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青少年宮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 幼兒園心理說課稿 幼兒心理教育筆記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xiàn)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反抗父母

一般表現(xiàn)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做事拖拉、不完成作業(yè)等,較嚴重的表現(xiàn)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等。

2、似病非病

如有的孩子經(jīng)常說頭痛、頭昏、呼吸困難等,病情呈慢性化或反復發(fā)作,但做醫(yī)學檢查又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吃藥后仍無好轉(zhuǎn)跡象。

3、無端生厭

經(jīng)常心煩意亂,郁郁寡歡,不能安心學習,要求父母為其調(diào)換班級、學校,可到了新的環(huán)境還是沒有什么改變。

4、厭學

一到學校、教室里就感覺頭暈、惡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一切又都正常。

專家認為

逆反心理可能導致青少年是非不分,與正確的教育指導思想背道而馳,甚至誤入歧途。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引起重視,如果出現(xiàn)了青少年抑郁癥狀況,應以藥物與心理治療并重為原則。當藥物治療緩解和改善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療,使孩子改變認知,完善人格,增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與自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更大的選擇性。因此常常表現(xiàn)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逆反心理”,是一種心理特點,不必奇怪。

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當,可能加劇逆反心理的現(xiàn)象,諸如:

1.家長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于是容易產(chǎn)生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

2.嘮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這也不對那也不是,總是沒完沒了地嘀咕,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厭煩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漠不關(guān)心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guān)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一點不懂其危險性,有時好好的玩具也要拆開來看看,甚至會損壞貴重的家用電器。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應尊重幼兒心理發(fā)育的規(guī)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后再進行教育、誘導,說明利害關(guān)系,千萬不要“犟過孩子頭”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么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于正面說教。

最后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并講明道理??傊?,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xiàn)象,并耐心地教育、誘導,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兒童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


兒童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

兒童攀比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jīng)濟基礎。

過去經(jīng)濟較落后,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里會存在攀比?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別人,孩子想要什么都盡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幼兒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

2.家長的這份溺愛,為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壯成長。超凡脫俗,把自己的子女當作掌上明珠,兒女要什么就給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yǎng),會讓幼兒滋生攀比心理,產(chǎn)生依賴。

3.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未能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著學,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xiàn)。

4.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家長經(jīng)濟不太寬裕,或下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么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chǎn)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幼兒“逆反心理”探源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是脾氣越來越犟,總是不聽話,跟你對著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其實就是孩子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所謂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條件下,人產(chǎn)生的與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動。

學齡前孩子,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主觀能動性的增強,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會一味服從,喜歡“鬧獨立”。家長如果不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一味訓斥、打罵,就會使他們產(chǎn)生兩種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諾諾,膽小怯懦;或是執(zhí)拗任性,膽大妄為。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期望不切實際

現(xiàn)在的家長大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他們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素質(zhì)和能力,不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費苦心設計好的藍圖,硬要他們?nèi)プ鲆粫r還難以做到的事情,其結(jié)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一事無成,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提出的要求,應比孩子的實際能力略高一點,讓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樹上的果子,”使他們經(jīng)過努力,都能圓滿完成任務,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就會不斷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過于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

現(xiàn)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正確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們當成一個開始有獨立意識的小伙伴,有事商量著來辦,平等相待,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千萬不可居高臨下,以勢壓服。

三、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了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明智的家長應該這樣告訴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解答問題的。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們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復嘮叨,引起厭煩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唯恐他們不聽,就反反復復、嘮嘮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huán)境中,就會產(chǎn)生心理障礙。即使明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他們也不樂意聽。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言不煩,并且尊重他們,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就相對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青少年心理危機需三方合力


“微卷的黑發(fā),一雙大大的、睫毛長長的眼睛,蒼白的面色,帶一絲得意的淺笑。在我的手上,有少年信手涂鴉的美術(shù)作品,有他寫過的小說。不說不知道,就是這個看上去面相俊俏的少年,在昨天,已經(jīng)進行了被父母‘軟禁’后的第三次割腕自殺?!?/p>

“死去的女孩叫蓮子。正在讀高二。檢查結(jié)果,女孩去世時已懷有身孕。蓮子5歲時,父母外出打工,后因為分居感情出了問題,離異。孩子判給父親。離異后的父母繼續(xù)外出打工,父親再娶,把她托給奶奶照顧。而奶奶年歲已高,帶了兩年后,便把孩子交給看起來家境不錯的姑母代養(yǎng)?!?/p>

翻開近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拿什么來愛你,我的孩子》一書,當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機事件,觸目驚心。這使我們有機會以一種更加直觀更加全面的方式了解一個久遭忽視的領域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40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歷,使我痛感未成年人是最大的弱勢群體,而最弱的恰恰就是心理健康?!鼻嗌倌陠栴}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那么,為何未成年人心理危機如此之重?對策何在呢?

