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小公雞和小鴨子》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語言課教案 幼兒園中班課教案 鴨子幼兒園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

2.能夠簡單的復述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說出自己幫助過別人什么。

3.愿意將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圖片小鴨子小公雞大草地河邊

2.知識經(jīng)驗準備:認識圖中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快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圖片)?你們知道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嗎?那老師今天給你們講講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哦。

(二)主體環(huán)節(jié)

1.基本環(huán)節(jié):

(1).根據(jù)照片完整的講述故事內(nèi)容“小朋友們知道小鴨子和小公雞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2).根據(jù)圖片分段講故事并提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講故事第1段“小鴨子和小公雞去了哪里?”

講故事第2~3段“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后來小鴨子有沒有吃到蟲子,是怎么吃到的呢?”

講故事第4~5段“小鴨子去河邊干什么了?”“有沒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雞為什么不能去捉魚呢?”

講故事第6~7段“小公雞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后來小公雞是怎么上岸的呢?”

2.遷移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小公雞和小鴨子遇到困難時,他們相互幫助,最終小鴨子吃到了蟲子,小公雞被就上了岸。那么,小朋友們,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我們是不是也要像小公雞和小鴨子那樣去幫他們呢?

那么,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回憶一下,你們有幫助過別人嗎,是怎么幫助的呢?

3.結束環(huán)節(jié):

在家里爸爸媽媽辛下班回家后,小朋友們能不能給他們倒杯水呢?能不能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呢?在幼兒園能不能和身邊的小伙伴彼此幫助呢?

(三).延伸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回家后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

附故事

有一天,小鴨子與小公雞一起出去玩,它們走進了一片大草坪里。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非常高興。而小鴨子卻捉不到蟲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雞看見了,一捉到蟲子就叫小鴨子來吃。它們走到小河邊,小鴨子說:“公雞弟弟,我到河里捉魚給你吃?!毙」u說:“我也去?!毙▲喿诱f:“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下去會被淹著的!”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下了水。小鴨子正在水里捉魚,忽然,聽見小公雞在喊救命。于是,它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雞上了岸,笑著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中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小雞和小鴨》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并能完整、連貫地講述小雞和小鴨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的過程,豐富相應詞匯:拎、灌。

2、能充分展開合理想象,并大膽表達個人的見解。

3、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進行簡單的評價。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雞和小鴨

2、小雞、小鴨、水桶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而且特別的故事,特別在哪呢?它不是由我來講的,是小朋友一起來講的。怎么來講這個故事呢?我這有一些圖片來幫助你們,小朋友要認真觀察、積極動腦筋,看看誰的故事講的很完整而且還很好聽。"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圖片、并展開合理想象。

(一)出示第一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并展開充分且合理的想象。

師:圖片上有誰?它們想要干什么?(引出人物和小水桶,并豐富詞匯:拎)。

(幼兒展開充分想象,教師根據(jù)幼兒想象,自然引出故事發(fā)展的下一個情節(jié):小雞和小鴨它們想過河)。

師: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它們想想辦法。

幼兒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簡單且有效的方法。

(二)出示第二幅圖片,在觀察理解的基礎上,連貫講述第一、二幅圖片。

師:小朋友都想出了很多辦法。聰明的小雞和小鴨也想到了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辦法是什么?(出示第二幅圖片)

師:我現(xiàn)在想請一個小朋友把第一、第二幅圖連起來完整地講述,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請個別幼兒上前講述,要求其大聲講述,并請下面的幼兒認真傾聽,講述后,教師進行簡要評價,評價在于幼兒是否完整講述。

(三)出示第三幅圖片,再次展開充分合理想象。

師:"小雞和小鴨高高興興地來過河,它們邊說邊走,哎呀,發(fā)生了什么事?"

(出示第三幅圖片)

師:"小鴨掉坑里了,它怎么樣了?小雞呢?它是什么表情?"

師:"這個坑很深,小鴨怎么也爬不上了,這下可怎么辦了?小朋友快幫它們想想辦法?"

