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放手,我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兒童成長 幼兒園工作總結我的成長 幼兒成長

小班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家長常常以自己的意愿為孩子找位置,拿玩具。家長愛孩子,我們都能理解,但愛孩子,要有度,過分包辦,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機會,適時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選位置。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他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而不是家長認為好的位置。

拿玩具。孩子沒有玩具時,他會和同伴去交流,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玩具。孩子很聰明,如果從同伴那里得不到,他會想另一個辦法,到玩具架去拿其他的玩具,同樣玩得很高興。在孩子拿玩具這一行為中,他學會了人際交往,學會了解決問題。也有不會解決問題的孩子,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搶,這時需要老師介入,教給孩子與別人正確交流的方式,“請給我一個玩具,好嗎?”“我們一起玩好嗎?”如果別人不同意,我們還可以選擇去拿其他玩具,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也是一種成長。另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不玩,不去拿,也不去交流。這時老師會引導孩子去玩,還會為這類孩子安排一些活潑的孩子在身邊,幫助他們成長。

找位置,拿玩具,在家長覺得為孩子做了沒什么,但卻關乎孩子的自主性,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愛孩子,就請你放手。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愛我你就放放手


入園時間到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門前,許多家長非常習慣地把孩子從自行車上或電動車上抱下來,給戴戴帽子,拉拉衣服,叮囑一番,目送孩子跑進去,然后離開。

離園時間未到,家長就已經等候在園門外了。孩子一走出大門,馬上迎上前去,又是習慣地接過孩子的書包,給孩子穿上厚衣服,把孩子抱上車子,有的還給孩子遞過已買好的零食,然后帶著孩子回家去。

這只是兩個小鏡頭。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也很常見——現在家里做飯多用電器,怕孩子使用有危險,不讓他靠近;掃地嫌孩子掃不干凈,也不用他掃;起床后疊被也不用孩子,嫌他疊不好;睡覺前的洗腳,起床后的穿衣服,家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一般替孩子包辦;洗碗筷之類的活兒,更是父母代勞,也沒有孩子的份兒……孩子在家里似乎只剩下了吃、穿、玩的權利。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更是這樣。

孩子年齡小,自己還不能完全照顧自己,離不開家長的提醒、教導與照料。不過家長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理的能力。不要嫌孩子做不好而不讓他做,讓孩子多動手,實際上是給孩子提供了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放手也是一種愛。等孩子懂得這些以后,可能會對家長說:“愛我你就放放手?!?h2 style="color:red">成長,需要放手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于是就有了我們保姆式的家長,但你是否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放手呢?曾經讀過一篇《胡楊樹苗》的文章,文章中說有兩個人,都在一片荒漠種了一片胡楊樹苗。苗子成活以后,其中一人每隔三天都挑起水桶,到荒漠中來,一棵一棵地給他的樹苗澆水。而另一個人呢,就悠閑得很,樹苗剛栽下時來澆過幾次水,等樹苗成活以后,他就很少去澆水了,哪怕是去了,也只是走走看看,發(fā)現被風吹倒的樹苗就順手扶一把,沒事的時候他就在那片樹苗中,不澆一點水,也不培一把土。別人都說,這人栽下的樹肯定成不了林。過了兩年,兩片胡楊樹苗都長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個夜晚,狂風從大漠深處卷著一柱柱的沙石,電閃雷鳴,狂風卷著滂沱大雨突然襲來。第二天,人們到那兩片樹林里一看,不禁都驚呆了,原來辛勤澆水的那些樹幾乎全被大風給刮倒了,有許多的樹幾乎被連根拔起。而那個不怎么給樹澆水的人的林子,除了一些被風撕掉了樹葉和一些被折斷的樹枝外,幾乎沒一棵樹被風吹倒或者吹歪的。大家都十分困惑。那人微笑著說:他的樹這么容易就被風吹倒,就是因為他為他的樹澆水澆得太勤了,施肥施得太多了。人們更加迷惑了,難道辛勤為樹施肥澆水是個錯誤嗎?那人頓時嘆了口氣說:“其實樹跟人是一樣的,對它太嬌慣了,就培養(yǎng)了它的惰性,你經常跟他澆水施肥,它的根就不會往泥土深處扎,只在地表淺處盤來盤去,這樣子怎么能經得起風雨呢?”胡楊樹苗的故事告誡我們別給孩子太優(yōu)越的條件,可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正是文章中那個勤勞的育苗人的寫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孩子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生活,久而久之,孩子本來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就會泯滅于家長的呵護之中。因此,家長要學做那位“懶惰”的育苗人,對孩子適時放手,只有放手,孩子才能根深苗壯,才有機會去直面自己,直面未來。孩子長了翅膀,需要飛翔的時候,我們就要給孩子營造飛翔的機會和環(huán)境,始終把孩子呵護在你安全溫暖的羽翼下,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們的翅膀退化,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體驗的機會、發(fā)展的機會、成功的機會。家長應該收起過多的關愛,過多的庇護,讓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讓孩子經歷風雨的洗禮,積累成長的經驗。孩子的路你無法替他走下去。家長們要理性對待自身所肩負的角色,該管時要管,當放時要放。讓我們從前輩劉少奇的話中獲得啟迪吧——“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事管呢?不好好學習,品德不好要管。什么是放呢?吃苦耐勞的事情,經風雨,見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讓孩子們去干。這樣孩子可能要跌一些跤,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們受到鍛煉,更好的成長起來?!狈欧攀?,讓孩子更快地成長!相信放手過后,那一份收獲必將無可估量!

