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任性的孩子運用恰當?shù)姆椒?/h1>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涵涵是我班一個比較情緒化的孩子,平時做事非常任性。那天在喝水環(huán)節(jié)的時候,睿睿拿了筐里的積木玩,被涵涵看見了,馬上跑到我面前告狀。我輕輕地走到睿睿面前說:“小朋友們都去喝水了,我們也一起去吧!等一會再一起玩玩具好嗎?”于是睿睿轉(zhuǎn)身去放積木,可就在這一瞬間,涵涵著急地追上去,并大聲喊到:“我去放!”說時遲,那時快,“嘭”的一聲隨著積木筐落地的一剎那,涵涵“哇”的一聲撒腿轉(zhuǎn)身就跑,我還沒回過神來,她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我莫名其妙地跟在她身后,不知所為。只見她一口氣跑到自己的小床邊,一彎腰就鉆到床底下去了。我問她,她不理我,我拉她,她越往里鉆。我回想著剛才的一舉一動,笑著對她說:“涵涵剛才你做得很對
,睿睿是不應該玩積木。你提醒他做得很好!”她依然不理我,大聲痛哭,沒有任何反應,“是不是老師沒有批評睿睿?”她還是哭,我又想了想,輕聲地說:“是不是沒有讓你來放玩具,你覺得委屈了?”她一聽,哭聲嘎然而止,眼睛瞪著我。像是一下子點中了她的穴道,“那可就你不對了,睿睿他自己拿的積木應該他自己去放呀!”她一聽,又開始放聲痛哭起來,怎么辦呢?活動室里可是有一大群的孩子等著我呢!出了事情闖了禍那可是我的直接責任?!昂冒?,下次讓你來放,好嗎?”我脫口而出,我的保證讓涵涵頓然心花怒放,她乖乖地出來聽話地跟著我走了。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任性的孩子,首先我們千萬不要過于著急,因為著急會使自己處理事情時不冷靜,容易產(chǎn)生過激的行為,會使自己做出后悔的事情。我們還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處理發(fā)生的事情,比如遇到事情是可以采用“冷處理”與“熱加工”相結(jié)合的方法,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解決事情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多給幼兒留一點自尊,轉(zhuǎn)移幼兒的注意力,給他(她)臺階下,這樣會讓任性的幼兒與老師之間更好地解決問題。[迷你句子網(wǎng) wWw.jZ139.COM]
另外,幼兒之所以不愿受約束,主要是由于幼兒缺乏必要的社會知識,不懂得社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對是非和利害觀念還分不清,所以當孩子任性時,我們可以先“妥協(xié)”一下,事后等他冷靜下來再對他進行正確引導。總之,只要抓住孩子任性的特性—自我意識強,好勝心重,有韌性,再運用恰當?shù)姆椒ǎ覀兌〞尯⒆硬辉偃涡浴?p>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你應對孩子的任性
孩子的任性使父母萬分頭痛。面對著任性的孩子,父母們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沖動,劈頭蓋腦地一頓打罵,簡單處理這令人尷尬的局面。但是過了幾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該怎么辦呢?
根據(jù)國外的一些行為科學家的研究,我們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父母選用。
一、強制休息片刻。
對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為懲罰,可采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huán)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二、轉(zhuǎn)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里門上設(shè)一只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準。這樣既滿足了小孩的表現(xiàn)欲,又使孩子從游戲規(guī)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遷移成有序的競賽。
三、一個輕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撥弄電視機音量,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后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么媽媽喜歡這樣做?”
對待孩子無理的任性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皩Υ⒆訜o理的任性”!