幼兒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合理有效的方法。

(四)出示第四、第五幅圖片,在觀察理解的基礎上,連貫講述第三、四、五幅圖片。

師:"小雞也想出了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第四幅圖片)

師:"小雞救上來后,小雞和小鴨怎么樣了?"(出示第五幅圖片)

師:"我現(xiàn)在又要請一個小朋友把這三幅圖連起來完整地講述,再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請個別幼兒講述,并請幼兒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總結。

三、幼兒結伴講述,嘗試完整、連貫講述五幅圖片。

師:"我現(xiàn)在提高難度了,要小朋友把這五幅全部連起來講述,現(xiàn)在請小朋友先跟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要記?。阂f得完整,用上我們剛才學的好聽的詞和句子,讓故事講的更好聽。"

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并請幼兒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總結。

四、遷移"完整、連貫講述的"講述經(jīng)驗。

用幼兒想出的方法替代原有的第二、第四幅圖,并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師:"剛才小朋友也想出了很多好辦法,現(xiàn)在我們把它也編到故事里面去,成為你們自己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小圖片,改造原有的第二、四幅畫)。

五、給故事取名字,結束活動。

師:"我們一起給這個很特別的故事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不僅要好聽,而且最好讓別人聽到這個名字就能猜到這個故事可能講的是什么?"

師:"回去把你們自己編的故事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小雞和小鴨


主題名稱:小雞和小鴨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小雞和小鴨明顯的外部特征和基本的生活習性,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樂意運用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雞和小鴨的不同特點。

3、喜歡親近小雞、小鴨,萌發(fā)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主題內(nèi)容:

周一:科學《一對好朋友》

周二:語言《雞的一家》(頂班) 手工《小雞的聚會》(指導實習生上課)周三:語言《數(shù)小雞》(脫班)周四:藝術《來了一群小鴨子》(指導實習生上課)周五:協(xié)作片活動(一天)周六:語言《小雞和小鴨》(指導實習生上課)周日:區(qū)域活動

科學:一對好朋友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觀察,了解小雞小鴨的外形、動態(tài)、習性等方面的特征。

2、感受小雞和小鴨的可愛,樂意親近和愛護它們。

活動準備:

1、掛圖27號;、《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2、小雞、小鴨數(shù)只及食餌若干。(可請幼兒自帶)(因禽流感改為觀看相關視頻)活動過程:

1、讓幼兒圍坐在小雞、小鴨的周圍,觀看小雞、小鴨的活動,自由交談觀察的感受。 (此環(huán)節(jié)去除)2、出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比較觀察(1)說說小雞和小鴨哪些地方長得一樣?(顏色一樣、眼睛一樣、羽毛一樣等)(1)小雞和小鴨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

哪只是小雞?哪只是小鴨?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看一看,小雞和小鴨的嘴有什么不一樣的?(引導幼兒準確表達:尖尖的,扁扁的)小雞和小鴨身體的形狀有什么不一樣?(圓圓的、扁扁長長的)小雞和小鴨的腳有什么不一樣的?(小雞的腳趾是分開的;小鴨的腳趾有一層皮連著的,叫“蹼”

觀看視頻比較小雞和小鴨的叫聲等其它特征(2)小雞是怎么叫的?小鴨呢?它們的叫聲一樣嗎?(請幼兒聽一聽,學一學)小雞和小鴨是怎么走路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學一學它們的走路)3、說一說小雞、小鴨喜歡吃什么。

(1)你們帶了什么好吃的來喂小雞和小鴨?(請幼兒取出自帶的食餌并做介紹)說一說小雞喜歡吃什么?小鴨又喜歡吃什么? (教師小結)(2)讓幼兒自由投放食餌,觀察小雞、小鴨進食的動態(tài)。提問:小雞和小鴨是怎么吃東西的?

