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園共育:怎樣消除寶貝的回園綜合癥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教育筆記 幼兒園家園活動的方案

什么是回園綜合癥

寒假將近有一個月的假期,在此期間,又有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孩子的生活跟平時上學會有很多不同。假期寶寶能夠和爸爸媽媽開心共度好時光。一家人或回老家過年,或外出度假旅游,孩子處于一種高度興奮快樂輕松及相對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中,從而導致假期結束,寶寶不愿意回幼兒園或者不適應幼兒園的情況。

產(chǎn)生回園綜合癥的原因

節(jié)假日使孩子產(chǎn)生了惰性,當要回幼兒園,他心理上本能地產(chǎn)生恐懼,精神無法集中。節(jié)假日期間,他們相對缺少約束,身邊都是熟悉的親人,飲食起居樣樣照顧得妥妥帖帖,幾乎沒有什么壓力,而回到幼兒園卻要遵守紀律,依照規(guī)定上課、睡覺、完成任務,優(yōu)越感一下子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集體感,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

回園綜合癥的類型

懶床厭食型

平日上幼兒園,寶寶都很準時8點30分睡覺,但是節(jié)假日帶寶寶去玩,回來晚了,就推遲了寶寶睡覺的時間,結果到了上學,寶寶就是睡不醒,說什么也不想回園。

樂不思蜀型

節(jié)假日期間,父母到處到寶寶出去旅游,這當然是好事,寶寶玩得開心,自然就不想上學了。

家庭依賴型

很多寶寶在節(jié)假日與家人朝夕相對,在家里又有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陪他玩,與幼兒園處處要受約束相比,當然是不想回園啦!

解決回園綜合癥的方法

及時調節(jié)心理落差

節(jié)假日期間家里來的親戚朋友很多,置身于熱鬧的場景,寶寶可能會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但是節(jié)假日后大人們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寶寶又要回幼兒園,難免產(chǎn)生強烈的失落感。父母應該及時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落差。開學前給寶寶打"預防針",告訴他們節(jié)假日結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樣,他們喜愛的親戚和爸爸媽媽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

恢復良好生活習慣

節(jié)假日,大人們難得聚在一起娛樂,因此有時會無暇顧及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寶寶的作息習慣可能被打亂,飲食和睡眠都難以保證。長期這樣,有損寶寶的健康。

節(jié)假日后,家里的環(huán)境要盡量從嘈雜恢復安靜,確保寶寶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和秩序。多和寶寶一起做些能平靜情緒的游戲,比如給他講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圖、畫畫等,盡量少從事一些讓寶寶興奮、激動的活動。胃腸功能紊亂同樣影響寶寶的睡眠,飲食上應戒除節(jié)假日的重油,為寶寶做些青菜淡粥,睡前一杯熱牛奶也是很必要的。

重新強調紀律

小寶寶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節(jié)假日期間家里親戚朋友很多,父母礙于面子,或者老人的阻撓,會不自覺地對寶寶放縱一點,這樣很多不良習慣很容易在節(jié)假日里養(yǎng)成。如果不及時調整,寶寶會把這些惡習在節(jié)假日后帶到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除了要注意在節(jié)假日日里不要過于溺愛和放縱寶寶外,還應該注意節(jié)假日后的調整。

購買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家里,寶寶表現(xiàn)好,可以夸獎他:"你又像以前一樣棒了。"順便送他一個他喜歡的玩具。YJS21.Com

寶寶做出不懂道理的行為時,堅持原則,不要讓步,講道理不聽時可以對他的哭鬧置之不理。

調動寶寶上學積極性

調動孩子積極的心態(tài)。比如多跟孩子講講幼兒園的事情,幫助孩子回憶在幼兒園的高興事和趣事:被老師表揚幾次、得到多少小紅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還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兒園相似的親子游戲活動,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悅中而排斥幼兒園。

