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改變孩子自卑心理的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0-01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導讀:如果孩子有自卑心理,對其自身的身心發(fā)育都不利,作為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自卑問題,并學習改變孩子自卑心理的方法。

1、改變形象法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備服飾保守,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等特點。從改變服飾、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便是改變他們的心態(tài),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條捷徑。據(jù)國外最近的實驗顯示,人在舉重的時候如果大聲喊叫,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舉起更重的杠鈴。實驗同時還證實,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專家認為,家長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等。

2、語言暗示法語言是思想的表露。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tài),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chǔ)上,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話,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后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3、預演勝利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zhàn)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象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于幫助孩子戰(zhàn)勝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工作計劃之家 WWw.FZ76.cOM]

4、發(fā)揮長處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泵恳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勢,并為他們提供發(fā)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guān)鍵。

5、儲蓄成功法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jīng)驗之上的??茖W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有大腦便有一種刻劃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憶起往日成功的動作模式時,人又可重新獲得那種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自卑,充滿信心。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jīng)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6、洗刷陰影法失敗的陰影是產(chǎn)生自卑的溫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的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的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做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二是徹底遺忘,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jīng)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7、降低追求法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fā)揮就越充分。”對于后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志,當什么愛因斯坦式的劃時代的科學家,還不如訂幾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于實現(xiàn),這樣一來孩子就每時每刻都有成功感,就可更快地進步。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


導讀: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

孩童時期,是一個孩子人格,價值觀以及性格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幼小的時候基本定型,雖然在以后的成長中會有一些影響,但總體影響效果不大。幼兒時期的自卑,是指幼兒由于某種原因懷疑自己、輕視自己,在社會交往或集體活動中懦弱、害羞和畏懼。研究顯示,從幼兒時期就形成自卑的比例還是很大的。幼兒的自卑心理將一直伴隨他長大,對日后的工作,生活都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幼兒自卑的早期表現(xiàn)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在公共場合比較膽小。具體表現(xiàn)為在公共場合不愿開口說話和做事,以及做任何能引起別人注意的事情。對于比賽一類的事情更是避之不及,雖然心理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但早在比賽前自己就已經(jīng)否定了自己。

二、不愿與人交往。內(nèi)心自卑的幼兒往往比較自閉,不愿意主動與人交往,寧愿一個人獨來獨往。拒絕與他人來往,也是自卑的幼兒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避免暴露的一種表現(xiàn)。

三、對他人輕視或嫉妒。有自卑心理的幼兒往往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但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往往以故意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求得平衡。遇上比自己厲害或者條件好的人,對自己沒有一個理性地規(guī)劃,只是一味地嫉妒。

四、沒有主見,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自卑的幼兒往往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即使在與別人意見相左時,也不能很好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或思前想后,猶豫不決,或隨大流。

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驅(qū)逐幼兒心里的陰影。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只是源于一次失敗的或者一次不愉快的經(jīng)歷。父母應該及時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積極的方式給孩子教育和疏導,不要讓陰影長期存在。

其次,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人際關(guān)系。積極的人際關(guān)系能讓幼兒更開朗,也更具包容性。良好的人際交往能糾正幼兒的偏執(zhí)心理,也能慢慢引導他逐漸敞開自己封閉的內(nèi)心,公正地評價一些自己和他人。

再次,給孩子更多正面積極的評價。孩子之所以自卑,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這個時候,做父母的應該努力糾正孩子的這種消極心理。主要就得通過鼓勵和表揚來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慢慢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分階段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讓孩子獲得成功來給予他鼓勵是最好的讓孩子找回自信的方式。那么父母可以通過分階段為孩子設(shè)定可達到的目標,讓孩子在努力之后獲得成功。不斷地通過這種分階段成功的方式來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認可,從而找回自信。

改變孩子的浮躁心理


導讀:現(xiàn)在的孩子備受寵愛,大人對孩子關(guān)懷有加,他們卻生得浮躁不堪。做什么都耐不住性子,缺少恒心。

浮躁心理是當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現(xiàn)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思遷,急于求成,不能腳踏實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掙大錢,就想當歌星;看到企業(yè)家、經(jīng)理神氣,又想當企業(yè)家、經(jīng)理,但又不愿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還有的孩子興趣愛好轉(zhuǎn)換太快,干什么事都沒有常性,今天學繪畫,明天學電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忽冷忽熱,最終一事無成。

