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錯待一個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9-09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對于上幼兒園年齡段的孩子正是好動的時候,他們不會聽話地坐在自己的板凳上,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天性就是好動,不聽話、調(diào)皮、搗蛋。我們的文治小朋友,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長的很帥的一個小男孩,可是就是不聽我們老師說的話。平??匆妱e的小朋友拿著點東西什么的,就伸手就去搶,不管三七二十一。中午其他小朋友睡覺的時候,他就在那里嘰嘰咕咕的,弄的其它的小朋友都睡不著覺,我們說他他也不聽,我們只好告訴他們的家長,讓家長和他溝通溝通,看看能否改掉這個不良習慣??杉议L告訴我們,文治平常在家里也是這樣的,你們要是看他不老實,就打他屁股就行。家長說這些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做老師的怎么也不能打孩子呀。我們只好采取放棄的心態(tài)了。
可是當我們對他放棄的時候,文治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轉機,在平常的時候,他再也不搶小朋友們的東西了,上課也遵守紀律了,中午也開始睡覺了。于是我把文治叫過來,和他說了很多話:媽媽上班很累的,可他為什么上班呀,他上班是為了掙錢供你上學的,將來有出息。文治聽了竟然哭了,他平常從來不掉眼淚的。m.debasrideb.com
可見每個孩子的可塑性都是很大的,我們絕對不能輕易地就放棄一個孩子,我們要努力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采取最恰當?shù)姆绞絹泶蜷_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讓他們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不要輕易拒絕孩子的提問
教育隨筆:不要輕易拒絕孩子的提問
幼兒園里的孩子,他們年齡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對不懂的事情愛問個為什么,包括我們的大人認為很無聊的事情,面對孩子的提問,有時我們覺得很煩,心里總認為這時有些孩子故意調(diào)皮搗蛋,有時會對提問的孩子呵斥一頓,我們不耐煩的拒絕,往往會么抹殺孩子求知的欲望。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黃國祥,遇到任何事情都愛問個為什么,今天我們正在區(qū)角活動,別的小朋友都玩得正起勁,黃國祥猛然間站起來問:“老師,你看前面怎么冒黑煙?!蔽抑朗乔懊娲闪蠌S冒出的,但是我沒有給孩子解釋,卻反問了他一句:“老師現(xiàn)在讓你干什么?”面對孩子我的斥責,孩子兩眼直直的盯著我,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個兇惡的壞人,看到孩子審視我的眼神,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當時我只是為了維護自己那一點老師的尊嚴,沒有糾正自己的錯誤,孩子一聲不吭的坐下了,這一整天他沒再問我一個問題。
此后,在活動課上,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變得沉默寡言,時刻保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生怕自己的行為會觸怒老師,回答問題時,聲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響亮。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耐心講解,不要因一時的反感拒絕他們,這樣不但給孩子的心靈留下創(chuàng)傷,還有可能抹殺他們的探究欲望。
在這里,我對黃國祥小朋友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有什么問題只管問,老師一定給你解答?!?/p>
不要輕易向家長告狀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不要輕易向家長告狀”,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你們的孩子今天打人了。
”“他今天吃飯不太好。
”......類似這樣教師在幼兒家長接孩子時,向家長告狀,訴說幼兒一天犯下的錯誤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可以看到。
我認為教師的這種做法有不妥之處。
首先,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都較差,犯錯誤是難免的。
老師應幫助幼兒分析問題,改正錯誤,而不宜簡單地以“告狀”的方式來解決,從而把問題推給家長。
其次,老師向家長“告狀”,往往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有的孩子家長性格粗魯、脾氣暴躁,聽到“告狀”后就對孩子進行體罰。
這些孩子一旦犯錯誤后就擔心老師會“告狀”,從而產(chǎn)生精神壓力,影響一天的學習與生活;有的孩子還會因害怕家長懲罰而說謊;還有的孩子認為老師的“告狀”是無能,管不了自已,如果其父母對孩子又嬌慣、溺愛,天長日久,這些孩子對老師的“告狀”就會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
要改變“告狀”式的家園聯(lián)系,一方面教師要對犯錯誤的幼兒采取正確的教育途徑和方法,發(fā)現(xiàn)幼兒犯錯誤不急不躁,冷靜地幫助幼兒分析自已的過錯,使幼兒明白自已錯在哪里,應該怎樣做。
另一方面,教師要努力做好與家長的聯(lián)系工作,對平時表現(xiàn)較好,偶爾犯一個小錯誤的幼兒,只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并及時改正了,教師即可根據(jù)情況,或者悄悄地將情況告訴家長,使家長做到心中有數(shù),或者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已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就不再將情況告訴家長;對調(diào)皮搗蛋、經(jīng)常犯錯誤的孩子,教師則一定要注意聯(lián)系方式,不要當著其他家長和孩子的面告孩子的狀,要靜下心來和家長單獨面談或采取家訪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及應采取的解決辦法。
