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孩子一點自由活動時間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央視2020開學(xué)第一課播出時間 給幼兒講故事 教育孩子筆記 今天中班老師請假我?guī)О?,課間休息時我感覺天氣較好,就讓孩子們到園里自由玩耍,孩子們高興極了!小朋友們又是翻跟頭,又是跑又是跳,不斷有小朋友摔跤,照樣高興的爬起來繼續(xù)玩,我雖然提心吊膽,怕出事故,但看見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樣子,還是讓孩子無拘無束的盡情的玩,尤其是玩玩具時孩子們小臉蛋高興的像一朵朵花,即使性格內(nèi)向一點的孩子拉著我的手也是滿臉的高興,孩子們高興的話語滔滔不絕:老師我給你帶糖吃,老師我給你拿大頭貼,老師我買雪糕給你吃……我心里酸楚楚的,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伙伴們爬樹上墻,下灣摸魚,冬天滑冰、玩陀螺,大家每次都玩的滿頭大汗,而且不斷有孩子受傷,但是幾乎沒有誰家大人干涉,孩子們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多么值得懷念啊,再看看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祖輩父輩幾代人細心呵護著生怕有一點點的閃失,在幼兒園里即使受小小的一點傷家長也會刨根問底,又加上當前安全第一的教育形式,讓老師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工作,根本不敢讓孩子自由活動,,殊不知孩子們快樂的天性也在一步步被扼殺。呼吁家長朋友們不要給老師太多的壓力,你在給老師降低壓力的同時也給予孩子們快樂和自由。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
一天孩子們吃完了點心,我正幫女孩子梳頭呢?紫頤就坐不住了,跑到游戲框子里拿出來面具戴上。傍邊的昕看見了也學(xué)他拿起面具戴在臉上。之間紫頤隊昕說:“我是小白兔,你也是小白兔?!闭f完便哈哈大笑起來。昕聽見了也說:“我是小白兔你怎么也是小白兔?!眱蓚€人的笑聲引來了其他孩子的圍觀。于是借著這個機會孩子們紛紛帶起了面具,用面具身份和別的孩子進行對話。有的說“老鷹來了?!庇械恼f:“大獅子來了”。害的其他孩子都趕快躲到我身旁藏起來。
看來這群小家伙這自發(fā)的表演起來了,于是我干脆放下手中的梳子對他們說老鷹來了你們應(yīng)該做到位置上,說明你們回家了。于是在老鷹和獅子的威脅下,小動物們都坐好了。可是當老鷹和獅子剛離開一會,小動物們就又墊著腳出來了。這次課件活動孩子們笑得很開心,連平時不怎么積極參加活動的孩子都積極的投入進來了。
因為是小班,所以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我多半是邀請他們?nèi)フ乙槐緯纯?,或者是找個毛絨玩具玩一玩。孩子們相隊交流很少,他們最對只會和傍邊的孩子們說我能和你一起分享這本書嗎?不會出現(xiàn)今天的角色扮演了。于是我想現(xiàn)在小班孩子已經(jīng)到幼兒園快兩個月了,對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適應(yīng)。那我們是否可以適當?shù)姆攀肿尯⒆舆x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在課間玩一玩。多給孩子們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少一些老師的“規(guī)定”。
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今天中午嘉怡的媽媽從外地工作回來,說很久都沒有見到孩子了,要來幼兒接孩子回家吃個飯。我?guī)Ъ吴鶍寢寔淼轿覀儼嘈∨笥褌冋谂d高采烈地的玩玩具。嘉怡媽媽起初站在教室外面迫切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終于在眾多的孩子中發(fā)現(xiàn)了嘉怡,這是嘉怡也看到了媽媽,抬頭看了幾秒鐘像是認錯了人似的,又把頭低下專注的玩手里的玩具。我招呼嘉怡媽媽走進教室,來到嘉怡身邊,嘉怡并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趕緊跑到媽媽的懷里跟媽媽撒嬌,而是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樣子,似乎不認識媽媽。我怕嘉怡媽媽心里不好受,趕緊跟嘉怡說:“嘉怡,看看這個人誰,是不是媽媽呀,趕緊讓媽媽抱抱”嘉怡卻搖搖頭說不認識這個人。