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在幼兒園尿褲子了,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01-13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幼兒園了教案怎么寫 幼兒園了教案

照理說,上了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在3歲以上,一般都不會再出現尿褲子的現象了。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家長發(fā)現,本來能管好自己上廁所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又重新愛尿褲了。這是為什么呢?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案例1:孩子現在四歲半,三歲上幼兒園時,偶爾會尿褲子,但最近在幼兒園每天都尿褲子,在前兩天頭一次尿褲子時全家一起批評他,結果越說越嚴重,看過醫(yī)生沒有問題,擔心是不是批評得太厲害形成了心理問題,我該怎樣引導他?他玩起來特別投入!

案例2:我兒子四歲半了,以前上幼兒園挺好的,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每天在幼兒園都尿褲子,孩子解釋的原因很多,像中午休息的時候老師不讓去廁所呀;像當時在玩的時候尿都來不及了呀;或者說吃飯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要去廁所呀等等原因。我們天天教導,教他方法和引導他,都不行。后來批評和打都不管用,請教專家怎么辦?

我們不妨來思考一下:為什么幼兒已入園還頻頻出現尿褲子的現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似乎在退步:現在多數幼兒在嬰兒時期都使用過紙尿褲,大人是輕松了,不需要每天洗尿布了,夜里也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可孩子呢?他們養(yǎng)成了有便就拉的習慣,根本就不知道“把尿”是怎么回事。隨著慢慢的長大,家人又開始有過多的不放心束縛著孩子:不放心孩子一個人睡覺、不放心孩子自己吃飯、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有人欺負……真是這些不放心,讓孩子在園放不開手腳,什么事都等著大人幫忙,他們的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由于這雙重原因,幼兒已入園仍然尿褲子也就不奇怪了。

具體現象分析及措施

現象一:體育課上,老師正開開心心地帶孩子玩著《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突然一名小朋友突然大聲叫道“老師,我尿褲子了!”老師覺得特納悶:下課時不是剛小過便的嘛,怎么又尿褲子,就算再不會憋尿,也不至于二十分鐘都堅持不下來吧!

分析:每次下課后的入廁時間,有些幼兒也跟著老師后面到廁所,但他們卻在廁所里轉悠了一圈、玩了一趟,又回來了,或許有的幼兒根本連廁所都沒有到,因為廁所里幼兒太多,教師不可能每一位幼兒都照顧到。

措施:家長跟孩子講好每次被老師帶入廁都一定要上廁所。和班上的老師溝通好,在上午兩節(jié)活動之間和下午加餐前后這兩個時段要“狠抓”,確保每位幼兒都入廁,每位幼兒都小便,無“漏網之魚”。

現象二:下課后大家都在有條不紊地入廁,可有的男小朋友知道自己要小便,就是在掏“小雞雞”時,來不及就尿在身上,更有的小朋友曾多次在老師幫忙掏“小雞雞”時來不及了就將小便尿在老師的手上。

分析:有的男小朋友褲子上的洞較小,而幼兒的褲子穿得較多,幼兒無法自己掏出“小雞雞”,更有的幼兒里面的毛線褲根本就沒有洞,每次小便時都得把褲子拉下來,這樣浪費了很多時間。m.debasrideb.com

措施:家長將男幼兒的褲子前面全部開洞,而且建議這個洞開大一點,盡量往下開一點,這樣方便幼兒在小便時更快的掏出“小雞雞”,也不至于有的小朋友因為來不及掏出“小雞雞”而尿褲子了。

現象三:許多女小朋友褲子的后腰部位較容易濕,因為多數幼兒的褲子都是老師幫忙往下拉的,所以不存在因來不及拉褲子而尿褲子的現象,再說如果是不小心尿褲子也應是褲襠先濕,而并非褲腰濕。

分析:許多幼兒穿的褲子較多,當小便時所有的褲子都到了膝蓋這個部位,幼兒無法蹲下,相對而言臀部較高,所以小便便會順著腿流到褲腰上。

措施:女小朋友的家長幫幼兒里面穿的棉褲、毛線褲全部拆成開檔,小便時只需拉外面的一條褲子即可。

現象四:最近午睡的時候,月月小朋友總是尿床。每次都是老師問她的時候她才會說,如果老師不問的話,她就不主動說她尿床了。她外婆講,月月在家從沒有這種現象,在家睡覺是很少尿床的。后來幾天老師發(fā)現,月月總是隔個十分鐘就跑到廁所上,沒事也在廁所待著。

