注但不干涉
當孩子們?yōu)榱送婢叨鴳?zhàn)斗的時候,只要確定他們之間不會有人因此受傷,媽咪最好不要干涉,站在圈外觀看,隨時掌握他們的狀況以防止意外發(fā)生就可以了。媽咪置之度外可以讓寶貝明白,他不能總依賴媽咪來解決問題,而必須學著自己解決問題。
5、不要以自己的方式來推斷寶貝
有的寶貝可能常常成為被欺負的對象。這時候媽咪很可能覺得孩子受了委屈,于是不假思索就要介入,為孩子討回些公道。比如佳佳的玩具被別的寶貝搶走了,媽咪可能很急切地走過去說:“這是佳佳的玩具,佳佳正在玩呢。請你把玩具還給佳佳?!笨墒菋屵浜芸炀蜁l(fā)現(xiàn),佳佳其實根本不在意她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她或許還覺得這種搶玩具的游戲很有趣呢。媽咪的反應實際上并不是佳佳的反應。因此,如果沒有給孩子構成別的威脅,媽咪沒必要介入寶貝之間的這種爭奪。
6、分散寶貝注意力
小寶貝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通常不會太久,因此在寶貝爭搶玩具的過程中,他們很可能被別的事物吸引而失去對所搶玩具的興趣。當寶貝之間發(fā)生爭端時,設法將寶貝的注意力轉向別的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把所有爭搶事件都當成教育寶貝學習分享的平臺并不見得成效顯著。讓寶貝體驗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樂趣才是幫助寶貝建立學習分享內部環(huán)境的有效方式之一。
7、不要助長寶貝的不良行為
云兒想要姐姐的圖畫書,而姐姐這會兒還沒有注意到云兒的動向。媽咪該讓云兒自己悄悄地拿走姐姐的圖畫書嗎?no!千萬不要!這樣只會制造兩個寶貝之間的矛盾。媽咪可以說服云兒:“你想看姐姐的圖畫書是嗎?那你去問姐姐要吧。如果姐姐給你看,你就可以看了。”這樣的處理方式能讓寶貝明白,要分享他人的東西,他必須通過正確的途徑來達成自己的愿望。
8、以適當?shù)姆绞皆u價寶貝
2—3歲的寶貝很看重父母及其他長輩的評價。因此,當父母給予別的小伙伴很高的評價時,寶貝心里會很不舒服。尤其當父母拿寶貝跟別的小朋友進行比較時,寶貝的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每當這時候,本來玩得好好的寶貝可能會突然搶走他正與人分享的玩具或者對別的小伙伴發(fā)脾氣。不管別的孩子做得如何,媽咪只要對寶貝說:“你看看,小哥哥把他的玩具給你玩,他對你多好?!笨傊?,媽咪不要讓寶貝掩蓋在別的寶貝的光環(huán)下。為了讓寶貝體現(xiàn)自身價值,媽咪可以經常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讓寶貝表演他最拿手的節(jié)目,這樣既可以讓寶貝在同小伙伴玩耍的過程中體驗到分享的樂趣,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寶貝的自信心。
9、關注寶貝的反應
有時候,本來善于分享的寶貝突然不愿意與某個人分享了,那么深層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喜歡那個要與他分享的人。試想想,如果你恨某個人,你愿意與他分享你最心愛的物品嗎?因此,在寶貝與人玩耍的過程中,媽咪要細心觀察,了解寶貝不愿意分享的深層次原因,充分理解寶貝,而不要因為寶貝的改變大光其火。
10、鼓勵寶貝做個慷慨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寶貝從幼兒園回來突然對你說:“媽咪,我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吃飯?!蹦敲?,ok,只要你們家能容納那么多人,盡管讓他們來好了。這是多好的讓寶貝學習分享的機會!如果寶貝很少能找到小朋友跟他一起玩,那么帶寶貝一起參加育兒雜志、網絡、小區(qū)發(fā)起的各項活動也不失為給寶貝創(chuàng)設分享環(huán)境的好方式。
讓孩子學會寬容收獲快樂
幼兒園的老師在帶班過程中,常常遇到幼兒間發(fā)生打鬧現(xiàn)象,孩子們輕則哭一場,重則一方或雙方受了傷,而追究起來無非是因為誰碰了誰一下或爭搶玩具等小事引起的?!队變簣@快樂與發(fā)展課程》中,對大班幼兒提出了“尊重、賞識他人,有寬容心”的發(fā)展目標,應該說,這個目標是從教孩子學習與人相處、交往,學習怎樣做人出發(fā)制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幼兒園如何培養(yǎng)?