此時我看到嘉怡媽媽的眼中充滿了淚水跟我說“跟孩子分開時間太長了”。嘉怡跟媽媽回家了卻沒有半點高興的樣子。家長為了工作往往將孩子送給爺爺奶奶照看,幾周或是幾個月來看一次孩子,以至于孩子都父母都陌生了,他們不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甚至媽媽換個發(fā)型都認不出來了,在他們的印象中爸爸媽媽就是每個月回家給自己送好吃的東西好玩的玩具的人僅此而已,自己在外拼命的為孩子掙錢,回家卻看到孩子對自己如此陌生,哪個做父母的不會難受!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吧,讓他們真正體會一下父母親的溫暖,讓他們在沒有任何缺憾的環(huán)境下快樂的成長。
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在一次的餐后活動中,我準備帶著孩子們?nèi)ネ饷嫔⒉剑叩交顒訄龅厣?,有的孩子又開始交流討論起來,這時我想,為何不讓他們在這場地上坐下來,與同伴說說話,拿手工紙來折疊,給他們一些自由玩的時間呢?于是,我對小朋友說:“今天,你們就在這場地上玩,但要求是不能離開場地上的點子?!焙⒆觽儎偮犕?,就三三倆倆的結(jié)伴玩游戲了,有幾個男孩子拿著紙在折疊紙飛機,準備比賽誰飛的遠,有的組成了一個山洞,還有的孩子在高興的叫喊著,我走過去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
原來,這是一個新游戲,我問雯雯說:“這游戲誰教你們的呀!”她說:“是我們自己想到的,因為以前玩過石頭、剪子、布的游戲
,現(xiàn)在給這個游戲重新改了一下,我們拿兩個手進行出拳,最后把輸?shù)哪莻€抓住,抓住的小朋友就被淘汰,最后留下一個小朋友就是勝利者?!笨粗麄兺娴酶吲d勁,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慢慢地,這個游戲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玩得也越來越起勁,……這次的活動沒有老師預(yù)設(shè)的目標,沒有老師的三規(guī)四律,甚至老師隨著孩子的快樂而快樂。
我想,今后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多一些這樣的安排,多給一些孩子的自由空間,讓孩子多一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教育筆記:《給孩子一點時間》
教育筆記:《給孩子一點時間》
這個學(xué)期,大二班轉(zhuǎn)來了幾位新生,剛開始孩子對新環(huán)境比較陌生,過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也逐漸適應(yīng)了這個新集體。
有個小女孩她叫xx,她是個安靜乖巧的小女孩,膽子很小,說話的聲音也小小的。她每天中午吃的飯?zhí)貏e少,盛的飯菜每次都會剩。有一次,爸爸送她來上學(xué)時特地跟我說:“王老師,xx中午吃的比較少,少給她盛點飯,她晚上吃的比較多?!彼詮哪且院螅o她盛的也比較少,可是發(fā)現(xiàn)她還是吃不完,吃飯吃得特別慢,喜歡發(fā)呆。后來跟xx的奶奶溝通過,原來奶奶看她吃飯比較慢,就直接喂孩子,所以導(dǎo)致孩子在幼兒園時不想自己吃飯。
針對這個問題,老師跟xx的家長也溝通了。
在幼兒園吃飯時,每次我都會跟xx說:“老師已經(jīng)給你盛少了,希望你能把它吃完?!眡x點點頭。在孩子吃飯時,我也會鼓勵她。平時老師會跟xx談?wù)勑?、抱抱她、拉拉她的手,這樣做為的是讓她不再那么畏懼老師,也拉近老師和她的距離。慢慢的xx不再那么害怕老師了,并且有什么事都會想和老師分享,這讓我很欣慰。
當老師遇到膽小、不說話的孩子,不能沒有耐心地訓(xùn)斥孩子,更不能對孩子置之不理,而是需要老師的耐心和愛心,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了解老師,也給老師和孩子更多相處的時間。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就會慢慢拉近跟老師的距離,不再會有畏懼心理??傊美蠋煹膼坌暮湍托娜Υ恳粋€孩子,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給孩子一點空間
一走進小(1)班教室,孩子們總是叫著“蔡老師,你來了!”更有孩子們跑過來,抱住我的大腿,跟我親熱。孩子們喜歡我,所以他們很歡迎我去上課,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我會帶他們?nèi)ネ嫔场S浀脦滋烨斑€是下雨天呢,小朋友說:“老師,我們?nèi)ネ嫔嘲?”他們很如饑似渴的樣子。今天天放晴了,孩子有需要,我會把整個下午的時間都安排給孩子玩沙子。對孩子們來說,玩沙多有趣啊,可以無拘無束,無規(guī)無矩。但是我們的家長,甚至在職的老師就是因為玩沙很臟,會把衣服弄臟,更會把活動室弄臟,就一而再再而三不組織孩子去玩沙。試問,臟怕什么呢?臟了我們可以洗!但是孩子愛玩、想玩的天性抹掉了,那時候孩子還是孩子嗎?