家長,請放開你的手


陽陽一直是我班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一位小朋友,每次第一個吃飯最后一個吃完;到操場上,許多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陽陽站在一旁,流露出非常羨慕的神情。老師讓他過去玩,他搖搖頭。看著陽陽可憐巴巴的樣子,老師給予了鼓勵又鼓勵,可陽陽還是不敢玩。

就上訴情況看來,陽陽的確是一個比較膽小的孩子。然而,陽陽不是生來就膽小的,據了解,在他膽小性格的背后有著種種原因:

在家里,陽陽無疑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重點保護對象,他們怕他“餓著”、“凍著”;怕他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怕他弄臟小手……他們大概不知道,在這一系列的“怕”里,在過于緊張的保護意識里,陽陽逐漸形成了謹小慎微、膽小的性格。

周到、細致地照顧孩子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但是在照顧的同時,家長要注意照顧的度,切不可將自己對孩子的責任延伸得太長太寬,不要為了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就將孩子管得牢牢的,不讓孩子爬得過高、跑得太快等等。這樣做的后果只會讓孩子喪失大膽嘗試的勇氣,缺乏與人交往的經驗,依賴式的希望我們能保護他們一生。

為了讓膽小的孩子勇敢、灑脫起來,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由玩沙、玩水、玩泥巴、爬石子堆、爬山坡等等。讓孩子盡性地在玩中,變得無拘無束,性格開朗。當然,這些活動要在家長的監(jiān)護下進行,放任自流也是不對的。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家長還要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的快樂,和孩子一起游戲、讀書、歌唱,以增強孩子對生活的信心,讓他們成為最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者。

戶外活動觀察案例:放開手,把成長的空間留給你


觀察對象:優(yōu)優(yōu)、沛茹(女、中班、4歲)

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幼兒園戶外操場

案例描述:

沙包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體育器械之一,安全經濟,老少皆宜。本月戶外自主游戲,我們班的老師帶領孩子共同探索,嘗試沙包的不同玩法。今天也不例外。孩子們在操場上開開心心地玩起了沙包,并時不時地向老師匯報表演自己的“絕技”。這時,旁邊的優(yōu)優(yōu)和沛茹似乎對沙包投擲有所興趣,她們會投進籃筐嗎?我?guī)е闷骈_始了觀察。

觀察目標:優(yōu)優(yōu)和沛茹能否將沙包投進2米以外的籃筐。

片段一:

