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給孩子做出表率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老師故事1、老師要給孩子做出表率這一天,我在活動室里整理常規(guī),在整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無用的東西,便順手往地上一扔。這時,就聽見背后常振宇小朋友在喊:“老師,門后有紙簍?!蔽液鋈幌氲?,我經(jīng)常要求孩子們把紙放在紙簍里去,不要到處亂扔廢紙,可我今天卻把廢紙扔到了地上,老師更應(yīng)該給孩子做出表率。于是,我忙把紙撿起來說:“對,廢紙應(yīng)該扔到紙箱里去,不要隨地亂扔是不是!”
2、曹淑怡小朋友的變化
曹淑怡是一個插班小朋友,他每天來到幼兒園,總是哭哭啼啼地。你要問她為什么,她總說:“我不上幼兒園
,我要回家?!奔幢惆阉齽裣聛?,曹淑怡小朋友總是搬一把小椅子與小朋友隔一段距離坐,不管組織什么活動,他總是說不會。
經(jīng)過很長時間,曹淑怡小朋友到園時,我及時適當(dāng)給予幫助,不管是在學(xué)習(xí)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隨時注意給曹淑怡小朋友以幫助。另外,我特別注意,經(jīng)常在小朋友面前表揚曹淑怡小朋友的點滴進步,需要小朋友幫老師做的事情很多,如發(fā)放彩泥、拿東西等。也有意識的請曹淑怡小朋友來做,讓曹淑怡覺得自己是個受重視的孩子。
從此,曹淑怡小朋友每天愉快地、高興地入園。再也不哭了,這使我深切的體會到,只要我們真正地做到尊重孩子,就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教育孩子的方法
這天,我和孩子們在閱覽室里,看孩子們自己喜歡的圖書,我和他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講著。
這時,常欣的媽媽來接常欣說去串個門。常欣見到了自己的媽媽,高興地把書往地上一扔,跑到了媽媽地身邊。于是,我便對常欣說:“常欣要跟媽媽回家了,高興嗎?”常欣笑瞇瞇地說:“高興!”我便說:“可現(xiàn)在有一本書卻不高興了,因為它回不了家了,今晚不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團聚了!”常欣便說:“我這就把它送回家?!?/p>
我這么幾句話,使孩子的行為發(fā)生了變化,使孩子有被動變主動,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
4、孩子最認真了
這天,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課,劉梓良的爺爺來幼兒園給劉梓良小朋友請假,并和我說:“孩子最聽你們老師的話了?!蔽冶銌枺骸斑@是為什么?”劉梓良小朋友的爺爺說:“這個孩子好幾天一直咳嗽,我就對他說,你就先不上幼兒園了吧,待咳嗽好了的時候再去?!彼f:“不,老師說了,我們小朋友以后不要隨便請假,不要耽誤了上課,在學(xué)期結(jié)束時,考出一個好的成績。”
可是,這些話是對那些入幼兒園不積極,動不動就不上幼兒園了的小朋友說的,可我這一番話,孩子確實這樣認真的。
5、我錯怪了孩子
在上完第二節(jié)課時,孩子們在戶外活動,小朋友們在高興地活動著。這時,我看見常振宇小朋友抱著一個羊角球,我便喊:“常振宇我們現(xiàn)在不能玩羊角球,你不遵守紀律,自己卻抱著羊角球玩了起來?!边@時,只見常振宇小朋友便急忙做解釋說:“老師,這不是我不遵守紀律玩球,是風(fēng)把羊角球刮跑了,我就去把它撿了回來?!笨匆姾⒆右桓蔽臉幼?,我一下明白了,我不問青紅皂白,竟然去責(zé)備他,錯怪他了。
我忙向他道歉:“對不起,是老師錯怪你了?!边@時只見常振宇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6、孩子教育了我
孩子們圍著聽我講故事,有一個男孩不小心踩了我的腳,當(dāng)他意識到之后馬上站起來說:“老師,對不起?!笨粗且槐菊?jīng)小大人的生態(tài),我光顧了笑,可身旁的一個小朋友推了推我說:“老師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
新學(xué)期開始了,我們班陸續(xù)來了許多的新的小朋友。新入園的小朋友因為不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哭是常事。我們做老師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各種方法讓他們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
宣宣是小班的一個小朋友,前幾天剛剛?cè)雸@,剛來時還不哭,可這幾天每天早上進園總是啼哭不止,媽媽早上送她時,他就不停的說:“媽媽早來接我,媽媽早來啊?!笨蓩寢寗傋?,她就會邊哭邊不停的說:“媽媽怎么還不來啊?媽媽什么時候來???你送我回家吧?!安还芪覀冊趺春逅矝]有效果,這幾天我一直為這事煩擾著。