跟寶寶說一些平時玩得比較要好的小伙伴,激發(fā)寶寶希望能夠再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游戲的渴望。

可以給寶寶描述一些幼兒園新學期的新變化,可能會有新的玩具啊,有新的好玩的游戲啊等等,讓孩子對新學期的幼兒園生活產(chǎn)生一個美好的憧憬,這樣也會激發(fā)寶寶樂于回幼兒園的情緒。

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語,從正面的角度給孩子以信心。比如,過了一個年,寶寶長大了,本領增加了,老師一定很高興。老師說了,希望早一點看到寶寶,還等著聽寶寶講過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總之,“回園綜合癥”雖然不是特別大的事情,但是,多少都會影響寶寶的正常學習生活。如果家長能夠用積極的方法加以引導,對于消除寶寶“回園綜合癥”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家園共育:怎樣鼓勵寶貝在幼兒園說話


在家里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寶寶,一進幼兒園就化身卓別林,什么話都不說。寶寶在幼兒園為什么不愛說話呢?怎樣才能讓寶寶在幼兒園也開朗活潑、勇于表達自己呢?

逼迫反成沉默兒,追根溯源找解決辦法

如果寶寶只是在幼兒園才保持沉默,而在家里就口若懸河的話,家長就不用太擔心孩子有語言發(fā)展的障礙,也不必給“不愛說話”扣上“沒禮貌”的高帽子。如果家長心情急切,強迫寶寶說話,他會更加緊張,說得磕磕巴巴的再被誤解為口吃,情況就更加糟糕,家長也會更加慌亂了。所以家長一方面要重視寶寶的選擇性緘默,另一方面又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寶寶馬上就改變狀況,而要循序漸進地從正面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是不是因為剛上幼兒園,孩子還不習慣而用沉默保護自己?是不是因為不自信而不好表現(xiàn)?是不是因為老師的責怪而存在自制的反應?在責怪孩子不說話前,不妨先找找原因,才可對癥處理。

多吃肉和谷,調整激素平衡

任何心理活動必有其相應的生理因素變化。當孩子體內的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孩子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會缺乏自信,甚至會自閉。營養(yǎng)學家相信富含蛋白質的食品能提高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進劑的產(chǎn)生,同時全谷食品也能提高血清素,所以多給孩子補充含豐富蛋白質的奶類、豆制品、魚類、禽類,尤其是紅肉類(牛肉、羊肉)。如果孩子貧血,也會造成懶惰,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動物肝臟和木耳、雞蛋也能調整這一狀況。

使用積分法鼓勵寶寶快樂說話

積分法是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自己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夠多多配合,積分法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積分法的好處有很多。因為孩子的正確行為需要積累到足夠的次數(shù)才能獲取對應的物質活精神獎勵,所以他的動機和持久性可以從中得到培養(yǎng)。而且如果寶寶不能做到預期行為,就要倒扣積分,并不直接對寶寶的身心進行懲罰,它的客觀性避免了對寶寶的傷害。

積分法的操作要領之一:用肯定句向寶寶明確目標行為。比如你可以這樣說“你要每天與小朋友說話?!辈荒苓@樣說:“你不能整天一個人待著?!币驗橹挥锌隙ň洳拍茏寣殞毭鞔_自己應該怎么做,而否定句只是告訴他不能做什么,結果寶寶就無法明白他究竟能做什么。

積分法的操作要領之二:從比較容易做到的目標開始。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只要拿夠3個積分就可以獲得獎勵,慢慢地需要5個、10個積分才能獲得獎勵。這樣子會樹立起孩子的信心。積分法才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親子教育——幼兒園和家長怎么樣共育寶寶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墒牵l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由于孩子年齡尚小,加之在入園前接觸的都是父母以及家人等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如何與家人之外的人相處。所以,在寶寶入園的初期,寶寶面對與家人的分離而產(chǎn)生的“分離焦慮”就成為寶寶入園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那么,為什么會有“分離焦慮”,“分離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表現(xiàn)是什么,如何化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分離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