你們倆高興地拿起沙包,站在起點處,將沙包舉過肩膀,倆人商量好比賽投擲,1、2、3—沙包從籃筐旁邊打出去,你們倆的表情有點失落,但是仍然撿起沙包決定再試一次。

當沙包沒有投進籃筐時,你們倆有些失落,但仍然能撿起沙包,繼續(xù)游戲。老師很欣慰當你們面對困難的時候,沒有放棄,毫不退縮。這樣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是每一個小朋友們學習的榜樣。

片段二:

第二次準備投擲,你們倆仍然拿起沙包站在起點處,1、2、3—對準籃筐,有點遺憾,沙包打到了籃筐壁旁,你們倆著急地看著對方。

“怎么又沒有進去呀?”

“會不會距離有點遠呢?”

“對呀,籃筐有點遠,我們根本就投不進去?!?/p>

“要不然我們把籃筐往前挪動一下吧!”

站在一旁的我有點替你們著急,但是老師欣喜地發(fā)現你們倆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問題,并與同伴商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站在一旁觀察的老師真替你們感到高興,佩服你們的堅持與合作。

片段三:

經過調整,第三次的投擲你們信心滿滿,對準籃筐1、2、3—沙包成功地投進了籃筐內,你們倆高興地跳起來,為彼此的成功歡呼雀躍,于是你們倆撿起沙包跑到起點處,沛茹高興地對優(yōu)優(yōu)說:“我們再試一次吧!”。優(yōu)優(yōu)高興地點了點頭。經過幾次反復練習,你們倆的沙包投擲玩得得心應手,沉浸在反復投擲的練習中。

經過反復的練習,你們倆終于成功地完成了2米投擲,老師為你們的堅持感到高興,為你們的合作感到自豪,為你們的成功拍手稱贊。優(yōu)優(yōu)、沛茹,好樣的!老師相信在投擲游戲中你們可以挑戰(zhàn)更棒,加油!

我的感受:

自主游戲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自由,但卻不等于放任自流,尤其是戶外自主游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作為教師,更是不能掉以輕心。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從觀察者的身份關注幼兒的行為活動。去觀察、解讀幼兒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游戲的過程。今天的戶外自主游戲,培養(yǎng)了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發(fā)展了幼兒的基本技能,更進一步地增進了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合作能力。

放開手,給孩子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去發(fā)現,探索運動。真正激發(fā)孩子們戶外游戲的自主性。

家長放手吧


“王園長,你看我班的王婭楠小朋友,每天她奶奶總是背著她,我和她說了好幾次了,可是還是那樣,沒有作用,你看怎么辦呢”。聽了馬老師的話語,從中聽到了無奈,是啊!什么樣的家長也有。現在的家長特別寵愛孩子,都想用油紙包起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自己暗下決心,對待這樣的家長一定要想辦法,一定要和家長好好的談一次。

這天,我正在打掃衛(wèi)生,王婭楠的奶奶還和往常一樣-----背著她來了,我想機會終于來了,我邊打掃邊等著她放下孩子和他聊聊。正當我準備和她開口說話時,她先開口了說“老師,你們天天打掃衛(wèi)生,還有這么多樹葉子,什么時候才落完,你們就可以歇歇了,每天這樣很累吧!”“是啊,打掃衛(wèi)生很累,我看你每天背著王婭楠上學也很累。”“可不是嗎!我每天從家里背著她來到幼兒園,累得我渾身出汗。”“你看她也這么大了,那你怎么不讓她自己走呢?”“老師,你不知道,在家里王婭楠跟著我,她媽媽有點那樣,不懂事,讓孩子跟著他我不放心,我沒讓她照顧孩子,婭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不容易。”“是啊,撫養(yǎng)孩子長大成人不容易,還得苦口婆心的教育,你看,她現在也三歲了,已經長大了,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我們不要只拿她當小孩子了,我們要從現在就得教育她,從小樹立尊敬老人,幫助老人的品質,讓她懂得在家里幫大人干力所能及的事,不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你每天這樣背著她來上學,他越來越重,而你越來越老,這樣對她以后的成長不利,別的家長會怎樣看待你?!笆鞘牵乙院笞屗约号?、、、、、、