分析:可能是老師總是提醒她,讓她有了心理負擔。而午睡的時候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孩子控制不住就尿褲子了。有時候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尿褲子很難為情,所以越不想這樣,就越容易尿床。

措施:老師和家長要多跟孩子交談,告訴她尿床沒事的,褲子尿濕了老師幫她換,不要擔心。中午,老師巡視的時候隔一個小時就提醒她上廁所。

專家點撥

孩子尿褲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應該排除病因,一般來講只在幼兒園才尿褲子的孩子都不是出于病因。家長試想一下,孩子小時候是不是經常使用尿不濕,如果這樣,就是家長方面的原因,給孩子造成了“想尿就尿”的條件反射。其次,還可能是孩子玩的過于投入,忘記想尿的事。再次,小孩子尿褲子也有幼兒園老師管得過嚴等問題,膽小的孩子不敢說。當然,無論什么原因,都要求家長、老師配合,盡快給予糾正,否則越大越會給他造成心理陰影。

1、作為家長,不要打罵,但要讓他看到你不高興,認識到尿褲子是錯的。要教會他想尿時一定提前跟大人說,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舉手告訴老師,出門或睡前少喝水。

2、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周末家長可以耐心讓他學習憋尿,孩子說想尿時讓他再堅持5分鐘,以后慢慢延長。在孩子大便的問題上,主要就是定時排便。

3、在孩子的衣服上下功夫。孩子的褲子要簡潔,便于脫和穿,避免因為一時著急而脫不下褲子。

4、了解幼兒園制度,積極和老師溝通。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去問一問在提醒孩子上廁所這一方面幼兒園的規(guī)定和老師一般的習慣是什么,如果覺得不合理可以跟園方提出來。如果孩子暫時不能適應,就主動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多加注意,慢慢幫孩子改正。

上幼兒園總尿褲子,這是很多家長普遍反映的問題,家長不要太緊張。上幼兒園有一個適應過程,家長根據幼兒園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多進行引導和糾正,慢慢孩子就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傊瑢Υ@個問題要有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帶來其他方面的心理問題,甚至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性格。

家長與園方矛盾的核心在哪里?其實就集中在孩子身上。從對老師的不滿,到對飯菜的不滿,家長的意見都是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墒敲芤坏┨幚聿缓茫罱K受影響的卻是孩子。

孩子身上任何不好的變化都會讓父母擔心不已。就拿吃飯來說,許多家長都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發(fā)愁過,老師如果不能理解,便會認為家長在找茬,結果引發(fā)矛盾。有經驗的老師往往不等家長開口,就會立即解釋清楚。

對家長來說,能體察到老師的辛苦也有助于雙方的溝通。比如孩子在玩耍當中難免磕磕碰碰,出現一些小傷口屬于正常情況。家長若對這種小事不依不饒,非要向老師討個說法,那就無法實現與園方的順暢溝通了。

家長有時心情過于激動可以理解,但不與老師和園方發(fā)生爭吵才是上策。因為以后還要接觸,更重要的是寶寶還得上學,吵架后再見面免不了尷尬,再有什么問題,老師肯定也不會積極與家長溝通了。雙方心里都別扭,怎么能共同教育好孩子呢?因此家長應當理智地避免矛盾激化,多和老師交流,這才是最正確的解決方式。

向園方領導反映情況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既然矛盾無法避免,家長就要有足夠的能力和技巧來處理矛盾。下面還有幾條建議給家長:

第一,換位思考。老師體諒家長的心情,家長也體諒老師的難處,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

第二,及時解決。當寶寶出現某些與平時不太一樣的表現時,要能及時發(fā)現并及時解決,這樣就不會釀成大矛盾了。另外,和老師有矛盾后要及時解決,心中不要留有芥蒂,事情過去后能以比較坦然的態(tài)度來面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該怎么辦?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該怎么辦?