浮躁心理的產(chǎn)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長的影響。我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社會利益和結(jié)構(gòu)在進行著大調(diào)整,在改革帶來的社會變化面前,不少家長的心理處于矛盾狀態(tài),既對改革的成果表示贊成和滿意,又擔心和憂慮在新體制帶來的震動和沖擊面前無法適應,因而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也有的家長急于脫貧或改變生活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出急功近利,出現(xiàn)急躁的心態(tài),恨不得一眨眼成為“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這種心理也影響到子女。

2.與遺傳有關(guān)。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具有強而不靈活、不平衡的神經(jīng)類型的人,容易急躁,沉不住氣,做事易沖動,注意力易分散。

3.意志品質(zhì)薄弱。有的父母只知給孩子灌輸知識,卻不知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品質(zhì),因而造成有的孩子學習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進,缺乏恒心。

為了改變孩子的浮躁心理,父母應指導孩子注意以下問題:

1.教育孩子立長志。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备改钢挥袔椭⒆訕淞⑦h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明確生活的目的和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對生活和學習的高度責任感,這對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父母在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立志要揚長避短。有的孩子立志經(jīng)常不考慮自身條件是否可行,而是憑心血來潮,或看到社會上什么掙大錢,就想做什么工作。這種立志者多數(shù)是要受挫的。父母應該告誡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特點來確立目標(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特點),才會有成功的希望,千萬不要趕時髦。二是立志要專一。

俗話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父母要告訴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孩子“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結(jié)果的產(chǎn)生。正如赫伯特所說:“人不論志氣大小,只要盡力而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償。

2.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動。比方出門旅行,要先決定目的地與路線;上臺演講,應先準備講稿。父母要引導孩子在做事之前,經(jīng)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做?做這個嗎?希望什么結(jié)果?最好怎樣做?”并要具體回答,寫在紙上,使目的明確,言行、手段具體化。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焦躁,不虛浮,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點一點分開做,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累積的最后即可達到目標。

3.有針對性地“磨練”。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針對性地“磨練”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指導孩子練習書法,學習繪畫,彈琴,解亂繩結(jié),下棋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和韌性。此外,還要指導孩子學會調(diào)控自己的浮躁情緒。例如,做事時,孩子可用語言進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噪會把事情辦壞”,“不要這山看著那山高,這樣會一事無成”,“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孩子堅持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練習,孩子浮躁的毛病就會慢慢改掉。

4.用榜樣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首先父母要調(diào)適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為孩子樹立勤奮努力,腳踏實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其次,鼓勵孩子用榜樣,如革命前輩、科學家、發(fā)明家、勞動模范、文藝作品中的優(yōu)秀人物以及周圍的一些同學的生動、形象的優(yōu)良品質(zhì)來對照檢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養(yǎng)其勤奮不息,堅忍不拔的優(yōu)良品質(zhì)。

警剔你家孩子的自卑心理


導讀:個別的兒童階段產(chǎn)生的自卑心理隨著年齡增長可逐漸減輕或消失,但是如不注意調(diào)控,也有少數(shù)兒童將變得孤僻、寡言、內(nèi)向、缺乏自信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需要充滿自信而又有朝氣的人,一個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難適應未來社會,所以幼兒的自卑心理不容忽視。

幼兒自卑是指幼兒同于某種原因懷疑、輕視自己,在社會交往或集體活動中懦弱害羞和畏懼。自卑是幼兒常見的問題之一,據(jù)調(diào)查了解發(fā)現(xiàn)幼兒自卑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個別的兒童階段產(chǎn)生的自卑心理隨著年齡增長可逐漸減輕或消失,但是如不注意調(diào)控,也有少數(shù)兒童將變得孤僻、寡言、內(nèi)向、缺乏自信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需要充滿自信而又有朝氣的人,一個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難適應未來社會,所以幼兒的自卑心理不容忽視。

幼兒自卑心理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

1、做事沒有主見,不敢自己選擇游戲,愛說:我不會,我不敢,我不能等。

2、不愿與別人交流,喜歡一個人獨處,從不主動提出問題。

3、害怕在陌生人或集體面前出來說話。

造成自卑的原因大至有以下幾點:

1、不恰當?shù)脑u價,隨意的批評、訓斥與挖苦,使幼兒感到自己很笨或者行為不好,這種消極的自我體驗幾經(jīng)反復就會固定下來,形成幼兒自卑心理。

2、父母期望值過高,強迫孩子所難,過分的溺愛孩子,使孩子行為能力交叉,造成孩子心目中認為自己“我不行”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3、教師和父母評價幼兒有偏見,實施獎勵不公。

如何消除幼兒的自卑心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呢?我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1、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幼兒對成人的主人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評價作為自我評價的重要依據(jù)。父母、老師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

人物,經(jīng)常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勵,他們就會從成人對他的肯定鼓勵中獲得信任感,從而產(chǎn)生自信心。因此,多肯定、鼓勵、少批評。不能一

味的指責、訓斥幼兒,打擊幼兒做事的積極性,挫傷幼兒的自信心。

2、多參與實踐鍛煉活動。幼兒自卑與幼兒能力較差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時,必須多給幼兒鍛煉的機會,利用種種機會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能力。如:交往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等。放手讓幼兒去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任務。

3、讓幼兒體驗成功。教師、父母為幼兒創(chuàng)造能夠充分表現(xiàn)自己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與條件。結(jié)合幼兒自身發(fā)展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有意義的活動,使幼兒獲得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使他們也享受勝利的快樂和成功的樂趣。

4、不要和別人的孩子攀比。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更不能以許多幼兒的長處與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教師、父母應抓住每個幼兒自身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相信自己有優(yōu)點和長處,從而樹立起“我能行、我真棒|”的自信心。

孩子的改變


導讀:朱承開是一個小小的男孩子,整個看起來就是小不點一個,小小的個子,說出來的話也讓人感覺到不像是一個步入大班的孩子,而且脾氣很拗,我有的時候說盡好話他也不會來甩你。

這樣一個孩子,對于剛?cè)胗變簣@的我來說,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要怎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呢?我每次都是很頭疼地想著這個問題。偶然有一次上計算課,我請他來擺擺2的組成,很快他就做對了,我心里也很高他能夠掌握這些內(nèi)容,就給他額頭貼了一個五角星作為獎勵,他可高興了,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在小椅子上坐好了,開始學習新的本領(lǐng)。他的這一細微的舉動正巧給我發(fā)現(xiàn)了,在以后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我經(jīng)常用類似的方法激他上進,他也沒有辜負我的一片期望。

現(xiàn)在的朱承開與剛開學的朱承開可是大不相同了,他媽媽也告訴我現(xiàn)在的他可愛上幼兒園了,很喜歡跟老師、小朋友做游戲,也學會了很多本領(lǐng)。他的改變讓我感到欣慰,也使我更加有信心去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

十法改變孩子吃手惡習


導讀:孩子吃手似乎很常見,但是你知道吃手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嗎?找到改變孩子吃手的方法,是家長們的當務之急。

吮指是嬰兒常見的行為,是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約有一半的小嬰兒有過這種吮指行為,其高峰在18-21個月。有80%的兒童在入睡時還要用一用。

吮指的方式在不同兒童那里是不同的。

有的只是把手指(多數(shù)是大拇指)塞在嘴里“咂”;有的是抱著毛絨的玩具就要吃指;還有的不是吃大拇指,而是吮食指、中指,甚至拳頭。

吮指的時間對不同兒童也不相同。有的只要是醒著沒人陪伴就吮,有的是在入睡前才吮。在入睡前吮指的,更難糾正。

對吮指的看法,不同國家有不同。在我們國家,家長很緊張,覺得孩子有了大問題了,千方百計地要糾正;但今天的歐美國家并不是這樣看。他們認為這并不是什么不良行為,孩子到了5歲左右會自動放棄的,專家也認為,如果孩子快出恒牙了,還在吮指,才會對牙列的整齊與否有影響,否則就沒有什么害處,不必過份擔心。

吮指的原因一開始是偶然的、不經(jīng)心的,嬰兒在兩個月左右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了。他偶爾把手、手指碰到嘴邊、伸到嘴里,很自然,吮吸一下很快樂,就常常這樣做,終于形成了習慣。有人認為小嬰兒吮指是由于出生后吮吃瓶奶,吮吸動作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出現(xiàn)吮指,這也有可能。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兒童(五、六歲)來說,因為某個原因(父母爭吵、爺爺經(jīng)常發(fā)大脾氣等)心理情緒緊張,感情無寄托,因而發(fā)生吮指,以求得安全感,這也是有的。