今天早上,我怕宣宣來幼兒園哭鬧,特意早早的等在門口,遠遠地看見軒軒媽媽抱著宣宣走進了,我還沒等宣宣反應(yīng)過來,就抱過來對他說:“宣宣來了,今天萱萱真棒,不哭了,老師真高興?。 睕]想到宣宣聽了眼睛一直看著我竟沒有哭。我高興地一邊抱著她一邊暗示媽媽快走。這時張老師也過來夸獎宣宣,“宣宣今天太棒了,上幼兒園都不哭了,我要獎勵宣宣小紅花”。
走進教室,我和張老師當(dāng)著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宣宣,還立刻發(fā)了小紅花給她??葱谋砬楹孟窈芎π撸埠茏院?。接連幾天我都是等在門口,一見宣宣就說:“宣宣真棒,真的長大了。”果然宣宣入園很少哭了,媽媽也高興的對我說:“還是老師有辦法,以前他在家說的好好地,可是到了幼兒園還是照樣哭,現(xiàn)在變了,不再討厭上幼兒園了。”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了孩子需要鼓勵和表揚,需要老師的肯定,鼓勵的力量很大,我們不妨多用。
要做一個讓孩子信任的好老師
我們班有個調(diào)皮大王——李晟欽,他每天都讓老師頭疼,就連午睡的時候都不能安靜。
今天又到午睡的時候了,我催促著所有小朋友快點脫衣服睡覺,其他小朋友都很聽話,很快就躺進被窩睡覺了。
可是,我一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李晟欽居然衣服還沒脫,我走到他身邊,很嚴厲的問他怎么還沒脫衣服,他看到我生氣了,就迅速地脫掉衣服,鉆進被窩了。
看到小朋友都安靜地躺下了,我松了口氣,以為這下子可以清靜了。
我圍著床邊走了幾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小朋友都睡著了,只有個別小朋友閉著眼睛還沒睡著。
我走到了李晟欽的床邊,發(fā)現(xiàn)他還沒睡著,我知道他肯定是還沒定心下來,我就坐在了他的床邊,看著他睡覺。
可是誰知道,他不但不睡覺,還不定時地睜開眼睛看看我,我提醒了他好幾次,可是他就是不聽。
我想,這樣不行啊,要趕緊想個辦法讓他睡著。
我微笑著對他說:“李晟欽,如果你今天能很快睡著的話,起床后老師就獎勵你一個小標記,好不好???”周琪祥眨著小眼睛問我:“真的?。俊蔽尹c了點頭。
很快,李晟欽閉著小眼睛睡著了。
很快又到了放學(xué)時間了,我看到一向活潑的李晟欽一聲不響的,而且嘴巴里還一直在嘟囔著什么。
我就問他怎么啦,他嘟著小嘴說:“饒老師,你說話不算話,你說我今天睡著了,要獎給我一個小標記的。
”本來我已經(jīng)忘記了,經(jīng)他這樣一提醒,我突然想起來了,對小朋友的承諾還沒實現(xiàn),我馬上拿了一個小標記貼在了他的額頭上,周李晟欽這才露出了笑容。
雖然我最后還是實行了我自己答應(yīng)的事,但是我還是感到一絲難為情,因為我答應(yīng)小朋友的事情沒有及時做到,反而要小朋友提醒。
孩子是這樣的信任老師,而我卻一時疏忽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老師對于孩子的承諾要及時實現(xiàn),孩子是那樣的信任老師,老師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不要把孩子的教育推給老師
最近報載,有父母將不聽管教的孩子送去“魔鬼訓(xùn)練營”,隔天卻接到孩子被拳打腳踢而意外死亡的消息。
即便此前孩子再不聽話,再讓父母操心,那一刻,接到消息的父母親肯定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如果時光倒轉(zhuǎn),相信他們絕不會再將教育的責(zé)任假手他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然而,總有一些父母對自己的言傳身教缺乏耐心和信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于是,老師們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話:“我孩子很不聽話,我們都沒有辦法管他,他會聽老師的話,請老師多操心?!?/p>
且不論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如此托付老師“多操心”,老師能否操心得過來,就是孩子本身也不愿意老師越俎代庖,代為履行父母的職責(zé)和義務(wù)。
曾有一個孩子,學(xué)習(xí)成績還好,父母做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就把他寄到老師家里。起初孩子小,聽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叛逆,他要回家,父母卻不允許,覺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絕對比不上老師,而且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于是,孩子繼續(xù)留在老師家里,他用各種方法反抗老師:逃學(xué)、絕食,甚至與老師對罵……當(dāng)父母親無可奈何地把他從老師那里領(lǐng)回家,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好學(xué)上進的狀態(tài)了。
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習(xí)慣是日積月累的,老師不是神仙,有自己的局限性,沒有扭轉(zhuǎn)乾坤的靈丹妙藥,父母原本想要減輕自己的負擔(dān),結(jié)果只能帶來更多的源源不斷的煩惱。