今天送涵寶上幼兒園,寶貝們都在玩玩具,我正準備離開,看到坐涵寶旁邊的那個小男孩動手打涵寶。于是我站到他旁邊說,涵涵的媽媽在這里,你都敢打她?于是我開始跟那小男孩講起道理,要他跟涵寶做好朋友,打人是不對的,你是最棒的最乖的之類的話,誰知小男孩根本聽不進道理。我又用了恐嚇的方法,再打人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也不管用,他一點也不怕。

在我再次離開走到門口的時候,他又開始打涵寶。于是我又返回去,在涵寶的耳邊說,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師講!而且要還手!(大家看到是不是覺得我這媽媽教育孩子方法如此之差?)

記得上次那個男孩打涵寶,老師站在旁邊跟涵寶說,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師講??墒乔闆r就擺在眼前,跟老師講了有用?老師就在不遠處,看見當沒看見,聽見當沒見。

那男孩打涵寶我看見已經不是一次二次了,雖然是個孩子,但總是看見他欺負我家涵寶,這當媽的心里當然心疼了。

我家涵寶是那種別人打她也不還手的那種,也不主動打人。剛上幼兒園時,我也挺擔心她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大家都說有老師在呢,不怕??扇缃袷怯欣蠋熢冢瑔栴}還是出現了。

經常我去接涵寶時,聽到孩子們這個在大聲說‘老師他搶我玩具’那個在說‘老師他打我’??匆娎蠋熉牭较駴]聽到,老師可能也是帶小孩太多,已經對這些見怪不怪了吧。不過換個立場,自己每天帶一個孩子都挺累了,想想三位老師每天要帶30個孩子,更辛苦了。

以下是在網上搜索到一些家長對這個問題的回復,覺得有些說的很有道理:

一、我認為小孩在幼兒園出現的問題,1、先找老師,由老師在幼兒園解決;2、問清楚欺負你兒子的幾個小孩的家長姓名和聯系辦法,與他們取得聯系,協助解決。

二、你遇到孩子被欺負,一定要和老師講清情況,老師才能多注意。大部分小孩子一次被人欺負就可能再也沒有反抗的勇氣,受慣氣的小孩靠他自己是不會扭轉被欺負的局面的,一定要有大人幫助,你要直接找那幾個小朋友嚴肅地告訴他們不準再打你的孩子,這比讓他們的家長制止自己孩子要有用的多。

而且要告訴孩子,他不是孤單一個人,爸媽、老師都能保護他,他不要怕任何人,勇敢地保護自己,為保護自己打了別人是勇敢的孩子而不是壞孩子。

三、你要他回打別人或告老師對他來說是要有勇氣的,所以會很難。我的孩子也是總會小傷不斷,他也很膽小,我就教他別人欺負他的時候就大聲的叫,我考慮一方面大叫會引起老師的注意,另一方面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一聲大叫足以使對方退縮了,對孩子來說叫一聲也不會很難。孩子被欺負家長總會不高興,不過有些時候要弄清是什么原因,然后再告訴他如何保護自己。

四、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個性(這位家長說的有道理):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壓抑他,讓他太逆來順受

2、也不要太過份保護他,讓他事事太依賴家長

3、多帶他和小朋友玩并認真觀察他,讓他學會怎樣和別人和平相處

4、教他保護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

五、別強化孩子“老被人欺負”這種概念,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自信?,F在的孩子因為被成人保護的比較多,會向兩種極端發(fā)展,一種是在交往中退縮,一種是在交往中霸道,我想你的孩子應該是第一種,所以你應該和老師配合、交流,共同商量怎樣幫孩子學會與人交往,怎樣樹立自己的個人魅力。(我覺得這位家長說的很道理,可以借鑒)

六、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去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平時多帶他去公共場所或去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從而改變他的性格。(這個也不

幼兒在園不可吃飯怎么辦


幼兒在園不可吃飯怎么辦

孩子在幼兒園不肯吃飯怎么辦?大部分幼兒園的個別班級都會出現個別孩子不肯吃飯,愁壞了家長,煩惱著老師。我所在的班里的黃梓就是這樣。那么如果有這樣的幼兒我們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讓他愛吃飯,吃好飯,能夠健康的成長呢。

首先,父母應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做微量元素檢查,看孩子是不是身體里缺少一些微量元素,缺鋅等微量元素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并且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所以當孩子長期厭食食欲不振時,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其次,如果不是因為缺少微量元素,還要看孩子是不是一天正常的三頓餐是不是都食欲不振,厭食。如果是早晨,那就要和家長溝通,看是不是早晨在家已經用過餐了,有些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少了營養(yǎng)。其實,這個大可不必擔心。每所正規(guī)的幼兒園都會配備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每日的食物營養(yǎng)的均衡,食物的種類都會有科學的搭配。葷素搭配,顏色搭配,都是科學合理的,還有就是正規(guī)的幼兒園都會有牛奶下午茶之類的補充營養(yǎng)。所以,家長對營養(yǎng)方面的擔心大可不必。

