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不比較孩子之我見
發(fā)布時間:2020-09-23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育兒心得:不比較孩子之我見
學習內(nèi)容:不比較孩子,你能做到嗎?請您仔細閱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245頁,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在我小的時候,家里人只要看到我做錯事兒,或是什么事兒做的不好,就會說“你看那誰誰,怎么整天那么乖,那么上進,那么懂事兒諸如此類”。我那時候臉皮厚,也不以為意,就覺得家里人就認為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己的孩子要好。也有的時候很沮喪,就會和家里人說很叛逆的話,什么你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那你養(yǎng)別人家的孩子去,干嘛還來養(yǎng)我呢。這樣說的結(jié)果當然是被揍一頓了。但是結(jié)果是我還是不服。那時候家里人似乎沒有考慮到說我心里有什么想法,會不會對孩子不利這些。
但是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也格外能體會這樣教育孩子是不好的,但是有時候還是不禁感慨說出這樣的話。但是這真的很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有時候這樣教育以后,孩子不僅沒有改掉自己的缺點,反而將這些你認為不好的行為進行放大。有一點和大人作對的心理。以我們現(xiàn)在成熟的心態(tài)來看這件事兒,當然會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是幼稚,按時對于這些三觀都還不成熟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他們最好的反抗方式。當一種教育會引起孩子的反抗的時候,就說明這種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成功的,最好的應(yīng)該是讓孩子從了鋅去接受你的觀點,并且一次作為自己的準則。
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就是以鼓勵孩子的方式為主,不去和別的人進行比較,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也沒有辦法去比較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一直抱著這種心態(tài),去發(fā)現(xiàn)我孩子性格和行為上的閃光點,鼓勵他,他就會像是充了氣一樣,繼續(xù)做更多更好的事兒,以期待得到我的夸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膽怯孩子”根治之我見
育兒心得:“膽怯孩子”根治之我見
在幼兒園教師其實沒有多高的地位,我們時常被孩子稱為“媽媽”,有時稱為“姥姥”,還有時稱為“奶奶”,不是我的地位提高了而是寶貝們在玩耍的時候不經(jīng)意的就喊出口了。
作為幼兒教師首先應(yīng)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guān)系中,教師是孩子的伙伴,讓寶貝們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快樂成長。
班里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xiàn)自己,見到客人比媽媽還要親,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為大家表演,這樣的孩子是我們所倡導的,所喜歡的。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在里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們們熟悉的環(huán)境,或家里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參觀等等,他們變利很膽怯,不敢說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為缺乏鍛煉的機會,缺少表現(xiàn)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fā)展。
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眾人面前講話,或說話聲音很小,我們應(yīng)該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努力為孩子們提供“說”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放下架子。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第一位幼兒,作為伙伴與他們游戲、談心,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quán)利,包括孩子也有自己的權(quán)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強制孩子去做,要引導孩子動做。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盡量多設(shè)計一些與教育內(nèi)容相一致的游戲。真正做到“規(guī)程”所要求的“以游戲為基礎(chǔ)的活動,寓教育于樂”于各項活動之中。
第三、用“放大鏡”看幼兒。
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yīng)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其進行贊美,他們定會有所發(fā)展,有所進步。本班有個小朋友愛搗亂,只要他有點進步,他那方面做得好,我就給予表揚,樹立他的自信心,現(xiàn)在有很大進步,越來越遵守紀律了。這些贊美的高速就像一個個小光環(huán)一樣,時刻照耀著他們,是他們感到無限的光榮。
所以,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伙伴,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
育兒心得:不要與孩子計較
準備吃早飯,孩子對我說:“爸爸,我的故事書被撕爛了,你一會能給我買一本吧?”我:“你應(yīng)該清楚,早上時間太緊,要送你們四個上學,來不及去書店。”孩子邊往屋里走邊生氣地說:“那我永遠都不要了。”
我也有些生氣,但是我知道,這個時候說教、指責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那樣只會加深矛盾。于是我繼續(xù)吃我的飯,很快她自己出來了,坐下安靜的吃飯,我也不說話,就當什么事沒發(fā)生一樣。媽媽開車送她們上學的時候,她有東西忘記拿,下車進屋,微笑著和我說:“爸爸,我東西忘拿了。”我點點頭。她重新坐上車后微笑著和我說:“爸爸,再見?!?/p>
當孩子的意愿未被實現(xiàn),說出一些過激的話時,我們作為家長不要揪住不放,本來孩子只是想發(fā)泄一下不滿的情緒,由于我們的說教、指責甚至詛咒,問題不但沒有解決,而且會加深、激化矛盾。給孩子一點時間,他們會思考,會整理自己的思緒和感受,在平靜之后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和行為。
其實我們成年人在生活中,偶爾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生氣的時候,或者其它一些情況下,說出違背自己意愿的話,我們也只是單純想發(fā)泄一下不滿的情緒,而并非要那么做。等我們靜下來,去思考這件事的時候,會理智地處理。
孩子大了,有一定的思考、判斷能力,不要急著去‘惡語相向’。給孩子點時間,他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育兒心得:孩子交友時比較“強勢”
育兒心得:孩子交友時比較“強勢”
我兒子4歲,很多次我感覺他跟小朋友相處時比較“強勢”。比如,他和小區(qū)里一個比他小1歲的男孩大寶玩得比較好。兩個人在一起騎自行車,我兒子一般是騎幾圈就下來玩一會兒,大寶則更喜歡一直騎著車。這時我兒子就會很不高興地要求大寶不要再騎了,跟他一起玩,大寶要是不同意,他就很生氣地說“不跟你玩了”。我該如何引導?