家長的情緒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暗示,家長的種種焦慮通過表情、通過身體和語言傳遞給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一臉的舍不得和難過,孩子自然也會變本加厲地感到痛苦。所以,作為父母,要堅強起來,把燦爛的笑容和充滿力量的鼓勵送給孩子,把自信和期待留給自己。 而對于寶寶來說,習慣了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繞呵護的感覺,習慣了在家里隨便自由的生活方式,來到幼兒園,忽然變得一整天看不到爸爸媽媽,忽然有阿姨時不時會約束自己,有別的陌生的小朋友和自己爭搶玩具,寶寶受不了了,于是他就要反抗,渴望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tài)。因此,在寶寶如期入園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分離焦慮”

二、“分離焦慮”的表現(xiàn)

每年幼兒園都會迎接一批新的小班幼兒,在最初的一個階段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哭鬧不止的孩子拽著媽媽的衣角,而媽媽也早已淚水漣漣,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感動。但是,孩子終究是要一步步走出去的,初次分離的挑戰(zhàn)就是這樣不可逃避,分離焦慮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克服的,家長首先也要克服。有的媽媽實在放心不下,一天好幾次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有的甚至偷偷跑到幼兒園親眼要看看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哭,吃飯好不好,睡覺香不香;有的家長則對老師不信任,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有需要不敢說,怕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沒人關心等等。

三、如何化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對于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們不難理解。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分離焦慮會對孩子的身心發(fā)育產(chǎn)生消極影響,比如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會產(chǎn)生生理性疾病,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 ,會降低孩子智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社交能力。因此,在早期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對他能力的發(fā)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具體建議如下:

(1)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家長要控制好情緒,鼓勵孩子對走進幼兒園充滿希望。比如輕松地拍拍孩子的小肩膀,大聲說:“瞧,小朋友們都在等你和他們一起玩呢!”“媽媽相信你,你最了不起,晚上給媽媽好好講講今天學到的大本事,好不好!”

(2)可以在最初的時候早一些接孩子回家,以后再慢慢推遲到正常時間,這樣可以在開始時不至于讓寶寶一下子受不了,家長一點一點習慣,孩子也一點一點習慣,習慣了也就適應了。

(3)接孩子的時候可以不要急著回家,帶著孩子玩玩活動區(qū)里的大玩具,家長還可借此機會多接觸別的家長,互相交流,學習一些經(jīng)驗。而且這個時候,孩子們看到各自的爸爸媽媽們在一起聊天,他們之間也會很自然地走到一起,用不了幾天,孩子們就會成為要好的朋友。當幼兒園里有了自己喜歡見到和一起玩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孩子就會開始喜歡幼兒園了。

(4)回到家,鼓勵孩子講述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比如老師講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學會了幾首兒歌等等,孩子在回憶講述的過程中會重新體會其中樂趣,從而進一步加深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歡。

(5)一定要與老師多溝通,多聯(lián)系。家長需要多了解幼兒園的各方面情況,了解班級情況,了解孩子的在園表現(xiàn),并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親子溝通的內容和方式,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和老師商量解決辦法,共同協(xié)力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適應期。至于分離焦慮會持續(xù)多久,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可能短些,一周就好,有些則可能時間長些,甚至長達兩個多月,但如果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老師,首先從自身做出改變,那么焦慮很快就會過去。

親子教育--幼兒園和家長怎么樣共育寶寶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墒牵l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

克服分離焦慮

一、產(chǎn)生的原因

家長的情緒是對孩子最重

要的暗示,家長的種種焦慮通過表情、通過身體和語言傳遞給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一臉的舍不得和難過,孩子自然也會變本加厲地感到痛苦。所以,作為父母,要堅強起來,把燦爛的笑容和充滿力量的鼓勵送給孩子,把自信和期待留給自己。