正常餐點出現問題,個別幼兒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本身長得就比其他幼兒嬌小,這樣的幼兒食欲不振、厭食或者說根本不可吃飯。對待這樣的幼兒教師就要講究方法了。第一、在一些幼兒園,由于老師的專業(yè)素質及耐心方面的原因,老師會采用比較粗暴的方式。比如,暴力威脅、恐嚇或者強行喂食。這樣孩子有可能會完成任務,但可成想過長期這樣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吃飯本是一種享受,是一件快樂的事,可由于教師的非正確方法而造成心理陰影,吃飯卻成為了孩子最害怕的事。第二,教師要考慮一個問題,這樣的孩子由于長期吃飯較少,所以胃已經長期處于收縮狀態(tài),也就是說它的容積已經很小,吃一點就會有飽了的感覺,因此食量小。這就要求教師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其食量。第三、教師要采取激勵鼓勵的方式,開始每餐少分些,當孩子完成小任務時,教師要抓住時機鼓勵。讓孩子有成就感,變吃飯為快樂的事,讓他享受吃飯的樂趣,主動去完成。尋去漸進再慢慢增加其食量,教師還應將自己的方法與家長分享,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的幼兒也是家長最擔心的,所以老師提出方法,相信家長會極力配合的。希望各位同僚如有其它方法不吝分享,讓我們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經過一段時間的面對處理,初見成效,黃梓現在已經胖一些了,但針對該幼兒體質差還應該逐漸增加體能訓練使其體質逐步增強。運動會使他消化加快,增加食欲,這樣吃飯也會好很多。

育兒知識:孩子“威脅”不去幼兒園了怎么辦?


孩子每次到幼兒園,總喜歡提條件,家長不滿足,孩子就不去幼兒園。該怎么辦?

孩子威脅父母,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經常出現。為什么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威脅”父母了呢?

出現的原因:

1、親子溝通方式出現問題:家長平時跟孩子說話時,常用“如果……,那么……”的結構與孩子對話,比如,“如果你乖乖地去幼兒園,那么,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時候給你買棒棒糖”,“如果你按照爸爸說的做,那么爸爸就滿足你一個愿望”……那么,孩子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學會了講條件。

2、家長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面對孩子又哭又鬧滿地打滾的狀況,家長會覺得頭疼:為了這點錢讓孩子忍受委屈,實在有點于心不忍啊。因此,家長就會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長此以往,孩子就學會了通過談條件、哭鬧的方式來威脅父母,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

3、孩子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與家庭環(huán)境的差異是很大的,如果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了抵觸情緒,但孩子又覺察到父母堅決送自己去幼兒園的態(tài)度,會在內心做出妥協:我去幼兒園,但你們也要滿足我一個條件。

給家長的建議:

1、家長要“溫柔的堅持”:面對孩子提出的種種不合理條件,家長可以采用溫和的口吻,如果講道理已經沒有效果了,此時家長要堅持的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斷然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

2、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絕后,孩子會拿出自己的殺手锏——哭、鬧、糾纏。此時家長要保持平靜,對孩子的哭鬧不說教、不制止、不發(fā)怒、不批評,給孩子釋放憤怒情緒的時間。

3、家長要相信孩子:“如果……那么……”,其實是向孩子傳達了家長對其能力的懷疑。如果家長對孩子說,“如果你去幼兒園,周末的時候我會帶你去看電影?!边@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認為你不想去幼兒園?!?/p>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多和孩子回憶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幼兒園里的玩具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孩子對條件的關注。

5、多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家長可以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如果發(fā)現孩子的不適應狀況,要及時做出反應,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在幼兒園總是缺乏安全感怎么辦?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現(一)

外出的時候,在陌生人的面前不敢抬頭,神情表示的非常緊張,自己的小手還會不停的擺動或者是拉扯自己的衣角。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現(二)