孩子“強勢”還是“弱勢”不是成人可以教會的,而是孩子根據(jù)自己的體驗來判斷“強勢”一點好,還是“弱勢”一點好。因此,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成人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體驗過程,讓他根據(jù)個中滋味來選擇自己與人交往的分寸。但是成人往往“出于安全考慮”,提前中斷孩子的體驗,也武斷地替他進行選擇,結(jié)果孩子不但不理解,也學不會大人的教導。
4歲的兒子對3歲的大寶“強勢”,那是因為大寶愿意跟“強勢”的哥哥玩,一旦兒子的“強勢”超過了大寶的接受范圍,大寶就采取拒絕配合的方式;這時兒子開始用“威脅”的方式來爭取大寶聽自己的話。如果大寶繼續(xù)拒絕,那么兒子就體驗了一個別人有可能拒絕自己、威脅有可能不管用的完整過程。有的孩子開始逐步學會調(diào)整自己,不再總是強迫別人;而有的孩子則可能繼續(xù)堅持“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非要強迫別人不可,這時家長就可以適時介入與引導了。
家長可以援引孩子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些事情,讓他理解別人可以與自己有不一樣的想法與行為方式,強迫別人是不對的,發(fā)脾氣是沒有用的。
育兒心得:家風之我見
育兒心得:家風之我見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個人、國家、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深沉積淀,是五千年文明延續(xù)不息的營養(yǎng)土壤,是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nèi)在動力。
良好的家風是美德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每個家庭成員的精神財富,需要長期的熏陶和積累,才能成為每個人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是以德為先。一方面要立德,家風首先就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清代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為后輩樹立起一座偉大的道德豐碑,受其德恩澤被,其子孫至今已傳至九代,代代都有卓有建樹的政治家和科學家。據(jù)記載,中國古代公開出版的120多種“家訓”的核心內(nèi)容即“重德修身”。另一方面要立戒,曾國藩秉承父祖“八字三不信”治家之道,又作《曾國藩家書》,嚴格要求后輩,家族先后出現(xiàn)過外交家、學者、詩人、教育家,曾家代有賢人,這與曾家代代嚴守家訓,注重以德立家關(guān)系至密。另外要立標,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叭藶楸?、德為先”是教育的必然選擇,家風是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的影響孩子的心靈。孟母三遷,北宋司馬光的《溫公家范》“以德業(yè)遺子孫”……,我國自古就重視家庭道德準繩和行為規(guī)范的建設(shè)?!坝泻脙簩O荒成業(yè),無好兒孫業(yè)成荒”,孩子就是一顆幼苗,不僅需要成長,更需要扶正。對于孩子我們常會利用看書、游戲的機會,給他講一些道理,同時堅決不允許有說謊等行為,以德為先,教子樹人。
二是崇尚學習。首先,學習能夠開啟心智。學習是實現(xiàn)自我增值的一種手段,好學則智,諸葛亮《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善讀者可以醫(yī)愚,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道理也是同樣的。其次,學習能夠改變家道。我國自古重視讀書,隋朝建立的科舉制度更是將讀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門大戶、寒門庶戶都傾力供孩子讀書,不僅造就了無數(shù)個“書香門第”,更是提升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zhì)。有一位美國人叫阿姆斯特朗,他原來是小黑奴,不甘命運的他發(fā)奮讀書,后來先后被幾任美國總統(tǒng)聘為撰稿人,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家道。第三,學習能夠優(yōu)化家風。知書才能明禮,才能脫俗。讀書使魏晉南北朝時的謝氏家族,從一個平民之家、小官僚之家,三代便上升為名門望族,也造就了謝氏家族的特有氣質(zhì)。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在開啟了人們的心智的同時,也點燃了文明的火把,一代一代書香熏陶,一代一代文化陶冶,能夠塑造一個家族的氣質(zhì),“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即使是最困難的時候,父母也沒有放棄讓我們姐弟讀書。如今,我們也經(jīng)常買書給孩子看,讀給他聽,希望能夠?qū)⒆x書學習的種子播種到孩子的心田。