而對于寶寶來說,習慣了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繞呵護的感覺,習慣了在家里隨便自由的生活方式,來到幼兒園,忽然變得一整天看不到爸爸媽媽,忽然有阿姨時不時會約束自己,有別的陌生的小朋友和自己爭搶玩具,寶寶受不了了,于是他就要反抗,渴望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tài)。

二、“分離焦慮”的表現(xiàn)

每年幼兒園都會迎接一批新的小班幼兒,在最初的一個階段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哭鬧不止的孩子拽著媽媽的衣角,而媽媽也早已淚水漣漣,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感動。但是,孩子終究是要一步步走出去的,初次分離的挑戰(zhàn)就是這樣不可逃避,分離焦慮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克服的,家長首先也要克服。

有的媽媽實在放心不下,一天好幾次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有的甚至偷偷跑到幼兒園親眼要看看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哭,吃飯好不好,睡覺香不香;有的家長則對老師不信任,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有需要不敢說,怕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沒人關心等等。

三、如何化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對于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們不難理解。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分離焦慮會對孩子的身心發(fā)育產(chǎn)生消極影響,比如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會產(chǎn)生生理性疾病,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 ,會降低孩子智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社交能力。因此,在早期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對他能力的發(fā)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具體建議如下:

(1)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家長要控制好情緒,鼓勵孩子對走進幼兒園充滿希望。比如輕松地拍拍孩子的小肩膀,大聲說:“瞧,小朋友們都在等你和他們一起玩呢!”“媽媽相信你,你最了不起,晚上給媽媽好好講講今天學到的大本事,好不好!”

(2)可以在最初的時候早一些接孩子回家,以后再慢慢推遲到正常時間,這樣可以在開始時不至于讓寶寶一下子受不了,家長一點一點習慣,孩子也一點一點習慣,習慣了也就適應了。

(3)接孩子的時候可以不要急著回家,帶著孩子玩玩活動區(qū)里的大玩具,家長還可借此機會多接觸別的家長,互相交流,學習一些經(jīng)驗。而且這個時候,孩子們看到各自的爸爸媽媽們在一起聊天,他們之間也會很自然地走到一起,用不了幾天,孩子們就會成為要好的朋友。當幼兒園里有了自己喜歡見到和一起玩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孩子就會開始喜歡幼兒園了。

(4)回到家,鼓勵孩子講述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比如老師講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學會了幾首兒歌等等,孩子在回憶講述的過程中會重新體會其中樂趣,從而進一步加深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歡。

(5)一定要與老師多溝通,多聯(lián)系。家長需要多了解幼兒園的各方面情況,了解班級情況,了解孩子的在園表現(xiàn),并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親子溝通的內容和方式,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和老師商量解決辦法,共同協(xié)力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適應期。

至于分離焦慮會持續(xù)多久,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可能短些,一周就好,有些則可能時間長些,甚至長達兩個多月,但如果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老師,首先從自身做出改變,那么焦慮很快就會過去。

育兒觀念:擺脫“假期綜合癥”,幫寶寶快速“回歸”幼兒園


假期竟然這么快就結束了!家長們該收拾心情開始上班了,孩子們也該回到幼兒園了??蓡栴}來了,孩子們好像還沒從過年的氛圍中緩過來,面對規(guī)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家長們別急,聚優(yōu)幼兒園早已準備好“收心”計劃,可以讓孩子長假之后順利“回歸”幼兒園!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1、規(guī)律作息,調整好生物鐘

假期沒有明確作息時間,很多孩子時而晚睡、少睡,時而賴床不起,不良的生活方式打亂了生物鐘;再加上家長帶孩子外出游玩,容易導致孩子疲勞,加速生物鐘混亂,打亂了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建立起來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為了讓孩子們開心回園,家長要在這幾天引導孩子們開始適應幼兒園的生物鐘,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縮短娛樂時間,并配合一定的戶外活動;同時看護孩子的家長盡量和孩子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要做好榜樣哦!

