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一本教媽 媽去讀懂孩子的好書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幼兒園教師讀一本好書 送孩子去公立幼兒園 送孩子去私立幼兒園 一本教媽媽去讀懂孩子的好書俗話說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對于**我一直自認為甚是了解,雖然她現(xiàn)在的語言表達很有限,只會喊媽媽,爺爺奶奶等少有的幾個名詞,但從她的表情、手勢、眼神、哭聲中里我能感覺到她所有的需要,如果她惱著抱著我的腿時,那一定是餓了,如果嬌滴滴的小聲“吭吭”著,并有渴望的眼神看著我時一定是奶癮來了,而當她突然很平靜,眼睛直直的,或者伴有“嗯嗯”使勁的聲音時,那一定是告訴我他要拉邑邑了,如果.....

所有的如果都證明著我懂**,但是這幾天**奶屢次告狀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情況是這樣的,前一陣**奶就反映說**有打人的習(xí)慣,每次早上到**奶那里,**奶都很是喜歡的把**抱到家里,但是**卻趁機用手去抓**奶的頭發(fā),或者拍打**奶臉,嚴重時竟把**奶的臉都給抓破了。**奶強調(diào)了好多次讓我好好管管。

曾經(jīng)在好多育兒的相關(guān)書籍上看到說孩子在2歲以內(nèi)出現(xiàn)攻擊行為,把“打人”成了他的家常便飯是正?,F(xiàn)象,而孩子打人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加上還沒有學(xué)會更多的表達技巧,除了哭鬧和喊叫,他們會更多地依賴快速行動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對于喜愛的事物,他首先會用手去接觸這個事物。包括對自己的親人他們就用“打”來表達他們的喜愛之情。有時則是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吸引父母的注意。

同時也給**奶傳達了相關(guān)的意思:**是因為喜歡才打人的,并希望她不要對**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被打”的時候也請持寬容的態(tài)度。我相信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慢慢**就會收斂起打人的壞習(xí)慣的,但是這一陣**屢次出現(xiàn)打人事件,而有把打人強化為習(xí)慣的趨勢。這讓我很苦惱。

下班剛把**接到店里,**爸說我的書回來了,原來是周令瑜,一位園長媽媽,17年幼教前沿工作經(jīng)歷,引入240個家庭教育安全的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這本書到了,眉頭緊皺巧遇及時雨,打開書本先看目錄,直接打關(guān)于孩子打人的,正好有一篇關(guān)于作者周媽被周周打的事。

首先作者反思了自己的孩子周周打人的事:一定是我們家長某些地方做得不妥,才會導(dǎo)致周周做出這樣的行為,第一個原因是我們過多關(guān)注她,她有些以自我為中心,第二個原因是她以前也有對我們發(fā)些脾氣,雖然當時我們表現(xiàn)得很難過很生氣但是只要她向我們道歉,馬上就可以獲得原諒,一句“對不起”就成了免死金牌,無條件的寬容使她屢次犯錯。【zFW152.Com 趣祝?!?/p>

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理所當然不會和孩子“記仇”,會立即原諒孩子,這樣的后果就使孩子無所顧忌的傷害父母,沖父母亂發(fā)脾氣,甚至打父母。接著作者提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并敘述了自己到家以后一直沒有理會孩子,后來和孩子的真誠對話,使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經(jīng)過這一件打人事件,作者最后又給我們一個正確的做法這個溫馨的提示:父母必須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不要那么快就輕易原諒孩子,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是一個有獨立性人格、敢于擔當?shù)娜恕?/p>

看完這一篇后回到家,我正在做飯聽見**爸在訓(xùn)**,一問情況原來是**打了他,我把**拉到自己的身邊。先拍了**一下,然后問**:媽媽打打了沒有?她回答:“打打”。“那媽媽打打疼不疼”?**自己摸了摸我打的地方,我能感覺到她的意思是指打疼了。“媽媽打打都疼,那你打爸爸,爸爸也很疼的?!?*疑問的望著**爸。就很是不好意思的自己去看書了。周媽的方法甚是有效。雖然**小不能表達,但是心里是明白的。

雖然這本書我還沒有全部看完,主要是**才一歲多,有些問題像入園等**還沒有遇到過,但是卻深深的被感染,作者用家常說話的語氣貫穿全書,感覺像一位鄰家大姐跟你聊家常,她比你有經(jīng)驗,比你見識廣,比你有魄力,她解決的問題是你天天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她所給的方法并不是霧里看花,人云亦云的空話,而是自己在和孩子的親身相處過程中,把教育融入到生活小事中,而這些生活小事,是每一個家長都有可能遇到的或者經(jīng)常遇到的。每個篇章結(jié)尾那些“苦口婆心”的“重點提示”,是她對每一位父母毫無保留的用心提點。