保姆或者是在其他親人照顧的時候,孩子表現的很乖,但是一旦看見了媽媽,就會粘著不放。有時會別表現出委屈,甚至是眼淚汪汪的樣子。之后,只要媽媽離開或者是一動的話,就會緊張的大哭大鬧,扯著媽媽的衣服不讓離開。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現(三)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輾轉反側,睡的也不踏實,還會時不時的摸摸身邊是否有人或者是把陪他睡的人抱的很緊。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現(四)

會有喜歡吃大拇指的現象出現,其實這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安慰,缺少安全感的表現。

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感的方法

1、給孩子溫暖的充滿關愛的家庭關系

安全感通常產生于充滿關愛的家庭關系中,當孩子有充分的時間與家人相處,并真實地感受到被保護,他會感到周圍的世界都是安全的可被信賴的。讓孩子與他所信賴的人維持親密關系。

2、通過具體行為給予孩子有效的安慰

安慰并不是言語上的寬慰,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行為才是有效的安慰,孩子需要了解發(fā)現你為安慰他而做的努力,并且根據實際結果來確認他是否真的受到了你的“保護”。

3、讓孩子嘗試去解決問題和幫助他人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需要感受自己的“力量”。當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參與了問題解決,給予了他人幫助,他會覺得自己開始可以應對這個世界了。解決問題能讓孩子獲得能力和自信,幫助他人則能讓孩子的內心豐盈。

4、幫助孩子表達出他的情感甚至憂慮

在孩子受到挫折和驚嚇以后,不要急于安慰孩子當下的情緒,他需要情感的宣泄。當然,讓孩子立即說出當下的感受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就意味著要給予他足夠多的時間和同理心,支持他慢慢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缺乏安全感應該怎么辦呢?、

1、家庭氣氛很重要

當孩子經常處于不安環(huán)境中時,孩子會有恐懼的猜測,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才吵架?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他們會不會離開我?由于孩子對大人們的爭吵無能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獨自生自己的悶氣,后者會把這股怨氣累積在心中,長大后心中將會有扭曲的價值觀。因此,擁有一個安康快樂的生長環(huán)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

2、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孩子要是對這個世界的安全產生懷疑的話,那么就會失去對任何人的信任,從而逐漸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所以父母要時常的用語言和行動來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即使有什么危險也是會過去的,父母也是會一直在他身邊。

3、互動游戲有幫助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參與活動,或是通過游戲中的肢體接觸,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時可以多花點心思,設計一些簡單的家事、游戲,或DIY手工勞作等,讓孩子從做中學,同時也讓親子情感升溫,溝通更加順暢!

孩子在幼兒園都學了什么?


寶寶到了3歲左右,爸媽再不舍得也會狠下心把寶寶送到幼兒園,讓他去感受集體生活,讓他開始離開大人的庇護,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墒悄闶欠窳私庥變簣@教育,知道寶寶都在幼兒園學什么嗎?學習怎樣做學生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幼兒園里孩子們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這可是老師在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和輕松氣氛呢。進了幼兒園,孩子學會了把玩具放回原處,學會了離開教室的時候,聽老師的口令排隊,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里,什么時候午餐,什么時候午睡,什么時候吃點心。學會了自控,知道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不能隨在教室里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說話。你發(fā)現了嗎,孩子比在家里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乖多了?學習怎樣交朋友其實,許多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社交經驗,幼兒園又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教他們在沒有教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伙伴之間產沖突。孩子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默默看別人玩,或者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樣的社交對于孩子長大之后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學習怎樣獨立做事在家里,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紐扣、梳頭發(fā)、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兒園里,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么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他們會要求孩子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穿好衣服,要求他們在多少時間內到教室外邊排隊。孩子在幼兒園里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知道上了洗手間之后要洗手。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幫著他了。學習怎樣說故事幼兒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無形中培養(yǎng)了對書籍的愛好。孩子還常常會在老師要求下同小伙伴合作表演老師講過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漸漸學會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說故事的時候怎樣開頭、發(fā)展、結尾,求知欲就是在這樣的氛圍里慢慢萌芽的。學會請求幫助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摔疼了,沙子飛到了眼睛里去了,但是怕難為情不敢告訴老師。這是許多初入園的小朋友都發(fā)生過的情形。幼兒園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有話告訴老師。有沒有發(fā)現:原來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的幼兒園老師在孩子未來的求學生涯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后同其他老師和成人的相處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長者相處愉快的話,今后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會有相當的自信。學會剪剪貼貼可別小看幼兒園里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這是最好的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方式。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制作手工的時候,他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全部開動起來了。小女孩比男孩更喜歡這些手工,專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應該重視這樣的動作經歷,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寫字會容易得多。學會搭積木研究表明,搭積木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大有益處。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歡手工課一樣,女孩子通常會忽略積木。專家指出,搭積木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如果孩子想搭一個高塔,手頭又沒有長積木,他們會發(fā)現兩塊小積木拼起來可以變成一條長的。這就在無形中為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學會辨別標記、概念、節(jié)奏孩子在幼兒園里認字、閱讀,孩子在那里認識了數字和字母,辨識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么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習唱歌跳舞,懂得了節(jié)奏感令孩子朗讀的水平提高了。學習樂器對于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有幫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還發(fā)現,參加小組唱和學習鋼琴的孩子在空間想象--如拼圖之類的游戲中表現更出色。學會跳遠、跳高等運動技能幼兒園里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類游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煉。操場上的活動也鍛煉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樣蜷起腿鉆過那個圈圈,怎樣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蹺蹺板,操場上的自由活動同跟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可不一樣,在公園里,爸爸媽媽的眼睛老盯著孩子,會告訴孩子每一個項目怎么玩,為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而幼兒園操場上的活動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真正對自己負責。另外,孩子在幼兒園還將學會簡單的電腦操作知識和日常英語對話。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怎么辦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怎么辦