三是傳承發(fā)揚。首先,要注重養(yǎng)成。父母長輩融化在愛之中的家風、家訓、家教,是最能融入我們血脈的東西,傳承老一輩的美好品德和作風,使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家風的傳承中,我們既是傳承者,也是發(fā)揚者。其次,要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的榜樣,耳濡目染的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好家風既要我們諄諄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更要我們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教育孩子,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做給一輩看。相反,歷史上也有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出現(xiàn)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悲劇。我的父母是一個純粹的農(nóng)民,訥口少言,都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要克勤克儉、誠實守信等為人處事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也教育孩子要互幫互助、要懂得分享、要懂得感恩,不僅說給他聽,也做給他看。第三,要兼收并蓄。時代在變更,每個家庭的家風都在不斷改進和融合,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到《傅雷家書》,千百年來,家風的內(nèi)在愈加豐厚,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的健康與否,決定了一個集體的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春節(jié)賀詞中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正則國興,家風好則國旺。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要弘揚家風,讓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
孩子們之間不要輕易作比較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搬來優(yōu)秀孩子的事情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是應(yīng)該的,但是不能不考慮實際情況。
現(xiàn)在的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的東西之外,還要報那么多班:舞蹈、音樂、英語、書法等等等等,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這些特長,不是所有的孩子必須要學,要是必須要學的話,納入正常的教育不就得了?孩子感興趣的,可以給孩子提供繼續(xù)學習的機會;求學路上必須的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之后給孩子報學習班。但是,有些班是不適合現(xiàn)在孩子學習的。
朋友的孩子在外學英語,英語老師的學生里有很多對語言很敏感很感興趣的,所以學起英語來很順利,進步很快,所以英語老師的教學進度也就加快了。不足一年的時間,小小的孩子已經(jīng)快把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學完了。但是,當我偶爾提出聽孩子讀課文的時候,讀的實在是不能說什么??赡茉诩业臅r候孩子會主動的去學習,或者家長也會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所以別的孩子進步很快,學的也很扎實。當我聽到“別的孩子都已經(jīng)學到……”的時候,我沒有說話。長期這樣逼迫孩子去學習的話,孩子的興趣也就沒了。小孩子在讀了三遍課文之后已經(jīng)昏昏欲睡了。孩子的興趣去哪里了?
所以,在業(yè)余時間讓孩子學點東西是值得贊賞的,但是,不要把孩子的興趣磨沒了,更不要經(jīng)常把別的孩子的事跡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時,卻忘記了自己付出的努力也不能和別的家長相比較。
育兒心得:千萬別和孩子較真!
育兒心得:千萬別和孩子較真!
一樣有糾結(jié)和迷茫
其實在育兒路上,我和所有的媽媽一樣,有驚喜、有糾結(jié)、有煩惱。比如我兒子現(xiàn)在四五歲,正是到了該有規(guī)矩的年齡,可是一旦立規(guī)矩,就意味著有沖突。他開始感覺媽媽在約束他了,媽媽好像沒有以前好了。該怎么辦?我也不知道,只能慢慢摸索著來。再比如說他這個年齡段,開始跟我探討死亡的話題了。怎么跟他溝通這件事,減少他的一些擔心和憂慮?我也沒把握。
一樣用事實驗證書本
不過,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長,我印證了心理學中提到的孩子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且知道必須尊重這些規(guī)律。在這點上,我可能比較具有專業(yè)的優(yōu)勢。比如兒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一次家里來了親戚的孩子,爸爸就讓他把自己的玩具拿給弟弟玩,希望他能夠懂得分享。結(jié)果當他看到兒子護著自己的玩具,不愿意給弟弟玩時就非常生氣,甚至“上綱上線”到他會不會長大后不懂得關(guān)愛、不孝順父母等等。當他把這些焦慮告訴我,并問我是不是必須糾正兒子的時候,我告訴他,別緊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建立了“我”的概念,當然不愿意分享。等他過了這個階段,自然就好了。唉,當時我的這番說辭,還被當成是因為太晚要孩子而溺愛他的“罪證”。但事實卻幫我洗脫了“罪名”,現(xiàn)在再有小朋友來家里玩,兒子會特別熱情地把玩具拿出來一起玩。
這些知識,并非專家才具備,所有的父母都應(yīng)該主動了解。我們在職業(yè)中需要不斷地拿各種證書,那么在育兒過程中,是不是也該多學習一些,也具備當父母的資格呢?