2、調節(jié)飲食,緩解腸胃疲勞

孩子們平時在幼兒園里的飲食非常有規(guī)律,然而在假期中就很容易失去約束,零食飲料不離口、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時,都會造成孩子腸胃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大大影響了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均衡攝取,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為了孩子能順利地回到幼兒園,家長要盡快恢復過節(jié)前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按時吃,飯前注意不要給吃零食,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脂肪的攝入量要減少;同時孩子們已經(jīng)在幼兒園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用餐習慣與用餐禮儀,家長們請繼續(xù)督促孩子們保持哦!

3、大膽放手,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

假期里有些長輩對孩子百般呵護,代辦大小事,孩子們又成為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導致回到幼兒園之后自理能力下降,不會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還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開學前,家長們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的不好而失去耐心,當他們做的好時別忘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

4、調整孩子心態(tài),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

長假結束,孩子們又要離開家長的精心呵護,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老師、伙伴,難免“入園焦慮癥”舊病復發(fā)。在開學前一周,家長要時不時地提醒孩子假期要結束了,告訴他爸爸媽媽馬上要去上班了,寶寶也快要去上幼兒園了,要讓他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而且要知道過完節(jié)后上班和過完寒假去幼兒園是每個人都必須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這樣的規(guī)則;同時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幼兒園的事情,討論最喜歡的老師與小伙伴,激發(fā)孩子入園的動力,幫助孩子調動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5、溫故知新,引導孩子制定新目標

一個假期的“瘋玩”,孩子們是不是已經(jīng)把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都拋到腦后啦?家長們不妨安排一定時間“溫故”上學期的知識要點,在回園后才能“知新”。身教重于言教,家長應注重寓教于樂的引導,要讓孩子們知道上課并不枯燥,引導他們體驗進取的樂趣,體會學習的成功感。家長們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制定好新學期新目標,激勵孩子們在新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6、加強家園交流,老師是你們堅強的后盾

即便孩子在開學之后依然有“假期綜合癥”的表現(xiàn),家長也不要著急,很多的大人尚且很難從假期的愉悅中抽身出來,何況是孩子,所以要給予耐心教導。一方面,家長要繼續(xù)積極地引導孩子回到幼兒園的軌道中來;另一方面要及時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溝通,讓家庭和幼兒園有效地建立起連接,一起幫助孩子盡快擺脫“假期綜合癥”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家長不要這么做:

1、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孩子在整個假期都處于放松狀態(tài),如果家長采取“急剎車”的方式,給孩子提過多的要求,會讓孩子情緒低落,甚至抵觸開學。請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開心地回歸幼兒園。

2、盡量不要責罵孩子

有些孩子適應開學的速度比較慢,還會經(jīng)常犯錯誤,若家長一味的責罵,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更不愿意上幼兒園。請多一些耐心,溫柔地帶著他去做該做的事情,很快孩子就會回到正軌了。

3、不要過度焦慮

家長總因擔心孩子回到幼兒園會不適應而自己先焦慮起來,熟不知情緒會傳染,您的焦慮會感染到孩子,增加孩子的抵觸情緒。開學前,請家長收起焦慮,用愉快的語氣和孩子談論幼兒園,同時也請家長給予老師足夠的支持和信任。

4、不過度補償,不輕易妥協(xié)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要開學了,趕緊帶孩子吃頓大餐,趕緊讓孩子好好玩玩,這樣過度的補償,不但會讓孩子過于疲勞,給孩子腸胃造成負擔,還會讓孩子更加“留戀”假期生活。也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哭鬧而妥協(xié)不送孩子去幼兒園,除了生病等因素一定要堅持送孩子入園,絕不讓借口成為習慣。

家長們,小朋友們,新學期就要開始了,新的航程即將起航!聚優(yōu)幼兒園的老師們早已準備好,用最溫暖的懷抱迎接你們!我們將用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與專業(yè)的育兒知識,以及滿滿的耐心、愛心,幫助孩子們全身心盡早回歸到最有愛的聚優(yōu)大家庭!讓我們攜手續(xù)寫2018的燦爛篇章吧!