鼓勵幼兒以“想什么”來表述,并學學動作。

4、看圖觀察,幫助幼兒梳理小雞、小鴨的特征 (此環(huán)節(jié)不要)教師出示相應的掛圖,小結小雞、小鴨的外形、習性等特征。

活動反思:由于禽流感的影響,所以不方便帶真的小雞和小鴨來給幼兒觀察,但是我尋找了兩段視頻來彌補這一不足,在環(huán)節(jié)上我先出示掛圖讓幼兒直觀觀察比較,并且首先從相同點入手,這樣孩子們會更細致的把不同點找出來,在相同點上,孩子甚至觀察到了眼睛和腳趾,在不同點上還觀察到了頭部,真是非常細致,我還解釋了小雞和小鴨由于腳趾的不同而在生活習性上的區(qū)別,還例舉了人們發(fā)明的游泳腳蹼就是根據(jù)小鴨的這一特點發(fā)明的,孩子們受益匪淺,通過圖片觀察比較后孩子們在觀看視頻時又發(fā)現(xiàn)了動作的不一樣,叫聲的不一樣等,活動內(nèi)容豐富了孩子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

語言:雞的一家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嘗試跟著教師一起復述故事。

2、認識“雞的一家”,樂意表述公雞、母雞和小雞主要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掛圖28號;《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

2、公雞、母雞和小雞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小雞的一家》。

雞的一家都有誰呢?(引導幼兒說說雞的一家有公雞、母雞、小雞,請幼兒學學他們的叫聲)2、教師講述故事,提問:

大公雞長得什么樣?大公雞是怎么說話的?

小母雞長得什么樣?小母雞是怎么說話的?

有一天,大公雞對小母雞怎么說?小母雞是怎么回答的?

它們的小寶寶是誰?小雞是哪里來的?它是怎么說話的?

3、出示掛圖,教師再次講述故事。

4、看圖聽錄音故事,幼兒跟錄音學說故事5、故事表演(1)師幼一起講故事。教師講述敘事部分,幼兒分組擔任角色講述對話部分。

(2)教師講述故事敘事部分,鼓勵幼兒邊學說對話邊自由表演動作。(分組擔任角色表演)(3)請個別幼兒擔任角色,戴上頭飾,表演故事。

(4)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戴上頭飾,教師指導幼兒集體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故事《雞的一家》最明顯的特色在學大公雞、小母雞和小雞的聲音上,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對著三種叫聲并不陌生,所以很快就能掌握,而我把小母雞的叫聲改為幼兒比較熟悉的“咯咯噠”,活動重點在于學習對話:“喔喔喔,我想要有個窩。”“咯咯噠,我愿意跟你過?!弊钪饕層變罕憩F(xiàn)出雞的一家相親相愛的場景,我讓小朋友聯(lián)系自身想象創(chuàng)編很多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的場景和動作,然后在集體表演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三人一組自己尋找表演搭檔,最后選取幾組表演較好的上來表演給大家看,并及時肯定和鼓勵。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雞和小鴨》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小雞小鴨圖片一套

2、小雞小鴨頭飾人手一份

3、《小雞和小鴨》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做小雞小鴨動作進活動室。

2、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雞和小鴨一起出去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

二、看圖講述故事,幼兒觀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1、幼兒觀看圖片1——2。

問:小雞過不了河,小鴨是怎樣幫助它的?

2、幼兒觀看圖片3。

師問:小鴨掉進坑里,小雞會怎樣把它救出來?

(幼兒自由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辦法)

3、幼兒觀看圖片4.

師問:小雞又是怎樣把小鴨救上來的,它的辦法好嗎?

(幼兒邊看邊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觀念。)

三、幼兒完整的聽一遍故事,學會用“一次又一次”說一句話,理解“馱、提、盛、浮”的意思。

四、展開有關“幫助”的討論。

1、引導幼兒舉例說說人們什么時候需要“幫助”。

2、你有沒有幫助別人?你是怎么幫助別人的?