家園教育保持一致,才能使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不知道本文“不要輕易向家長告狀”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2020教育筆記:不要輕易否定
我們班的琦琦是一個特別喜歡畫畫的小女孩,一有時間就喜歡自己拿著彩筆在紙上繪畫。有一天她拿著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副《美麗的春天》給我看,滿懷希望的想得到我的表揚,當時我見了她的畫,皺了皺眉頭,不屑的說了聲:“你能重新畫一副嗎?”此時琦琦低下了頭,垂頭喪氣地說:“好”,突然,我認識到了自己說出的話傷害了孩子的心,便和琦琦說:“剛才老師沒有好好看你的畫,來讓老師再仔細看看?!庇谑晴磺樵傅陌旬嫿o了我,“原來琦琦的想象力這么豐富,畫的真好,如果琦琦能在草地上畫一些小蝸牛,天空中畫一些小鳥和太陽那就更棒了!”琦琦看了看我:“老師真的嗎?”我肯定的點了點頭,琦琦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不經(jīng)意間自己差點就扼殺了一個孩子的積極性,更使我認識到不要輕易的直接否定孩子,即使他做的再不好,也要試著對他進行鼓勵,先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然后引導他逆向思維,多方位思考。要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我會不斷改進,讓孩子們幸福的成長。
不要急于否定一個孩子
也許每個班都有那么一棵大樹,只不過,他還沒有沐浴陽光,還沒有成長,我們班王映起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有些任性,有些調(diào)皮,不太受約束,喜歡隨便到別人的位置上和別的小朋友玩,平時還比較愛講話,如果給他一天的時間讓他說,他一天也不會停,這樣的情況幾乎天天都出現(xiàn),可是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卻改變了我對這個小男孩的印象。
這天,我正在跟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們正在認真的聽著故事,這時我看到我們班的王映起不知怎么了,坐的特別好,腰板特別直,于是,我便抓住機會趕緊表揚他,我對孩子們說:“你看王映起小朋友坐的特別好,我要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只見王映起的臉上有些驚訝,有些興奮,當他回到座位上時依然坐的那么好。對于他的表現(xiàn)我是沒有想到的,原來王映起可以表現(xiàn)的這么好,只是我沒有找到方法。
這一天中,王映起都很聽話,表現(xiàn)的很好,坐的也很好,小眼睛一直都看著我,似乎想要得到我的表揚,到了離園的時候,他依然很聽話,還主動幫我拿東西,我很高興,看到王映起的變化我從心里為他高興。
當我們遇到一些調(diào)皮的孩子時,不要急于否定一個孩子,我們要給他機會,給他一個可以開花的機會,靜待花開。
不要用“完人”的眼光看待孩子
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徒弟問師傅:“世上真有完人嗎?”師傅笑而不語,隨后從身旁的桌子端起一只茶杯,遞給弟子,反問道:“你看這只杯子與其他的有何不同呢?”弟子仔細端詳了一陣子,回答道:“這只杯子缺了一角。
”師傅接著說:“其實,除了那微末的一角之外,整個杯口不都是圓的嗎?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不去計較缺點,那么這個人就是很好的人了。
”看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班的幾個孩子:尹紫穎:他是個集畫畫、舞蹈、學習都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可是有一點就是她喜歡個小朋友“告狀”,不管是小朋友無意的或是有意的碰到她,她總是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每天總有幾十次告狀,搞得我們?nèi)齻€老師都麻木了。
可是,換個角度總體來看,她還是很不錯很不錯的孩子,什東西一學就會,什么東西到了她的筆下都能夠得到創(chuàng)新。
若我們不去計較她這個“小喜好”,她不就是個完美的小天使嗎!張權輝:他是個活潑,愛笑,善良熱心的小男孩,不管是做什么他總是很認真,而且每次畫完畫、做完手工還喜歡對著自己的“完美作品”哈哈大笑,這樣一個天真的小男孩怎么能不讓人喜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灑脫的小男孩,每次喝奶都喝到最后,而且還有時候喜歡發(fā)呆,不過若我們不去計較他這些,理智的看待他,認為他喝到最后是在細細品嘗,發(fā)呆是在想快樂的事情,這有何不可呢?李曉暢:是個漂亮、大方的小女孩,她是班級中最熱心的,每次都搶著幫小朋友洗刷碗筷,還自豪的對每個小朋友說自己是勞動小班長,就應該每天當值日生。
可就是這樣一個勤勞的小寶貝每天畫畫時都有些浮躁,貪快而使自己的作品總有些小插曲,不過這也沒什么,若我們不去計較這些,她不還是一個完美漂亮的小蜜蜂嗎?王靖茹:聽話、懂事、善良的小女孩,不論做什么,都很認真,都能耐得住性子去做,從不浮躁,而且對人也很有禮貌,不過有一點是一遇到困難就哭,就像今天跳舞時沒系好裙子就著急的哭了起來。
若我們不去計較她這點“小習慣”,她不就是一個完美的好寶貝嗎?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完人,孩子當然也是一樣的,若我們不去計較他們這樣那樣的小缺點小個性,他們其實都是一個個美麗的小天使。
我們是老師,不是判官,不要輕易評論孩子,定孩子的“罪”,試著去欣賞他們,欣賞他們的個性,他們也許有一天會成為真正的完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作為孩子的榜樣,在與人相處時,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而不是一味的去責備別人的缺點,以此培養(yǎng)自己的氣度,向“完人”的境界邁進。
我要做這樣的人!
