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班科學活動酸酸甜甜的草莓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1-05-04 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說課稿

中班科學活動酸酸甜甜的草莓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幼兒喜歡參加認知活動,能用聞、看、觸摸的方法認知草莓的形狀、顏色及內(nèi)外結構特征,幼兒能仔細觀察、大膽操作,樂意積極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看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酸酸甜甜的草莓教案吧。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加認知活動,能用聞、看、觸摸的方法認知草莓的形狀、顏色及內(nèi)外結構特征。

2.幼兒能仔細觀察、大膽操作,樂意積極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看法。

3.學會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新鮮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圖片一張,塑料小刀,餐盤,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師一名。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猜水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來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蘋果·······

師:可是老師今天只帶了一樣水果來,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歡吃,下次老師再帶其他的水果來好嗎?

幼:好。

師: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嗎?

幼:想。

師:它呀紅果果,麻點點,咬一口,酸又甜。(邊說邊將遮蓋住的草莓讓幼兒聞一聞)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圖片的一角,引導幼兒猜出草莓)

師:對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認識草莓

1.觀察圖片,說說草莓是什么顏色的?看起來像什么?

師:草莓和我們小朋友剛剛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區(qū)別呢?

幼: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

師: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來像愛心,香蕉像彎彎的月亮。

········(引導幼兒說出它們喜歡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區(qū)別)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認知:

(1)觀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師:我們來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許多黃色的小點,還有黑色的。

師:恩,這些黑色的、黃色的小點都是草莓的種子,就是老師剛才在謎語里講到的麻點點。

師:接下來,我們摸一摸草莓,告訴老師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幼:XXXXXX

師:草莓很嬌嫩,所以大家要輕輕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導幼兒使用塑料刀對草莓進行橫向、縱向的分切)

(3)幼兒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內(nèi)部結構,個別進行發(fā)言。

師:我們的小朋友切開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條白色的線。

師:謝謝你得分享。這條白色的線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厲害。它呀連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種子,就是那些小點點,給它們輸送營養(yǎng),然后草莓酒一點點的長大了。

三、體驗活動

1.談一談,說一說

師:你們想吃草莓嗎?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品嘗吧。(讓幼兒集體去洗手,將洗干凈的草莓發(fā)給幼兒品嘗)

師:草莓好吃嗎?

幼:好吃。

師:那我們來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紅艷艷的、香甜可口·······

師:剛剛我們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這樣直接吃,還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師:哇,小朋友說了這么多,老師今天也帶了材料,想教小朋友們做一樣美味的東西,看(將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現(xiàn)給大家),知道我們要做什么了嗎?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師將裝在餐盤內(nèi)的切片面包、小沙錘、小砂罐,草莓分發(fā)給幼兒),小朋友們先不要自己弄額,等一下我們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師: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們中間都放著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們要有好合作額。首先,我們把草莓放入砂罐內(nèi),用砂錘把草莓搗碎,然后舉手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們加入蜂蜜,最后我們用小勺子把草莓醬均勻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師這樣切開,變成三角形的形狀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塊(和配班老師一起幫助幼兒操作),開動吧。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小班科學教案:酸酸甜甜的桔子


目標

1.嘗試自己剝桔子品嘗,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知道吃水果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丟果皮。

準備

1.每組一只筐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桔子。

2.每組兩個蘋果。

過程

1.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

——請每位幼兒拿一只桔子看一看,桔子是什么顏色的(綠色、桔黃色),什么樣子的(圓圓的、扁扁的)。

——與蘋果對比,桔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軟軟的、粗糙的)

——聞一聞有什么氣味?