生孩子容易養(yǎng)孩子難,在育兒路上沒有捷徑,沒有速成法,沒有哪一本書是萬能的,能把我們培養(yǎng)成育兒專家,也沒法幫助我們解決育兒路上所有的問題,但是我們依舊要不斷的學(xué)習(xí),爭取做好一個合格的媽媽,而關(guān)于“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這本書,我只能用兩個字形容:耐讀。就像一本育兒的心靈雞湯,我已經(jīng)把她當作一本枕邊書,每天晚上睡覺前都上幾篇。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好媽媽修為之三:讓孩子懂得處事


隨機應(yīng)變:

自己學(xué)習(xí)解決問題

倩倩和媽媽去楠楠家玩,倩倩很喜歡楠楠的音樂琴,媽媽看出女兒的心思,對倩倩說:“你去和楠楠商量吧。”兩個媽媽聊著天,眼睛看著兩個孩子。顯然,倩倩遭到了拒絕,楠楠媽媽想過去,倩倩媽媽攔住了她。她們看到倩倩拿出了自己的口琴,對楠楠說:“我給你玩我的口琴,你給我玩一會音樂琴,好嗎?”楠楠答應(yīng)了,兩個小伙伴玩得高興,媽媽們也放心了。

如果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來解決,一旦父母有事無法照看孩子時,孩子的生活將不堪設(shè)想。孩子的事總歸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的。

建議一: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和同伴的問題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了,媽媽可以這么說:“怎么辦呢?媽媽也想不出好辦法,你說怎么辦好?”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想一想。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媽媽相信你會想出好辦法的!”

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到好辦法,媽媽可說:“媽媽和你一起想想,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相信孩子最終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建議二:教孩子明確“別人的”和“我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也應(yīng)該在孩子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如果別人不愿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接受他人說“不”時,會聯(lián)想到自己有喜歡的玩具,別人想玩,也得經(jīng)過我的同意。這樣,碰釘子與拒絕他人都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xí)慣。

自主選擇:

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嘟嘟每天吃飯時,她總是對媽媽說:“我不要!”媽媽被她搞得不知所措,后來,媽媽就問她:“那你想吃什么?”嘟嘟說:“我今天要吃面條!”“我要吃紫菜包飯!”剛開始,媽媽覺得煩,總是需要另外為孩子準備飯菜,但后來,媽媽發(fā)現(xiàn),嘟嘟每次吃飯都非常痛快。

穿衣服時,嘟嘟也總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要穿這件!”于是,媽媽把穿衣服的自主權(quán)也交給了嘟嘟,沒想到,嘟嘟更加珍惜衣服了,不再隨意把衣服弄臟了。

建議一: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把自主權(quán)放給孩子,就是因為不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其實,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觀念和判斷。也許他們生活經(jīng)驗還不足,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的判斷,但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他們需要從中吸取教訓(xùn)。沒有足夠的自由發(fā)展空間,沒有足夠的實踐,將來需要孩子自己作判斷的時候就很可能束手無策,畢竟誰也不會一開始就能自主判斷。

建議二: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見

家中的一些事情,父母盡量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比如,房間的布置、家具的選擇、布藝的裝飾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籌劃設(shè)計方案,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認真斟酌孩子的建議并加以以采納。

在要求孩子做事時,家長不妨將命令式語氣改為商量式語氣,比如:“這件事能不能這樣做?”等等,這種表達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引導(dǎo)孩子獨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動處理好事情。

建議三:讓孩子在限定范圍內(nèi)選擇

當孩子自己選擇做決定時,考慮到孩子知識、經(jīng)驗的缺乏,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定范圍的選擇權(quán)利,也就是讓孩子在限定的范圍中進行選擇。比如,和孩子選擇房間的窗簾,考慮到顏色的搭配,可以給孩子提供幾種適宜的顏色,讓孩子選擇。

自我負責: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小喜歡上亮亮的小飛機,幾次纏著媽媽買,媽媽都沒有答應(yīng)。小小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知道亮亮喜歡自己的遙控汽車,就跟亮亮商量,用小汽車換飛機,亮亮同意了。雖然媽媽知道遙控汽車比小飛機貴的多,但是沒有阻止??墒遣胚^了兩天,小小就后悔了,因為他覺得小汽車更好玩。他又想著和亮亮換回來,可是這次亮亮不同意了??粗鴲瀽灢粯返男⌒。瑡寢寷]有安慰他,也沒有責怪他,而是對他說:“換玩具是你自愿的,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呀!”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媽媽能做的,就是讓孩子認清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并為自己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后果負責。

建議一:孩子的事讓孩子負責

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不要因為疼愛孩子而為孩子收拾殘局。這樣做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更不能讓孩子樹立起對自己言行的責任感。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孩子犯錯后,讓孩子去承擔他的錯誤所帶來的后果,當然必要的時候,媽媽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幫助、建議和指導(dǎo)。比如,“是你把小汽車弄丟的,媽媽不能因為丟了就再給你買。”或者“做錯了就要吸取教訓(xùn),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建議二: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孩子由于身心發(fā)育還不健全,做事情或者做決定時,往往更多地重視行為過程本身,而不太重視行為結(jié)果。這時,媽媽要先提醒孩子,讓孩子明白可能會導(dǎo)致什么后果。如果孩子一意孤行,那就讓孩子自己來承擔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后果。比如:“媽媽已經(jīng)告訴過你了,如果你還要這樣做的話,結(jié)果你自己負責,媽媽不會幫你的?!币驗楹⒆幼约涸敢庾龀鲞@樣的選擇,出現(xiàn)不良后果時,孩子會學(xué)會分析和思考,學(xué)會如何去承擔責任。