為了遺憾不再出現(xiàn),為了慘劇不再發(fā)生,為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以金錢的形式轉(zhuǎn)托他人了。
教師要做孩子的榜樣
身為教師,擔(dān)負著教育孩子的責(zé)任,要成為一個好的教育者,必須做到言傳身教并舉。有些教師,雖會言傳,但不善身教,不知道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在幼兒園里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如果你走路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的,你所帶的班的幼兒也會有同樣的習(xí)慣。有些老師要求幼兒要學(xué)習(xí)控制情緒,自己卻常常要求幼兒要有禮貌,自己卻經(jīng)常不主動向人問好;要求幼兒要講衛(wèi)生,自己常常飯前飯后不洗手;要求幼兒要安靜傾聽別人說話,自己卻經(jīng)常打斷他人的談話。諸如此類的言行不一現(xiàn)象,將會損壞教師在幼兒心中的形象,降低其言教的作用。幼兒耳靈眼尖,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們?nèi)诵⌒拇?,渴望模仿老師的言行,希望成為教師一樣的人。但是教師有時候卻忽略了這雙小眼睛,有時卻在不知不覺、有意無意之間起了壞的示范作用。幼兒看到了,就會照葫蘆畫瓢。例如:看見老師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容易發(fā)脾氣,幼兒就很難學(xué)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反之,如果教師每次都禮貌、主動地向別人問好,幫助別人做事情,自己也就會禮貌、主動地向別人問好,并樂意幫助小朋友或鄰里的長者做事情,這叫做上行下效。可見,榜樣的教育,尤其是教師的身教,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懶老師”出“勤孩子”
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諸如系鞋帶、扣鈕扣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后,總有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讓我?guī)椭麄冏鲞@些事晴。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dāng)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我脫不下來”,“老師,我的鞋帶系不上了”,“老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怎么能提高呢?一天,午睡起來后,能力強的孩子們?nèi)韵裢W约捍┬⑷霂?、洗手、喝水,但有幾個孩子始終坐在床上不穿鞋,張媽媽沉不住氣,又要過去幫他們穿,我制止了。過了一會兒,孩子們準備吃點心了,幾個平時一直要我穿鞋子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雖然,有的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還有幾個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因為生病在家長時間不來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包辦承做了所有的事情,來園后退后到自己不會吃飯,我們細心引導(dǎo),及時鼓勵,兩三天后又做得很好了。我猛然發(fā)現(xiàn),這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自己做了,但仍有少數(shù)幾個孩子拿著衣服、鞋子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fā)。我知道這些孩子肯定是不會做。于是,我告訴他們回家后讓媽媽教他們,自己也多練習(xí)練習(xí),爭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我也和家長交談,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誤區(qū)。對于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長時間困擾著我,經(jīng)過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我想做一個“懶老師”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老師要做推動力
