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不愛寫作業(yè),竟因家長常說這幾句話!

發(fā)布時間:2020-12-19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寫教案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你張口閉口就是“作業(yè)寫完了嗎?”你可知道孩子結(jié)束了一天繁重的課業(yè)后,最想聽的話其實是:“孩子,你今天過的開心嗎?”

孩子寫作業(yè)時,這些話家長千萬別說!

“快點寫,別磨蹭”

這恐怕是家長最愛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了吧。只要孩子開始做作業(yè)了,家長們就開始警覺起來,但凡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點分神,就會馬上督促到:“快點寫,別磨蹭?!币苍S孩子停下筆只是在思考,亦或是他寫累了,想休息一下而已,而家長若是因此而催促,反倒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一點也不疼愛我,就只知道關心我的成績,我都這么累了,休息一下都不可以?!?/p>

更有甚者,有些家長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督促孩子寫作業(yè),這樣更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覺得“你們怎么能看,我就不能看,太不公平了?!币虼?,當孩子在寫作業(yè)時,家長最好坐在旁邊看書,既給孩子營造了學習的氛圍,還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怎么還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p>

這句話的背后似乎有一種抱怨的口氣,家長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什么都不能干,全都是因為你?!逼鋵嵞愦罂梢匀ジ勺约旱氖?,只要走之前告訴孩子一聲:“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拿捏好分寸。如果你9點前沒寫完那也不要寫了哦,明天到了學校再跟老師解釋吧?!?/p>

你放心,在寫作業(yè)這件事上,老師的威力可是要大過家長的哦。孩子因為怕挨老師的批評,肯定會盡全力完成作業(yè)的。而且,通過這樣的引導,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去承擔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你就不能好好寫?”

孩子作業(yè)寫的潦草,很可能是一開始就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家長一生氣就可能撕掉孩子的作業(yè)本,這在孩子看來卻很茫然,自己沒做錯什么啊,自己已經(jīng)在很認真的做作業(yè)了啊。所以,家長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guī)矩:寫的潦草的,必須要重寫,因為老師會看不清楚。當孩子作業(yè)寫的有進步時,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讓孩子有信心繼續(xù)工整的寫下去。

“就知道看電視,趕緊去寫作業(yè)。”

家長在說這句話的同時,一般都會伴隨著怒氣沖沖關掉電視機的動作。孩子面對這么粗暴的行為,心里通常會有些反感,“不就是看會電視嘛,至于嗎?”其實家長真沒必要因為孩子看電視就對孩子大發(fā)脾氣,你完全可以平靜又嚴肅的告訴孩子:“你再不寫作業(yè)的話有可能就寫不完了哦,小心明天被老師批哦。再看10分鐘好不好?”一般這種情況下,孩子覺得10分鐘已經(jīng)很滿足了。而時間一到,他們就會自己主動離開電視機,認真去做作業(yè)了。

不要再問孩子“作業(yè)寫完了嗎”

試想一下,你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還被老公催:“你飯做好了沒?怎么還不去做飯?”你是什么樣的感受?同樣的,孩子也在學校里辛苦學習了一天,回到家也想先歇一歇,感受一下來自爸媽的愛的溫暖。

一句“你作業(yè)寫完了嗎”,相當于給孩子潑了盆涼水啊?!耙惶斓酵砭椭懒淖鳂I(yè),到底作業(yè)是你們的孩子,還是我是?。?!”于是就會在孩子心里形成“媽媽更愛我的成績”的假象。于是,失去了父母之愛的孩子,就會變得叛逆、頂嘴、厭學等。

愛不是要求,愛是理解和關心。當父母給孩子的愛足夠時,孩子自然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一些要求來回饋給父母。孩子其實沒我們想的那么復雜,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只是爸爸媽媽不愛他們了。

所以,當孩子有不愛做作業(yè)的表現(xiàn)時,請家長先反省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否出了問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家長“不會聽話”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

讓父母與孩子保持密切關系的一項最重要的技巧是傾聽,而不是教育、建議或提供解決方案。

這些東西不僅孩子不需要,還會阻礙他們形成自己的想法。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會神的傾聽。

有時,你需要傾聽他的語言;

有時,你需要觀察他行為傳遞的信息。

優(yōu)秀的傾聽者需要傾聽弦外之音。

要想孩子“聽話”,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傾聽者,只需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但是,與所有習慣一樣,傾聽習慣需要實踐。那么,如何培養(yǎng)傾聽習慣呢?