總是聽見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玩這個玩那個,家長很抗拒,“這個不要玩,太臟了!”“那個不要玩!”“畫畫太臟了,弄得滿手是油畫棒!”這是孩子啊,他們就是在玩中學(xué),學(xué)中玩!不玩,你讓他們干什么呢!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yīng)該鼓勵孩子們?nèi)ネ?,至于該怎么玩,老師要自己動腦筋思索,怎樣玩,教出來的孩子才是聰明的。舉個例子:有老師很死板地教孩子一個一個數(shù)數(shù),這是孩子的表象記憶啊,認識字了但是一定不理解這個數(shù)字的含義。有老師就不同了,他們把數(shù)字滲透到游戲活動中去了,通過游戲這種載體孩子很輕松的認識數(shù)字而且也理解數(shù)字的含義了。
你把知識給了孩子,同時又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這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多給孩子一點愛心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而那些喜歡調(diào)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但往往又事與愿違。
細想起來,其實這些喜歡調(diào)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
何宇翔是我們大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討人喜歡。
可他又是典型的調(diào)皮大王,搗亂鬼。
在與小朋友的游戲時特別容易發(fā)生沖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
在我的觀察中何宇翔,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游戲。
每次在區(qū)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xiàn)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guān)注。
但他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jīng)常導(dǎo)致一些何宇翔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經(jīng)常讓小朋友給打小報告。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狀:看書的時候,他總是不斷的下座位,和別的小朋友搶圖書,而在搶圖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所以,我聽到的就是:“老師,何宇翔搶我的圖書了”“老師,他碰到我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guān)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么辦,鼓勵他與小伙伴要搞好團結(jié),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xué)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
何宇翔小朋友的繪畫比較有創(chuàng)意,在活動時,我有意拿著他的作品向小朋友進行展示,進行表揚,引導(dǎo)孩子們向他學(xué)習。
慢慢的,何宇翔小朋友的笑聲多了,小朋友們都愛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diào)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宗旨,愛是我們的教育手段,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賞識,多關(guān)愛一下調(diào)皮的孩子吧!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給孩子一點的空間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敖o孩子一點的空間”!