從家庭的個體生活走向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由于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特別是接觸的對象不同,孩子會感到不習慣,不適應,產生怯生、恐懼的心理,出現哭鬧、逃跑、不肯吃飯、不肯午睡等現象。這種現象有時會持續(xù)一兩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怎樣才能讓孩子盡快地適應幼兒園呢? 首先,需要做好孩子進入新環(huán)境的工作。

1、心理準備工作。入幼兒園前,不妨帶孩子先去幼兒園玩一玩,與老師交談交談,以消除孩子的怯生心理;通過參觀幼兒園的活動室、玩具櫥、游戲室等設備,增進孩子的羨慕和愉悅情感;孩子通過看一看幼兒園小朋友們歡樂的活動場面,從旁體驗一下幼兒園富有情趣的集體生活,促使孩子產生不久就上幼兒園的自豪感。孩子產生了進入新環(huán)境的意愿,就為他將來適應新環(huán)境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給孩子安排與幼兒園相適應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每天中午睡午覺等,這樣進入新環(huán)境后就容易適應新的生活制度。

3、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自己脫衣上床睡覺。大人勞動時,可以讓孩子在身邊學著剝剝豆兒,拿拿工具;外出時可以攜帶孩子同往,盡可能讓孩子多接觸外界的人和事。這樣呆以增進孩子的獨立性,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孩子進入幼兒園這一新環(huán)境,很快就適應。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幼兒園前,切忌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例如,有的爸爸媽媽常用"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之類的話來恐嚇孩子,這是很不好的。孩子進入新環(huán)境后,如果出現不適應、不習慣的現象,家長不應該溺愛、舍不得,更不應在一旁陪伴。這時,爸爸媽媽應該信賴教師會親切地關心孩子,盡量避免自己同孩子多接觸。孩子回家后,爸爸媽媽應該從多方面夸贊新環(huán)境,促使孩子心理上的轉變.

孩子不愿上幼兒園怎么辦?


孩子不愿上幼兒園怎么辦?

小孫子跳跳去幼兒園已經七天了。從第三天開始,早上很不情愿去,不換衣服,嘴里一直在說“我不愿去幼兒園””“我不要去外面玩”,盡管這樣還是送他去了。因為是剛開始送,為了使他能盡快熟悉環(huán)境,認識小朋友,到幼兒園以后,我?guī)退粤嗽绮驮匐x開。老師接過去他就開始哭,我得趕快離開而且不要回頭。從這幾天送的情況以及與其他家長的交流來看,總結了幾條可以借鑒。

1、必須堅持天天送去,態(tài)度要堅決,要說“明天該去幼兒園了”,不要說,“明天去幼兒園好不好?”也不要哄騙孩子或者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鬧也不能動搖。若有可能,開始幾天您可以稍早一點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個人時,增加孩子孤單、想家之情。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轉身走,班里老師是有辦法安慰孩子的。不要兩眼淚汪汪,一步三回頭,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會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獨。實際上,孩子哭幾天就會好的。