家園共育:寶寶精神不集中怎么辦


家長:可樂三歲半,小女生,好動。幼兒園的老師反映不太遵守常規(guī),不按老師的口令行事。去上舞蹈課,老師說:“老愛東張西望,搞小動作?!苯裢砦疑衔璧刚n時我從外面的大玻璃窗看她,只見她一會兒摸頭發(fā),一會兒跳高,一會兒又拿手指著玻璃窗上的字再念。反正,沒跟著老師的動作做,也沒有認真聽音樂,不是因為她不愛跳舞,這點我能肯定,但為什么做她喜歡做的事情也這樣呢?雖然不專心,但老師還是往可樂的額頭上貼了小星星?;氐郊?,我問他:“寶寶,你為什么不認真聽課?。繈寢屧谕膺吙匆娔悴徽J真了。”她答我:“我不認真為什么老師還給我小星星”我愣了一下,說:“也許老師是想給旁邊的小朋友的,不小心給錯了你?!笨蓸罚骸昂冒?,那我下次改正吧!”話是這樣說,但我知道她又是:可以認錯,永遠不改。

老師:看了你的描述,可把我笑得不得了。你寶寶可真是太“聰明加可愛了”了。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三歲半左右的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就五分鐘,一般上課時都要“調動孩子的無意注意”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孩子東張西望很正常,如果想寶寶上課時更加專注一些,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明確地告訴寶寶,上課時應該怎么做,而不是說出寶寶沒有做好的地方。

比如,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告訴寶寶,上課時眼睛看老師,耳朵聽老師說話,小手不亂動,和老師一起做一起說等等,這些上課時的“常規(guī)”是要多多提醒寶寶的。如果還沒有很認真地幫助寶寶明確上課時的正確做法,那孩子當然會出現(xiàn)兒童的正??蓯坌袨榘。?,如果大人還沒有明確地告訴寶寶正確的做法,就不要先怪寶寶沒有做好。

2、家長和老師的鼓勵性語言

具體地說,叫做“描述性表揚”,就是當寶寶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就及時進行描述性表揚:“寶寶,老師說寶寶上課時,眼睛認真的看著老師,能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夠主動隨著老師一起做動作,小手沒有動來動去,而是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上課沒有看別的地方念字,而是看著老師,聽老師說,認真的聽音樂?!?/p>

以上這些就是描述性表揚,說的具體,具體到手、眼、腳怎么放,說出具體做法。這樣具體的說出來,是為了讓寶寶更加清楚的知道正確的做法,我們常常會說:“上課時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鄙险n時怎么做才是“一心一意”呢?說的具體一些吧!我們不是要讓寶寶變得嘴巴會說“好好上課,認真聽講”,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寶寶能夠做得到上課時認真聽講。所以,說的具體再具體,具體到寶寶真的明白媽媽和老師的意思。

除了及時的、鼓勵性的,描述性的表揚以外,媽媽還可以用情感來鼓勵寶寶:比如,媽媽說:“寶寶,今天媽媽聽老師說寶寶上課的時候眼睛認真的看著老師,媽媽看到寶寶在做某某動作的時候,認真的跟著老師一起做,媽媽感到很高興,我的寶寶上課真認真,我寶寶很努力的在認真學習,媽媽看到了,感到很自豪!媽媽希望寶寶以后上課都這樣認真努力。媽媽相信寶寶一定可以上課更認真的?!?/p>