未成年人不可承受之重

在該書的另一位作者阮梅看來,當代未成年人最為普遍的三大心理危機是:心靈缺乏快樂感,對學校生活厭倦麻木,對社會環(huán)境的恐懼與漠視。

她認為導致未成年人心理危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

父母養(yǎng)個孩子不當“人”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愛;父母指望孩子成龍成鳳的功利思想,導致孩子落入非人化教育陷阱;家庭成為了第二課堂,讓孩子沒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間;精神支持與物質(zhì)給予嚴重失衡,讓孩子遠離了心靈的快樂。

學校不是在培養(yǎng)合格的“人”,是在培養(yǎng)智力“高分”學校一味強調(diào)的文化成績高分,是懸在學生心頭的一座大山;圍繞成績“高分”伴隨而來的校園冷暴力,使成績高分的孩子高處不勝寒,成績低分的孩子自尊缺失,個性和其他能力與特長得不到發(fā)揮;過于重視分數(shù)導致缺少同齡關(guān)懷。

社會環(huán)境沒有給“人”的形成以好的品德成長空間社會環(huán)境如不健康網(wǎng)絡、惡化的社會治安和成人世界里的無序競爭,導致未成年人對校園外的恐懼和漠視。

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李文道說:“在生活中主要有兩種力量在左右著我們的心理健康,一種是支持性保護性的積極力量,如關(guān)心、愛護、尊重,另外一種是破壞性的消極力量,如過于激烈的學業(yè)競爭壓力、不當?shù)膽土P與批評等等。當消極的力量來源過多、強度過大并且顯著超過積極力量的影響時,就有可能超越我們的耐受力而發(fā)生心理問題,如果這種狀況持續(xù)時間過長的話,就極有可能發(fā)展為心理疾病。當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正是因為消極的東西太多了,消極的、破壞性的力量太強了,而積極的東西太少了,積極性、保護性的力量太弱了。在21世紀的今天,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機正在因各種消極因素的多重疊加而日益嚴重?!?/p>

解鈴還需系鈴人

解決未成年人心理危機,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孫云曉認為,親子關(guān)系危機往往是未成年人心理危機之源。親子關(guān)系危機最常見的狀況有三:一是12歲之前沒有建立起親密的親子依戀的情感,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二是“虎媽”流行,父母給孩子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重壓力,或過于簡單粗暴的管教;三是父母離異或長期外出不關(guān)心孩子,導致孩子難以生存并對生活絕望。

“我們必須重視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堅強后盾?!崩钗牡勒f,“家庭可以說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支持性力量,是未成年人應對各種生活壓力、挫折與挑戰(zhàn)的信心與勇氣的最重要來源。父母的存在與支持,往往是未成年人應對心理危機的最后一條防線。許多心理危機的發(fā)生,往往就是父母沒有防守好最后一條防線。當然,來自父母的支持既包括無條件的愛,也包括嚴格的管教,愛與管教就像一只鳥的兩只翅膀,一個人的兩條腿一樣,不可偏廢?!?/p>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阮梅認為當前學校教育必須樹立起兩個觀念:一是“好的教師首先應是一名優(yōu)秀的心理教師”,二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有很多學校在教育思想內(nèi)容方法上,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夠,發(fā)揚立志為祖國富強而獻身的精神很不夠,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不夠。教學方法死板,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被重視,不同程度地脫離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李文道認為,學校要想方設法減少減緩應試教育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學校還應該把正常的社交休閑娛樂等權(quán)利還給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有助于緩解巨大壓力所造成的消極影響。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李文道認為,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之中,舊的格局正逐漸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舊的價值觀念體系正在逐漸消解,新的價值觀念體系尚未確定,許多未成年人生活在一種不確定狀態(tài),再加之整個社會的浮躁與功利,使未成年人本能地感到焦躁不安、無所適從。他表示,家庭和學校要鼓勵未成年人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捌鋵?,未成年人的生活其實也充滿了挑戰(zhàn):巨大的學業(yè)壓力、身心發(fā)育的失衡、性成熟所帶來的強大驅(qū)力……有些壓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壓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誰也無法避免,因此未成年人應該以自強不息的態(tài)度,以積極正面的心態(tài)直面社會現(xiàn)實。”