自我安排:

做事有條理

心心的玩具非常多,她總是拿起一個玩具,就把另一個扔一邊。有時候,當心心想玩一個玩具時而總是找不著時,她就會大叫,然后媽媽就會幫忙尋找。如果一時找不著,心心就會發(fā)脾氣,埋怨媽媽把她的玩具弄丟了。媽媽跟她說過幾次,讓她把玩過的玩具收起來,都不管用。

孩子做事情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是兒童時期的一種自然反應(yīng)。只要媽媽正確引導(dǎo),給孩子提供做事的機會,注意引導(dǎo)孩子有條理地做事,就會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xí)慣。

建議一:教孩子做事有條有理

不管是做什么,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做得有條有理。例如,房間擺設(shè)井井有序,玩過的玩具要放到相應(yīng)的地方,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晚上睡覺之前,要教孩子把看過的書放到相應(yīng)的位置、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這些歸位的活動,都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好習(xí)慣。

建議二: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

媽媽可以向孩子示范或者和孩子討論計劃,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媽媽可以這樣對你的孩子說:“今天媽媽先帶你去公園玩,然后回來吃午飯,午飯后你先睡一會,起床后我們?nèi)ド倌陮m學(xué)畫畫,學(xué)完畫媽媽帶你去王阿姨家玩,好不好?”如果孩子不同意,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議能夠執(zhí)行的計劃和安排,這種示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計劃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夠?qū)W著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好媽媽修為之二:讓孩子懂得為人


自信:

樹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練《白雪公主》的表演劇,惠惠被老師選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興了,一回家就和媽媽練臺詞,很快就背熟了??墒窃谟變簣@排練時只要一上臺,惠惠就會把臺詞忘得一干二凈。沒辦法,老師只好換下了惠惠。惠惠很傷心,媽媽問惠惠說:“惠惠和媽媽在家把臺詞都背下來了,為什么一上臺就忘了呢?是不是有點緊張?”惠惠點點頭,媽媽撫摸著惠惠的頭,說:“沒關(guān)系,以后惠惠多練習(xí)在大家面前說話,這樣就不會緊張了,下次排練節(jié)目,惠惠再參加好嗎?”?;莼蔹c點頭。

年幼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往往來自成人,需要父母給予肯定。惠惠在遇到挫折時情緒沮喪,媽媽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能讓惠惠重新樹立信心,并學(xué)習(xí)積極地看待每一件事。

建議一:正確看待孩子的成敗

孩子一時的失敗并不能說明什么,父母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成敗得失。如果孩子沒有得第一名,如果孩子沒有獲得預(yù)期的成績,父母不妨多點幫助和鼓勵,幫助孩子查找原因,幫孩子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孩子會滿懷信心的前行。

比如,孩子滿懷信心地參加鋼琴比賽卻意外失利,媽媽不妨鼓勵孩子,重塑孩子的信心,說:“寶寶彈得很棒,只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有點緊張,沒關(guān)系,第二次就不怕了,寶寶一定會有好成績的!”

建議二:夸獎孩子要具體

表揚越具體明確,就事論事,孩子就越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越清楚,并且重復(fù)這一行為。

比如,當孩子起床后,主動收拾好床鋪,然后去刷牙洗臉,媽媽表揚說:“你起床后能把床收拾得很整齊,真是太好了?!边@樣的表揚會讓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種行為受到了表揚,孩子也好遵循和發(fā)揚好的行為。

建議三:批評孩子要恰當

批評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不高興,更不是讓自己生氣,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能夠主動改正錯誤。因此,批評的語言不用太多,批評的語氣不用太硬,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幽默的比喻,都可以是批評的有效方式。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媽媽可以說:“寶寶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這樣不珍惜,媽媽好傷心呀!”只要孩子能夠接受批評,達到自我改正、自我激勵,這樣的批評都是有效的。

自控:

讓孩子駕馭自己的情緒

珍珍喜歡上好朋友玲玲的一個漂亮貝殼,但是玲玲也喜歡,不肯給珍珍玩,珍珍忍不住去搶,玲玲緊緊抓著貝殼,情急之下推了珍珍一下。珍珍沒拿到貝殼,哭著跑到媽媽身邊,說:“玲玲打我?!眿寢屖裁炊紱]說,只是望著珍珍的眼睛,珍珍自知理虧,見媽媽不幫她就止住了哭聲。媽媽這才對珍珍說:“媽媽知道你委屈,可是你知道自己錯了嗎?”珍珍點點頭,媽媽提醒珍珍說:“那怎么辦呢?是不是應(yīng)該向玲玲說對不起呢?”珍珍望著玲玲,小聲說:“對不起!”玲玲看看手里的貝殼,再看看珍珍:“我不應(yīng)該推你,貝殼給你玩吧?!眱蓚€好朋友又和好了。