——請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交換桔子。

2.感受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桔子可以怎么吃?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桔子,將剝下的桔子皮放在小筐里。

——引導幼兒觀察一個桔子有許多瓣。

——品嘗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引導幼兒分享、品嘗別人剝的桔子。

——引導幼兒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也有桔子味?(桔子罐頭、桔子糖、果凍、桔子汁、棒冰等)

建議

1.給每個小組準備的桔子最好有大小、顏色、形狀的差異。

2.如桔子有核,可請幼兒收集桔核裝入小塑料袋,放置在自然角,供大家觀察、比較。

3.如有可能,準備桔子果凍、桔子罐頭、桔子汁、桔子糖等,供幼兒觀看、品嘗。

4.用桔子皮制作粘貼畫。

5.幼兒對桔子如有繼續(xù)探索的愿望,教師可提供條件引導幼兒深入探究。

幼兒園托班社會活動設計――酸酸的甜甜的


名稱一:酸酸的橘子目標:認識橘子,學習獨立地剝橘子皮材料:橘子若干只過程:1.教師布置娃娃家場景,盒子內(nèi)放有若干只橘子。2.教師扮演娃娃家的媽媽,邀請幼兒來娃娃家做客,用橘子招待幼兒。3.“媽媽”讓幼兒猜一猜盒子里放的是什么。4.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看、摸、聞)。5.幼兒猜對了,教師邊招待幼兒邊示范剝橘子,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6.幼兒邊吃邊說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建議:1.提供給幼兒的橘子個頭要小些,手感軟一些。2.活動前幼兒要洗手。3.教師要提供幼兒放橘子皮、核的盒子和擦手的抹布。4.教師可在本次活動后,分別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畫橘子。 名稱二:甜甜的糖目標:按包裝糖果的特征分類、認識廢紙箱材料:兩種不同包裝的糖果若干、盒子等過程:1.教師將兩種不同包裝的糖果混合放在一起。2.請幼兒根據(jù)兩種不同的包裝進行分類并放進不同的盒子內(nèi)。3.教師與幼兒一起數(shù)糖果的個數(shù),讓幼兒感受糖果有許多品種,數(shù)也數(shù)不清。4.請幼兒每人挑選一顆糖。教師不斷重復問幼兒:“你拿了幾顆糖?”5.幼兒自己動手剝糖果吃,說說自己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建議: 1.兩種不同包裝的糖果是指糖紙是“枕包裝”和糖紙兩頭卷起來包裝。2.提供給幼兒吃的糖果最好是水果糖之類口味特征明顯的。3.要提示幼兒糖紙丟在廢紙箱里。名稱三:好吃的巧克力豆目標:用涂染的方法畫巧克力豆材料:―瓶巧克力豆、油畫棒若干 過程:1.教師出示瓶裝的巧克力豆,引起幼兒注意:――“看看里面裝著什么?”“想不想吃?要吃什么顏色的?”引起幼兒對顏色的注意,并說出某種顏色。2.教師按幼兒的顏色選擇給他吃。教師邊給邊重復某種顏色。3.教師出示一張畫有瓶子形狀的紙:――“我們把外面的巧克力豆裝到瓶子里吧?!?.教師邊說邊示范涂染巧克力豆的方法。“我們一起來裝巧克力豆好嗎?”5.幼兒操作,教師用語言鼓勵幼兒‘紅的豆、綠的豆、黃的豆、藍的豆,滿滿―瓶豆’。建議:1.此活動要以游戲的方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2.幼兒用油畫棒表現(xiàn)涂染比較合適。

托班整合教案――酸酸的甜甜的

酸的甜的教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你不妨看看酸的甜的教案,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

酸的甜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認識“螺”,掌握“庭、鏡、磨、螺、潭”5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

⑵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的意境。

⑶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洞庭湖的靜美。體會詩人用心感悟自然,用愛抒寫自然的情懷。

[策略與方法]

反復朗讀,背誦,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借助工具書理解古詩。

2、教師準備:

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

前三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大自然的美麗,今天我們來看看祖國風景名勝的美。談談自己到過哪些風景名勝,激發(fā)學生對風景名勝的向往。

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

1、讀詩。

2、解詩題:

詩題“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從一個“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詩句:

⑴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

⑵學生質疑:

根據(jù)學生發(fā)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

(看注釋、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

⑶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

⑷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

⑸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如詩句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洞庭湖中