是啊,孩子是家中的寶,可我們家長也不能嬌生慣養(yǎng),教育孩子要講究科學,培養(yǎng)他們茁壯成長是我們的責任。

從那以后,我發(fā)現王婭楠不再讓她奶奶背這了,每天高高興興地拉著奶奶的手來幼兒園了。

放手是為了更愛你


懷揣對幼教事業(yè)的熱忱,我在幼教這一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堅守了十幾年,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時期的幸福教師。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兒的想法和需求,學會傾聽、學會賞識、學會寬容、學會鼓勵,我們的園所精神——愛、勤、精、新中指出愛的前提是尊重,愛的智慧是賞識,愛的藝術是寬容,愛的途徑是交流,愛的精髓是奉獻。

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園聯系時,我們經常對家長說:“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

”然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總是忍不住大包大攬,這些貌似愛孩子的行為實則剝奪了孩子發(fā)展的權利。

1.愛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發(fā)展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兩歲,剛入園那會兒什么都不會,吃喝拉撒樣樣都需要教師幫忙,雖然我很喜歡幫助他們,但幫助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先讓他們試試呢?我的兒子今年5歲,1歲開始自己練習吃飯,兩歲已經可以幫助我盛稀飯、洗碗,自己穿脫褲子、襪子還有鞋子,三歲自己擦屁股,四歲自己洗襪子、刷鞋(雖不是每次都讓寶寶干,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讓他參與)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讓孩子們去做,他們一定也行。

新班幼兒入園的第三周,我班開始讓幼兒自己取飯菜,剛開始孩子們很新奇,忘記了哭鬧,都小心翼翼的端著,吃起飯來也主動多了,不再等著老師喂,撒飯現象明顯減少。

慢慢的有的幼兒能主動再取第二份飯,看著孩子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我由衷的高興。

2.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每當托班吃蝦時,老師們就顯得特別忙碌。

看著祝老師分完飯后再一次要動手幫助孩子剝蝦,我忍不住詢問道:“祝老師,先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剝,實在不行咱們再幫忙好嗎?”這時,祝老師不高興了,說:“托班就要求老師幫孩子剝,他們根本自己剝不了。

”“那咱們就嘗試一下,他們已經夠大了,可以自己動手的。

”在我的再三堅持下,祝老師放棄了堅持。

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拿起一只蝦“咦?這只蝦的衣服怎么還沒有脫掉呢?這樣孩子們怎么吃呀?恩我得想個辦法!”這時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我,于是我先教孩子們剝蝦的方法,然后分別指導幼兒,說實話教孩子剝蝦真不如替孩子剝蝦省事,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小臉,聽著孩子們剝完蝦后的歡呼:“老師我成功了!”作為教師,那種幸福不言而喻!3.擺脫依賴,真正放飛。

在一次培訓中,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只雛鷹卻怎么都學不會飛翔,換了好幾位訓導的人,在一再的鼓勵、利誘下仍然沒有成功,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到一個辦法,把雛鷹依賴的大樹砍倒,結果出人意料,雛鷹竟然飛了起來。

由此可知,砍斷了依賴,實現了蛻變。

我們班的姝然是位年齡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脫褲子時,總是喜歡依賴老師,不愿意自己動手。

看著她無辜的小眼。

渴求的神情,我總是會心軟幫她提褲子,每當她達到目的,得意地笑時,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幫她提,要逼她自己動手。

可是聽著她號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小家伙實際的動手能力挺強,就是偷懶不想干。

我再一次發(fā)狠心告訴自己,無論下次什么情況不能再被她牽著鼻子走,現在“狠”一點,是為了更愛她。

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請我?guī)蛶兔Φ恼埱蟊缓鲆?,她閉上眼大哭起來,我忽視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著哭,我仍然無動于衷。

過了一會兒,她不哭了,擦了擦淚,自己提好了褲子。

看著垂頭喪氣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過來,伸出大拇指說:“你真棒,你的褲子提的真整齊,看起來好漂亮。