首先,教師會為幼兒創(chuàng)設尊重、賞識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感受到被尊重、被賞識,從而學會尊重、賞識、寬容別人。比如:每個班上都有一個展示全體幼兒作品的地方,老師會引導全班幼兒評價、欣賞每一件作品,這樣可以使幼兒增強自信心的同時,學會欣賞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長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環(huán)境,和諧美好的精神環(huán)境更為重要。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包容,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那么,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的幼兒小小的心靈中就會埋下善良的種子,漸漸養(yǎng)成寬容的美德。
第二,引導幼兒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樣性,能夠正確對待和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幼兒園里各種教育活動大多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但是教師會將一些淺顯的道理、知識融入其中,如:在課上提問時,老師會對幼兒不同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意見,而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
第三,讓幼兒展示各自的強項,使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強項,從而賞識、尊重他人。幼兒園里教師會提供給幼兒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如:請語言能力強的幼兒給小朋友講故事,請組織能力強的幼兒帶領小朋友玩游戲。幼兒自己也會自發(fā)地顯示出各自的才能,如:自理能力強的幼兒會主動幫助同伴穿衣、疊被;領悟能力強的幼兒會把老師教的本領傳授給別的小朋友等。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會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強項,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包容。
第四,利用幼兒“犯錯”的契機,使幼兒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的道理,培養(yǎng)幼兒的寬容心。幼兒在一日生活中難免會有過失,這時,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循循善誘,不僅使犯錯誤的幼兒改正錯誤,同時也誘導其他幼兒正確對待同伴的錯誤,學會原諒、容忍同伴的過失。
第五,教師以自身的行為引導幼兒正確認識和對待別人的錯誤。幼兒園非常重視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包括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教師得體的舉止,寬容大度的生活態(tài)度對身邊的幼兒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家庭怎樣配合教育?
第一,營造溫馨、和諧、友愛、寬容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友愛,互相寬容,不爭不搶,生活在其中的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逐步形成寬容、忍讓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從小受到不良影響,將會影響他今后的與人相處。
第二,家長給孩子做好表率。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開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長首先應該檢點自身行為。”父母如果心胸狹窄,總是為一點小事爭執(zhí)不休或得理不讓人,孩子怎會學會寬容?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才會重現(xiàn)在孩子身上。
第三,正確對待孩子與同伴之間的沖突。當孩子與同伴發(fā)生糾紛,特別是自己的孩子吃了虧時,家長一定要冷靜,要先搞清事情的緣由,再與對方家長、老師協(xié)商解決,切不可沖動地責罵對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沒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頭去“還擊”對方。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靜處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時處理問題的方法,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孩子一生影響極大。
第四,用兒歌、圖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學會理解別人,學會寬容。家長可以選擇一些相關內容的連環(huán)畫、圖片等給幼兒看,還可把生活中的理解、關心、友愛、寬容等內容的事情,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講給孩子聽,使孩子知道寬容是一種美德。
第五,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寬容的品性不是聽出來、說出來的,而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同伴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贊揚同伴的優(yōu)點時,會感受到同伴的喜悅;在原諒同伴的缺點時,會體驗到寬容的快樂。當然,這些心理活動,孩子往往不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但是他們的內心是能夠感受到的。
選好參照物 讓孩子輕松跳起來
隨著“啪啪”的巴掌聲,隔壁傳來了豆豆的哭聲。“看你一身泥的,怎么這么不小心?別的孩子怎么就不會滑到呢?”豆豆的媽媽一邊打著豆豆,一邊不停地數(shù)落著。剛下過雨,豆豆和一群孩子剛才在一片空地上玩耍,一不小心跌到了。聽著豆豆的哭聲,我想,這樣的水地里,不要說一個六歲的孩子,就是我們成人有時也會摔倒的,為什么要如此責怪一個六歲的孩子呢?