子陽和皓軒選擇了手工坊的游戲。子陽不知道怎么穿圖,也不知道要不要打結(jié),就跑來問我。皓軒沒有來問我,他把繩子打了一個結(jié),一根繩子就變成了一個圈,沒有穿過針。游戲時間過一半的時候,他一共打了三個結(jié),三根繩子,沒有穿一個圖案。我問他,你怎么不做包包,他說“我不會做”。“你覺得哪里不會做”。孩子不說話,我說“你先把線穿上”。穿上了,“你拿一個圖形,再拿一朵花,把花穿上去。我把圖片給了陳恩光,他接過去看了會放下了,開始動手制作包包,動作非常慢,到游戲結(jié)束只穿了一兩個洞洞。
皓軒還是一如以往,對活動的興趣不高,勉強坐在那里都不肯動。觀察發(fā)現(xiàn),一個原因是不會,不知道怎么開始,還有一個就是有懶惰情緒
,不自信,比較內(nèi)向,他需要外力的推動才能開展活動。在老師指導(dǎo)他時,他要老師再三問才會回答一兩句,也不會跟老師有一點親近的情緒或動作表現(xiàn)。
面對皓軒的惰性,作為老師要經(jīng)常提醒他,建議他做一些事情,讓他有事情可做,推動他去動腦筋、動手,促使他和別人交往,激發(fā)他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做這些事情的前提是要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任何一個人總有一點有益的興趣愛好的,老師要抓住這個點不放,幫他夸大這個點,讓孩子感受成功、感受快樂,從而慢慢引導(dǎo)孩子向良好的行為習(xí)慣和意識方向發(fā)展。
讓孩子做一次老師
半天的活動帶下來,老師的身心都感覺疲憊了,特別是嗓子口干干的、癢癢的,聲音啞啞的。每次餐前活動的15分鐘,是最不愿開口說話的時候,我一般會組織孩子欣賞故事、名曲、動畫片等活動,但是在欣賞的時候總會把故事、名曲、動畫片中具有教育意義的內(nèi)容提出來教育孩子,而且總有孩子在欣賞的時候會開小會、做小動作,需要不斷的提醒。所以在這個時候是比較難熬的,既希望此時無聲勝有聲,又覺得不能放過教育的契機,所以還是忍不住用又干又啞的聲音進行教學(xué)。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大個子”在問旁邊的小朋友“什么東西越洗越臟?”“什么東西坐著睡,站著也是睡?”……一連串的問題,讓我突然有了靈感,為什么不讓孩子來當(dāng)一回老師,讓孩子來管孩子呢?
今天餐前活動時,我問孩子:“今天誰愿意來當(dāng)一回老師,給大家來猜謎語或者腦筋急轉(zhuǎn)彎?”很多孩子都爭先恐后的舉起了手。第一次嘗試我請了知識淵博的“大個子”,我坐到了旁邊。小朋友都很期待的看著“大個子”,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他不僅出謎語給大家猜,還學(xué)著我的樣子說話:“我請舉手的小朋友”、“好,請你”“你的答案不對”……整個就像個小老師,把課堂紀律控制的非常好。小朋友也很喜歡這個小老師,積極動腦猜答案,實在猜不出來的我就讓“大個子”揭曉答案。幾輪下來,幼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同時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我也只是稍作提醒,不會覺得嗓子痛。
有了第一次的嘗試,得到了不錯的效果,于是我就安排每周2~3次這樣的活動,很多孩子回去請家長教了很多的謎語和腦筋急轉(zhuǎn)彎,帶來給小朋友猜。幾周下來,很多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也得到了成就感和滿足感,還學(xué)到了許多知識,我的嗓子也沒有那么啞了。
有時候,要學(xué)會做一個“懶老師”,又不能冷落了孩子,何不嘗試這種方法,讓孩子管孩子,豈不兩全其美?(梁豐幼兒園錢晶瑩)
孩子需要表揚
一般來說,誰都喜歡聽到贊美,而不愿接受批評。對于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年幼,剛剛邁出生活的第一步,這時他們常常會失敗。人們對失敗的態(tài)度多半是批評,但如果把這種方式同樣用在孩子身上就不適合了。因為孩子這時的失敗,正是他從幼嫩到成熟的必然過程。如果用批評打擊了他的信心,那么,他很可能就此變得縮手縮腳,不敢再做成功的任何嘗試。所以當(dāng)孩子失敗時,應(yīng)給予鼓勵,對這次的失敗表示可惜,但又強調(diào)相信他下次一定能做好。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繼續(xù)努力,敢向困難挑戰(zhàn),最后得到成功。贊美是有方法的,有的父母也贊美孩子,但卻只注意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小部分,而對孩子為此花費的巨大努力卻視而不見,這是不正確的。
贊美孩子應(yīng)著重于不怕困難的決心和認真的態(tài)度,特別應(yīng)該表揚孩子出力最多的某一點。例如:孩子在幼兒園畫好了一幅畫,原來他是不會畫這個畫的,于是他畫了又擦,擦了又畫,雖然比別的孩子時間用得久些,但終于畫好了。那么我們就要贊美,使孩子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此將可增強他以后克服困難的信心。
批評只能作為輔助手段,這樣就可以使孩子了解到他們的行為,是有一定約束的。必要的約束和界限,會使孩子克服任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