總之,對吮指的看法各式各樣,是否急于糾正,認識也不盡相同。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常見的行為,在一歲以內(nèi)不必過份緊張,一歲以后,應該注意糾正。當然,在兩三個月就糾正更好。兩歲左右開始糾正,可以利用語言講道理,效果更好。四歲經(jīng)后再開始糾正,由于習慣太牢固,糾正起來,困難很大。

糾正吮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小嬰兒醒著的時候,總讓他的手指有事做,搖小撥浪鼓、小搖鈴,會有用,另外,抱他起來走動。在他剛要把手伸到嘴里時,把他的手指拿出來,逗引他看垂掛的玩具、聽你唱唱歌,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異味的東西”,如黃蓮、一點點咸味、一點點辣味,對剛形成吮指習慣的小嬰兒很有用。

3、不要批評,這樣做會使他更加吮指,尋找安全感。

4、孩子大一點了,可以帶他看牙醫(yī),讓牙科醫(yī)生對他說不能吮指的話(事先和牙科醫(yī)生說好),這會很有用。

5、對在睡前要吮指的孩子,可以在睡前對他講講故事,一起看看圖畫書,甚至推遲一點睡覺,以使他累了,不吮指也可以睡著了。

6、對吮吸習慣比較牢固的孩子來說,睡前馬上把他喜愛抱著睡覺的玩具一起收起來,讓她會大哭大鬧,這并不是一個好方法。最好和他一起玩“寶寶回家”的游戲,讓他和你一起把這些寶寶放到“床上”去,讓他們睡覺,然后你再和他看圖書、講故事,陪他睡覺。這樣,他知道“寶寶們睡覺了”,會忘記他們,不會去找他們,也不會吮吸了(因為她只有在抱著這些毛絨玩具才吮指呢?。?。

7、孩子因為你拿走她心愛的玩具而大哭大鬧,你不理會她,是正確的,她哭鬧幾天就會好的。最怕是她鬧了一陣,你又給她了,于是她就愈鬧愈厲害,終致形成了生物鐘,到時候就會自動醒來鬧。

8、可以帶孩子到姥姥、奶奶家住幾天或者外出旅游幾天(把她心愛的毛絨玩具也帶幾件,以備急需,不過,不讓她看見),徹底改變,有時會連不良行為也改變了。

9、如外出不可能,把屋里的擺式換個樣,床換個地方,被褥抱套不同的,也可能有用。

10、換其他人(如姥姥、奶奶)來照顧她睡覺幾天,試一試。

孩子脆弱心理的表現(xiàn)及克服的方法


寶寶什么時候變得脆弱敏感

三歲以后,寶寶突然對成人表現(xiàn)變得敏感、脆弱,孩子開始對媽媽在感情上依戀??赡芤驗橐稽c點小事情就會哭哭啼啼,沒有安全感,說明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到來了。到了六歲后,以前絕不會引發(fā)他哭啼的事情,而在這個時候他卻會委屈和哭泣,情緒極不穩(wěn)定,對父母傳遞過來的情感高度敏感,父母情緒稍微有一些變化,他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父母對他的情感上來,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有一點點小矛盾,就立刻哭著說要媽媽,以前總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現(xiàn)在忽然哭著不讓媽媽離開,必須陪著他。這個時候家長就下個定義:認為孩子太脆弱,承受力差,愛哭,這樣的結(jié)論是不妥的。任何情感都需要表達出來,寶寶敢于說出,這樣可以產(chǎn)生積極作用。

寶寶為什么如此脆弱

現(xiàn)在的寶寶,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凡事要求家長遷就,致使感情和心理相當脆弱,動不動就哭鼻子。比如,在幼兒園受了老師一點小批評,和小朋友玩受了點委屈,家長沒答應他的要求,等等,這些都能讓這些感情脆弱的寶寶情緒低落。

感情脆弱的寶寶一般有哪些表現(xiàn)

1、寶寶過于敏感自尊

這類寶寶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尤其是受到嘲笑、輕視后會感到十分害怕,形成自卑脆弱、退縮逃避、氣量偏小的性格,在行為舉止上常常顯得拘謹、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