要明確告訴寶寶,什么樣的行為是被贊賞的,具體的描述性表揚會讓寶寶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這比批評來的更有效。記住哦,說的時候請用認真的態(tài)度,看著寶寶的眼睛說話,還可以一邊說,一邊用手愛撫寶寶的身體或者臉蛋,這樣子效果更好。

3、通過活動,增強訓練和增強寶寶的注意力。

排球、夾豆,或在一堆東西中挑出某一樣東西,這樣的訓練,都有助于八寶專注力的提高。特別是排球,道具簡單又方便,一定要好好練習,當寶寶剛開始學習排球的時候,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寶寶的眼睛是很難跟著球的方向而運動”的,也就是我們大人說的“排球時不看球”。這便是很明顯的“手眼不協(xié)調”的表現(xiàn)。對于三歲半的寶寶來說,玩穿珠、油泥、自己端湯、聯(lián)系夾豆、雙手及單手排球等等,都是訓練手眼協(xié)調,提高專注力的好活動。

家園共育:春節(jié)后,快速幫寶寶收心“回歸”幼兒園!


春節(jié)期間,孩子跟著大人走親訪友、吃吃喝喝,無疑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從心理上也會有所變化。爸爸媽媽們逐步投入工作了,雖然距離幼兒園開學還有一段時間,但家長們恢復工作的同時也別忘了幫孩子提前收心,做好新學期的準備。

1、春節(jié)后遺癥:睡眠紊亂

節(jié)日期間大人們時常聚在一起娛樂,所以家里總是很熱鬧。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也變得異常興奮,往往是狂玩狂睡、能吃能喝,生活沒了規(guī)律。如今要調整,也不能一下就把孩子從這種生活里拉出來,否則欲速則不達。

收心絕招:循序漸進調整睡眠

爸爸媽媽一定要以身作則,調整作息時間。最基本的,當然就是幫助孩子抗干擾,想辦法恢復節(jié)前的作息規(guī)律和生活習慣??梢栽囍稽c點提前孩子的睡覺時間,但不能一下就要求孩子比往日早睡一兩個小時,同時應盡量保持家里環(huán)境安靜,讓孩子有安全感。睡前不要看電視或玩游戲,否則孩子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不利于盡快入睡。

2、春節(jié)后遺癥:變身“iPad控”

春節(jié)期間,小朋友往往在大人的活動中找不到位置,多會迷上電視、電腦、iPad等電子產(chǎn)品,變身小小“iPad控”,沉浸在眾多游戲中不能自拔。

收心絕招:休閑讀書相結合

爸爸媽媽們在娛樂之余,要多關心孩子,別認為孩子去看電視、玩iPad,不吵不鬧就再好不過,孩子的節(jié)日生活安排也要豐富多彩,切莫拿電子產(chǎn)品當哄孩子的法寶。在假期快結束的日子里,父母可以讓孩子讀些課外書,并且一定要控制上網(wǎng)時間和玩電腦時間。

3、春節(jié)后遺癥:飲食不當

春節(jié)期間的美食常讓人應接不暇,零食飲料不離口或暴飲暴食,都會造成孩子腸胃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大大影響了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均衡攝取。春節(jié)后應該幫助孩子提前調養(yǎng)腸胃,避免開學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

收心絕招:清淡飲食為主,杜絕零食

節(jié)日過后,家中的飲料、糖果等零食應盡快收起來,不能讓孩子養(yǎng)成每餐喝飲料、沒事就吃糖的習慣。對于春節(jié)期間進食過多脂肪、蛋白質食物的孩子,節(jié)后應以清淡飲食為主;而對過節(jié)期間食欲差、沒能好好吃飯的孩子,要注意調整飲食種類,保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攝入量,以免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4、春節(jié)后遺癥:依賴、不獨立

有些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無論是春節(jié)還是周末,都幫孩子做這做那,所以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做的時候就不會了,這樣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還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收心絕招:家園共育,在家培養(yǎng)好習慣