很顯然,豆豆的媽媽之所以責怪豆豆,是無形中把沒有跌倒的孩子作為豆豆的參照物了。因為別的孩子沒有跌跤,而豆豆摔倒了,那么也就理所應當該挨打受罵了。這雖然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但我們做家長的在生活中卻常常去犯,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給孩子選擇好一個合適的參照物。生活中,有些做家長的,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但又偏偏抱著隨大流的思想,不負責任地把孩子送進了音樂速成班。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什么起色,卻又馬上斥責到:“你看人家是怎么學的,你也不是有十個手指頭嗎?”如此下去,孩子的自尊心不僅受到了傷害,而且還會對家長所選的參照物產生恐懼和仇視的心理。與此相反,生活中有些家長呢,他們卻根本不給自己的孩子選擇什么參照物,一切由著孩子自己。其實,孩子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畢竟有限,即便是他們自己選對了參照物,獲得了成功,也會為此浪費了時間,多走了彎路,更不要說那些沒有選對參照物,根本就挖掘不出自己潛質的孩子了。
聰明的家長在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參照物的時候,不僅事先對孩子有了透徹的了解,而且對參照物的選擇也是很富有科學性的。它們所選的參照物就像是在樹枝上懸掛一個蘋果,只要孩子踮起腳尖或者蹦一蹦就可以得到。而且隨著孩子得到“蘋果”能力的提高,他們對孩子得到參照物的難度又是在不斷增加,不斷變化著的。采取這種方法所選的參照物,一可以讓孩子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二可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踏踏實實地體驗到獲得成功的整個過程。孩子也就會在追求這種可望而又可及的參照物中,自由健康地成長起來。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自從9月份xx升上幼兒園大班以來,老師留的作業(yè)再也不敢馬虎對待。上大班之前,幼兒園的作業(yè)基本上是能不做就不做同,任他玩。但是升上大班后,我和老公都覺得,有必要讓xx養(yǎng)成按時做作業(yè)的習慣了。xx爸與xx約定,放學回家要做五件事:第一,寫作業(yè),第二,吃飯,第三,洗澡,第四,看電腦,第五,睡覺。最開始那段時間,每天我回家?guī)缀醵伎吹絰x坐在茶幾前面擦眼淚。原因那肯定就是作業(yè)沒做完,爸爸不允許去玩。看到他掉眼淚,說實話,我很心疼,但是現(xiàn)實又不允許我對他說:“寶貝,咱不用做作業(yè),自由玩去吧。”雖然說不要求他把作業(yè)全部按老師的要求做完,但是按時完成作業(yè)這個習慣是要養(yǎng)成的。
那段時間看到他做作業(yè)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氣.學九珠數(shù)學時,剛剛教完,1+1=2,1+2=3,一轉身,你問他,xx,1+1等于幾,“不知道”,“1+2等于幾?”“不知道”每天這樣的對話都會出現(xiàn)很多次,氣得我和老公腦袋暈。心想,我倆生了個多笨的兒子呀,我們倆小時候都不這么笨呀(其實我們倆就沒怎么上幼兒園,更別說在幼兒園學九珠數(shù)學了)過了一段時間,突然他會算數(shù)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完全沒問題了。會了之后可不得了了,每天就拿著那本九珠數(shù)學,一直不停地做啊做。到現(xiàn)在,這學期的九珠數(shù)學練習冊已經全部做完了。
xx最開始不愿意寫作業(y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會寫作業(yè),腦袋里還沒有寫作業(yè)這個概念。而且作業(yè)總是不會做,他總是不會做,我和他爸臉色肯定不好,他感覺到我和他爸心情不好,怕我們罵他,更加不愿意寫作業(yè)了。幸好后來我們看見學習效果越來越差,改變了策略。首先,一定得把一回家就往電腦前走的習慣給改掉,養(yǎng)成回家就拿書出來做作業(yè)的習慣,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成的,我們堅持了一個多月才初見成效。第二,在學習中,盡量挑些簡單的,他感興趣的東西來教。比如教九珠數(shù)學時,他平時就愛畫畫,我們就叫他用畫圓圈的方式來記數(shù),比如1+7=8,我們就叫他先畫一顆算珠,再畫上7顆算珠,然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顆算珠,這樣他就很容易得出答案。而且數(shù)算珠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很愿意去數(shù)。第三,學語文時,老師基本上每天都會教一些簡單的字,回來時就會叫他把老師教的字寫一篇。然后在晚上講故事時,他看見有認識的字,會說,“媽媽,這個字我認識,是xxx對不對,我就會告訴他,“對,寶貝真棒!”每當這時,他就會很有成就感。第二天寫字的時候就更認真了。