我還想說,學習不是照搬某個專家的觀點或方法,而是要融會貫通——在有了某些基礎(chǔ)知識之后,通過對自己孩子的觀察、了解和思考,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星搭檔洗衣凝珠點擊收藏
專家媽媽也要反思
也許在育兒過程中,我們和孩子發(fā)生沖突的時候,要先分辨一下,是我們做父母的需要調(diào)整自己,還是孩子有問題。
調(diào)整自我
兒子2歲左右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已經(jīng)疲倦到了極限,每天晚上又累又困。小家伙好不容易把媽媽盼了回來,特別想在睡覺前聽上幾個故事,這也是每個孩子最享受的時光,可是我經(jīng)常是只講了一個故事,甚至是一個故事都沒講完就睡著了。開始的一段時間,被孩子搖醒了之后我很惱怒,也因此跟孩子嚷過、生氣過。后來,我反思自己,這件事是我的問題,孩子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于是我開始調(diào)整自己,比如強迫自己每天中午在辦公室小睡一會兒,休息一下。要知道這么多年來,我從來不習慣午休。這樣調(diào)整了之后,我每天回家后的精神確實好了很多,講故事的矛盾也就這么解決了
事先說明
有段時間,我兒子特別喜歡買玩具,每次出門只要看見他喜歡的玩具,真的是抱著不松手,怎么勸都不聽,非買不可。為這件事我也苦惱過,跟他發(fā)過脾氣。后來我反思了一下,這里依然有我自己的問題。我沒有向孩子說明出門和買玩具之間的關(guān)系,也許他一直把這兩者做了必然的聯(lián)系呢!所以后來,我每次帶他出門前,都要跟他說明,我們要去干什么,是大概一個什么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買玩具這一項等等。之后,就很少再出現(xiàn)他抱著玩具非買不可的場面了,他能夠很清楚地分辨什么時候可以買,什么時候不能買。孩子其實都是非常懂事的,只是我們得真正去尊重他,比如要解釋、要事先說明或征求他的意見,那樣的話,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如果說我的專業(yè)對我的育兒有所幫助的話,也許就是我在很多事情上的反思要比其他媽媽更早、更敏捷一些吧!如果你也能敏感一些的話,一定也能做得很好。
讓內(nèi)心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統(tǒng)一
有一次,我們帶孩子和親戚們一起外出游玩,那天午飯后,大家都很疲倦了,兒子不知因為什么事讓我生氣了,我冷不丁地狠狠地拍了他一下。他當時很愕然,當他發(fā)現(xiàn)是我下的“狠手”之后,就開始大哭大鬧,對我說狠話,甚至推我。說實話,在那種場合下,他的行為真的讓我感到難堪,但我還是選擇了忍耐。事情很快就有了轉(zhuǎn)機,當他在回家的車上休息夠了之后,開始轉(zhuǎn)變態(tài)度,一直跟在我后面幫我干這干那,讓我吃好吃的,對我噓寒問暖。看來,他的情緒穩(wěn)定了下來,在補償自己的錯誤了。在這件事上,我也向他坦承了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比如不應(yīng)該在什么都沒說明的情況下就拍他。
保護自尊心,才能自然接納
這種情況,我想我重視的不是孩子必須認錯、要馬上改正等等,而是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在此基礎(chǔ)上讓他接納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其實,別看孩子小,他也有很多的擔憂,也承受著很多的壓力,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
我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內(nèi)心的我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能夠統(tǒng)一,是真實的。其實很多成年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多是因為只接納自己符合習俗規(guī)范的那部分自我,而不自覺地把其與內(nèi)心的真實需要分離開來,而外在又把自己理想化,造成了真實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之間的落差。那么我希望孩子盡可能地能體驗到自己的真實想法,包括做錯的事。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通常偏向絕對化、全或無,認為好就是好,壞就是壞,而且自己不會做錯。那么,遇到事情時,通過冷靜和檢討自己的行為,可以讓孩子知道,誰都有可能做錯,媽媽也會有錯。但有錯誤改掉了,我就還是我。這就是在讓他學會接納真實的自我,也許這個自我并不完美。