孫云曉表示,青少年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教育自然也是有規(guī)律的,解決未成年人心理危機需要有根本的對策。家庭、學校和社會要關(guān)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三個要素,即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支持性的人際關(guān)系、進行抗挫折訓練。他說:“今天孩子成長的優(yōu)良條件似乎前所未有,而實際上,由于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傾向的嚴重誤導,他們是特別缺乏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的一代,尤其是缺乏抗挫折訓練。因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缺一不可,如果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性的人際關(guān)系,而缺乏抗挫折訓練,孩子依然可能出現(xiàn)心理危機?!彼ㄗh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要學會延遲滿足的教育方法,愛孩子要敢于說“不”甚至懲戒,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鼓勵孩子更多一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最重要的保護是自我保護,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人以內(nèi)在的巨大力量?!睂O云曉說。

鏈接1

據(jù)《參考消息》3月1日報道,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發(fā)布的世界兒童狀況報告指出,全球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近20年來,家庭破裂和父母失業(yè)率上升是青少年精神問題增加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抑郁。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的一項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80%左右的中小學生是心理健康的,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比例為:小學生16.4%、初中生14.2%、高中生14.8,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不超過5%。

鏈接2

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了“健康”新概念: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中國心理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林崇德認為,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大體可以包括敬業(yè)、樂群和自我修養(yǎng)三個方面。

鏈接3

為了寫作《拿什么來愛你,我的孩子當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機調(diào)查》這本書,女作家阮梅以7年時間深入多所中小學校、未成年人犯管教所、精神病院、腦科醫(yī)院的調(diào)查經(jīng)歷,從數(shù)百名中小學生患者自健康走向不健康的苦痛心理歷程中抽取出一批最具典型的鮮活個案。

如何對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如何對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三四歲的幼兒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常常會聽到年輕的父母抱怨孩子 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幼兒這種"鬧獨立",心理學上稱"逆 反心理"。這是一種心理特點。不必奇怪,成人要了解幼兒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原 因,從而恰當?shù)靥幚韱栴}。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產(chǎn)生的 幼兒的探究心理強,什么都想看、摸、碰,有時有危險性的開關(guān)、插座也去碰(他們不懂危險),好玩的玩具拆開看。家 長很惱火,就訓斥、體罰孩子,家長簡單、粗暴地對待幼兒探索世界的行為,引起孩子不滿。

2.不尊重幼兒,導致幼兒反抗 有的父母"家長式"地管教孩子。認為對 幼兒就得嚴,嚴就是打罵,有時還挖苦、辱罵,甚至體罰孩子,孩子反抗而不 聽話,

3.孩子不能忍受家長嘮嘮叨叨的限制 有的家長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 沒完沒了地嘀咕,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地限制孩子,這種"敲木魚"式地叮嚀、管 教,孩子厭煩了產(chǎn)生逆反心理。

4.不顧孩子的意愿,家長單方面地要求孩子,孩子產(chǎn)生情緒對立 有的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講起來是為孩子好,要孩子學這學那,孩子如不感興趣,不 想學。家長就采取"高壓政策",于是與孩子情緒對立。在了解了幼兒產(chǎn)生逆反 心理的原因后,家長應尊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來改進 自己對幼兒的教育的方式和態(tài)度。

首先要與孩子平等相待,你如不尊重、不信任孩子,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邊風",不愿聽,心理上產(chǎn)生反感.其次,要恰當處理孩 子的逆反心理,要冷靜分析孩子產(chǎn)生逆反行為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問題 (以上原因中分析過的),應該注意改進方法.有時對孩子的逆反心理可采取 "冷處理";例如對孩子的逆反行為不予理睬,即使孩子哭鬧也不理睬,等事情 過后再教育、誘導,不要"犟過孩子頭",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得更糟。還可利用 孩子的好勝心理來激發(fā)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叫孩子自己穿衣,孩子不穿,你可說:"你一定不會自己穿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自己穿了。這 種方法用得好,不亞于正面教育,可以增強孩子自主、自強能力。最后,家長在 分析孩子逆反行為時。要盡量發(fā)現(xiàn)孩子言行中的"閃光點",因為逆反心理在思 維形式上與求異思維有相似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有獨立思考的積極傾向,我們要尊重和珍惜,不要孩子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傊?,我們 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xiàn)象,并慎重地采取教育、誘導,促進幼兒健康地發(fā)展。

怎樣調(diào)整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種強烈的抵抗情緒,在學前期兒童中比較常見。有這類心理的孩子常常表現(xiàn)為:家長或老師讓他這樣,他偏不這樣;而不要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受到抵制,教育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