課堂上,炳炳突然大叫起來。
只見他用手捂住一只眼睛,一個勁的喊疼。
我急忙走過去問他怎麼回事,原來他用自己的衣服戳到了眼睛。
我安慰了他一番,叫他試著慢慢睜開眼睛。
他更是顯出一種疼痛難忍的樣子,不停地喊,偶爾睜一下眼睛又閉起來了,我看了一看,沒有什麼大礙,我讓俞老師照看一下他,便去了辦公室。
我走進辦公室的時候他依然用手捂住眼睛,無論我們說什麼,他只是一個勁的說痛。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他是可以睜開眼睛的,只是又在"虛張聲勢”了。
大家沒有辦法,打算是不是該去醫(yī)院查一查,就是這時他睜了一下眼,接著又閉起來了。
我對他說"你家有奧特曼嗎?”"有”"什麼樣子的,能打敗怪獸嗎?”"我家的那個是大的,能打敗。
”他捂著眼睛和我交談起來,似乎忘了有眼傷,我繼續(xù)說"我家去了一個怪獸,你看他們觸角有這麼大!”我用手比劃著。
他忍不住移開手看了一眼,接著捂上。
"你看他的眼睛是這樣張開的”我繼續(xù)說著。
他把手移開眼睛,偷偷地看,"你再看他的尾巴有這麼長”,他干脆把手拿開,睜大眼睛跟我說"我家的奧特蔓很厲害,不怕他。
”大家看到他這樣,都笑了。
他似乎也明白了怎麼回事,便又不說話了,很不好意思的跟著老師回了教室。
當我們面對孩子無禮的任性時,有時采取軟弱的哄,有時采用強硬的要求,結(jié)果都不是很好。
何不抓住幼兒的興趣,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他便會在你的引導下不自覺地忘記了自己正在堅持的事情。
不知道本文“對待孩子無理的任性”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面對“調(diào)皮”的孩子時,你的2020教育方法真的對嗎?
我們班有個男孩子很調(diào)皮,他的專注力時間非常短暫,每日的活動中,不管是排隊,還是集體活動,他不是用小手拍打出各種聲響干擾別的孩子,就是以各種姿式“斜躺”在小椅子,嚴重影響了班級的活動秩序。雖然教師始終堅持引導教育,甚至是找父母溝通,開展家園共育,最終的效果都不佳。
一天,我正在給大家講繪本故事,突然教室后部傳來“咚”的一聲,所有小朋友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原來他因為在椅子上扭來扭去,不小心連同小椅子一起摔倒了,配班老師和保育阿姨趕緊走了過去,仔細檢查后,并沒有大礙,于是再次提醒他,下次好好坐哦,別摔跤了。
可是,他們剛剛離開他的身邊,他似乎并沒有因為摔跤而產(chǎn)生不愉快的情緒,或?qū)ψ约旱男袨橛兴諗浚炊蛋蹈`喜自己剛剛的小動作成功的“吸引”了其他幼兒目光,于是便斷斷續(xù)續(xù)發(fā)出碎小聲音,偶爾還會故意制造大響動,發(fā)現(xiàn)有幼兒回頭看著他,他更受“鼓舞”。
終于,有孩子覺察受到干擾,舉手向我“投訴”:“老師,小旭一直在吵,我聽不到你說的故事了!”聽他這么一說,其他孩子也陸續(xù)表達自己的不滿,“他還扯我頭發(fā)”“他的腳放在我的凳子上了……”聽到這里,我索性合上繪本,詢問大家:“那應該怎么辦呢?你們有沒有好辦法,能夠讓小旭和大家一起認真的聽故事呢?”
有的孩子說“我們把他送到別的班級吧,這樣就沒人吵我們了”
有的孩子說“老師,你把他放在淘氣椅上坐,我媽媽就是這樣的”
還有的孩子說“那等會兒不帶他出去玩!”