年幼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極大的情緒波動。許多父母總是習(xí)慣于幫助孩子去調(diào)節(jié)他的情緒,結(jié)果,父母越是干預(yù),孩子越會哭鬧,場面也會更加無法控制。珍珍的媽媽教孩子認清事實真相,鼓勵孩子自己去調(diào)節(jié)情緒,孩子就會對負面情緒產(chǎn)生免疫力,從而學(xué)會駕馭自己的情緒。

建議一: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年幼的孩子經(jīng)常因為得不到某個喜愛的東西而哭鬧不已,許多父母為此也感到非常難辦。這時,媽媽應(yīng)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憤怒還是悲傷,情緒都是孩子在生命中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內(nèi)容。媽媽可以陪伴孩子,等待孩子,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悲傷?!薄皨寢屩滥悻F(xiàn)在很憤怒,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小汽車?!边@樣,孩子會覺得自己雖然無法得到某個東西,但是自己是被理解,媽媽知道我的想法,他會好過一些。

等孩子平靜下來后,媽媽要告訴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件東西不高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去傷害別人的搶奪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通過講道理,讓孩子忘掉剛才的不快,并盡快平靜下來。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從中學(xué)會自我控制。

建議二:正視孩子的不滿情緒

當孩子因為不滿而出現(xiàn)哭鬧、煩悶時,媽媽應(yīng)該理解孩子的情緒,不要驚慌,不要急躁,更不要用打罵、呵斥的方式來制止孩子。強制性的手段往往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還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

正確的方式是讓孩子盡情宣泄心中的不滿,從而在心理上找到平衡感。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后,媽媽可以再因勢利導(dǎo)地告訴孩子:“你表示不滿是正常的,但是……”只有用冷靜、理智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不滿情緒,才不至于讓孩子在不滿中失去理智。

自?。?/p>

讓孩子不斷完善自己

蓮蓮從幼兒園回到家,向媽媽哭訴,說小朋友不喜歡她,不愛和她玩兒。媽媽問她:“你知道小朋友為什么不和你玩嗎?”蓮蓮小聲說:“是小朋友不好。”媽媽又問:“小朋友怎么不好了?”這次蓮蓮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小聲說:“我想玩積木,月月不給我玩,我就把她搭的房子踢倒了。”媽媽這才說:“老師是不是說過,要學(xué)會等待嗎?別的小朋友在玩,你就要等一會兒,等她不玩了,你才能玩呢,怎么能亂發(fā)脾氣呢?”蓮蓮沒有說話,“以后還會這樣嗎?”媽媽輕聲問,蓮蓮搖搖頭。

孩子的良好品質(zhì)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正面的引導(dǎo)和鼓勵,也需要從反面的懲罰中讓孩子體驗痛苦或失落,以引起孩子的自責情緒,讓孩子自覺地自省自勵。

建議一:讓孩子學(xué)會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

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jié)果會怎樣呢?”慢慢地,孩子就會學(xué)會經(jīng)??偨Y(jié)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從而自覺地進行反省。

建議二: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單靠正面說理是不夠的,不如讓孩子體驗由自己的錯誤行為導(dǎo)致的后果,讓孩子學(xué)會反省自己的錯誤。比如,孩子已經(jīng)和媽媽約定如果再亂丟玩具就一個星期不能玩這個玩具,當孩子破壞規(guī)則時,媽媽就可以說:“你已經(jīng)答應(yīng)再亂丟玩具,就讓媽媽保管,一個星期都不能玩這個玩具,現(xiàn)在我要把這件玩具拿走了。”

讀書體會——想成為一個好媽媽


近來看的是以兒子為中心的圖畫書,只有在星期天有空的時候看些自己的書,都是些關(guān)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為我最近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語言、記憶、思維等方面都不是很出色,又碰上我這么一個懶媽媽,特別是看到我班樂樂的發(fā)展速度讓我倍感歉疚?;叵胱约合裨S多父母訓(xùn)斥孩子的那種口頭禪:“就知道玩,這孩子玩心太重,不會有出息。能不能靜下來看看書,畫一畫”相反,自己在對兒子這方面很沒耐心,就像我在博客中所說的那樣,有時我還真懷疑自己是否是他的媽媽,為什么我可以對別人的孩子有我的耐心,而對兒子不到三分鐘忍耐,我需要更多的知識,以增加“對付”兒子的辦法,因為用在班里孩子身上的有些辦法在自己的兒子身上效果很小了。所以翻看我們幼兒園發(fā)的《家庭教育》,網(wǎng)站中的育兒知識什么的。