1.記住閉上你的嘴

“傾聽”的字母還可以組合為“安靜”,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2.當你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專心

面對孩子,你是否隨口應付、被迫答復、被動反應?如果是,按下你內(nèi)心的暫停鍵。(是的,有時,你的確需要按下這個暫停鍵。這一過程僅需3秒鐘時間。)停止工作,深呼吸,然后合上你的筆記本。看著孩子的眼睛,專心傾聽。

3.注意孩子開始講話的方式,然后做出回應

你必須具有很強的自律精神,才能迫使你將注意力從手頭工作轉(zhuǎn)移到孩子的問題上。這是一個重要信號,孩子可以據(jù)此判斷,在他需要你的時候,是否可以信賴你。孩子主動發(fā)起的講話比你的詢問重要得多,例如,你可以借機了解今天學校發(fā)生的事情。

4.如果你現(xiàn)在不能聽他講話,應該這樣答復他

“我聽到你對這事感到憤怒,我希望我們能夠認真討論。不過,現(xiàn)在我需要安排大家去上學,所以暫時還不能和你討論。我們可不可以定一個時間,就在今天晚飯后討論怎么樣?”然后,一定不要忘記你的許諾。按時和他討論。這樣,你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

5.要全神貫注

現(xiàn)在是你傾聽孩子講話的時間。工作問題可以先放一放。孩子能夠感受到你是否在真正傾聽。他可能不會流露出來,但是當你假裝傾聽,實際心不在焉時,他的自信心會受到傷害。

6.為了開啟對話,要積極確認并反映他的感受,不要進行判斷或給出建議

“你對弟弟非常生氣”和“你似乎擔心今天的野外旅行”,這些都是開啟對話的方法;“你必須努力和弟弟相處”和“不要過分擔心野外旅行,你必須去”,這些都會結(jié)束對話。

7.提出非判斷性問題,鼓勵孩子給予真實答復

“今天午飯時你和誰坐在一起?”或者“拼寫測驗怎么樣?”比“今天上學怎么樣?”要引出更多談話內(nèi)容。以“為什么”開頭的問題常常讓孩子處于戒備狀態(tài):“你為什么穿那個?”與“對于今天的野外旅行,你認為大多數(shù)孩子會穿什么衣服?”相比,后者效果要好得多。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會神地傾聽。

8.不要急于提出方案或建議

這意味著,你必須控制自己對問題的憂慮。你的孩子需要一個宣泄的機會,否則他無法更好地思考。然后,他還需要一個思考解決方案的機會,在此基礎上,他才能培養(yǎng)自信和能力。

9.確保話題的安全性

如果內(nèi)心憂慮,人們是無法認真傾聽的。如果他們感到不安全,他們通常會退縮或攻擊,大腦的思維功能則會隨之關閉。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現(xiàn)出憤怒、恐懼或悲傷的情緒,要及時與他重新建立聯(lián)系。告訴他,同時也告訴你自己,你非常愛他,你有責任找到一個適合所有人的解決辦法。

10.通過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到對話的安全性

不要過于摻入個人色彩。首先,深呼吸一下。如果你感到負有責任(“我原本可以阻止這件事!”)或者恐懼(“我不敢相信這種事發(fā)生在我孩子身上!”),你要努力鎮(zhèn)定下來,將你的感受放在一邊?,F(xiàn)在不是分析你的時候,內(nèi)心憂慮于事無補。事實上,無論你的孩子在講什么,你都可以稍后再處理自己的感受。提醒自己,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處理好這些棘手的感受。當他心情穩(wěn)定之后,幫助他制定正確的行動計劃。

如何讓孩子聽我講話?

父母們提出的一個最常見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讓孩子聽我講話?”孩子的頭腦中有很多想法,從午飯時和誰坐在一起到足球選拔賽,再到最新的計算機游戲。在他們的名單上,父母的座次相當靠后,讓我們頗為尷尬。即使蹣跚學步的孩子,關心的事情也與我們不同。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在此時此刻洗澡!

當然,向我提出這一問題的父母們并未真正思考傾聽話題。他們希望弄明白的是,如何讓孩子照他們說的話去做。那么,秘訣是什么?先建立聯(lián)系,再試圖糾正。下面,我們詳細講述一下具體做法:

●在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之前,不要開始講話

主動與孩子接近,輕輕觸摸他。看著他的眼睛,直到他抬起頭來。然后,開始講話。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你不能這樣做,務必確保吸引他的注意。例如,當你正在開車時,可以這樣說:“我能告訴你點兒事情嗎?”