……
總結(jié)了孩子們的“建議”,我發(fā)現(xiàn)他們似乎更喜歡用“懲罰”解決問題,希望小旭能夠從受懲罰的教訓中吸取經(jīng)驗,雖然這可以成為一個參考辦法,但是這種方式對于小班下學期的孩子而言,他們當前的認知發(fā)展水平,還不足以讓他們從懲戒中學會反思,歸根到底是治標不治本,實用性很小。
于是,我又問孩子們,“那除了這些懲罰的小辦法,我們還可以怎么幫助他,避免下次再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小朋友們瞬間安靜了,低下小腦袋默默思考。突然,小雨輕輕的走過來,在我的耳邊說;“老師,我可以成為小旭的朋友嗎?這樣上課時,我可以告訴他認真聽課?!边@是一個很棒的主意,我微笑點頭表示認可,并馬上分享給其他的孩子們,大家又開始熱熱鬧鬧的討論:
“那下次我也做他的好朋友,如果他沒有坐正,我就教他正確的坐姿!”
“排隊的時候,我會牽著他的手,讓他和我站在一起,他肯定不會亂跑了”
“如果他把腳放在我的小椅子上,我可以告訴他,小椅子會不開心的?!?/p>
……
就這樣,大家談論了很多的辦法,每個孩子不僅想出這一次的事件的解決辦法,甚至還延伸到班級的其他事件中。在這之后,我們?nèi)焕蠋熀退麄円黄饘⑦@些想法制作成小標語裝飾在墻面,督促大家共同落實到日?;顒又小km然一開始,因為小旭的調(diào)皮搗蛋,成為大家最“不喜歡”的朋友,但是現(xiàn)在,他變成了最受關(guān)注的一個孩子,在全班幼兒齊心協(xié)力的努力下,小旭也漸漸開始遵守班級的一日常規(guī)了,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來上學。
經(jīng)歷了這件事,我不禁反思,孩子最初的處事經(jīng)驗源于成人,我們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都影響他們今后處理問題的思維,最初他們對小旭的“不滿”和“疏遠”,希望借用懲罰的小辦法糾正行為,不正是老師對小旭屢勸不改后,表現(xiàn)出的負面情緒嗎?但是,當老師提出更積極的辦法,孩子們的態(tài)度也立刻發(fā)生轉(zhuǎn)變,幫助的方式也更加具有積極的價值,教學的效果自是不言而喻。
我想,這樣的“小魔頭”,也許每個班級都會有,教師教育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但也都會“因材施教”。如果下一次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方法沒有效果,不妨冷靜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在無意識中用“懲罰”強化了他們的錯誤,是不是還有更多可以弱化行為的、積極的教育辦法,也許這樣更有效。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無論是《綱要》或是《指南》當中,都再三要求要以孩子為主體,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相信有了這一次的經(jīng)驗后,這些即將升入中班的孩子,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必然可以嘗試更多新思路去解決,對于幼兒個人的成長,也是一次極好的經(jīng)歷。
正面指導孩子的任性行為
一天早上,瑤瑤的媽媽拿著一盒奶來到幼兒園:“張老師,我們家瑤瑤特別任性,我用盡了所有辦法,她就是不愿喝了這盒奶,她最聽你的話了,麻煩你讓瑤瑤把這盒奶喝了吧!”瑤瑤的媽媽一走,我拿著奶來到瑤瑤身邊握著她的小手說:“瑤瑤,奶的營養(yǎng)可多了,它可以營養(yǎng)大腦,使你變得更聰明。奶還有……”,還沒等我說完,瑤瑤拿過奶很快就喝完了。
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有的家長就會找到老師,讓老師來幫他們解決;有的家長則采取強硬的措施逼迫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還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感到無奈,于是對孩子放任自流。這些舉措久而久之都會導致任性行為的形成。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任性可以說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講道理:如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zhuǎn)移法、磨練法、激將法、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總的來說,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xiàn),家長要耐心的指導。切不可時而抓緊、時而放松教育,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tài)度。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讓孩子感到大人的教育態(tài)度是堅決的,那么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會隨著良好的環(huán)境和教育而消失。
選擇適當?shù)姆椒▉韺Υ⒆拥囊恍┬袨?/h2>
一天幼兒洗手的時間,班級有一個小朋友洗完手,回到座位上,就在他快要坐下時,坐在他后面的另一個小朋友把他的小椅子往后一拖,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
正好這一過程被我看見,我想教訓他,因為以成人的眼光看,這明顯是在捉弄。
但我卻發(fā)現(xiàn)兩位當事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又立刻爬起來,重新坐到椅子上,而拉椅子的這個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并未繼續(xù)停留在這件事上,轉(zhuǎn)而看別的東西,兩位小家伙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我也就此“忽略”了這件事。
事后我想,幸虧當時沒有教訓拉小椅子的他,這也許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已,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是“犯錯誤”。
我選擇沉默也就是“淡化”了這件事情。
而如果我當時教訓了他們,雖然當時可能起到了“教育效果”,但是事實上也就把這件事“強化”了。
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就會形成這樣的概念:原來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捉弄別人。
作為一線幼教工作者,要明白當兒童的行為不適當?shù)臅r候,并不能將此作為錯誤行為,也許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正在學習新的價值、規(guī)范、標準、文化等社會規(guī)則。
因此,當兒童在無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闀r,教師及家長要理解兒童的行為,選擇適宜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行為。
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的十個方法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嬰兒最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理智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有位老師曾親眼見到過這么一位母親,她把已經(jīng)上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還有幾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愿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后,目送著孩子上學。
這位母親肯定是極其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可能都會清楚地感到,這種愛的結(jié)果將會是多么可怕!二、給孩子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和每個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擁有自己的時間。