“洞庭”“湖光”“秋月”“潭面”“無風”“鏡”“遙望”“山水”“白銀盤”。

3、讀著詩句讓你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4、解答疑問:

“兩相和”“鏡未磨”“翠”“青螺”等詞語的理解部分學生會感到困難,教師

可以結合資料進行說明。

4、讀全詩,體會望洞庭的動之美。

5、品味吟讀,入境背誦:

理解了詩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夠入情入境地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景,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就更好了。

鼓勵學生背誦。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學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記憶“庭、鏡、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孟浩然也寫了一首描寫洞庭湖的詩,我們來比較背誦欣賞。

酸的甜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留戀、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設計理念:

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jié)課的真正目的。根據(jù)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教學重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ハ嘟涣?。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鳥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

“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 18、鳥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樹

第二次: 鳥的天堂

第二課時

一、 引入: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

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鳥的角度來感受“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讀12-13自然段,看看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活潑可愛、鳥多)

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fā)言)

2、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平時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境?

3、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tài)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tài)美。

(引導讀“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讀出鳥的可愛;引導讀“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和“眼睛應接不暇…”讀出鳥的多。)

4、學生讀完后問:這一只小鳥在興奮地叫著,它可能在說什么呢?假如你就是這只小鳥,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往小鳥生活的環(huán)境——大榕樹身上聚集。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7-8自然段的內(nèi)容)

1、自由讀這部分,找出小鳥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關句子旁邊寫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小鳥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班級交流。(樹大、美)

A、當學生講到樹大、美的特點時,出示掛圖幫助學生理解。

B、引導理解“不可計數(shù)”和“臥”字。

C、你還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說出來討論討論。

D、假如你沒有,那老師想提出一個問題,出示:“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蔽也幻靼住靶碌纳陬潉印敝傅氖鞘裁矗髡邽槭裁磿羞@種感受呢呢?

1)、學生討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樹葉多,小鳥撲翅膀時動;②“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③有風吹過。)

2)、交流并說明理由。

E、這么美,這么大的樹!我們怎么才能用讀來表現(xiàn)出樹的這些特點呢?

指名讀7-8自然段。評價:讀得怎么樣?想不想聽老師讀。

教師讀,讀得怎樣?讀第12-13自然段時我們要求讀出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美,這兩個自然段應該怎樣讀呢?(讀出它的靜態(tài)美)

齊讀。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六、學習生字

酸的甜的教案 篇3

一、教學內(nèi)容:

要下雨了(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二冊)

二、設計理念:

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追求,融朗讀、體驗、感悟、積累、表達為一體。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帶有疑問、感嘆的句子。

五、教學難點:

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六、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小動物圖片及頭飾

教學過程:

一、釋題激趣

1、質疑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師板書:16、下雨了

生發(fā)現(xiàn)問題,師適時引導學生比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區(qū)別

2、談話導入

夏天的時候,在下雨之前,天氣有什么變化?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醒學生在初讀課文時需注意的幾點。

2、把文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

3、學習生字

三、圖文結合,感悟課文

1、師: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呀?今天老師也把這些小動物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家歡迎嗎?出示動物圖片

2、出示課件1-3自然段

3、點名讀第1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指導讀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對話,體會小白兔急切疑問的語氣。

5、了解小燕子為什么低飛的原因。

6、會用“正……呢”句式說話。

7、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加上動作。

8、出示課件4-6段,師隨畫面講述故事情節(jié)。

9、討論: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

10、生讀4-6段,了解要下雨了,小魚游出水面的原因。

11、學生自讀自悟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師適時引導,你想對小魚說些什么呢?(鼓勵學生個性化語言表達)

12、體會悶的感覺。

13、點名讀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

14、出示課件7-8段

小組討論質疑,匯報交流。

課件出示問題:小白兔會對小螞蟻說些什么呢?

螞蟻搬東西,是因為_____,所以_____。

四、配樂朗讀,深化體驗

五、擴展延伸

1、除了這三種現(xiàn)象,你還知道哪些?