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孩子的個性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或教師教育方法不當所造成。父母或老師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愛嘮叨,指東指西,沒完沒了,或者違反孩子的心理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經(jīng)常對孩子采取挖苦、諷刺、辱罵或體罰等手段,都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而最終導致逆反行為。另外,父母對孩子希望過高,總是責備孩子沒有達到他們所要求的高度,覺得孩子這也沒做好,那也沒做好,使孩子長期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最終也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

調(diào)整孩子逆反心理,家長或老師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法上是否有問題,可有針對性地采用下列方法:

①少批評,多鼓勵;不羞辱,多關(guān)心。如果讓孩子做某件事情,一旦孩子做了,但卻沒有做好,不要責備,更不能羞辱,而要先肯定其努力、積極的一面,然后再指導并鼓勵他繼續(xù)做下去,使他感到他的繼續(xù)努力會給父母帶來安慰,父母也會因此而更加愛他;

②對孩子不要寄于過高的希望。如果家長不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非要讓孩子學成某種特長(如鋼琴、繪畫或舞蹈等),往往會釀成孩子的逆反行為。一切應在孩子的天賦選擇基礎上進行培養(yǎng)。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他從小就會流露出對音樂的理解和渴望;而一個熱愛足球的孩子,無論在電視機前還是在運動場上,他都會表現(xiàn)出對足球的癡迷。家長應讓孩子干他所愿意干的事情。

③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同時,也應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小事不苛求,大事不讓步,寬嚴適當,適可而止。

四招消除兒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兒童知識經(jīng)驗增長、個性和獨立性發(fā)展的必然表現(xiàn),每個兒童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現(xiàn)出逆反心理。對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持冷靜、民主的態(tài)度。

以下幾種教育方法,您不妨一試。

一、實踐體驗法

夏季的一天晚飯后,我們到街上散步,孩子見到西瓜攤的西瓜很大,興奮地叫我買。

我解釋說,天氣這么熱,回家還有兩站路,抱個大西瓜太累人了,不買。孩子先是說這說那,彎眉撇嘴,后來怨氣連天地說:“我最喜歡吃西瓜,你們不買。你們最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認真學。”我想,我硬壓孩子也沒用,不如讓他體驗一下,以后他就不會這樣犟了。于是,我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拿回家?!焙⒆油饬?,抱著瓜就走。一會兒就滿身大汗累得抱不動了。一路歇了好幾次才把大西瓜抱回家。孩子深有體會地說:“吃這個瓜太不劃算了!”

二、順水推舟法

一個星期天,我們計劃在家做家務,搞大掃除,孩子叫我野外去玩,我說去不了。他玩耍心切,很不滿意地說:“我叫你做什么你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聽?!蔽揖晚樦f:“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確實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褲你洗,你用的文具你買,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話還說完,孩子變得嬉皮笑臉地說:“爸爸,我要你管,我聽你的,下次到野外去?!??

三、將心比己法

孩子稱呼長輩直呼其名,以此為樂。這樣不尊敬人很不好。一天在路上遇見熟人黃新榮,他搶先招呼道“黃新榮、黃新榮?!笔潞笪医逃?,他反而生氣地說:“他是叫黃新榮,你為啥不許我喊?叫名字有啥錯嘛?”我說:“如果有個小朋友不尊敬我,在街上見到我叫我唐心貴,你怎么想?你以后長到三四十歲,小朋友不叫你唐叔叔,叫你唐井,你怎么想?”孩子沉思了一會兒。這以后,對長輩直呼其名的缺點改正了。

四、分析說明法

一天,我見孩子做作業(yè)時字寫得很潦草,不如過去寫得好。我叫他把字寫好些。他說:“我們班長羅意的字寫得那么潦草,老師還表揚他寫得好,我比羅意寫得好多了,卻沒得到表揚,我也不好好寫了。”孩子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他做完作業(yè)后,我給他分析:“全班幾十個學生,老師一時沒注意到你,這沒什么。從今天起,你認真寫,要不了幾天,老師肯定會表揚你?!边^了兩天,孩子放學回家,高興地說:“爸爸,就和你說的一樣,今天,老師在全班表揚我的字寫得好。

怎么對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怎么對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應該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人認為,小孩子只能約束,無所謂信任與尊重,不然他們會不服管教。因此,家長平時不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與要求,甚至不擇場地申斥孩子,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使孩子對家長望而生畏。

有的家長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家長則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說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聽從自己。

