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辮子的快樂時光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快樂的幼兒園游戲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快樂的節(jié)日說課稿在大家看來梳辮子只是件不起眼兒的事情!這是每個幼兒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們班女孩子基本都留著長辮子,每次午睡以后,我都要給她們重新扎辮子。但是你們知不知道其實梳辮子還能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快樂,有心的老師趁機還能教育一下小朋友呢!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快樂事件一:每個小女孩都是愛美的吧,像秦圣依就是很好的例子!她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女孩子,她的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時間能陪她,她每天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平日里的衣食住行,都是奶奶來照料。一天午睡起床后,我發(fā)現(xiàn)秦圣依的頭發(fā)已經(jīng)很長了,但是仍然披在上面,天氣又越來越熱了,感覺披著就很難受了。于是,我就拿起梳子為她扎了兩個小辮子,告訴她這樣又清爽又好看!后來我發(fā)現(xiàn)從第二天開始她就每天梳起了小辮子,秦圣依奶奶告訴我說:“我為秦圣依扎頭發(fā)的事情讓她很開心,于是每天一早起來就嚷嚷著要奶奶給她梳頭,說那樣好看!”
快樂事件二:另外還有個原因我想應該就是由于我們每天都會給不同的辮子起不同的名字吧!我們班有個“小美女”高藝菏,她的媽媽時不時會給她梳個不一樣的辮子過來上學。這不有一天,幫高藝菏梳好“哪吒辮”后,可能她怎么摸也摸不出自己的辮子梳成什么樣了,就問我:”林老師,梳的是什么辮子啊?”我一聽,心想:”是啊!我倒還沒想那么多呢?什么辮子呢?”于是,一邊看著她剛梳好的辮子靈機一動說:“哪吒辮嘍!”高藝菏樂了:“啊?什么?哪吒辮?”于是她到處宣揚:“林老師給我梳了個哪吒辮,林老師給我梳了個哪吒辮……”于是其他的孩子都跑過來看個究竟,原本就熱鬧的活動室沸騰了,見孩子這么感興趣,我決定給女孩子們梳完頭以后,和孩子們一起給辮子取個名字!
于是我們班的不同辮子都誕生了不同的名字:哪吒辮、麻花辮、沖天辮、歪辮……孩子們笑得一塌糊涂,開心極了!
每次梳好辮子以后臭美的小丫頭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小動作,那就是邊走邊回自己的座位,邊用小手仔細地摸著梳好的辮子,估計她們邊摸在心里想著辮子的模樣吧!等回到座位上以后,有些還不會忘記問一問身邊的好朋友:“你看,我的辮子漂亮吧?”得到別人的肯定自然是美滋滋地笑上好一陣,倘若沒能得到贊美,便扔下一句:“這么漂亮還說不漂亮,不和你玩了!”于是又去問另一位好朋友……梳辮子就在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中一天一天繼續(xù)著。
因為現(xiàn)在梳辮子的小女孩從以前的一般增加到了百分之九十,于是,我借機教育了他們一番。我說:“喜歡讓老師梳頭很好,不過,小朋友必須做到,在家要聽大人的話,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來做,而且還要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搬搬凳子,拿拿筷子,倒杯水,捶捶背等等,這樣呢,老師才會喜歡你,才愿意幫你們梳出各式各樣漂亮的小辮子,你們能做到嗎?”“能!”這是來自孩子們內(nèi)心歡呼的聲音……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的,知足的,心甘情愿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梳小辮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床后,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他們梳辮子已成為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并不太會梳理頭發(fā)發(fā),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停"老師,我媽剛給我買了電子琴!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敢走獨木橋了......"當然,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你最喜歡老師啥子?你不喜歡老師啥子?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xiàn)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nèi)粘F椒脖芏淮鸬膯栴},這時就會都爭著回覆,而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天起床后給孩子梳理頭發(fā)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發(fā)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賞封。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fā)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我的必修課——梳辮子
梳辮子,是每天我的必修課。
因為每天午睡起床后,總有幾個孩子的辮子有點亂,所以,每天為她們梳辮子已成為我午睡起床后的必修課。
其實我并不太會梳頭發(fā),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樂此不疲。
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點撥;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任、親密、和諧。