2、假如小白兔頭上飛過的不是小燕子,而是蜻蜓,小白兔會怎樣問?蜻蜓又會怎樣回答呢?

酸的甜的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可愛的草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篇課文綜合體現(xiàn)本學期學習的兩個重點: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課文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課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膩),接著寫了草塘的美麗景色(驚喜),然后寫了草塘春、冬兩季豐富的物產(chǎn)(贊嘆),最后通過寫“我”在水泡子里逮魚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體會草塘的美。

3、了解北大荒草塘的優(yōu)美景色及豐富物產(chǎn),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以及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草塘的可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文插圖,引入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檢查預習

1、引導交流收集的有關北大荒的資料。(教師補充介紹,使學生了解北大荒原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豐富的土地資源長期處于沉睡之中,解放以后,廣大解放軍官兵開發(fā)北大荒,建起了一個個機械化的國營農(nóng)場,把北大荒變成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組詞,集體糾正誤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引導交流讀文收獲,并質疑、解疑。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五、熟讀課文,了解草塘的可愛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1、學生讀文思考后,集體討論。

2、教師引導歸納:草塘的可愛主要表現(xiàn)在景色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兩方面。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次走進了可愛的草塘,整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現(xiàn)在,請大家回想一下,草塘的可愛主要表現(xiàn)在哪兩個方面嗎?(景美、物豐)

2、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可愛的草塘。(板題,齊讀)

[設計意圖:既檢查了學生上節(jié)課的學習及知識掌握情況,又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作了鋪墊。]

二、精讀課文,感受草塘的可愛 ,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一)欣賞草塘美麗的景色

1、課件出示閱讀思考一: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草塘美麗景色的句段,認真讀一讀。

2、學生默讀思考,勾畫相關語句。

3、引導交流,相機出示有關段落,指導體會朗讀。

(1)指導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學生自由讀,體會草塘大、綠的特點。

②學生再讀,劃出文中表示綠的詞語(鮮綠、翠綠、墨綠),師課件演示幾種不同的綠。

③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表示綠的詞語。

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指導理解十八、十九兩個自然段:

①學生齊讀后,引導體會小河的水清、草塘的景美。

②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讓學生充分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感。]

(二)感受草塘豐富的物產(chǎn)

1、課件出示閱讀思考二:自由輕聲讀全文,找出文中描寫草塘物產(chǎn)豐富的段落。小組合作討論: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草塘物產(chǎn)豐富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學生讀文思考,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引導體會草塘的物產(chǎn)豐富主要表現(xiàn)在狍子多、野雞多、魚多;指導讀出小麗的自豪之情和作者的驚喜與贊嘆之情。)

[設計意圖:用講故事的形式理解俗語,激發(fā)學習興趣,進一步感受草塘的物產(chǎn)豐富,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想象能力。]

(三)體會“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1、播放草塘風光片,引導學生交流感受。

2、引入閱讀思考三(課件出示):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隨著對北大荒草塘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對草塘的態(tài)度有哪些變化?

3、學生讀文思考后,全班交流,師引導、板書。(呆膩、驚喜、贊嘆、愛戀)

4、再次齊讀課題,深化情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草塘的可愛,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體現(xiàn)了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情促讀的教學理念。既讓學生體會到草塘的景美、文章的語言美,又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在這期間,我還將隨機使用電教媒體來輔助教學,其目的就是使教學的重點更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松自如一些。]

三、總結拓展

1、小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

2、指導練筆:為北大荒寫一段廣告詞。

(1)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2)學生在班內(nèi)交流廣告詞,集體評議。(如:茫茫草塘綠浪涌,春冬兩季趣無窮。

景美物豐惹人戀,小河奇景留心中。)

[設計意圖:用寫廣告詞的形式,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通過暢談“旅行”感受,學生可以盡情表達對草塘的贊美之情,進一步理解草塘的可愛。]

四、布置作業(yè):