建議家長一定要聽跨世紀小鹿老師的建議,要讓孩子在家也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的不好而又開始幫他,應按照我們的要求,家園共育,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其獨立的習慣,為準備上幼兒園做準備。

5、春節(jié)后遺癥:心理暗示

過年這一段時間,孩子們遠離了幼兒園,整天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中,隨心所欲的生活。因此假期過后,聽說要上幼兒園,孩子多多少少會產(chǎn)生一些排斥心理。

收心絕招:激發(fā)孩子對幼兒園事物的興趣

家長應在家里經(jīng)常跟孩子一起談論幼兒園的事情,表現(xiàn)出對幼兒園生活的極大興趣,還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打電話來,說這幾天他表現(xiàn)得非常好,很喜歡他之類的話。這樣的暗示可以激發(fā)孩子入園的動力。

相關推薦

  • 家園共育:怎樣鼓勵寶貝在幼兒園說話 在家里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寶寶,一進幼兒園就化身卓別林,什么話都不說。寶寶在幼兒園為什么不愛說話呢?怎樣才能讓寶寶在幼兒園也開朗活潑、勇于表達自己呢? 逼迫反成沉默兒,追根溯源找解決辦法 如果寶寶只是...
    2020-06-13 閱讀全文
  • 親子教育——幼兒園和家長怎么樣共育寶寶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墒牵l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由于孩子年齡尚小,加之在入園前接觸的都是父母以及家人等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還不能...
    2020-04-28 閱讀全文
  • 親子教育--幼兒園和家長怎么樣共育寶寶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誰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 克服分離焦慮 一、產(chǎn)生的原因 家長的情緒是對孩子最重 要的暗示,家長的種種焦...
    2020-06-2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擺脫“假期綜合癥”,幫寶寶快速“回歸”幼兒園 假期竟然這么快就結束了!家長們該收拾心情開始上班了,孩子們也該回到幼兒園了??蓡栴}來了,孩子們好像還沒從過年的氛圍中緩過來,面對規(guī)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家長們別急,聚優(yōu)幼兒園早已準備好“收心”...
    2020-08-19 閱讀全文
  • 家園共育:寶寶精神不集中怎么辦 家長:可樂三歲半,小女生,好動。幼兒園的老師反映不太遵守常規(guī),不按老師的口令行事。去上舞蹈課,老師說:“老愛東張西望,搞小動作?!苯裢砦疑衔璧刚n時我從外面的大玻璃窗看她,只見她一會兒摸頭發(fā),一會兒跳高...
    2020-06-04 閱讀全文

在家里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寶寶,一進幼兒園就化身卓別林,什么話都不說。寶寶在幼兒園為什么不愛說話呢?怎樣才能讓寶寶在幼兒園也開朗活潑、勇于表達自己呢? 逼迫反成沉默兒,追根溯源找解決辦法 如果寶寶只是...

2020-06-13 閱讀全文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誰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由于孩子年齡尚小,加之在入園前接觸的都是父母以及家人等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還不能...

2020-04-28 閱讀全文

寶寶終于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墒?,誰知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首先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 克服分離焦慮 一、產(chǎn)生的原因 家長的情緒是對孩子最重 要的暗示,家長的種種焦...

2020-06-28 閱讀全文

假期竟然這么快就結束了!家長們該收拾心情開始上班了,孩子們也該回到幼兒園了。可問題來了,孩子們好像還沒從過年的氛圍中緩過來,面對規(guī)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家長們別急,聚優(yōu)幼兒園早已準備好“收心”...

2020-08-19 閱讀全文

家長:可樂三歲半,小女生,好動。幼兒園的老師反映不太遵守常規(guī),不按老師的口令行事。去上舞蹈課,老師說:“老愛東張西望,搞小動作。”今晚我上舞蹈課時我從外面的大玻璃窗看她,只見她一會兒摸頭發(fā),一會兒跳高...

2020-06-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