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中國文字》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大班語言教案 幼兒語言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對中國文字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
3、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口、頭、手、腳、腿、臂都可以活動的木偶(紙偶也可,其它老師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長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出示幼兒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圖片,讓幼兒自由討論后說出與其對應的中國漢字來導入課題
2、 師:中國的文字除了這些許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還可以用我們的形體來表現(xiàn)呢。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一個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許多形體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讓其表演“貝”字(低頭、肩平、小臂下垂、雙腿拉開)和“安”字(頭仰、雙臂平舉、兩手下垂、拍拍皮帶表示有一橫再雙腿交叉成“女”)老師為其講解
2、根據(jù)講解,讓幼兒發(fā)揮想象用身體各部位來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頭身腿腳成一直線)“于”、(拍頭表有一橫、雙臂平舉、頭身腿成直線、一腳勾起)“平”、(兩點可用耳朵代替)“員”(嘴張開)……字,老師巡回指導,對表演獨特的幼兒給予鼓勵。
3、讓幼兒想象自己認識的那些簡單的字可以用形體來表演(“人”、“口”、“大”、“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長棍表演“天”字后引導幼兒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來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兩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兩人合伙表演“從”“壩”“林”“扛”……
三、結(jié)束部分
游戲:1、看誰猜得對
兩人一組,一人用形體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誰做的快【373939.Com 實用申請書】
幾人一組(自由結(jié)合),一人說字,其它人用形體表演。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中國文字》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中國文字》”。讓幼兒培養(yǎng)想象能力,提高幼兒對中國文字的興趣,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對中國文字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
3、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口、頭、手、腳、腿、臂都可以活動的木偶(紙偶也可,其它老師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長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幼兒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圖片,讓幼兒自由討論后說出與其對應的中國漢字來導入課題
2、師:中國的文字除了這些許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還可以用我們的形體來表現(xiàn)呢。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一個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許多形體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讓其表演“貝”字(低頭、肩平、小臂下垂、雙腿拉開)和“安”字(頭仰、雙臂平舉、兩手下垂、拍拍皮帶表示有一橫再雙腿交叉成“女”)老師為其講解
2、根據(jù)講解,讓幼兒發(fā)揮想象用身體各部位來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頭身腿腳成一直線)“于”、(拍頭表有一橫、雙臂平舉、頭身腿成直線、一腳勾起)“平”、(兩點可用耳朵代替)“員”(嘴張開)……字,老師巡回指導,對表演獨特的幼兒給予鼓勵。
3、讓幼兒想象自己認識的那些簡單的字可以用形體來表演(“人”、“口”、“大”、“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長棍表演“天”字后引導幼兒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來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兩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兩人合伙表演“從”“壩”“林”“扛”……
三、結(jié)束部分
游戲:1、看誰猜得對
兩人一組,一人用形體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看誰做的快
幾人一組(自由結(jié)合),一人說字,其它人用形體表演。
活動反思:
下課鈴聲乍響,看著孩子們那開心的樣子及意猶未盡的表情,我知道,這節(jié)課很圓滿!孩子們個個學有所得了。想想自己最初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初讀第五單元《有趣的漢字》時,我翻閱著文本及教參,感覺這單元太簡單了,學生肯定易懂,也易接受,沒什么內(nèi)容可講的。但是細讀細品之后,才發(fā)現(xiàn)如果要上好這樣的課,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好這看似平淡枯燥的文字,還真是不容易。
如何讓“死”的文字變得鮮活、靈動起來呢?我頗費了一番腦筋。
于是,我把課堂拓展到了課外,讓學生在課外通過各種手段搜集相關(guān)資料,自己也上網(wǎng)查閱大量相關(guān)材料。最滿意的是在課間我利用字例說明,及時滲透了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構(gòu)字基本知識。當然,孩子們最喜歡的莫過于猜字了。那些象形字一寫上黑板,立刻猶如跳躍的小精靈般“活”了起來,孩子們猜得不亦樂乎,竟然連下課鈴聲也拒絕接受,一直纏著我再猜幾個呢!于是,當聽到我講漢字歷史時,原本無人問津的“歷史”竟然也變得熱門起來。
另外,在“錯別字”教學時,我將學生作業(yè)、作文中的實例擺上課堂,并“煽情”地說:“每次老師讓同學們習作時,大家都將改正紙、改正帶放在桌子上,似乎潛意識里想要有錯別字出現(xiàn)。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的漢字,我們怎么可以隨意改動呢?”講到此處,我悄悄掃視了一邊全班同學,發(fā)現(xiàn)書桌上的改正帶、改正紙不知何時已不見了蹤影。我欣慰地笑了。
當然,最得意也最熱鬧的莫過于各學習實踐小組的成果展示了。孩子們精心設計、編排搜集、謄抄的各種有關(guān)漢字知識的資料,以各種形式向全班匯報,如猜謎語、講笑話、朗讀兒歌、手抄報展示等等,各種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經(jīng)過孩子們的精心編排,不時贏得陣陣熱烈的掌聲,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漢字的知識。我想: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中華漢字一定會生根、發(fā)芽!