總之,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最重要。學習過程中,孩子會有許多許多的地方不懂,這時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拿出更多的耐心,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學習。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兇他,威脅他一定要完成作業(yè)。親子教育應該是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才對。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已經讓我們的孩子這么疲憊,家長們別再給孩子更多壓力了。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0~6歲,讓孩子學會寬容與快樂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性格特質,學會寬容和快樂,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從而健康成長。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寬容和快樂呢?下面將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講述。
一、讓孩子在幼兒園里學到寬容
幼兒園的老師在帶班過程中,常常遇到幼兒間發(fā)生打鬧現(xiàn)象,孩子們輕則哭一場,重則一方或雙方受了傷,而追究起來無非是因為誰碰了誰一下或爭搶玩具等小事引起的。那么怎樣讓孩子學會在玩耍的過程中避免類似的沖突,學會寬容和尊重呢?
首先,老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尊重、賞識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感受到被尊重、被賞識,從而學會尊重、賞識、寬容別人。
比如:每個班上都有一個展示全體幼兒作品的地方,老師要引導全班幼兒評價、欣賞每一件作品,這樣可以使幼兒增強自信心的同時,學會欣賞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長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環(huán)境,和諧美好的精神環(huán)境更為重要。老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包容,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那么,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的幼兒小小的心靈中就會埋下善良的種子,漸漸養(yǎng)成寬容的美德。
第二,引導幼兒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樣性,能夠正確對待和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幼兒園里各種教育活動大多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老師要將一些淺顯的道理、知識融入其中,如:在課上提問時,老師要對幼兒不同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意見,而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
第三,讓幼兒展示各自的強項,使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強項,從而賞識、尊重他人。幼兒園里老師應給幼兒提供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如:請語言能力強的幼兒給小朋友講故事,請組織能力強的幼兒帶領小朋友玩游戲。幼兒自己也會自發(fā)地顯示出各自的才能,如:自理能力強的幼兒會主動幫助同伴穿衣、疊被;領悟能力強的幼兒會把老師教的本領傳授給別的小朋友等。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會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強項,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包容。
第四,利用幼兒“犯錯”的契機,使幼兒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的道理,培養(yǎng)幼兒的寬容心。幼兒在一日生活中難免會有過失,這時,老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循循善誘,不僅使犯錯誤的幼兒改正錯誤,同時也誘導其他幼兒正確對待同伴的錯誤,學會原諒、容忍同伴的過失。
二、讓孩子在家庭中學到快樂
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但是,怎樣才能有利于孩子成長,讓孩子快樂呢?