課件出示: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句子和詞語抄寫一遍,積累下來。

3、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chǎn)?請選擇其中一件,用一段話描寫下來。

【板書設計】

呆膩

大、綠

景色美麗 驚喜

水 清

26可愛的草塘 贊嘆

狍 子

物產(chǎn)豐富 野 雞

魚 …… 愛戀

酸的甜的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

義務教育小學《體育與健康》三年級教材《耐久跑》。本課計劃用五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復習站立式起跑,途中跑的擺臂技術,600或800米跑走交替。第二課時,途中跑技術,慢跑5至7分鐘。第三課時全程跑。本節(jié)課是第三課時的內(nèi)容。

2、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是小學體育課教學中最基礎的一節(jié)課,也是較為單一、枯燥的一節(jié)課。就課的內(nèi)容來講,是一節(jié)體現(xiàn)學生對“跑”這個人類基本能力的一種再理解。對教材內(nèi)容本身來講,比較單一、對學生而言比較枯燥。但對學生成長素質過程中,則是一節(jié)必須掌握的、技術性的一節(jié)訓練課。

本節(jié)課在教材安排上把單一、枯燥的內(nèi)容盡量趣味化,選用趣味性強的組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準備部分選用唱游“找朋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展示自我團隊”游戲,看誰組合的圖形多來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即把枯燥、單一的耐久跑轉換了形式,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又盡可能多自然地賦予它達到多個領域目標。最后,結束部分在輕松和諧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3、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新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的要求制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⑴利用唱游“找朋友”,使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準備活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練中。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興趣;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體育不是單純獨立的,而是和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是可以和其他學科相互整合的一門學科。

⑵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嘗試,掌握耐久跑的技能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jié)奏。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jié)奏是困擾學生對耐久跑理解過程中最不容易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是今后學生面對中長跑教學的一項基本技能,是要求必須理解和掌握的,所以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正確了解耐久跑的體力分配方法。 體力分配方法實際是一種素質的體現(xiàn),是學生在這項活動中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的培訓,如何進行體力分配,不僅要求學生對自己體力有一個自我認識,而且要依據(jù)實際情況做出自身反應,找出對策制定自己的方案。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講解示范法、多媒體演示法、直觀教學法、談話啟發(fā)法等。

2、學法:觀察法、練習法、討論法、比較法、自主學習法。

學法指導只有與教法相結合、與教材特點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才能幫助學生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故結合教法、教材特點、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課前的準備,課堂上的自主學習,積極動腦,合作鍛煉。在自主學習中,通過看、想、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枯燥、單一的耐久跑轉換成趣味性強的一節(jié)體育課。

三、說教學程序

耐久跑是小學體育課中田徑重點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本人運用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目的在于使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本課的知識,提高上課興趣,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整理學生隊列,安排見習生,學生在音樂《找朋友》的節(jié)奏中進行準備活動和熱身運動。達到課程的初始要求,使學生在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中身體處于課程要求的生理興奮狀態(tài)。

2、直觀學習,進入新課。

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直觀的多媒體資料,在教師的講解啟發(fā)下,進行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并在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進行自我消化,達到教學目標。

3、討論分析,分組進行練習、比賽。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練習,體育干部要起帶頭和組織作用。

規(guī)定比賽時間5至7分鐘,分組進行比賽,看那一組組成的圖案最多。

⑴在比賽中,教師要時常進行提醒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jié)奏方法,當好比賽裁判。

⑵比賽結束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各組的情況,表揚優(yōu)秀團隊,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激發(fā)學生自我鍛煉的興趣。

4、在自編舞《歌聲與微笑》中放松活動。

5、課堂講評小結,收回器材,師生道別。

四、課后小結

1、預計生理指標:

⑴課的密度:35──40%。

⑵平均心率:135±5。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并鼓勵學生平時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