每當這時候,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
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袄蠋煟覌寗偨o我買了新裙子,明天我穿給你看好嗎?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又有新玩具了......”當然,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進行適時點撥、鼓勵的好時候。
“你最喜歡老師什么?你不喜歡老師什么?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xiàn)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平時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候就會都爭著回答,而且絕沒有假話。
就這樣,我把每天起床后給孩子梳頭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發(fā)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獎賞。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快樂,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
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了解孩子的機會無處不在,主要看我們怎樣去尋找。
只要我們尋找對了道路,孩子們的一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喜歡上梳小辮
上學期由于我們班孩子比較小,沒有扎小辮的孩子,我就沒有給孩子們梳頭發(fā)的習慣。這學期我們班來了幾位長發(fā)小姑娘,她們的小辮子成了所有小姑娘議論的焦點話題。有的孩子剛來竟然為了扎小辮要天天來幼兒園,讓老師給我扎小辮,所以我借此和她們拉近了距離。每天午睡起床后,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姑娘們梳辮子已成為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并不太會梳頭發(fā),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有的孩子還說:“我給她們扎的像南瓜頭”,我看看還真有點像呢!但孩子們很喜歡,我就樂此不疲。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點撥;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任、親密、和諧。
每當這時候,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袄蠋?,我媽剛給我買新衣服!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們幼兒園的玩具真多啊......”當然,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進行適時點撥、鼓勵的好時候?!澳阕钕矚g老師什么?你不喜歡老師什么?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xiàn)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在家聽話嗎?......”這些他們平時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候就會都爭著回答,而且絕沒有假話。就這樣,我把每天起床后給孩子梳頭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發(fā)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獎賞。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快樂,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的時光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的時光
孩子進餐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不小心把別人的飯菜碰灑了,咳嗽、打噴嚏噴別人一臉。過去,老師總是趕緊設法解決問題,指出錯誤,教給方法,最后讓孩子互相道歉。這樣做,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往往影響孩子進餐的情緒和食欲。我重新思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將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在進餐時論是非曲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用適宜的方式安慰各自的委屈。進餐后,引導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使他們學會理解、善待和寬容。這樣才能保證――讓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也能享受快樂的時光。
孩子們正在吃午飯,今天小朋友們吃的是基圍蝦,我們一直都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蝦殼,孩子們都剝的挺不錯,干干凈凈。忽然,一個小朋友對我說:“老師,他把蝦殼放在我的碗里了?!蔽乙豢?,可不是嗎,旁邊的小朋友把蝦殼放到了他的碗里,而沒有放到老師準備好的殘渣盤里。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呢?這孩子一臉委屈的說:“他剛才也放我碗里了。”我想,這時說誰不對都不合適,簡單地說一聲“對不起”也不會起什么作用。那么,怎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這類小事,讓孩子學會正確交往、寬容待人呢?我決定先安慰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情緒平靜了,又吃起飯來。我抓住這個機會,餐后組織孩子們討論一下:針對剛才的事情想一想應該怎樣做?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也抓緊時間做好餐后整理工作,然后加入了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能把蝦殼放到別人的碗里,多不衛(wèi)生啊?!毖叛耪f。