3、向老師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現,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以表揚,這對孩子是一種精神安慰。

4、從幼兒園接回家后多與孩子談談幼兒園的生活,讓他表演在幼兒園學的兒歌舞蹈,從正面引導孩子對園里生活的美好回憶。

5、切記要多說幼兒園的好處,多講老師如何講故事、教兒歌、讀書識字等孩子喜歡的事情。不要以送幼兒園作為對孩子的威脅,這樣他會加深對幼兒園的反感。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既是新的環(huán)境,也是陌生的環(huán)境,幾乎一天見不到家里人,心里很孤獨,缺少自信心。所以家長必須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認識,告訴他要和小朋友搞好團結,要交朋友,相互愛護。要適應集體生活,增強自信心。

相關推薦

  • 尿褲子不說怎么辦 俞宸彬是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別看他小,可是說話做事就像一個小大人,還喜歡跟我聊天,每次有什么事都要與我分享,的確很討人喜歡。 在一次午休后,我要他們去解小便,彬彬搖搖頭不想去,于是我就讓他先回到教室,...
    2020-09-01 閱讀全文
  • 2020你怎么尿褲子了呀 英英你今天來到了“豬豬之家”,你先穿上了高跟鞋,抱起了娃娃。老師一看,你今天又要當媽媽了。這時,你抱起了玩具娃娃,邊拍著寶寶的背,邊說:“寶寶乖,寶寶睡覺覺!”“怎么還是要哭呢?是不是肚子餓了?”于是...
    2021-04-23 閱讀全文
  •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攀比怎么辦 攀比付出的代價 代價1小小的人兒學會了攀比 遠的不說,就說在幼兒園里,每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的現象。家長往往對孩子之間的攀比感到既無奈又不解,他們怎么也想不通,這么一丁點兒的孩子竟...
    2022-03-2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你怎么尿褲子了呀 英英你今天來到了“豬豬之家”,你先穿上了高跟鞋,抱起了娃娃。老師一看,你今天又要當媽媽了。這時,你抱起了玩具娃娃,邊拍著寶寶的背,邊說:“寶寶乖,寶寶睡覺覺!”“怎么還是要哭呢?是不是肚子餓了?”于是...
    2021-05-07 閱讀全文
  • 孩子在幼兒園打架怎么辦 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相處總會產生些小糾紛,而單純的孩子們往往一沖動就會訴諸武力,動起小手,有時還會受些小傷。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犯了難。 合理回應把握好公平 剛上小班的琪琪這幾天有點不開心,因為吃飯的時...
    2021-05-10 閱讀全文

俞宸彬是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別看他小,可是說話做事就像一個小大人,還喜歡跟我聊天,每次有什么事都要與我分享,的確很討人喜歡。 在一次午休后,我要他們去解小便,彬彬搖搖頭不想去,于是我就讓他先回到教室,...

2020-09-01 閱讀全文

英英你今天來到了“豬豬之家”,你先穿上了高跟鞋,抱起了娃娃。老師一看,你今天又要當媽媽了。這時,你抱起了玩具娃娃,邊拍著寶寶的背,邊說:“寶寶乖,寶寶睡覺覺!”“怎么還是要哭呢?是不是肚子餓了?”于是...

2021-04-23 閱讀全文

攀比付出的代價 代價1小小的人兒學會了攀比 遠的不說,就說在幼兒園里,每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的現象。家長往往對孩子之間的攀比感到既無奈又不解,他們怎么也想不通,這么一丁點兒的孩子竟...

2022-03-28 閱讀全文

英英你今天來到了“豬豬之家”,你先穿上了高跟鞋,抱起了娃娃。老師一看,你今天又要當媽媽了。這時,你抱起了玩具娃娃,邊拍著寶寶的背,邊說:“寶寶乖,寶寶睡覺覺!”“怎么還是要哭呢?是不是肚子餓了?”于是...

2021-05-07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相處總會產生些小糾紛,而單純的孩子們往往一沖動就會訴諸武力,動起小手,有時還會受些小傷。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犯了難。 合理回應把握好公平 剛上小班的琪琪這幾天有點不開心,因為吃飯的時...

2021-05-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