●不要重復講過的話

如果你已經(jīng)問過一遍,孩子沒有做出回答,不要簡單地重復。你沒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時,你應該重新返回第一步。

●言簡意賅

大多數(shù)父母講話太多,弱化了要傳遞的信息,失去了孩子的注意力。當你向孩子作指導時,要盡量言簡意賅。

●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

如果你正忙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的配偶命令你停下來做另外一件對你不重要的事情,你會有何感受?你是否會不予理睬?但是,如果你贊同他的觀點,效果就會大為不同:“我知道,現(xiàn)在很難停下來,親愛的。但是,我需要你……”

●尋求合作

沒有人喜歡聽他人頤指氣使地下達命令。所以,要語氣溫和,給出選擇?!艾F(xiàn)在該洗澡了。你是想現(xiàn)在去,還是過5分鐘去?好的,說定了,5分鐘,好嗎?我們拉鉤?!?/p>

●要安慰,不要責備

當我們情緒波動時,孩子就會關注我們的情感,忽視我們傳遞的信息。如果你的目的是讓大家都上車,不要浪費時間思考你第一次要求時他們?yōu)槭裁床宦犇愕脑?。這樣做,只能讓大家心情更加糟糕,包括你在內(nèi)。你該深呼吸一下,幫助孩子準備上車。上車之后,你可以讓他們幫你想辦法如何準時走出家門。

●設定例行活動

例行活動越多,你作為操練官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孩子在做日?;顒訒r你為他們拍了照片,并將它們張貼在一面小小的招貼畫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會對這些事情擔負起責任來。你的職責僅限于提出問題:“離開家之前,你還要做什么?我們來檢查一下?!?/p>

●做專心傾聽的榜樣

如果孩子向你講述白天發(fā)生的事情時,你的眼睛卻在盯著自己的電話,你這是在告訴他如何處理家庭交流。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聽你講話,就要放下手頭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這只需幾分鐘時間。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編者說】

1、只有我們先學會了“聽話”,孩子才有可能變的“聽話”;只有當我們開始從“上帝”的寶座上走下來的時候,放棄了命令、安排,才有可能與孩子更好的建立起連接,而只有先建立了連接,才能有更好的溝通與合作

試想一下,一個對你既不理解、又不尊重,完全無視你內(nèi)心感覺的人,你還愿意與他溝通、合作么?你心中不會對他的命令與安排產(chǎn)生敵意與抵觸么?甚至在對方和你說話的時候,你心里都在小聲嘀咕著詛咒他……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或許就會有一兩件記憶深刻的事情令你難忘,雖然那時的你還小,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那么憤怒與不滿

同理,如果你能想通自己的感受,那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孩子的感覺了。并不是孩子不想“聽話”,而是被家長的行為推到了那個“不聽話”的位置上了

請永遠記得:孩子是一個有自主意識、思想的,獨立的人

2、很多時候我們情緒失控,不能保持平靜的狀態(tài)面對孩子的問題,是因為自己的大腦自行運轉(zhuǎn)機制所致。慣性思維會使得我們忽略了眼前這件事并沒有多么嚴重、糟糕,而是聯(lián)想起以前一系列孩子令你不滿意的事情,甚至預想出可怕的未來,這些聯(lián)想疊加在一起,就會使你變的焦躁不安,憤怒指數(shù)直線飆升!進而失控爆發(fā)

所以,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記得時刻提醒自己,別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你要做的只是處理眼前這件事,而不是制造激化矛盾或是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3、聊起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我聽過太多父母的頭疼抱怨,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很好的溝通、合作呢?除了今天文中講到的尊重、傾聽,還涉及到家長的說話語氣及方式,是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奶爸就介紹給你看兩篇專門講語氣與方式的文章

孩子不寫作業(yè)不聽話的原因是什么


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講究技巧,讓孩子做同樣一件事,不同的溝通方式會造成不同的結(jié)果。

有的說話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會讓孩子猶豫不決,有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關鍵就看家長的說話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歡的溝通方式:

1、嘮叨式

“你怎么還不寫作業(yè)?”“別看電視了,快寫作業(yè)!”“作業(yè)寫完了嗎?”,慢慢的,一聽到家長嘮叨,孩子就煩。

2、數(shù)落式

孩子總是不停的被語言轟炸:“怎么這么不聽話”“又弄了一地的玩具”“你就知道給我找麻煩!”。

3、打罵式

打罵孩子的家長雖然少數(shù),但是這樣的后果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chǎn)生極大影響。

4、許諾式

許諾孩子學會什么就獎勵什么,這樣談條件許諾的方式,會讓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

良好的溝通要從家長做起,這幾方面千萬要注意:

和孩子交流時,先嘗試接納孩子此時的情緒,再把要說的說出來。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時,不要責罵,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爸爸知道你很想考好”“你下次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樣說話,孩子才會分析自己沒考好的原因。