“先放蝦殼的不應該要說對不起?!背匠秸f。
“都不能放呀,都要說對不起。”徹徹說。
我說:“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沒用老師幫忙,自己就幫同伴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以后,大家遇到這樣的事,都按剛才說的做,學會關(guān)心別人、寬容別人,家就能成為好朋友了?!焙⒆觽兟犕晡业脑挾脊钠鹫苼?。
雖然這是件小事,作為老師勸勸兩個孩子也說得過去,但是我認為,那樣不能讓孩子明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而通過討論,孩子們既學習了自己解決問題,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別人、寬容別人的道理。
教育隨筆:梳小辮的幸福
教育隨筆:梳小辮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床后,晚班老師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他們梳辮子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并不太會梳理頭發(fā)發(fā),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與孩子近距離的交流與溝通;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停。孫詠佳是我們班最愛說話的小女孩,每次數(shù)她說的最多“老師,我媽剛給我買了新鞋子!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敢走獨木橋了……”張韻寧也會搶著說:“我媽媽再親親寶貝幼兒園上班,星期天我就去那里幫媽媽嗎干活?!碑斎?,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澳阕钕矚g老師什么?你不喜歡老師什么?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xiàn)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nèi)粘F椒脖芏淮鸬膯栴},這時就會都爭著回答,而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天起床后給孩子梳理頭發(fā)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孩子們也樂意把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告訴老師。把梳個漂亮的發(fā)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賞封,互相炫耀,一個個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fā)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常常感覺工作給予我們的遠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感謝這群可愛的精靈,是你們讓我平凡的生活更加的精彩,讓我們的人生永遠充滿著童真童趣。
教育隨筆5篇(我為孩子梳小辮)
琪琪小朋友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意外身亡,媽媽出去打工來養(yǎng)家,孩子和奶奶一起生活。給孩子梳的辮子不是那么好看,所以拿了好多皮筋,請我給她梳小辮。每天上課前我都很認真地為琪琪梳小辮子,有時辮麻花辮,有時梳羊角辮,又整齊又漂亮。
一天,幼兒離園時,琪琪的奶奶感激地說:“老師,真麻煩你了,天天為琪琪梳小辮?!辈⑥D(zhuǎn)身對琪琪說:“老師梳的小辮真好看,連媽媽也梳不了這么漂亮?!辩麋髅φf:“媽媽和老師梳得一樣好?!睆乃字傻难凵裰辛髀冻鰧寢尩膼酆蛺圩o。我想,母愛是誰也無法替代的。“誰說的,我看老師扎得好?!蹦棠陶f。琪琪又斜眼看了看我,嘟著小嘴說:“老師梳得疼,媽媽梳得不疼?!边@一句話觸動了我,是呀,為了梳得整齊,我努力地把辮子扎緊,而忽視了她的感受??磥砝蠋煘楹馁Y做的每件事都要耐心仔細,使孩子在老師這里享受到真正的母愛。我又想,問題還不僅是仔細,更重要的還是耐心。
2、橡皮要回家
社會在發(fā)展,生活在提高,孩子們從小沒受過衣食之缺的困擾,因此平時對一塊橡皮,一支鉛筆,一本本子真是呼之而來,揮之而去,一天,我在整理活動室時,撿到了一塊橡皮,當問孩子是誰的時,孩子們都說不是自己的,我覺得非??上?,這么好的一塊竟然無人要。忽然我靈機一動說:“小朋友們一會兒都要回家了。但是這么漂亮的橡皮竟然無人要,回不了家,多可惜呀!”話音剛落,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仔細地看著這塊橡皮。楊浩鑫突然說:“老師是我的……”說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接著說:“小朋友,這塊橡皮找到了家,我們高興嗎?”小朋友拍著手說:“高興,高興”
接著我讓孩子們背誦古詩《憫農(nóng)》,以故事深化教育,讓孩子懂得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讓他們從小懂得節(jié)約,節(jié)約一粒米、一塊橡皮、一滴水、一張紙。知道我們吃得、喝得、玩得、穿得都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換來的,不要浪費,要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
戶外活動時文雅小朋友看見洗手間水籠頭沒關(guān)嚴,急忙去關(guān)上;午餐時,餐桌上明顯干凈了許多,看來孩子們是從內(nèi)心知道節(jié)約了,我從心底里高興。