”聽到我的夸獎,小家伙得意起來“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實例證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恰當的狠心,可以幫助孩子飛得更高,發(fā)展的更好!(山東淄博周村實驗幼兒園王金鳳)

幼兒戶外活動觀察案例:放開手,把成長的空間留給你


觀察對象:優(yōu)優(yōu)、沛茹(女、中班、4歲)

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幼兒園戶外操場

案例描述:

沙包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體育器械之一,安全經濟,老少皆宜。本月戶外自主游戲,我們班的老師帶領孩子共同探索,嘗試沙包的不同玩法。今天也不例外。孩子們在操場上開開心心地玩起了沙包,并時不時地向老師匯報表演自己的“絕技”。這時,旁邊的優(yōu)優(yōu)和沛茹似乎對沙包投擲有所興趣,她們會投進籃筐嗎?我?guī)е闷骈_始了觀察。

觀察目標:優(yōu)優(yōu)和沛茹能否將沙包投進2米以外的籃筐。

片段一:

你們倆高興地拿起沙包,站在起點處,將沙包舉過肩膀,倆人商量好比賽投擲,1、2、3—沙包從籃筐旁邊打出去,你們倆的表情有點失落,但是仍然撿起沙包決定再試一次。

當沙包沒有投進籃筐時,你們倆有些失落,但仍然能撿起沙包,繼續(xù)游戲。老師很欣慰當你們面對困難的時候,沒有放棄,毫不退縮。這樣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是每一個小朋友們學習的榜樣。

片段二:

第二次準備投擲,你們倆仍然拿起沙包站在起點處,1、2、3—對準籃筐,有點遺憾,沙包打到了籃筐壁旁,你們倆著急地看著對方。

“怎么又沒有進去呀?”

“會不會距離有點遠呢?”

“對呀,籃筐有點遠,我們根本就投不進去?!?/p>

“要不然我們把籃筐往前挪動一下吧!”

站在一旁的我有點替你們著急,但是老師欣喜地發(fā)現你們倆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問題,并與同伴商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站在一旁觀察的老師真替你們感到高興,佩服你們的堅持與合作。

片段三:

經過調整,第三次的投擲你們信心滿滿,對準籃筐1、2、3—沙包成功地投進了籃筐內,你們倆高興地跳起來,為彼此的成功歡呼雀躍,于是你們倆撿起沙包跑到起點處,沛茹高興地對優(yōu)優(yōu)說:“我們再試一次吧!”。優(yōu)優(yōu)高興地點了點頭。經過幾次反復練習,你們倆的沙包投擲玩得得心應手,沉浸在反復投擲的練習中。

經過反復的練習,你們倆終于成功地完成了2米投擲,老師為你們的堅持感到高興,為你們的合作感到自豪,為你們的成功拍手稱贊。優(yōu)優(yōu)、沛茹,好樣的!老師相信在投擲游戲中你們可以挑戰(zhàn)更棒,加油!

我的感受:

自主游戲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自由,但卻不等于放任自流,尤其是戶外自主游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作為教師,更是不能掉以輕心。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從觀察者的身份關注幼兒的行為活動。去觀察、解讀幼兒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游戲的過程。今天的戶外自主游戲,培養(yǎng)了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發(fā)展了幼兒的基本技能,更進一步地增進了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合作能力。

放開手,給孩子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去發(fā)現,探索運動。真正激發(fā)孩子們戶外游戲的自主性。

幼教隨筆:放開你的手


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芊砰_手,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去探索,才能讓只是在孩子的記憶中更加的深刻,教條式、填鴨式的教育之會埋沒孩子的潛力,讓他們成為被別人掌控的機器,放手——在某些時刻也許會激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道說“花瓶”事件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區(qū)域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看著我,都很期待今天老師又會給他們介紹什么好玩的玩具。我手里拿著數學區(qū)的材料也真準備給孩子們介紹玩法,突然我聽到一個孩子說,你看,老師拿了很多的盒子,我們一起來搭房子吧!比比誰大的房子多好不好?聽了他的話,我靈機一動:對阿,我為什么非要把游戲的規(guī)則灌輸給他們呢,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材料的玩法呢?就像我手里的盒子一樣,原本是要求孩子按照盒子外面的數字區(qū)喂食的,但是孩子的方法不也起到了教學的作用嗎?

