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游戲:貪吃蛇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小班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教案 幼兒體育游戲【游戲名稱】:
貪吃蛇
【游戲目標】:【wwW.W286.cOM 迷你日記網】
1、幼兒排成一隊一個跟著一個走
2、在行走的過程中不碰到障礙物,鍛煉幼兒身體的靈敏度
【游戲玩法】:
在寬闊的場地隨意擺放障礙物(比如用廢棄的禮品盒),請參加游戲的小朋友分散站到場地中,幼兒分成兩組游戲。請兩名名小朋友當蛇頭繞著障礙走,遇到場地中的小朋友輕輕摸下頭,被摸頭的小朋友隨即跟到蛇頭后面,繼續(xù)繞障礙物走,直至將所有的小朋友邀請到隊伍中來走出場地一隊為勝。
【游戲規(guī)則】:
1、幼兒要一個跟著一個走(或是抓住前面幼兒的衣服下擺)不能掉隊
2、行走過程中不能碰到障礙物,蛇頭不能碰到蛇身、蛇尾,碰到者將退出隊伍回到場地,等待再次蛇頭邀請
3、每組的蛇頭要將自己組的小朋友都邀請進隊伍才能出場地
(注意:教師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置場地和障礙物 )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2020幼兒園中班教案《貪吃蛇多多》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貪吃蛇多多》”!
活動目標:
1.能夠區(qū)分兩個物體的長短。
2.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快樂。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用卡紙做的小蛇頭飾2個。
活動過程:
1.認識長短。
教師伸出同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看看這兩個手指有什么不一樣。這兩個手指的長短不同,這根手指長(伸出中指),這根手指短(伸出食指)。
教師請幼兒伸出雙手,引導幼兒觀察手指間長短的差異,并進行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繼續(xù)觀察教室里的物體,鼓勵他們大膽說說什么是長的,什么是短的。
2.游戲:貪吃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貪吃蛇。
教師先選出一位小朋友做裁判,在游戲結束后比較隊伍的長短。
教師讓幼兒隨意站在教室各個位置,選出兩個小朋友做蛇頭(戴頭飾),教師喊開始時,這兩個小朋友從同一起點出發(fā),讓他們去碰站在教室里的其他小朋友,被碰到的小朋友成為它的蛇身(被碰到的小朋友可以拉著前一個小朋友的衣服),一分鐘后教師喊結束,比較兩隊的長短,教師加以指導。(可循環(huán)多次進行游戲,每次選出不同的幼兒做裁判)
有效提問:
1.這兩根手指有什么不一樣?
2.什么東西是長的,什么東西是短的?
3.哪條小蛇長,哪條小蛇短呢?
有用詞匯:長的、短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可提供一些用于鏈接或拼插的玩具,讓幼兒進行長短練習。
區(qū)角活動:在區(qū)角處提供長短不一的物體或玩具,讓幼兒加深對長短的認識。
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過對比判斷長與短。例如:媽媽的頭發(fā)是長的,寶寶的頭發(fā)是短的;爸爸的手指是長的,寶寶的手指是短的等。
幼兒百科:貪吃蛇游戲既簡單又耐玩,該游戲通過控制蛇頭方向吃蛋,從而使得蛇變得越來越長。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中班教案《貪吃蛇多多》”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體育游戲:
游戲的名稱:網小魚游戲的目的:發(fā)展學生靈敏等素質和奔跑、躲閃能力,培養(yǎng)同學間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游戲的對象:幼兒園大班游戲的條件:需要一個長寬至少為10米的場地。