對待孩子要平等
今年我班里來了個東北小男孩,孩子剛來時,衣服很臟,鞋子也是破的,就連他坐的小椅子也都是泥土,孩子們都不愿意和他玩。那孩子剛開始很少說話,但是他的普通話講的很好。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老師和幼兒園的孩子們,下課后我就和孩子聊天,問他的家鄉(xiāng),問他的父母爺爺奶奶。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聊天,其他孩子看見也紛紛跑過來圍著老師,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話題扯開了,我話題一轉,你們家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呢?孩子們有的說是樓房,還有的說是大屋子,我說:你們的房子裝飾的漂亮嗎?我們班齊爍的父母就是做裝飾工作的,他們能把我們住的房子造成各種各漂亮的圖案,你們說齊爍的父母巧不巧,他們的工作重要不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們都要尊敬他們。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和小朋友玩時挺愛說話的,于是我就利用他和小朋友的談話對孩子們說:你們看齊爍講話多好聽,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對待班里的每個孩子我都是一律看待,我不會因為某個孩子的父母工作好,而優(yōu)待他,也不會因為某個孩子父母沒能耐,而慢待他,不管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小天使。
孩子插嘴,要善待!
琳琳是個漂亮的小女孩,皮膚的白白的,大大的眼睛,小嘴巴特別甜,每次入園見到老師都會親切地和老師打招呼,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琳琳認識很多字,幼兒用書上的故事她能自己講下來。每次活動課上,琳琳總是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更讓老師們對她刮目相看。可是,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的行為讓琳琳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讓她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那是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給孩子們講故事《好擔心》,在講故事前我向孩子們詢問有誰知道小學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們紛紛舉手,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先讓坐在前面的華華說(華華的媽媽是小學老師,華華可能知道的多一點),華華站起來說:“老師,小學里桌椅和幼兒園的不一樣,還有……”沒等華華說完,琳琳插嘴說:“老師,我知道還有廁所不一樣……”琳琳還想說下去,我招手示意她坐下,讓華華繼續(xù)說。華華說:“小學里不能帶玩具,還不能……”這時,琳琳又插嘴說:“上小學以后,我們會有很多書,還有漂亮的書包……”沒等琳琳把話說完,我兇兇地瞪了她一眼,說:“琳琳不能總是插嘴,這樣很沒禮貌?!绷樟章刈铝?,埋著頭趴在桌子上了??吹搅樟盏淖兓?,我后悔極了,我為什么不讓琳琳說,為什么不表揚她呢?如果我讓琳琳把話說完,也許會使活動內(nèi)容更加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在后面的活動中,我極力讓琳琳來回答,可是,琳琳已經(jīng)沒有以前的那種興致了。
善待孩子的插嘴,不只是為了我們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出我們老師的隨機教育,為我們的活動內(nèi)容增加精彩,因此,在以后的工作要注意善待孩子的插嘴。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錯
區(qū)域活動時,宇宇把凱凱的臉給抓傷了,對于孩子犯錯,作為老師應該給予批正。我批評了他,并且讓他向小朋友道歉。臨放學時,我怕他帶著情緒,讓家長誤解,我說把今天你抓傷凱凱臉的事跟媽媽說說。
在第二天入園時,宇宇的媽媽找到老師,非常生氣地跟質問我:別天孩子打架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我家孩子老實就把壞事都推到他身上。看到她的樣子,我心平氣和地跟她解釋:我已經(jīng)問過了,他去搶小朋友的彩圖,人家不給,他就動手了。她聽我這么說,扭頭就走,還邊走邊說:我家孩子的臉上就從來沒干凈過。聽那意思,是他的孩子經(jīng)常吃虧。
家長是孩子的標桿,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錯誤,直接影響著孩子,宇宇媽媽對孩子犯了錯誤,幫著孩子一起找理由,就會讓孩子學會這一招,一旦他犯了錯,老師批評到,他就會迅速將矛頭指向別人,某某也怎么樣了。
對家長的護短,我想告訴她:孩子犯錯是可以糾正的,但家長幫著孩子犯錯,這個錯可能一輩子都難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