今天放學(xué)晚接的時候,我們班大部分的家長都非常準時的來接自己的孩子。
只有倪天宇和黃立洲兩位小朋友還沒有接走,他們倆就在教室里安靜的坐著,睜著大眼睛使勁的往外看。
我在教室里收拾整理,看著他們著急的樣子,猛然想到今天吃餐點的時候還多了一個蘋果(有個小朋友沒有來),于是我就說:“想家了吧,沒關(guān)系的老師還在呢,對了這里還有個蘋果想不想吃呢?”聽了我的話,他們倆都急忙跑到我跟前搶著說:“我要吃,我要吃”可是就有一個蘋果怎么辦呢?,他們來倆都睜大眼睛看著我仿佛在說:“老師,你說怎么辦呢?”我剛想要把幫他們解決,可又一想:“這樣的問題時常發(fā)生,何不乘今天讓他們自己解決呢,也許是個很好的契機呢”于是我就說:“這個蘋果問題也挺讓我為難的,到底該怎么辦呢?你們又沒有好一點的辦法啊”他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也鼓滴滴的直轉(zhuǎn),我也微笑的看著他們,過了一會兒,倪天宇說:“那不讓黃力洲吃吧,我在家一直吃的”黃力洲一聽連忙說:“不不,我家也有的,老師讓天宇吃吧”他們倆你推我,我推你,我看著哈哈大笑說:“那你們都不吃,蘋果怎么辦呢?”力洲聽了小聲的說:“要不,老師你把蘋果分開來,我們一人一半分開來吃好嗎?”天宇也表示故意還直說:‘我們是好朋友,現(xiàn)在都有的吃了,真好!“我聽了也表示同意,已經(jīng)到了我想要的結(jié)果了。
于是就把蘋果分開,他們倆津津有味的吃著蘋果,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也暫時忘記了還沒有人接的難過……一場風波就這樣在無聲中平息了。
事后我在想,在平時的教學(xué)教育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吵鬧爭奪的現(xiàn)象,如果在孩子一求救,一告訴,老師立馬就解決,孩子們也許一開始表面是會認同,可心里肯定輝不服氣。
而且也不符合“以幼兒為本“的教學(xué)理念。
我們老師可以用一兩撥千斤的方式,先去安撫幼兒的情緒,然后引導(dǎo)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既解絕了問題,又增進了孩子的協(xié)商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有時候包辦并不是最好的,有時候,我們應(yīng)該給幼兒一定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商量,這未必不是件好事。
關(guān)于“給孩子一點的空間”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給孩子一點自我管理的空間
由于現(xiàn)在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這讓家里的大人都圍著孩子轉(zhuǎn),將其當成寶,什么都不舍得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喜歡包辦代替,這造成幼兒毫無自理能力,和錯誤的判斷意識,久而久之下使幼兒形成了“只要我不想做、不愿意、懶得去的事情,父母就會幫我去做”的意識。
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懂得并學(xué)會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應(yīng)該自己做,不要借他人之手,形成依賴意識。
更要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在我們的鼓舞下,幼兒能夠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學(xué)習。
小朋友小時候,媽媽總是會幫她做很多事情,可是漸漸地,她喪失了自我動手能力,長大了,上幼兒園了,老師告訴她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做之后,她逐漸開始嘗試自己動手。
可是在家中的時候,她想自己試著穿衣服,媽媽不讓;她想自己吃飯,媽媽嫌她吃飯慢、飯粒掉地上,硬要喂她。
有一天,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情,和她父母交流,建議他們放手給孩子一點自我管理空間,培養(yǎng)孩子自我動手能力。
于是,她的父母欣然接受老師的提議,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她在家中第一次疊被子時,雖然將被子疊的東倒西歪,媽媽看了還是很開心,同時也覺得很欣慰:孩子有進步了。
于是好好地教導(dǎo)她該如何將被子疊好并鼓勵她這種行為,以示嘉獎。
可可(化名)聽到夸獎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熱情更高了。
只要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辦。
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衣服臟了,教給孩子如何去洗;孩子的房間亂了,教給她如何自己去整理,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漸鍛煉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適時的鼓勵與嘉獎,使孩子更有信心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爸爸媽媽操心。
這樣也能培養(yǎng)孩子在生活上的獨立性及動手能力。
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管理,那么,就很難相信他們會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自己。
讓我們給孩子一點自我管理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