如果時間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辦,孩子只是去執(zhí)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也培養(yǎng)不出來了。
有一位聰明的家長,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
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
當然,有時也忙來忙去什么也沒干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計劃。
三、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培養(yǎng)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guī)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是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遵照客觀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
一年級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長拿不定主意,總是擔心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
但是有一位家長卻別出心裁,她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個小板凳。
”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成人的樣子去刷碗了。
四、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如何讓他找到問題的答案呢?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guān)系到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得到答案,則是關(guān)系孩子成材的更重要的因素。
孩子對我們提出問題,我們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
這種做法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成人之后就不會想問題,一切問題的解決都主要靠別人提供的現(xiàn)成答案。
有一位成功的家長的經(jīng)驗是:孩子問我一個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
以后再有不認識的字,他就不再問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是有它的道理的。
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
但是,現(xiàn)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便成為當前亟需探討的難題。
有經(jīng)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shè)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和優(yōu)良品質(zhì)。
六、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然而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機遇,縱使你滿腹經(jīng)綸,它也會和你擦肩而過。
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是現(xiàn)在的成人總是替孩子去捕捉機遇,這樣孩子就永遠學不會走向成功。
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只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fā)孩子自己去抓住。
七、給孩子生個沖突,讓他自己去討論和成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矛盾,而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面對矛盾,而不是回避。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如在編排板報時,在排練節(jié)目時,往往都會有一些爭論,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些爭論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重要的是,它對于明確是非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孩子和成人相處時,成人的那種權(quán)威地位,很難使平等爭論的氣氛出現(xiàn),于是常常是以服從或尊敬的態(tài)度來對待需要探討的問題。
而在孩子們之間平等的爭論當中,這些弊病不會產(chǎn)生,雖然孩子的爭論有時會走一些彎路,但這最后的正確結(jié)論,終究是他們自己通過探索得出的,因而是真實的,也就必然十分寶貴。
八、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培養(yǎng)孩子從小既要學會合作,又要學會競爭。
但是怎樣讓孩子學會競爭呢?有效的辦法就是經(jīng)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有個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shù)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長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作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于是暗暗開始一場較量。
由于他自覺努力,當然是首戰(zhàn)告捷。
在孩子進取勝利之后,家長再啟發(fā)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的競爭。
九、給孩子一個權(quán)力,讓他自己去選擇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xiàn)在他的選擇上,但家長由于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quán)力交給孩子。
但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力,他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有的家長就能把有些選擇的權(quán)力交給孩子,但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guān)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并且還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
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選擇錯了,也是一次學習,是很值得的。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就先讓孩子看看小組活動,本來,家長的意愿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發(fā)現(xiàn)孩子在舞蹈組門前看得出神。
于是,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定要堅持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xiàn)。