于是我把數學區(qū)的所有材料都分別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們拿著材料自己玩耍。不一會兒我就發(fā)現了很多種玩法。如:用雪碧瓶做的花瓶,因為瓶子只有4個,而一組孩子有8個,孩子們就發(fā)現了分花片的方法,你拿四片,我那五片,他那三片,大家一起把花瓶打扮得很漂亮,最后一起來數一數一共開了幾朵花……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芊砰_手,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去探索,才能讓只是在孩子的記憶中更加的深刻,教條式、填鴨式的教育之會埋沒孩子的潛力,讓他們成為被別人掌控的機器,放手——在某些時刻也許會激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道說“花瓶”事件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相關推薦

  • 愛我你就放放手 入園時間到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門前,許多家長非常習慣地把孩子從自行車上或電動車上抱下來,給戴戴帽子,拉拉衣服,叮囑一番,目送孩子跑進去,然后離開。 離園時間未到,家長就已經等候在園門外了。孩子一...
    2020-09-07 閱讀全文
  • 成長,需要放手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于是就有了我們保姆式的家長,但你是否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放手呢?曾經讀過一篇《胡楊樹苗》的文章,文章中說有兩個人,都在一片荒漠種了一片胡楊樹苗。苗子成活以后,其中...
    2020-10-06 閱讀全文
  • 家長,請放開你的手 陽陽一直是我班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一位小朋友,每次第一個吃飯最后一個吃完;到操場上,許多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陽陽站在一旁,流露出非常羨慕的神情。老師讓他過去玩,他搖搖頭。看著陽陽可憐巴巴的樣子,老師給予...
    2020-12-03 閱讀全文
  • 寶寶的成長需要放手 記得孩子第一次走路嗎?我們放開攙扶著寶寶的手,他(她)顫顫巍巍地走向不遠處。就這樣一點點的開始長大,學會走路。 其實,孩子人生每一次進步,都是一次學習走路的過程。如果我們每次都忘記、不舍得和不愿意松開...
    2021-04-09 閱讀全文
  • 請放手,給孩子成長的自由 如今的兒童,生長在新世紀,許許多多家庭,物質財富均相對豐富,溫飽無憂,而且多是獨生子女,家中大人多把孩子奉若至寶。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在孩子沒有思想沒有行動能力的時候,大人們是沒...
    2021-04-03 閱讀全文

入園時間到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門前,許多家長非常習慣地把孩子從自行車上或電動車上抱下來,給戴戴帽子,拉拉衣服,叮囑一番,目送孩子跑進去,然后離開。 離園時間未到,家長就已經等候在園門外了。孩子一...

2020-09-07 閱讀全文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于是就有了我們保姆式的家長,但你是否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放手呢?曾經讀過一篇《胡楊樹苗》的文章,文章中說有兩個人,都在一片荒漠種了一片胡楊樹苗。苗子成活以后,其中...

2020-10-06 閱讀全文

陽陽一直是我班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一位小朋友,每次第一個吃飯最后一個吃完;到操場上,許多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陽陽站在一旁,流露出非常羨慕的神情。老師讓他過去玩,他搖搖頭??粗栮柨蓱z巴巴的樣子,老師給予...

2020-12-03 閱讀全文

記得孩子第一次走路嗎?我們放開攙扶著寶寶的手,他(她)顫顫巍巍地走向不遠處。就這樣一點點的開始長大,學會走路。 其實,孩子人生每一次進步,都是一次學習走路的過程。如果我們每次都忘記、不舍得和不愿意松開...

2021-04-09 閱讀全文

如今的兒童,生長在新世紀,許許多多家庭,物質財富均相對豐富,溫飽無憂,而且多是獨生子女,家中大人多把孩子奉若至寶。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在孩子沒有思想沒有行動能力的時候,大人們是沒...

2021-04-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