酸的甜的教案 篇6

《年月日》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九單元中的一個教學內(nèi)容。主要介紹了時間單位“年、月、日”之間的基本含義以及內(nèi)在聯(lián)系;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判別平年、閏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識。本節(jié)課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圍繞教學重點“講清時間單位年、月、日等知識”,讓學生運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自己觀察→質疑→再觀察→再質疑→結論→驗證,記住各月,平年、閏年及各季度天數(shù)的作用,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情況分析:

由于年月日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三年級學生對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對一年、一月的天數(shù)也有初步了解。但是學生對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由來,判斷、記憶的方法的了解等幾乎沒有,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通過自己網(wǎng)絡搜索獲得這方面的信息。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及由來;知道各月的天數(shù)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2、過程能力與方法: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通過觀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通過對年、月、日的探究學習,使學生形成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精神。

4、信息技術能力目標:能以獨立或協(xié)作方式正確、熟練地操作信息工具,在網(wǎng)上瀏覽、檢索、有關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通過觀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是新授課,學生對年月日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初步階段,因此要讓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自己探究出年月日之間的奧秘。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我共分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新課。學生回憶生活中一些有意義的日子,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年、月、日”在我們生活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資源、探究規(guī)律。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生欣賞“萬年歷”,自主尋找有意義的日子,探究年、月、日的基本規(guī)律。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整個過程是觀察→質疑→再觀察→再質疑→結論→驗證等六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運用信息資源,自主探究的實踐過程。

三、搜集信息、鞏固新知。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實踐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是均等的,既能為學生提供自學的舞臺,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許多課外知識。四、操作實踐、延伸拓展。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組聯(lián)系生活、拓展應用的實踐操作拓展題,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基礎性學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拓展性學力。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思考的條理性,數(shù)學結論的明確性。 在本節(jié)課中我落實了:“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條理性,數(shù)學結論的明確性,以及數(shù)學的美。在有關數(shù)學內(nèi)容的學習中,體會實事求是的精神,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最新理念。

酸的甜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過程與方法:1、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2、在熟讀,多種形式讀的基礎上,體會老人是如何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認真觀察、分析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對任何事物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

學前準備:預習課文,課件,多媒體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1.激趣:上課之前呢,老師有個小游戲想和大家一起玩,這里有兩張有趣的圖片,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喲!

2.出示圖片,學生觀察,說出兩幅圖片不同的地方。

師:這只駱駝可不可愛?(可愛)但這么可愛的駱駝卻丟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老師這里設置了三個闖關游戲,只要我們闖過這三關,就能順利找到駱駝,大家有沒有信心?(有)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16課《找駱駝》。

3.教師小結,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聽故事,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現(xiàn)在看看第一關:我是識字小能手。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

師:大家預習的很認真,不認識的字詞都已經(jīng)悄悄地注音了,老師這里呢有幾個詞語考考大家,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準確的讀出來,小小火車哪里開?(小小火車這里開)好,就從這位同學開始。(認讀生字詞:駱駝 跛腳 馱著 憤憤 腳印 啃過 究竟 不緊不慢)看來大家都認識這些詞語了,想一想“憤憤”是什么意思?(很生氣的樣子)跛腳的動作誰能學一下?(動作比劃)看來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那我們大家一塊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師:好,我們順利闖過第一關,給自己鼓鼓掌,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關:“課文內(nèi)容我知道”。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看著你們著急想回答卻答不出來的樣子,老師知道大家心里都讀懂了這個故事,就是沒組織好語言,沒事老師給你們一點小提示,看著大屏幕,想想括號里該填什么(學生答)好,我們再一起讀一讀。

《找駱駝》這個故事講了商人(走失)一只駱駝,向一位老人(打聽),經(jīng)老人(指點),(找到)駱駝的事。

酸的甜的教案 篇8

設計說明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輕重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對常用的質量單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且大部分學生對質量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谏鲜銮闆r,本設計關注了下面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學具,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動中,獲得有關千克的豐富體驗,從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注重對實踐過程的指導和實踐結果的總結。

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注意實時調控和指導,使學生的實踐更有層次,目的性更強;在每項操作之后都幫助學生得出相應的結論,有效地促進了知識的生成。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盤秤

學生準備

鹽 牛奶 黃豆 回形針 花生米 軍棋 2分硬幣 蘋果 雞蛋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觀察主題圖,找出有關信息。

提問:(1)圖中淘氣和小鳥分別在做什么?