下雨了,孩子很高興,在雨地里又蹦又跳,這時,你怎么辦,是讓孩子繼續(xù)淋雨還是制止呢。這種情況下,我想多數(shù)父母會考慮制止的,怕孩子淋雨淋病了。專家提醒:當氣溫在25攝氏度時,孩子淋一會雨(幾分鐘),并無大礙,而且,孩子會非常開心,有利于孩子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孩子對什么都好奇,喜歡動動這,摸摸那。有的孩子喜歡玩泥巴,家長們通常都會嫌臟,制止孩子玩耍。專家提醒:用泥巴捏成各種形狀,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有利于智商的提高。
當孩子到一定的年齡,都喜歡從馬路道沿上往下蹦,有的家長會覺得不安全而制止。其實,這個高度并不高,孩子走道沿,往下蹦,是在鍛煉空間感知能力,對孩子智力的發(fā)育有好處。
凡此種種,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孩子感興趣的地方。作為家長要保護好孩子的天性,只要沒有危險,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大膽地放手,讓孩子盡興地玩。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看到大人洗衣服,他也想洗,看到大人拖地,他也搶著要拖;看到大人擇菜做飯,他也想嘗試……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很多事情都想嘗試,這時不妨給孩子機會:讓他在旁邊學洗自己的東西,讓他練習拖地,開始孩子可能東拖一下,西拖一下,拖的不好,沒關系,幾次以后,孩子慢慢就會了,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獨立自主的個性。
當孩子做事情有進步時,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不要小看生活中的樁樁件件,點點滴滴,它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多帶孩子出門走走,帶孩子出外旅游,這樣既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陶冶情操,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有裨益。
0~6歲,是培養(yǎng)孩子潛意識,獨立自主個性,智力發(fā)展和樂觀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應該多給孩子盡情玩耍的機會,讓孩子在開心,快樂中,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為他們日后成為成功快樂的人奠定基礎。
勞動讓孩子更快樂
勞動讓孩子更快樂我每次在家閑著的時候就喜歡搗鼓一些吃的東西,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也是對家里的一種愛心,老公和孩子喜歡吃面食,所以我會經常做點小吃的用來當作早餐或者晚餐。xx小朋友看見我經常這樣做,所以每次也要嚷著跟我一起做,開始的時候是每次拿走一團面團就開始去玩她的了,也不會來纏著我了,或者有幾次我做包子或者餃子的時候她用了餡給弄的到處都是的時候,我就不讓她玩了,然后她也就不玩了。
今天她又跟我說,媽媽,我要自己包豆沙包,我開始不同意,然后她就總纏著我要弄,我想照樣跟以前一樣給她一團面跟餡讓她自己玩去,結果這次不起作用了,非得要正兒八經的幫我包,我沒辦法就同意了,然后見她弄得亂七八糟的心里又有點嫌她浪費我的材料,于是又跟她說,你自己拿點面去玩吧,別幫媽媽包了,xx聽了后很是受打擊,干脆玩也不玩了,直接就躺到床上去了。
我看見她這樣子,心里有打鼓了,是不是我做的有點過了?要是別人這樣對我,我會怎么想?這是明顯的不信任,而且這點東西都舍不得給孩子浪費的話以后還有什么東西舍得給孩子呢?現(xiàn)在打擊了她的自信心,會不會她心里就有陰影了?會不會影響她的自信心呢?無數(shù)個問題突然從腦海里冒了出來。再想想,我就是把這一鍋面都浪費了,一包豆沙都浪費了也就十幾塊錢而已,但是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可是孩子一輩子的事情呢!于是又趕緊叫她過來給我包豆沙包。聽見我讓她來幫我的忙可高興了,趕緊從床上爬了起來,我把豆沙擠到一個小碟子里面。這樣不怕她一下子浪費太多,也可以讓她自由的發(fā)揮。
來看看她包包子的樣子吧,好像還湊合吧,畢竟是頭一回干這是,人家可是站在凳子上在做呢
一頓亂捏
這條歪歪扭扭的豆沙包算是成型了。
雖然包子不怎么樣,可是xx小朋友的心情卻是非常的不錯啊,一個勁的說:媽媽要記得拍照哦,等我拍完照片后,然后總時不時的說:媽媽給我看看我自己包的豆沙包吧,那自信滿滿的樣子讓我也覺得這次的覺得非常的值。等包子蒸出了,一口氣吃了三個自己包的,還吃了一個我包的酸菜豬肉包,這可是空前的啊,以前基本是吃一個或者兩個就算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不光孩子學會了做食物,還能給孩子增加自信和快樂,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她。
讓孩子快樂的玩水
讓孩子快樂的玩水天熱。xx說,媽媽,我不想穿鞋。
天熱,xx說,媽媽,這里很臟,我把它洗一下,好不好。
xx看著水充滿期待的看著我。
我說好。我知道他是想玩水了。
媽媽,你幫我把褲子卷起來嘛。我說不用了,你穿的是短褲。他說,要嘛,不然會弄到水的。我便象征性的再卷了卷。
有模有樣的舀了水,把臺階沖洗了下。
眼光看向桶,又看向我,見我沒有制止,便繼續(xù)了。
舀的水不再規(guī)矩的往地上灑了,而是和著“咻”的音、“嘿”的音往其它地方飛了。腰彎下去了。一只手大半截都到水桶里去了。一只腳也放到水桶里去了。雙手齊下了。雙腳齊下了。
褲子濕了。衣服濕了。臉上有水了。頭發(fā)也濕了。
我問xx,xx,我們可以沖涼了么?