通過學(xué)習(xí)讓我知道玩根本就是兒童的一種權(quán)利,與學(xué)習(xí)并無關(guān)聯(lián)的一種權(quán)利。它也許并不有利于學(xué)習(xí),但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我贊同卜衛(wèi)的觀點,這樣可以更徹底更鮮明。我們?nèi)缫詫W(xué)習(xí)等理由不讓孩子玩耍,是在剝奪兒童的權(quán)利。兒童長大的過程有一個基本的需要。但是,兒童最初的學(xué)習(xí)方式幾乎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玩。他們玩泥玩水玩玩具,玩各種能觸及到的東西,體會其中的感受與探索。在無拘無束的玩耍中,孩子不僅豐富了自己的觸覺、聽覺、視覺、味覺,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學(xué)會了學(xué)習(x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健康的身心。

其實,小孩子本來都是愛學(xué)習(xí)的--喜歡探索、喜歡提問,就是最普遍的證明。問題在于我們是否始終選擇兒童適合的學(xué)習(xí)方式。我還看到這樣一段話:教育是人的解放,而首先需要解放的是兒童。讓我們相信兒童,善待兒童。相信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玩童才是健康的兒童。兒童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會遇到種種障礙。有的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無意識地給孩子心理上增加了許多障礙,比如諷刺、苛求。容易造成孩子產(chǎn)生自卑、孤獨、憂郁等情緒,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作為家長應(yīng)該注意幾點: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個性特征,學(xué)習(xí)一些心理知識,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正確的引導(dǎo)和解除他們的心理障礙。作為家長要在家庭成長的氣氛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卻不是一名優(yōu)秀的母親,希望在不斷的學(xué)習(xí),實踐,反思中得到學(xué)習(xí)成為一個好媽媽。

爸爸媽媽,別讓孩子看不懂


在幼兒園生活時間長了,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有時也會走進孩子們的家門,走進他們真實的家庭生活。了解得多了,有時你會感嘆:現(xiàn)在的世界很精彩,現(xiàn)在的世界很無奈?,F(xiàn)在的爸爸媽媽雖然給了孩子太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但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靈的關(guān)愛少之又少。在大人的紛紛擾擾中,孩子們已經(jīng)越來越看不懂父母和世界了。

浩浩是春節(jié)過后來幼兒園的大班男孩,長得很清秀。報名那天,孩子的爸爸拿不出任何關(guān)于孩子的證件和證明,就是纏著園長要入園。經(jīng)過園長的悉心解釋,他終于同意回去試著找找相關(guān)資料,直到孩子報到的那一天,他也只是帶來了村里的一個簡單證明。在辦完孩子的入園手續(xù)后,他很緊張也很嚴肅的找到我,根本顧不了孩子,有時打個電話就是要老人們對孩子嚴厲點,孩子不管不顧年邁生病的爺爺奶奶,依然我行我素,氣得老人在家大發(fā)雷霆。有一次暑假,小威去媽媽那玩,沒過幾天就被“遣送”回老家。爸爸一年四季就是春節(jié)回家?guī)滋?,趕上日期早,還可以接送兒子幾天,在家看見兒子太淘,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動粗。時間長了,孩子也無所畏懼。今年開學(xué)時,我們了解到小威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徹底變成了一個皮球。看著無憂無慮的孩子在操場上和小伙伴玩耍,我真的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常說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開放自由、物質(zhì)豐盈的今天,我們的家庭倫理責任感為何世風(fēng)日下,看著一個個聰活潑的孩子,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父母還有什么障礙跨越不了呢?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在你們追求自己的幸福浪漫時,你們打算把你們的孩子置于何境地?為什么要讓無辜的生命去承擔你們放任的責任呢?

好媽媽,孩子自己帶


好媽媽,孩子自己帶

前一段時間,看六一兒童節(jié)畫展,其中一幅作品是這樣的:題目為幸福的一家,圖中爺爺帶著眼鏡,一邊看報一邊喝茶,奶奶摟著孫子在講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的臉上洋溢著笑,讓人看了覺得他很幸福、快樂。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說到一家,不管幸福不幸福都應(yīng)該是爸爸媽媽和寶寶組成的,如果父母健在,為何要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記得去年,帶著孩子在小區(qū)玩兒見到過這樣祖孫兩。奶奶催著孩子說,快回去吧,今天爸爸要來接你,孫子卻說什么也不回家,在滑梯上玩兒個沒完。經(jīng)談話了解,媽媽嫌帶孩子太累,這個孩子從小就跟奶奶長大,等孩子五歲了,媽媽想讓他回家了,他卻不去了。雖然生活在一個城市,也只規(guī)定每周末爸爸來接孩子,孩子卻想方設(shè)法得不回去。