(2)淘氣和小鳥分別有多重?

(3)誰的體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樣知道的?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淘氣的體重是30千克,小鳥的體重是50克,淘氣比小鳥重。

小結:淘氣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小鳥的體重用“克”作單位,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

⊙探究新知

1.認識秤,學會讀數(shù)的方法。

(1)了解學生知道的秤。

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標示的凈重知道物品的質量,但是很多物品沒有包裝。例如桌上擺的雞蛋、蘋果等。要想知道它們的質量該怎么辦呢?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見過?(課件出示各種秤)

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見過的秤,比如學生可能通過看圖,看電視,逛市場見過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等。

(2)了解讀數(shù)的方法。

出示盤秤,提問:你知道圓盤上的刻度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嗎?如果指針指向1,表示托盤上的物品有多重?

學生觀察盤秤上的圓盤,知道一個大格表示1千克。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認識質量單位“千克”。

2.動手實踐,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1)稱一稱。

以小組為單位,稱一稱兩袋鹽的質量,知道兩袋鹽的質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請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把兩袋鹽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蘋果,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的質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來稱一稱,驗證自己的估計。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預設

生1:2瓶礦泉水大約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約是1千克。

生3:10本數(shù)學書大約是1千克。

(5)體會幾千克有多重。

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任意稱出幾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蘋果、洗衣液、白菜等課前準備好的物品)

(6)抱一抱。

匯報自己的體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學生依次體會到了1千克、幾千克、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給了學生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對于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大有益處。

幼兒園小班綜合教案:酸酸甜甜的桔子


活動準備課件準備:秋天的果園背景圖、介紹桔子的課件。

桔樹兩棵、果籃、桔子若干、小筐5個、蘋果10只、神秘袋、盤子25只、小毛巾5條、桔子制品:陳皮、桔子罐頭、桔子味的糖果、桔子棒冰、桔子汁榨汁機一臺,一次性紙杯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一、 組織教學,穩(wěn)定幼兒情緒二、 感知桔子的外部特征1、教師出現(xiàn)一只神秘袋,通過讓部分幼兒用手摸,來猜測里面是一種什么樣的水果?

2、再取出神秘袋里面的桔子。讓部分幼兒用手摸來感知桔子的外部特征。

3、(桌子上每組一只小筐、桔子人手一只、蘋果一只)再請每位幼兒拿起身邊的一只桔子來看一看,說出桔子是什么顏色的(桔黃色);什么樣子的(圓圓的、扁扁的)。

4、引導幼兒自己說出桔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軟軟的、粗糙的。)5、看一段桔子的課件。加深幼兒對桔子的理解,課件過后。

教師小結:桔子有很多秘密的哦,桔子有大有小,有紅些有綠些,外形是圓圓扁扁的,表皮有點粗糙的,摸起來有點軟,聞起來有點清香。

三、 動手剝桔子并品嘗1、剝桔子教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桔子外面的一些秘密,現(xiàn)在想不想看看桔子里面藏著什么秘密?”組織幼兒自己動手剝開桔子。

(在剝桔子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幼兒靜靜的剝桔子,并學會把剝下的桔子皮放到桌子上的小筐,不要亂丟垃圾。)2、師生一起剝桔子教師:“桔子剝開了,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幼兒自己說出剝開的桔子的樣子。(是一瓣瓣的抱在一起的,)教師:“那我們拿起一瓣桔子,說說一瓣的桔子像什么?”引導幼兒討論。(像小船、像彎彎的月亮)3、品嘗桔子教師:“桔子象艘小船,要開到哪里去呢?讓我們張開嘴巴嘗嘗桔子是什么味道的好嗎?”(組織)并說出桔子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四、 品嘗桔子汁1、教師取出事先準備好的榨汁機、橘子瓣,在所有幼兒的關注下,進行桔子汁的榨汁工作。榨好后在分發(fā)給每一位幼兒品嘗,回味桔子汁的味道。