2、寶寶虛榮心強

現(xiàn)在很多的家庭都給寶寶提供過于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從而助長了寶寶在物質(zhì)上的虛榮心。專家認為,在幼兒的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中,往往會過高地評價自己,再加上很多家長喜歡盲目地夸獎寶寶,使寶寶產(chǎn)生在精神上的虛榮心。虛榮心強的寶寶很喜歡攀比,如果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往往會感到強烈的失落感,心理失去平衡,脆弱不堪。

3、寶寶贏得起輸不起

輸贏本乃兵家常事,可是有些寶寶贏了,他會高興得手舞足蹈,輸了,他就怨天尤人、垂頭喪氣,甚至自暴自棄。

4、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

同樣是摔跤,有的寶寶能自己迅速爬起來,拍干凈身上的塵灰,繼續(xù)若無其事地玩耍;而有的寶寶卻只是趴在地上啼哭,傷心。這表明,在挫折面前,后者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心灰意懶、逃避退縮。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克服脆弱

1、給寶寶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逐漸擴大寶寶的交往范圍,盡可能地挖掘?qū)殞毜膬?yōu)點,使寶寶在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讓他有充分把握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獲得他人的認可、贊美,樹立自信心。

2、注意教育的方式,不要縱容寶寶的消費欲望。要培養(yǎng)寶寶節(jié)儉樸素的生活習慣;不要盲目表揚寶寶,使其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評價,讓寶寶受得起表揚也受得起批評。

3、要有一顆平凡心,正確對待寶寶的輸贏。當寶寶失敗時,家長鼓勵寶寶,把寶寶從脆弱的感情中拉出來,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家長能夠?qū)斱A淡然處之,寶寶對輸贏的心態(tài)也就能擺正了。

4、在挫折教育上,身教重于言教。當家長受到挫折時,冷靜、堅強、勇敢的心態(tài)可以潛移默化培養(yǎng)寶寶直面挫折的勇氣。當寶寶面對挫折時,家長要顯得平靜,淡化寶寶的受挫意識。當寶寶經(jīng)過自己努力克服了一些挫折后,家長要及時贊揚寶寶,讓寶寶在心理上獲得一種勝利感,從而增強克服挫折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相關(guān)推薦

  • 治療孩子的自卑心理 導讀:矯正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是幫助孩子進步的關(guān)鍵。 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品學雙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之所以差,是因為學習上存在障礙,而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
    2021-11-13 閱讀全文
  • 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 導讀: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 孩童時期,是一個孩子人格,價值觀以及性格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有一定的...
    2021-08-31 閱讀全文
  • 改變孩子的浮躁心理 導讀:現(xiàn)在的孩子備受寵愛,大人對孩子關(guān)懷有加,他們卻生得浮躁不堪。做什么都耐不住性子,缺少恒心。 浮躁心理是當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現(xiàn)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
    2021-09-02 閱讀全文
  • 矯正兒童自卑心理的8種方法 有一些孩子在學習上存在障礙,無法提高學習成績。而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矯正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是幫助孩子進步的關(guān)鍵。 1.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
    2022-04-08 閱讀全文
  • 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的方法 告訴孩子,遲到的后果。 一定要和孩子說,遲到會有什么后果?如果上班遲到,領(lǐng)導會訓斥爸爸媽媽,還會扣工資,這樣就會少買很多禮物。孩子如果遲到,就會錯過幼兒園的美味的早餐,而且有可能還會錯過周一的升旗,孩...
    2021-05-08 閱讀全文

導讀:矯正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是幫助孩子進步的關(guān)鍵。 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品學雙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之所以差,是因為學習上存在障礙,而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

2021-11-13 閱讀全文

導讀: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 孩童時期,是一個孩子人格,價值觀以及性格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有一定的...

2021-08-31 閱讀全文

導讀:現(xiàn)在的孩子備受寵愛,大人對孩子關(guān)懷有加,他們卻生得浮躁不堪。做什么都耐不住性子,缺少恒心。 浮躁心理是當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現(xiàn)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

2021-09-02 閱讀全文

有一些孩子在學習上存在障礙,無法提高學習成績。而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矯正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信心,是幫助孩子進步的關(guān)鍵。 1.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

2022-04-08 閱讀全文

告訴孩子,遲到的后果。 一定要和孩子說,遲到會有什么后果?如果上班遲到,領(lǐng)導會訓斥爸爸媽媽,還會扣工資,這樣就會少買很多禮物。孩子如果遲到,就會錯過幼兒園的美味的早餐,而且有可能還會錯過周一的升旗,孩...

2021-05-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