3、你喜歡幫助別人嗎?當別人因為得到你的幫助而很高興時,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4、每個人都需要幫助,也都

能幫助別人。幫助不一定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要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是幫助。

教學反思:

今天進行了《小雞和小鴨》語言活動的教學,在講述第一遍故事時,我先是利用了教具掛圖,然后結合掛圖開始給小朋友講述故事。在第一次講述故事后,我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孩子都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我準備的掛圖上,對故事傾聽的興趣不高,對故事內(nèi)容還不是很了解。于是我又第二次借用掛圖給孩子們講述故事,但孩子們的注意力還是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整個活動教學效果不明顯。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發(fā)現(xiàn)整個活動孩子們對我的掛圖很感興趣,我在講述第一遍故事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孩子們一開始就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我覺得如果在講述第一遍故事時先不用直觀的掛圖,孩子們的注意力就不會分散,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接著在給幼兒第二遍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還是利用了掛圖的形式給孩子們講故事,導致在講述第二遍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我覺得如果把注意方式變換一下,再加上豐富的表情,眼神和手勢,這樣就才能夠吸引到孩子,才能調(diào)動孩子們傾聽的積極性。

在今后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會注意今天所遇到的問題,把語言活動開展好,讓孩子的語言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幼兒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公雞和小母雞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公雞和小母雞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公雞和母雞不同的外形特征。

2、激發(fā)孩子有興趣了解家禽。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公雞和母雞的標本,小公雞和小母雞及狐貍的頭飾。

重點與難點

了解公雞和母雞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咯咯咯,咯咯咯”是誰在叫呀?(母雞,出示標本)“喔喔握”,這是誰呀?(公雞,出示標本)

二、觀察比較:

1、公雞和母雞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

2、看看公雞頭上有什么?母雞有嗎?

3、公雞的羽毛和母雞的羽毛的不同。

4、公雞的腿和母雞的不同。

三、游戲——“小公雞和小母雞”

1、隨著音樂小雞做出各種動作。

2、聽著音樂信號“狐貍來了”小雞們?nèi)プ纷暮偂?/p>

3、狐貍躲進山洞小雞不能再啄。可反復進行多次游戲,角色可變化。

相關推薦

  • 中班語言:小雞和小鴨教案 中班語言:小雞和小鴨 活動目標:1、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1、小雞小鴨圖片一套 3、...
    2020-01-24 閱讀全文
  • 中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小雞和小鴨》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并能完整、連貫地講述小雞和小鴨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的過程,豐富相應詞匯:拎、灌。 2、能充分展開合理想象,并大膽表達個人的見解。 3、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進行簡...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小雞和小鴨 主題名稱:小雞和小鴨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小雞和小鴨明顯的外部特征和基本的生活習性,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樂意運用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雞和小鴨的不同特點。 3、喜歡親近小雞、小鴨,...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雞和小鴨》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培...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公雞和小母雞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公雞和小母雞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公雞和母雞不同的外形特征。 2、激發(fā)孩子有興趣了解家禽。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公雞和母雞的標本,小公雞和小母雞及狐貍的頭飾。 重點與難點 了解公雞和...
    2019-12-26 閱讀全文

中班語言:小雞和小鴨 活動目標:1、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1、小雞小鴨圖片一套 3、...

2020-01-2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并能完整、連貫地講述小雞和小鴨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的過程,豐富相應詞匯:拎、灌。 2、能充分展開合理想象,并大膽表達個人的見解。 3、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進行簡...

2020-09-30 閱讀全文

主題名稱:小雞和小鴨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小雞和小鴨明顯的外部特征和基本的生活習性,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樂意運用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雞和小鴨的不同特點。 3、喜歡親近小雞、小鴨,...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培...

2020-12-14 閱讀全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公雞和小母雞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公雞和母雞不同的外形特征。 2、激發(fā)孩子有興趣了解家禽。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公雞和母雞的標本,小公雞和小母雞及狐貍的頭飾。 重點與難點 了解公雞和...

2019-12-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