還記得在一本育兒書的第一頁見過這樣一句話:羅馬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們的媽媽將帶孩子的任務(wù)假手于人!自從看到這句話,我便不敢怠慢了,其實父母自己帶孩子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本身,甚至對爺爺奶奶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首先,跟著父母長大的孩子是最幸福的。記不得從多少書上看到,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帶。有一位母親,在孩子兩歲的時候,被提職去外地任部門經(jīng)理,這是她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她不知道該怎樣對待孩子,于是請教育兒專家。專家是這樣回答她的,如果一定要去,那么帶著孩子,哪怕連保姆一起帶著,如果不能實現(xiàn)最好別去。而且她非常嚴肅得告訴媽媽,如果選擇了獨自外出工作,那么她同時放手的還有對孩子的責任,等她回來,無論孩子變成了什么樣,她都沒有權(quán)利去抱怨、去指責孩子的撫養(yǎng)人、去批評孩子,她最好能接受孩子的性格、習(xí)慣,并不斷努力,讓孩子去接受她,和孩子重新建立親子關(guān)系。

小巫的書上也談到過這個問題,她甚至都批評那些不和孩子一起睡覺的媽媽。她說,孩子跟誰睡覺就是誰的孩子,孩子最依賴的那個人就是誰。如果孩子的第一依戀人確定得不好,將來孩子就不好管教,直接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只管生,不管養(yǎng),在現(xiàn)在來說,并不是少數(shù),有的為了“完成任務(wù)”,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就是懶,圖清閑。每次看到那笑得一臉輕松,訴說自己不帶孩子的自由生活的媽媽,我都想說,有你操心的時候。為什么?先談感情方面,如果孩子將爺爺奶奶來當爸爸媽媽依戀,爺爺奶奶去世了怎么辦?讓一個小小的孩子承受失去父母得痛苦,他的心理必然會遭受打擊。研究證明,失去父母的孩子在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都處于抑郁癥的狀態(tài)。本來能夠避免的傷害,為什么不避免?再說成長方面,多少孩子沉迷網(wǎng)絡(luò),學(xué)業(yè)荒廢,這并不完全是網(wǎng)絡(luò)的錯。因為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的關(guān)注不夠,得到的愛不夠,得到的成功感不夠,所以他們才會去那個虛擬的世界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并加以正確的引導(dǎo),孩子或許也會喜歡網(wǎng)絡(luò)游戲,但絕對不會沉溺得不可自拔。

需要強調(diào)得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效率問題。有的父母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自己也覺得給孩子的關(guān)愛比較少,所以回到家,就給孩子買好多玩具、零食做彌補,但是當孩子要求父母和他一起游戲時卻被拒絕了。物質(zhì),并不能滿足孩子的全部要求,因為孩子在吃飽穿暖以后,更需要父母的愛,更需要感覺到父母的愛,需要父母的愛撫、擁抱、共同游戲。所以,不要覺得和孩子生活在同一個屋子里就夠了。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新聞,離婚的媽媽希望兒子學(xué)習(xí)優(yōu)秀,拼命打工掙錢,無論是吃的還是學(xué)習(xí)用的,都給孩子最好的,自己卻非常節(jié)儉,可是兒子學(xué)習(xí)卻沒有取得她想要的成績。她把兒子鎖在地下室里,一直到孩子死去。這個悲劇的釀成并不是母親失敗的婚姻,而是母親對兒子的做法。雖然她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zhì),但是,她的時間都用來掙錢了,她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陪孩子,她超出自己能力得負擔孩子的費用,必然要求孩子超出自己能力的回報,當孩子沒能夠拿她要求的學(xué)習(xí)成績回報她時,她瘋狂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悲劇。

作為孩子的父母,或者我們給不起孩子很多東西,但是我們能給他愛,而他最需要的也是愛。記得小巫是這樣說的,全世界的小嬰兒希望從母親那里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那就是愛。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擁抱、親吻…這些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雨露。缺了這些,孩子也會長大,但一般不會長好。

再說父母,通過自己帶孩子會得到人生的第二次成長。記得從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是上帝派來幫助父母成長的天使,不禁感慨萬千。確實,經(jīng)過近三年為人母親的經(jīng)歷,我覺得兒子教我什么是包容,什么是體諒,什么是愛,愛要怎樣付出,愛要怎樣祝福。我的第一次成長,是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努力練習(xí)各種技能、努力學(xué)習(xí)各種知識?,F(xiàn)在,做了媽媽,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性格方面,到知識方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看書,我思考,我努力練習(xí),我努力實踐,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也是自己成長的路,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變得更好,更強大。

最后,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如果想讓你的孩子學(xué)會孝順,那么一定要讓他自己帶孩子,這樣他們才能體諒到自己父母的辛苦,才能以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去體諒父母對自己的種種。

由此看來,父母自己帶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最好的。有的時候,我甚至?xí)?,?yīng)該讓媽媽有三年的產(chǎn)假,同時退休的時間后推三年,讓媽媽一直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再去上班。或者,用年老的三年換年輕的三年,為社會做的貢獻會少一點,但是,養(yǎng)育一個優(yōu)秀、出色的下一代,將足以彌補這點不足。

好媽媽要教給孩子的生活智慧


1.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

媽媽們有必要向孩子說明親切有禮地待人接物與學(xué)業(yè)及體育方面出類拔萃同樣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養(yǎng)的孩子會產(chǎn)生心理學(xué)家丹尼爾所說的情感智商,即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需要的能力,這類人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在生活中遙遙領(lǐng)先。貝爾實驗室所進行的一系列調(diào)查表明:那些成果豐富的工程師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與同事進行良好溝通的工程師。