課罷,我不禁提筆,寫下這篇教學隨記,姑且叫它反思吧!
幼兒百科:文字,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wénzì,基本意思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載語言的圖像或符號。該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p>
大班語言教案《我驕傲,我是中國娃》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三段分別表達的內(nèi)容與含義,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了解祖國與家鄉(xiāng)最值得驕傲的事物,感受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重點
會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激發(fā)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難點
理解詩歌三段分別表達的內(nèi)容與含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國旗!)對!這是我們的國旗!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名字嗎?(對!中國!)現(xiàn)在,請你大聲地告訴我,我們是哪國人?(中國人!)我們中國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回答)
老師搜集到了好多圖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課件,老師邊提問邊講解:
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坐落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在這里舉行過開國大典,它由此成為現(xiàn)代中國的象征 。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古已有之,桂林山水的美也是舉世公認。游客來到桂林,沒有一個不被這里的山水之美所折服的。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京劇作為一種中國獨有的藝術(shù),早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藝術(shù)瑰寶了。
乒乓球隊是中國體育軍團的王牌之師,屢次在國際大賽上爭金奪銀,被體育迷們習慣地稱為夢之隊。
過渡語:看過了畫面上這些我們中國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真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
現(xiàn)在馬上進入我們今天的詩歌《我驕傲,我是中國娃》。
二、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1.整體欣賞詩歌。
老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根據(jù)需要設計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里提到了哪些值得驕傲的地方?
2.分段學習詩歌。
(一) 初步理解中國娃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三位小朋友,我們一起看一看,哪一個是中國娃?引導幼兒分別從頭發(fā)、眼睛、皮膚等地方觀察中國娃娃和外國娃娃的不同。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詩中的語言小結(jié)。
(二) 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名勝古跡。
師:小朋友,我們都是中國娃,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叫什么呢?——中國,對!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名勝古跡,你們知道有什么地方嗎?(讓幼兒先說一說)今天,老師想當一名導游,帶小朋友去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你們想去嗎?
1.認識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噢!這是一座山。它不但是中國最高的山,它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你們看一下,這山頂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因為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從山下往山上一看,山頂都快插到云彩里去了!因為山又高又直,所以詩歌里說——珠穆朗瑪像我挺直的脊梁。
2.認識泰山——力與美的完美結(jié)合。
看過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我們山東省最著名的山——五岳之首的泰山。我們泰山有一個非常美的景觀你們知道是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泰山日出的視頻,幼兒欣賞,直觀感受泰山壯美的自然景觀。
再欣賞泰山風光圖片,感受泰山的力與美,引出詩歌——巍峨泰山像我堅實的臂膀。
看過了最高、最美的山,讓我們?nèi)ネ乱粋€景點,它會是哪里呢?
3.認識萬里長城——古時候抵御敵人的城墻,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墻。
(課件出示萬里長城圖片)
小朋友們,這是哪里?——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有什么特點?(長長的)
像什么?
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怎樣保護我們?(伸出手臂,把我們抱到懷里)
在古時候,有一些壞人會騎著馬來搶我們的東西,我們的祖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修筑了萬里長城。有了萬里長城的保護,壞人就沒法搶我們的東西了,所以詩歌里說——萬里長城像我伸展的手臂。
現(xiàn)在,我們中國富強了,萬里長城成了著名的名勝古跡,它每天迎接著中外的游客——他們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呢!
4.認識黃河、長江——我們的母親河。
(課件顯示黃河、長江)
對比講解黃河和長江的不同特點
黃河水里攜帶了很多泥沙,所以它的水是黃色的,長江的水要清一些!黃河和長江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們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我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寫了一首歌《龍的傳人》,小朋友們聽一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放音樂《龍的傳人》,鞏固知識。
課件顯示珠穆朗瑪峰、泰山、萬里長城、黃河、長江圖片,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第二段內(nèi)容。
(三)體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我們中國不但有名勝古跡,還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
1.播放中國人宇宙飛船發(fā)射成功視頻,讓幼兒直觀感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偉大。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我國神舟十號宇宙飛船發(fā)射成功了,叔叔阿姨能夠在太空生活,做實驗,他們在太空放音樂,我們能夠聽得到。我們的科學家和航天員們實在太偉大了!)