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多傾聽。問題孩子往往出現(xiàn)在問題家庭。

孩子和家長一樣,都喜歡和愿意聆聽的人做朋友,家長愿意聽,孩子才愿意說。

聆聽是溝通的前提,尊重的體現(xiàn),是對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善于傾聽,習慣傾聽做孩子的朋友,這樣孩子才會愿意把心里話告訴家長,有什么憋在心里的問題才會向家長傾訴。

常常受到表揚與夸獎的孩子,自信心和適應能力會比較強。

長期得不到正面評價的孩子,情感缺失,挫折感強,長而久之,會形成一些自卑、脫離社會、無人際交往的人格缺陷。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想讓孩子聽話,從“把自己的話變好聽”做起吧!

請家長學會對孩子說這六句話!


請家長學會說這六句話,這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愛!

第一句:“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起,我永遠愛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獨一無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價值感)

第三句:“也許你是對的,我只是建議,決定權在你?!?尊嚴與自我負責)

第四句:“相信你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會和你一起面對,盡我的力量陪伴你?!?自信與支持)

第五句:“你無論做得怎么樣,表現(xiàn)如何,你是我親愛的孩子,我依然愛你?!?接納與鼓勵)

第六句:“我喜歡你這種行為,不喜歡你那種行為。這不表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但一切都必須自己體驗并承擔。”(個人化與自我負責)

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向流動,每粒種子按照原本的樣子成長,每個孩子生來就是圓滿具足,如其所是,讓我們帶著對生命無比的信任和祝,輕輕的對孩子們說些滋養(yǎng)心靈的語言吧!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因為家長


如果我們家長自己認為學習是痛苦的,你會把這種痛苦的感覺自動傳給孩子;如果你要認為學習是快樂的,你也會把這種快樂的感覺自動傳給孩子。

認為學習是痛苦的,就停止自我成長,這也是多年養(yǎng)成的積習。一個習慣就是你真實感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每到學習的時候,一往大腦里進,你馬上就感覺到痛苦。一旦你有這種痛苦的感覺,你就會給孩子傳遞過去。這本書會告訴你,讓你體會到學習并沒有想的那么痛苦。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你學習認為很痛苦,那是因為你的老師太差,你周圍的環(huán)境太惡劣了。我們設想:假如我來教大家小學中學課程,學習就是太快樂的一件事情,太簡單的一件事情。學習有什么難的呢?孩子其實是不了解這個事情的。由于愚蠢的老師和愚蠢的家長把感覺傳遞給孩子。做老師的感受會特別深。每次我講課,大家都不樂,所以我會不敢講,感到很痛苦。

農(nóng)村長大的我不懂考大學難度到底多大。當時,我們從來沒見過大學生啥樣。毛主席逝世的那天,1976年9月9日,從師范學校分配來一個大學生。這是我們那個小學校的一件天大的事。那天,我們?nèi)w小學生幫他用小推車推行李。三年制畢業(yè)的大學生,學中文的,到我們廠子去教書,開天辟地第一個大學生。我就一邊推著車,一邊瞅老師,從下邊瞅到上邊,從左邊瞅到右邊??催@個老師到底比我們多點啥?那種感覺:老師怎么和我們正常人差不多呢!

1977年恢復高考,190分就上大學。我們整個農(nóng)場的人考試,其中有一個糧站的北京知識青年,他考了170多分,沒上了大學。據(jù)說數(shù)學考了60分。當時,走道的姿勢都變了。那是考大學,能考60分?人們說就那么難!這就是人們觀念的傳遞。

1978年時,我們老師和我一起考大學。當時,報名費三塊錢,我就去了。我是初中畢業(yè),當時也沒想考大學,也沒有什么包袱。結(jié)果,我的數(shù)學得了70分。初中課程我學完了,考大學的題我就能打70分?結(jié)果,我信心大增。原來沒有人們說的那么難!

然后,我就上了縣一中。1980年,老師和我們一起考大學。我是考了400分,我的老師考了200分,中專都沒考上。和我一起的,并且是教過我的老師。當時,我就覺得:在人們看來,考大學那就太難了,學習簡直太難了。