媽媽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友技巧

一位朋友說:當他還是個孩子時,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難。當時一位隊友受傷了,這位朋友的媽媽堅持要他打個電話,問問那個男孩感覺怎樣?!皨寢專边@位朋友反對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薄八麜赖摹!彼膵寢尰卮鸬?。這個電話標志著親密友誼的開始?!拔业膵寢屪屛颐靼祝河颜x起源于你對他人所表示的關(guān)切而不是要他人對你表示關(guān)切”。

2.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早期教育我們都知道表揚能使人創(chuàng)造奇跡,過多的批評會導(dǎo)致孩子過多的自責,使他們貫于為了獲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險。

表揚也有正確的方法與錯誤的方法。大多數(shù)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細數(shù)種種,而在表揚時卻言語含糊──“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因此表楊應(yīng)具體些,與其說“你很勇敢”不如說“我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車而感到自豪?!边@樣明確地說明了為什么這種行為值得表揚。

每個人都有一個“要害區(qū)”,這個區(qū)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媽媽,你可能比誰都了解對于你的孩子來說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體育或某一課程,如果你不了解,問一問沒什么不對。

其次,由于孩子們一次吸收的表揚有限,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會更適合,一百次一分鐘的鼓勵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鐘的表揚。

3.談?wù)摗敖伞?/p>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毒品、酒精與性。一些媽媽擔心談?wù)撝T如此類的禁忌行為是在鼓勵他們這么做。但事實正好相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那些與父母作過坦誠交談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與酗酒。

媽媽們尤其可以有技巧地與孩子們談?wù)撨@些敏感的話題。首先,讓你自己對這些現(xiàn)象有所了解,而后詢問你的孩子他們所知道的。六、七歲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場上聽到這類事或在電視上看到這類事。指出你與他們談?wù)撨@類事是為了讓他們了解其危險性,而不是不信任他們,讓他們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問題,或與他們談?wù)撍麄兊臒馈?/p>

4.將界限適當放寬

孩子們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這樣自尊自愛的種子才會得以生長。這種無條件的愛并不意味著你不設(shè)定任何界限,設(shè)定界限是向孩子們顯示他對你來說很重要。

當一個孩子越界時,向他們說明你對這種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感到失望。

隨著孩子的成長,界限自然要放寬些。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想與他們的媽媽保持一定的距離。心理學(xué)家埃文索-貝斯索曾描寫道:男孩子們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車時,心里就響起車子開動的轟鳴聲,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想冒險并表現(xiàn)他們所見過的男子漢的力量。隨著男孩子的長大,他們的界限也應(yīng)適當?shù)胤艑捫?,作母親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媽媽是孩子們巨大的鼓勵之源。心理學(xué)家埃頓-萃絲在調(diào)查了250個學(xué)齡兒童后發(fā)現(xiàn):近一半的孩子更想獲得一份媽媽而不是父親的工作。其中一個原因,貝斯索推測道:孩子們更想了解他們媽媽所做的事并想?yún)⒂^他們媽媽的工作地。

5.指明方向

孩子們需要一個道德指南針。這意味著不僅在重大問題上灌輸是非觀,而且在日?,嵤律瞎噍斒欠怯^。

一位媽媽看到她五歲大的兒子騎著他的朋友──鄰居七歲大男孩的車子?!皽凡挥眠@輛車,”他兒子說,“他在學(xué)校?!彼J為自己這么做沒什么不對,因為他的朋友不會介意。但這位媽媽堅持讓他的兒子把車子送回去:“在沒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財物是不對的?!?/p>

當一位媽媽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正直、忠誠給予足夠的重視,她們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價值體系,這將成為孩子的無價之寶。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媽媽自身的行為,如果媽媽自身逃避責任,無視他人的權(quán)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為的向?qū)А?/p>

你也許不希望聽到這類話:“可是,媽媽,你就是這么做的?!?/p>

6.與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時間內(nèi),媽媽們通常關(guān)注所謂重要的事──捕捉孩子們的情況,輔導(dǎo)功課。然而在我們這個生活節(jié)奏緊張的社會里,孩子們渴望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更希望與媽媽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這并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僅需擁有一種嬉耍的態(tài)度,一種愿意把做功課的時間變成嬉戲或把做家務(wù)轉(zhuǎn)化為游戲的態(tài)度。

一位朋友允許她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朋友在廚房打鬧,玩具、顏料與泥土不時地飛落到食物里。幾年以后,她上大學(xué)的兒子帶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飯?!拔铱傁肽軄砟銈兗覍嵲谔昧耍蹦俏慌笥颜f,“我們曾在這里擁有歡聲笑語──湯里也飄落著玩具。”