游戲方法:8-10人一組,共分為3組。在場地上畫出一個長寬為10米的地方作為"池塘",再在場地外畫出一個直徑為1米的圓圈作為"水桶"。由2名學生做"捕魚人",每個捕魚人手里都拿著一個呼啦圈作為漁網來捕魚。其余學生做"小魚",分散在"池塘"里。教師發(fā)令后,"漁網"進入"池塘"用呼啦圈來捕"小魚", 被呼啦圈套住的"小魚"就算被捕捉了。被捉到的"小魚"要呆在"水桶"里,直到把所有的"魚"全捕完或剩少數(shù)"魚"為止。
游戲的規(guī)則:
①"小魚"不能跑出"池塘",否則算被捉住。
②只有當呼啦圈將"小魚"整個套住時才算抓住了,"小魚"被圍住后不能鉆出呼啦圈逃跑,但要在未被套住時趁機從空隙中鉆出去。
③捕魚人要雙手拿住呼啦圈去套人,不能用扔的方式套。
游戲的活動時間:建議在準備活動之后進行,時間一般是每組10-15分鐘為宜。玩過的一組可以在其他兩個小組玩的時候休息以恢復體力。
游戲的教學建議:①在場地較大、學生人數(shù)較多的情況下,扮演"漁網"的人數(shù)可增加至3人或4人。②"水桶"的有無,可以視情況而定。被捕到的人也可以直接站在"魚塘"外面等待。③當學生人數(shù)較少時可以適當減小游戲場地,避免捕魚人捉不到小魚。
幼兒園大班繪畫欣賞教學:貪吃的蛇
-
活動目標1、學畫不同動態(tài)的蛇,練習先深后淺或先淺后深兩種色重疊涂的方法。2、通過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能力。3、教育幼兒有保護動物的意識?;顒訙蕚?1、各種動態(tài)蛇的圖片。
2、教師范例一份。
3、繪畫工具: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繪畫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引起興趣。
--大樹上有一個鳥窩,鳥媽媽在里面下了許多鳥蛋。有一天,一群蛇發(fā)現(xiàn)鳥媽媽出去了。它們想去偷吃鳥蛋。于是,有的蛇快速地爬進鳥窩吃蛋;有的速度稍慢的蛇正在往上爬;還有爬不動的蛇在樹下,翹著頭,直流口水……
2、教師出示范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在作品中,有哪些動態(tài)的蛇?它們在干什么?繪畫時,怎樣表現(xiàn)這些動態(tài)?"
--這些蛇的顏色有什么特點?怎樣涂色才有這種效果?(組織幼兒討論。)
--小結:作品中,有多種動態(tài)的蛇,有的畫得大些,有的畫得小些……蛇身上的顏色也很特別,先涂深色后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后涂深色兩種顏色重疊涂或間隔涂的方法,教師邊講邊示范。
--你想畫什么動態(tài)的蛇?給它涂上怎樣的顏色?(組織幼兒討論。)
3、幼兒按要求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現(xiàn)蛇的不同動態(tài)。
--蛇要畫得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斷豐富畫面。
--鼓勵幼兒畫出畫面情景。
--利用今天學的涂色方法涂色。
4、欣賞與評價。
--教師請幼兒自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請其他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猜一猜畫中的蛇是什么動作?
幼兒園體育游戲:撈魚
游戲名稱:撈魚
形式和人數(shù):集體游戲,10~30人
玩法描述:
指定兩個小朋友當魚網,他倆到一邊各自悄悄地定下名字,一個叫大海,一個叫大河。他們的名字要對魚保密。其余的小朋友當魚。聽到開始的信號后,當魚網的小朋互相把手架起來,讓魚排成縱隊,按順序從“魚網”下穿過,同時當漁網的小朋友還要說著歌謠:
“一網不撈魚,而網不撈魚,三網撈一條小尾巴,小尾巴,小尾巴……魚?!?/p>
“尾巴二字可以任意重復。當說完最后一個魚字時,當魚網的小朋友就扣住一條魚,并把他拉到一邊悄悄地問:”去大海還是去大河?”如果他回答:“去大海?!本妥屗镜浇写蠛5男∨笥训暮竺?。如果他回答“去大河?!本妥屗镜浇写蠛拥男∨笥押竺妗H缓?,游戲繼續(xù)進行。最后看哪一邊人多。
注意:
1、說完魚字后,當魚網的小朋友才能網魚
2、被網著的小朋友不能向沒被網著的小朋友透漏誰是大海和大河
3、魚網的數(shù)目可根據小朋友人數(shù)的多少靈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