有的甚至為孩子護短,替孩子說謊,或是過分夸耀自己的孩子,這樣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壓抑,孩子一旦明白了,會對父母的縱容感到羞辱和憤怒。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與尊敬,家長的話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會愈發(fā)嚴重。。

那么,家長如何做才算對孩子尊重與信任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對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應該這樣做,并且鼓勵他做下去。表揚不要言過其實,尤其避免在眾人面前做不適當?shù)目洫?。孩子做錯了或做壞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見和批評,甚至嚴厲的批評,采取懲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訓,但批評也要實事求是。其次,當孩子遇到困難,包括學習知識,技能上的困難,處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間的一些麻煩等,家長這個時候不要包辦,更不要申斥他們?yōu)椤氨康啊?。要關(guān)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幫一把,讓他們感到自己能夠做好而努力去做,并從完成任務中得到滿足,從而增強自信心。

當孩子情緒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評、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愛的玩具損壞了或是要做的事情總也做不好時,家長要給予安慰,鼓勵或者指導。教孩子自己動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們諒解伙伴或主動與小朋友和好等。

孩子犯除了各種煩惱,就會把父母當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給父母講,父母贏得了他們的信任,他們就會增強自信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

再次,要讓孩子當父母的助手和參謀,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與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謝謝他,即使做壞了也不要嫌他幫了倒忙,而要告訴他怎樣才能做好。

再稍大些,可以請他來出主意,如到哪兒參觀,爺爺奶奶過生日買什么禮品;甚至家里什么東西擺在哪兒,等等。這樣做會 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個大人,和父母一樣擁有參預“家政”的資格,從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動用“大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對孩子的事情,只要他們應該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讓他自己去練,不要橫加干涉或包辦代替,這樣才能使孩子從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責任感和自信心,增長才干。

所以,只要家長不實行“專制”,讓孩子覺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樣可以信任,覺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們就會喜歡這個家,喜歡父母,愿意把心里話說給父母聽,也愿意接受父母的幫助。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切忌要求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人同此心,無可非議。但有的父母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過嚴的要求,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甚至出現(xiàn)厭煩情緒,產(chǎn)生逆反心理。

所以,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應急于求成,而應該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要求孩子認真學習,逐漸提高,并要不斷予以鼓勵和支持。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除。

相關(guān)推薦

  • 青少年心理亟待“造夢”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門診就診人數(shù)逐年上升。這些孩子本該朝氣蓬勃、無憂無慮,可他們卻總把“郁悶”“糾結(jié)”這樣的詞兒掛在嘴邊。某市一項關(guān)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顯示,高達85%的初中以上青少年認為自己“沒...
    2021-12-25 閱讀全文
  •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更大的選擇性。因此常常表現(xiàn)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
    2021-09-13 閱讀全文
  • 兒童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 兒童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 兒童攀比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jīng)濟基礎。 過去經(jīng)濟較落后,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里會存在攀比?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
    2021-09-02 閱讀全文
  • 青少年努力拼搏實現(xiàn)自我理想作文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大家是否寫過與拼搏有關(guān)的作文呢。俗話說,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所以啊,我們就奮斗拼搏吧。你知道有哪些關(guān)于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狀態(tài)的作文嗎?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青少年努力拼搏實現(xiàn)自我理想作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2022-05-05 閱讀全文
  • 幼兒“逆反心理”探源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是脾氣越來越犟,總是不聽話,跟你對著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其實就是孩子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所謂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條件下,人產(chǎn)生的與外界要求或愿...
    2022-02-01 閱讀全文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門診就診人數(shù)逐年上升。這些孩子本該朝氣蓬勃、無憂無慮,可他們卻總把“郁悶”“糾結(jié)”這樣的詞兒掛在嘴邊。某市一項關(guān)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顯示,高達85%的初中以上青少年認為自己“沒...

2021-12-25 閱讀全文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更大的選擇性。因此常常表現(xiàn)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

2021-09-13 閱讀全文

兒童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 兒童攀比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jīng)濟基礎。 過去經(jīng)濟較落后,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里會存在攀比?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

2021-09-02 閱讀全文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大家是否寫過與拼搏有關(guān)的作文呢。俗話說,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所以啊,我們就奮斗拼搏吧。你知道有哪些關(guān)于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狀態(tài)的作文嗎?請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青少年努力拼搏實現(xiàn)自我理想作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2022-05-05 閱讀全文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是脾氣越來越犟,總是不聽話,跟你對著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其實就是孩子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所謂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條件下,人產(chǎn)生的與外界要求或愿...

2022-02-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