做個“懂事”的媽 媽


做個“懂事”的媽媽說起我的育兒心得,其實更像是我的檢討會和我女兒的表揚大會。

我有一個火爆的脾氣,有的時候女兒稍微做錯點事情,我就會大呼小叫,每次發(fā)火之后我都會后悔,女兒平時跟她爸爸交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媽媽會罵”這句話,我心里聽著酸酸的,女兒的姥姥經(jīng)常會跟我說,“我跟我的女兒在一起,往往是她哄我,而不是我哄她”。現(xiàn)在想一想我應(yīng)該改的地方太多了。唯一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我經(jīng)??洫勊?,也經(jīng)常跟她互動做游戲,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么菜?”“我要吃蛋炒飯”,于是她就說好的,馬上做。一會就端上來給我吃,我就裝作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還不住地夸獎?wù)f“真好吃,真香”。女兒就會笑嘻嘻的很開心,小孩子真是很容易滿足。

相比我,女兒身上的優(yōu)點太多了,早上去學(xué)校,從來不會賴床;平時在家里看到有誰需要幫忙,從來不用吩咐,眼色特別好;在家里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我都自愧不如;禮貌用語學(xué)得特別的好;特別聽大人的話等等太多了,即便她性格方面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膽小,內(nèi)向,不善溝通,但是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且她性格的形成跟從小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幼兒園之前她都是在保姆和托兒所下看護大的,所以她的這些不足,我覺得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欠孩子的,以后要多溝通多交流來還這筆“債”。

我有一個懂事的女兒,我希望我也會成為一個“懂事”的媽媽。

相關(guān)推薦

  • 讀《孩子上小學(xué),媽 媽該懂的事》有感 讀《孩子上小學(xué),媽媽該懂的事》有感孩子上小學(xué),相較于在幼兒園里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孩子們交付出更多的主動性;對于家長來說需要調(diào)整的也有很多方面,比如時間、心態(tài)、知識面、溝通方式等等?!逗⒆由?..
    2020-11-23 閱讀全文
  • 好媽媽修為之三:讓孩子懂得處事 隨機應(yīng)變: 自己學(xué)習(xí)解決問題 倩倩和媽媽去楠楠家玩,倩倩很喜歡楠楠的音樂琴,媽媽看出女兒的心思,對倩倩說:“你去和楠楠商量吧?!眱蓚€媽媽聊著天,眼睛看著兩個孩子。顯然,倩倩遭到了拒絕,楠楠媽媽想過去,...
    2021-03-17 閱讀全文
  • 好媽媽修為之二:讓孩子懂得為人 自信: 樹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練《白雪公主》的表演劇,惠惠被老師選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興了,一回家就和媽媽練臺詞,很快就背熟了??墒窃谟變簣@排練時只要一上臺,惠惠就會把臺詞忘得一干二凈。沒辦法,老師...
    2021-04-03 閱讀全文
  • 讀書體會——想成為一個好媽媽 近來看的是以兒子為中心的圖畫書,只有在星期天有空的時候看些自己的書,都是些關(guān)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為我最近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語言、記憶、思維等方面都不是很出色,又碰上我這么...
    2020-10-03 閱讀全文
  • 爸爸媽媽,別讓孩子看不懂 在幼兒園生活時間長了,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有時也會走進孩子們的家門,走進他們真實的家庭生活。了解得多了,有時你會感嘆:現(xiàn)在的世界很精彩,現(xiàn)在的世界很無奈?,F(xiàn)在的爸爸媽媽雖然給了孩子太優(yōu)越的物質(zhì)...
    2020-08-07 閱讀全文

讀《孩子上小學(xué),媽媽該懂的事》有感孩子上小學(xué),相較于在幼兒園里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孩子們交付出更多的主動性;對于家長來說需要調(diào)整的也有很多方面,比如時間、心態(tài)、知識面、溝通方式等等。《孩子上...

2020-11-23 閱讀全文

隨機應(yīng)變: 自己學(xué)習(xí)解決問題 倩倩和媽媽去楠楠家玩,倩倩很喜歡楠楠的音樂琴,媽媽看出女兒的心思,對倩倩說:“你去和楠楠商量吧?!眱蓚€媽媽聊著天,眼睛看著兩個孩子。顯然,倩倩遭到了拒絕,楠楠媽媽想過去,...

2021-03-17 閱讀全文

自信: 樹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練《白雪公主》的表演劇,惠惠被老師選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興了,一回家就和媽媽練臺詞,很快就背熟了??墒窃谟變簣@排練時只要一上臺,惠惠就會把臺詞忘得一干二凈。沒辦法,老師...

2021-04-03 閱讀全文

近來看的是以兒子為中心的圖畫書,只有在星期天有空的時候看些自己的書,都是些關(guān)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為我最近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語言、記憶、思維等方面都不是很出色,又碰上我這么...

2020-10-03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生活時間長了,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有時也會走進孩子們的家門,走進他們真實的家庭生活。了解得多了,有時你會感嘆:現(xiàn)在的世界很精彩,現(xiàn)在的世界很無奈?,F(xiàn)在的爸爸媽媽雖然給了孩子太優(yōu)越的物質(zhì)...

2020-08-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