xx說,好。媽媽,再等我一下下。
再一下下后我們便開開心心的沖涼了。
一個孩子,能放肆玩水,便覺得快樂無比了。
親子俱樂部:輕松戒尿片
早上,女友打電話來,聲音里滿是疲倦。問她原因,她有氣無力地說半夜兒子又尿床了。她又補充:“最可氣的是,我每晚十二點還準時起床揪他上個廁所,可今天還沒到五點他又尿濕了,弄得我又幫他洗澡又幫他換床單的,唉,沒覺好睡?!?/p>
我說:“啊,真可憐。這一點上,我實在是很幸運的?!蔽沂钦娴暮苄疫\,我們都有個七歲的兒子,可是我的小兒子自從三歲戒了尿片后,尿床的次數(shù)少之又少,就算半夜要上廁所,也是自己去,不用響鬧鐘揪他起來。
我同情女友,安慰她說:“再過一年吧,可能八歲就好了?!?/p>
但是又想起我熟識的一位阿姨說的,她的兒子,一個華爾街的成功人士,居然尿床尿到上高中!于是,我忍不住跟女友開玩笑:“做媽媽的辛苦辛苦吧,你兒子很有可能是華爾街的另一個成功人士。”女友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邊忿忿地罵著我:真可惡,真會說風涼話。要么換換?換你的兒子來尿床?
我的小兒子是很有性格的男孩子。他很倔強,很要強,也很堅強。這性格最初表現(xiàn)在戒尿片上。
記得他快要過三歲生日時我?guī)退淦?。早上摘下尿片后,他就沒有尿過。到了晚上去朋友家聚會,他一趟一趟地走到我面前來,我每次問他要不要用廁所,他都搖頭。但他的表情古怪,一定憋得很難受了。于是我?guī)ハ词珠g,他說沒有尿片他尿不出。我不知道記起誰的教誨,打開水龍頭,讓水“嘩嘩”地流,又用杯子裝好水,往他的胳臂上慢慢地淋著水。流水的聲音,流水的感覺,終于讓他放松下來,他終于如釋重負地對著我笑了。
當天晚上睡覺,便不再給他穿尿片。第二天早上看到小兒子尿濕的床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粗心。但是我決定將錯就錯,不再給他用尿片。那晚幫小兒子洗完澡,我給他穿了一套新睡衣,衣服上有他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我說,你穿這套新衣服睡覺可千萬不可以尿床哦。他非常認真地點了頭,算是給了我一個承諾。次日早上,當我摸著他一點也沒有尿濕的床,不得不暗暗佩服他的意志力。
女友聽了我的話,感嘆著:“真了不起。不過,你真的覺得尿尿是心理的而不是生理的關系嗎?或者我兒子膀胱太小呢?”
膀胱小固然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意念意志的重要同樣不可否認。女友是極有悟性的人,左想右想,覺得一套新衣服不足以讓她兒子的意志堅強起來,干脆就把兒子的紅包放在床單底下,告訴他尿床的話這里面的錢可就不能用了,如何?
好主意!說明了利害關系,灌輸了意志的概念,堅持再堅持,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