五、 了解桔子制品桔子:“桔子的用途可多了,平時小朋友還吃過哪些桔子做的食品呢?”組織幼兒討論后;教師依次出示準備好的桔子制品。

六、 桔子皮小制作1、出示陳皮。向幼兒介紹陳皮的藥用功效。

(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2、桔子吃完了,我們用剩下的桔子皮來做個桔子貼畫吧。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變廢為寶。

3、音樂《去郊游》出場。

教師:“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桔子的好多秘密,小朋友們真能干。今天有很多老師來聽課,讓我們把剛才我們摘下的桔子去送給他們吧”。

4、結束:“桔子豐收嘍,現(xiàn)在我們開車去桔子園摘更多的桔子吧”。

組織幼兒在樂曲中做著律動出活動室。

相關推薦

  • 小班科學教案:酸酸甜甜的桔子 目標 1.嘗試自己剝桔子品嘗,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知道吃水果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丟果皮。 準備 1.每組一只筐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桔子。 2.每組兩個蘋果。 過程 1.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
    2020-03-1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托班社會活動設計――酸酸的甜甜的 名稱一:酸酸的橘子目標:認識橘子,學習獨立地剝橘子皮材料:橘子若干只過程:1.教師布置娃娃家場景,盒子內(nèi)放有若干只橘子。2.教師扮演娃娃家的媽媽,邀請幼兒來娃娃家做客,用橘...
    2020-02-03 閱讀全文
  • 酸的甜的教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你不妨看看酸的甜的教案,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1、知識與技能目標:⑴認識“螺”,掌握“庭、...
    2023-08-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綜合教案:酸酸甜甜的桔子 活動準備課件準備:秋天的果園背景圖、介紹桔子的課件。 桔樹兩棵、果籃、桔子若干、小筐5個、蘋果10只、神秘袋、盤子25只、小毛巾5條、桔子制品:陳皮、桔子罐頭、桔子味的糖果、桔子棒冰、桔子汁榨汁機一臺...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學習故事:甜甜的草莓 自從泫霖你參與了草莓種植后,每次來到陽光農(nóng)場,老師發(fā)現(xiàn)你都會到草莓種植箱旁邊去看看。在種下草莓的同時,在你的心里也種下了神奇的中的種子。你會給草莓澆水,看到旁邊又小草出來了,你會輕輕的把小草拔掉,我能...
    2021-02-26 閱讀全文

目標 1.嘗試自己剝桔子品嘗,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知道吃水果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丟果皮。 準備 1.每組一只筐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桔子。 2.每組兩個蘋果。 過程 1.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

2020-03-10 閱讀全文

名稱一:酸酸的橘子目標:認識橘子,學習獨立地剝橘子皮材料:橘子若干只過程:1.教師布置娃娃家場景,盒子內(nèi)放有若干只橘子。2.教師扮演娃娃家的媽媽,邀請幼兒來娃娃家做客,用橘...

2020-02-03 閱讀全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你不妨看看酸的甜的教案,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1、知識與技能目標:⑴認識“螺”,掌握“庭、...

2023-08-25 閱讀全文

活動準備課件準備:秋天的果園背景圖、介紹桔子的課件。 桔樹兩棵、果籃、桔子若干、小筐5個、蘋果10只、神秘袋、盤子25只、小毛巾5條、桔子制品:陳皮、桔子罐頭、桔子味的糖果、桔子棒冰、桔子汁榨汁機一臺...

2019-12-12 閱讀全文

自從泫霖你參與了草莓種植后,每次來到陽光農(nóng)場,老師發(fā)現(xiàn)你都會到草莓種植箱旁邊去看看。在種下草莓的同時,在你的心里也種下了神奇的中的種子。你會給草莓澆水,看到旁邊又小草出來了,你會輕輕的把小草拔掉,我能...

2021-02-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