2.中國乒乓球隊同時獲得三枚獎牌,播放三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視頻,讓幼兒直觀感受中國體育軍團夢之隊的魅力。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會場上有幾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三面)
我國乒乓球隊曾經(jīng)同時獲得全部的金牌,是我們的驕傲!
3.認識我國獲得諾貝爾獎莫言爺爺和屠呦呦奶奶,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老師提問:認識屏幕上的這兩個人嗎?左邊的這一位是莫言爺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右邊的這一位是屠呦呦奶奶,她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
4.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領獎視頻,讓幼兒感受嘹亮的國歌響徹四方的激情。
老師提問:屏幕上的這些阿姨是誰?噢!她們是中國女排的阿姨們!在本次的奧運會上,她們獲得了金牌。
課件上同時出示以上四幅圖,提問:小朋友們,哪些情形讓我們感到驕傲?
幼兒個別回答。(老師注意引導幼兒盡量用詩歌中的語言。)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老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第三段。)
三、整體朗誦詩歌
1.播放課件,出示完整版詩歌圖片,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學習。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展示。
3.配樂,老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
四、結(jié)束活動
進一步激發(fā)幼兒作為一名中國娃的驕傲和自豪。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感受中國漢字》
活動目標:
1、比較中、英、日三國文字,初步區(qū)分他們的異同,了解漢字的主要特點。
2、認識自己的名字,激發(fā)學習漢字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備姓名卡片和漢字卡片,教師準備中、英、日三種文字卡片極其錄音。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從三種不同的文字卡片中選出漢字。
2、在黑板上展示三張用不同語言書寫的“中國”、“幼兒園”、“小朋友”文字卡片,讓幼兒找出英文和日文卡片。
3、再分別出示用中文、英文和日文書寫的上述詞語,并把卡片一一對應放在相關(guān)的卡片下,;來源;;和幼兒一起進一步分辨三國文字在字形上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通過朗讀(也可用錄音帶),讓幼兒了解不同語言的不同語言,進而突出漢字的字形和讀音特點。
4、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姓名,并與幼兒一起點數(shù)這張姓名卡片的筆畫,讓幼兒了解漢字的筆畫和結(jié)構(gòu)特點。
5、讓每個幼兒取出自己的姓名卡片,點數(shù)筆畫,以加深對漢字的筆畫印象。隨后小組同伴互相辨認姓名,尋找姓名中的相同漢字。
6、在自帶的漢字卡片中辨認自己熟悉的漢字,并要求幼兒分別取出一個筆畫最多和最少的漢字,貼在“有趣的漢字欄”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并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xiàn)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shù),收集了大量有關(guān)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于接受的漢字特點,采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顒又薪處熯€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fā)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我們的祖國真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我們的祖國真大
目標:
使幼兒初步了解祖國地域之遼闊廣大,激發(fā)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準備:
本市(縣)、中國地圖各1張。地球儀兩個。一朵小紅花。每個幼兒備一張自己的照片(不超過2寸)。
過程:
1、我的家在哪里
教師出示本市(縣)地圖。并提問:“誰能從這張圖上找到我們的幼兒園?”當幼兒找到時,請用小紅花貼到幼兒園的位置上。再請幼兒繼續(xù)尋找“我的家在哪兒?”小朋友分組到地圖前找自己的家,找到自己家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的照片貼到上面去。經(jīng)過大家一番尋找和粘貼,一幅生動、親切的“我的家”的地圖制成了。
2、我們的祖國——中國真大
教師出示地球儀,并提問:“誰能找到中國在什么地方?”“我國周圍有哪些國家?”此時,教師出示世界地圖,引導幼兒在世界地圖上和其他國家比較,最后得出“我們中國在世界上是個很大的國家”的結(jié)論。
3、中國的南方和北方
教師引導幼兒用生動的事實(我去旅游,爸爸出差……)說明我國南方和北方距離之大。
如“我和爸爸去南方(??冢?,坐了三天火車才到。”“我和媽媽去北方(齊齊哈爾),坐了兩天火車才到。以此說明中國之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