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也不是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同樣需要成人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fā)。
而缺少引導的方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有時反而會變成一種破壞性。
有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他孩子特別愛玩泥,開始家長覺得孩子沒出息,只要發(fā)現(xiàn)他玩泥就嚴厲制止。
可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偷偷玩泥,主要是捏泥人,而且捏得活靈活現(xiàn)……于是家長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捏,這叫泥塑,好好練,出點自己的新點子。
”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在初中畢業(yè)時,捏出了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滸傳》中的108將,并以此成績考上了工藝美術(shù)學校。
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條件,只是有利于發(fā)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歇。
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孩子
午餐后我會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讓他們看一會動畫片,正當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動畫時,只有飛飛在不時扭動身體,轉(zhuǎn)動著小椅子發(fā)出吱吱嘎嘎的聲音。
于是我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幾次之后仍無濟于事。
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說:“坐好了,不然胡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
”雖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飛飛左邊的琪琪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著:“老師又生氣了。
”琪琪的話讓我的心弦猛然一顫。
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做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說一次。
琪琪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制約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的“生氣”這種不良的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xiàn)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因為我是老師。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么不能耐心一點觀察了解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為什么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diào)控,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說:“飛飛快坐好吧,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也許這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我用這種方法現(xiàn)在有明顯的效果,孩子與我之間變得更加融洽,不管什么事情他們都會和我聊聊,我感到很開心。
在生活中有的家長會不會有時也和我一樣會用一句“你再這樣,我生氣了”讓我們的孩子乖乖聽話,請你們從現(xiàn)在開始改正吧用積極地心態(tài)去面對孩子的錯誤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犯的錯誤比孩子嚴重百倍千倍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五個方法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培養(yǎng)影響會影響他的一生。
孩子的獨立性也是從小培養(yǎng)的,不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再去責怪他們?nèi)狈Κ毩⑿浴?/p>
下面教給家長們,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五個方法。
第一式:從失敗中站起來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參加非常感興趣的球隊選拔賽,卻被淘汰而沒有錄取,當他傷心地對你說:我以后發(fā)誓再也不會參加這項活動時,你會如何幫助他呢?
對策:不妨告訴他,你非常理解他現(xiàn)在的感受,但是沒有必要落選就放棄這項運動,沒有人是完美的,有時總會出錯,可以找找哪些地方?jīng)]有做得更好,才導致這次失敗,只要想辦法做好,還是有機會的。
第二式:解圍不如學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他向你求助,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責怪,你是否會幫他編個理由來應付呢?
對策:你不妨對孩子說:我們應立個規(guī)矩,不許找借口,你要對自己行為負責。
接下來,你不妨找找孩子無法完成作業(yè)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組織、安排能力,還是其他。
從根本上停止為他“擦屁股”。
第三式:啟發(fā)他自解困難
臨出門時,孩子突然想起老師要他帶紅色的東西去幼兒園,而紅色的東西雖然家中有,卻需要花時間尋找,而時間對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緊迫,你是否會立即幫孩子尋找?
對策:如果此時你能啟發(fā)孩子,譬如“你的紅帽子也是紅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
例如在1分鐘內(nèi)列舉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這些有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不會驚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尋找辦法。
第四式:教孩子權(quán)衡利弊
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計劃,你們已有較長時間的安排,卻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學盛情的邀請,讓他前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
對此,孩子不免有些為難,希望父母為他拿個主意,你是否會當機立斷呢?
對策:你應該幫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是怎么樣?而你不去參加別人的生日聚會,同學又會怎么想?告訴他,每個決定都會有有利和不利的兩面。
第五式:與同伴協(xié)商問題
當孩子為看電視的某個頻道,與同伴爭論起來時,你是否會急于參與其中,為不愉快的他們裁決問題呢?
對策:你可以提醒他們,生氣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有讓自己安靜下來,各自去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或是提示他們可以采用扔硬幣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決定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