記得,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就這么講:“三角函數(shù)不好學,同學們要注意噢!”老師給你的感覺暗示就是:三角函數(shù)太不好學了,這東西太不好學了。我的一位高中幾何老師,從師大畢業(yè),到我們學校教學。在解析幾何課前,他發(fā)表講話:“那個解析幾何,大家要注意,大家要好好學習!要到講解析幾何的時候了,高中學生,十個有三個學不會。有三個學好就不錯了?!碑敃r,我想:解析幾何真的那么難學嗎?開學了,數(shù)理化書一出來,8冊書我全買了。解析幾何書360多頁,從第一道題我一直做到最后一道題。最后,做到解析幾何的題,我成了比老師還厲害的學生了。所有高中解析幾何題,我沒有不會的。我就不信,它能難到哪?不就那么幾條線:拋物線、雙曲線、橢圓、圓、直線,就那么幾條線,然后,用這幾個方程導出,有什么難的?老師覺得難,難死了!他一說難,在學生那里是要翻倍的。大家想:我教你們,我要說難,你們會怎么想?人的智力不是這么開發(fā)的。老師覺得難,家長覺得難,孩子自然就覺得難。這種觀念的傳遞在不自覺中進行著,深深影響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各位家長,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你有多少這樣的心理暗示在誤導著孩子?

一個家長曾和我說:“現(xiàn)在小學四年級的孩子課業(yè)多重啊!”我說:“我想知道你孩子的課業(yè)到底有多重?”家長們可曾想過,你說課業(yè)重時,會給孩子的心情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孩子怎么說的:“這不得累死我嗎?這么大的小孩能學這么多嗎?”我想問你:“你的孩子到底學多少是重的?學多少是輕的?”

“拿15斤的東西是重的?還是拿20斤的東西是重的?多少是重的?多少是輕的?”有的家長說:“那你就看他是怎么拿法?他要是覺得這個東西很重,他就覺得重,可能拿不了?!边€有的家長說:“一個是分誰拿;一個是分怎么拿?!睂α?。拿10斤的東西重嗎?假如說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子拿10斤的東西是不是太重了?這是分誰拿;再一個分怎么拿。孩子的課業(yè)到底重不重,沒重到你虛構(gòu)的那個程度。正是你的這種態(tài)度,讓他感到重。

你這么說:“課業(yè)太難了。”孩子就會本能地感覺到難。感到了難,孩子的學習可就太難了,麻煩就太大了。實際上,他的困難完全是你給造成的。你告訴他,這東西太難了,太重了。他就是難的了,重的了。一個人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如果一個人懷著一種非常輕松的心態(tài)去學習,學習這件事太簡單了。真正有多少課業(yè)?設想一下,中學課程,如果學習得法的話,整個初中到高中課程,一共六年課程,有三年足夠把它學下來。孩子的求學道路并不是錯的,可他的方法可能是錯的。整個中學的課程,哪有那么重?我們把這個觀念傳遞了,這樣使得孩子覺得重了。

相關推薦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家長“不會聽話”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讓父母與孩子保持密切關系的一項最重要的技巧是傾聽,而不是教育、建議或提供...
    2021-01-25 閱讀全文
  • 孩子不寫作業(yè)不聽話的原因是什么 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講究技巧,讓孩子做同樣一件事,不同的溝通方式會造成不同的結(jié)果。 有的說話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會讓孩子猶豫不決,有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關鍵就看家長的說話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歡的溝通方...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孩子一歲多不愛說話,家長著急 導讀:孩子一歲多了,還不說話,看著別家的孩子什么都會說了,家長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兒子1歲3個月,會說“媽媽”“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馬馬”“蛋蛋”,但教他別的他就不學了。怎樣才能讓他學說話...
    2021-10-07 閱讀全文
  • 請家長學會對孩子說這六句話! 請家長學會說這六句話,這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愛! 第一句:“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起,我永遠愛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獨一無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價值感) 第三句:“也許你是對...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教你這幾招 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正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觀,幫助他們區(qū)分是非和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將有助于他們在社會中成為負責任、誠實、友善和尊重他人的個體。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教你這幾招”,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11-07 閱讀全文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 讓父母與孩子保持密切關系的一項最重要的技巧是傾聽,而不是教育、建議或提供...

2021-01-25 閱讀全文

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講究技巧,讓孩子做同樣一件事,不同的溝通方式會造成不同的結(jié)果。 有的說話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會讓孩子猶豫不決,有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關鍵就看家長的說話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歡的溝通方...

2021-05-17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一歲多了,還不說話,看著別家的孩子什么都會說了,家長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兒子1歲3個月,會說“媽媽”“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馬馬”“蛋蛋”,但教他別的他就不學了。怎樣才能讓他學說話...

2021-10-07 閱讀全文

請家長學會說這六句話,這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愛! 第一句:“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起,我永遠愛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獨一無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價值感) 第三句:“也許你是對...

2021-01-12 閱讀全文

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正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觀,幫助他們區(qū)分是非和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將有助于他們在社會中成為負責任、誠實、友善和尊重他人的個體。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教你這幾招”,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11-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