3、龍龍的轉(zhuǎn)變
龍龍是我們班比較好動、調(diào)皮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嚴重的,家長便會來找老師。怎樣才能讓調(diào)皮的孩子變得乖一點呢?我思索著。好動是龍龍的天性,而調(diào)皮是可以改的……對!找孩子的亮點!激發(fā)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的信心!于是我處處留意龍龍的一舉一動。經(jīng)過幾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龍龍的自理能力特別強。于是我讓他幫我分餅干、分碗,做我的小幫手,漸漸的,龍龍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變了,由原來的告狀變成了今天的贊揚,“老師,我的餅干袋撕不開,是龍龍幫我的”“老師,我的鉛筆盒敞不開,是龍龍幫我的。”于是我說:“龍龍的做法非常棒!”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表揚了龍龍,夸獎他是一個愛幫助小朋友的好孩子,而且,還獎給他一朵大紅花。龍龍高興的不得了,而且,還在我面前邊蹦跳著,邊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以后要做好多幫助小朋友的事!”我高興地點著頭。
從那以后,我總是不失時機地表揚龍龍,我發(fā)現(xiàn)龍龍比以前乖多了,而且,幾乎聽不到小朋友們的告狀聲了,家長更是沒有來找過,他與小朋友們玩得可高興了。任何人都喜歡聽贊美而不愿聽批評,孩子也一樣.只要回想一下你被贊美時曾有過的快樂及成就感,你就不會吝嗇贊美你的孩子。尤其是調(diào)皮的孩子
讓吃飯成為孩子的愉快時光
幼兒園教師隨筆孩子進餐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不小心把別人的飯菜碰灑了,咳嗽、打噴嚏噴別人一臉飯…過去,老師總是趕緊設法解決問題,指出錯誤,教給方法,最后讓孩子互相道歉。這樣做,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往往影響孩子進餐的情緒和食欲。課題組的老師們重新思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將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在進餐時論是非曲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用適宜的方式安慰各自的委屈。進餐后,引導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使他們學會理解、善待和寬容。這樣才能保證――讓吃飯成為孩子的愉快時光。
孩子們正在吃早飯,忽然,祁崢帶著哭腔對我說:“高老師,兆南抓我?!惫唬氖直成嫌袃傻兰t印。還沒等我問是怎么回事,坐在他對面的兆南也委屈地對我說:“高老師,祁崢打噴嚏,噴了我一臉。”我再一看,他臉上還粘著許多嚼過的饅頭渣呢。兩個孩子都一肚子委屈,兆南無端被人噴了一臉饅頭渣很難受,而祁崢因為自己的無意行為挨了別人抓也很痛苦。我想,這時說誰不對都不合適,簡單地說一聲“對不起”也不會起什么作用。那么,怎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這類小事,讓孩子學會正確交往、寬容待人呢?我決定先安慰兩個孩子。我愛撫地拉著祁崢的手邊吹邊說:“有點疼是吧?沒關(guān)系,高老師給你吹吹?,F(xiàn)在好些了嗎?”他點點頭。我又用毛巾替兆南擦了臉,說:“現(xiàn)在不難受了吧?”他也點點頭。兩個孩子情緒平靜了,又吃起飯來。然后,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帶班的任老師,建議她抓住這個機會,飯后組織孩子們討論一下:猜一猜祁崢為什么打噴嚏?臉上被別人噴了許多嚼過的饅頭渣有什么感覺?針對剛才的事情想一想怎樣做更好?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也抓緊時間做好餐后整理工作,然后加入了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祁崢,你應該跟兆南說對不起?!庇碛碚f。
“祁崢,你再打噴嚏時,要用手捂著嘴?!崩倮僬f。
“小朋友有事要好好說,別抓人,多疼啊!”欣欣說。
我也舉手發(fā)言:“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沒用老師幫忙,自己就幫同伴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以后,大家遇到這樣的事,都按剛才說的做,學會關(guān)心別人、寬容別人,大家就能成為好朋友了?!焙⒆觽兟犕晡业脑挾脊钠鹫苼怼?/p>
雖然這是件小事,作為保育員勸勸兩個孩子也說得過去,但是我認為,那樣不能讓孩子明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而通過討論,孩子們既學習了自己解決問題,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別人、寬容別人的道理。
快樂著孩子的快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shù)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shù)著數(shù)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shù);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zhuǎn)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弊屑毑粮蓛裟嗤烈豢矗喊パ剑瓉硎且粔K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guān)系,我再找?!蹦俏恍∨笥燕街欤瑲夂艉舻臉幼拥浆F(xiàn)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jīng)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后,幼兒可有自己的戰(zhàn)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