1.不和孩子較真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在每個年齡段也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比如愛爭第一、不愛喊叔叔阿姨等等。這個時候,不管你是不是專家,都不必和孩子較真。比如叫人或者膽小、慢熟等問題,那是孩子的氣質(zhì)類型決定的,是遺傳的,不是隨便就可以改變的,在這上較真有意義嗎?至于爭第一,就更沒有必要刻意地打擊孩子,他早晚都要在真實的生活中明白人不可能永遠第一這個道理。
順其自然,不較真,孩子會成長得更順利。
2.孩子什么都能聽懂
我認為孩子的吸收能力是很強的,他什么都能聽懂。所以,當他提問時,最好給他正確而豐富的講解。比如我兒子,很關(guān)注日本地震、核輻射等等,他跟我們一起看電視,也會提出很多問題。我不會說你是小孩子,你不懂,或者你不用管,而是會盡量給他講解,沒想到他真的能記住很多,還去幼兒園給別的小朋友講。這更加印證了孩子天生具有的學習能力,就看我們重視的程度和引導方法了。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我兒子很專注,他喜歡閱讀,可以自己看上半個小時的書,也喜歡安靜地玩拼插玩具,一鼓作氣地把模型拼好。專注這個問題可能也是讓很多媽媽焦慮的話題,但這和家庭的榜樣作用有關(guān)。比如我家,孩子的爸爸在帶他玩拼插玩具時都是很專心的,不拼好不罷休,那么孩子自然會以他為榜樣。
再一個反證就是我在某個階段脾氣比較暴躁,愛發(fā)火。后來我突然發(fā)現(xiàn),過了一段時間,兒子也愛發(fā)脾氣了,甚至能在他發(fā)起脾氣的樣子中找到我的影子。我趕緊調(diào)整自己,梳理情緒,現(xiàn)在兒子也變得平和多了。
所以,無論在哪個方面,無論在生活的任何細節(jié)上,父母的榜樣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
育兒心得:千萬別和孩子較真
育兒心得:千萬別和孩子較真
1.不和孩子較真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在每個年齡段也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比如愛爭第一、不愛喊叔叔阿姨等等。這個時候,不管你是不是專家,都不必和孩子較真。比如叫人或者膽小、慢熟等問題,那是孩子的氣質(zhì)類型決定的,是遺傳的,不是隨便就可以改變的,在這上較真有意義嗎?至于爭第一,就更沒有必要刻意地打擊孩子,他早晚都要在真實的生活中明白人不可能永遠第一這個道理。
順其自然,不較真,孩子會成長得更順利。
2.孩子什么都能聽懂
我認為孩子的吸收能力是很強的,他什么都能聽懂。所以,當他提問時,最好給他正確而豐富的講解。比如我兒子,很關(guān)注日本地震、核輻射等等,他跟我們一起看電視,也會提出很多問題。我不會說你是小孩子,你不懂,或者你不用管,而是會盡量給他講解,沒想到他真的能記住很多,還去幼兒園給別的小朋友講。這更加印證了孩子天生具有的學習能力,就看我們重視的程度和引導方法了。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我兒子很專注,他喜歡閱讀,可以自己看上半個小時的書,也喜歡安靜地玩拼插玩具,一鼓作氣地把模型拼好。專注這個問題可能也是讓很多媽媽焦慮的話題,但這和家庭的榜樣作用有關(guān)。比如我家,孩子的爸爸在帶他玩拼插玩具時都是很專心的,不拼好不罷休,那么孩子自然會以他為榜樣。
再一個反證就是我在某個階段脾氣比較暴躁,愛發(fā)火。后來我突然發(fā)現(xiàn),過了一段時間,兒子也愛發(fā)脾氣了,甚至能在他發(fā)起脾氣的樣子中找到我的影子。我趕緊調(diào)整自己,梳理情緒,現(xiàn)在兒子也變得平和多了。
所以,無論在哪個方面,無論在生活的任何細節(jié)上,父母的榜樣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