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壞處
發(fā)布時間:2021-06-30 愛的教育筆記 保育的教育筆記 幼師的教育筆記隔代教育的壞處
1、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祖父母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還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祖父母不是怕孩子摔了,碰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問題,思想上比較保守。認為只要孩子不磕不碰就好,不了解孩子的愛玩、愛動的天性,不了解孩子年齡、生理的特點,阻礙了孩子的正常運動、發(fā)展。
3、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多數(shù)祖父母會經(jīng)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shù)綄O輩身上的想法,造成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4、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影響。隔代撫養(yǎng)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chǎn)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癥、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5、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隔代教育:揚長避短好處多
一個小學男生寫了一篇作文《爺爺是我的保護傘》:
爸爸就會說我淘氣,其實他根本不管我。我餓了,是爺爺給我做飯吃;我困了,是爺爺給我鋪床;我的作業(yè)不會做,是爺爺教我做。爸爸如果說我、罵我,我就告訴爺爺,爺爺就幫我罵爸爸。在我眼里,爺爺就是我的保護傘,所以我一點兒都不怕爸爸,有的時候我還存心氣他。
有一次,爸爸下班回來,他到廚房盛飯,我便偷偷在廚房門口放了一個小凳子。爸爸沒看清,被凳子絆了個趔趄,手里的飯碗摔在地上??吹桨职只鹆?,我連忙跑到爺爺房間,躲到爺爺身后。爸爸氣呼呼地跟進來,對爺爺說:“這孩子學壞了,我必須揍他一頓?!睜敔攩柮髁耸虑榈脑?,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你這么大的人了,自己不小心點兒,笨不笨?怎么還拿孩子撒氣?好了!吃你的飯去?!蔽衣犞屯敌Α?/p>
一篇小小的作文,真實地反映了兩代人教育上的不同。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問題的國家。
在國外,孩子很小就上幼兒園,18歲獨立成人,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而我們國家呢,城鎮(zhèn)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一、不是一無是處
客觀地說,老年人帶孩子的確有一定的好處。有人曾經(jīng)總結(jié)出隔代教育的三大優(yōu)點:一是對孫輩的發(fā)育成長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因得到知識經(jīng)驗豐富的祖輩的超前引導才脫穎而出的;二是對子輩有利,子輩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輩接去教養(yǎng),得以解除后顧之憂,專心致志于事業(yè);三是對祖輩有利,不僅可以減少孤寂,從孩子的成長中獲得生命活力,還可以為老有所為、發(fā)揮余熱提供機會。與孫輩玩耍游戲的天倫之樂對幫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大有裨益。
二、有明顯弊端
為孩子“護短”,不講原則。一些老人帶孩子往往溺愛無度,任何規(guī)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變得任性頑劣。當父輩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祖輩老人卻反過來袒護孩子,當著孩子的面責怪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那么兇干嗎?你忘了你小時候啦?尿床、打架、逃學,還不如你兒子聽話呢!”
包辦代替,過度保護。曾有專家做過一個研究,將從小在托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群體意識強,適應能力好,社交圈子寬,膽子大,能吃苦,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則不然,有的已經(jīng)二三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都要別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嬌哭鬧,甚至和同齡孩子都難以相處。
舊觀念的影響。有一個女孩,學習成績不錯,還是班里的學習委員??刹恢獮槭裁?,有一段時間忽然自信心不足,總是唉聲嘆氣。經(jīng)媽媽一再詢問,孩子才說出自己的擔心:“我的學習成績會不好的。”媽媽奇怪地問:“你的成績不是一直很好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擔心?”女孩說:“聽奶奶說,女孩長大以后就會變笨的,而且競爭不過男孩?!?/p>
顯然,老年人的一些陳舊的思想觀念對孩子是有直接影響的。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責怪老人,因為祖輩文化低、思想舊,也是舊時代對他們的加害。我們要學會讓老人接受新觀念,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跟上時代的腳步。
隔代教育容易造成親子隔閡。親子隔閡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祖輩與父輩的隔閡,一個是父輩與子輩的隔閡。祖輩對孫輩過于溺愛、嬌縱、放任孫輩的全部作為,父輩看不慣從中進行矯正,但當父輩管教孩子時,祖輩卻加以阻攔,這就導致祖輩與父輩的矛盾。同時,祖輩的過分寵愛和父母的嚴格管教,會使孩子在感情上形成錯覺:只有爺爺、奶奶愛我,爸爸、媽媽不疼我。親子隔閡便這樣形成。
三、揚長避短好處多
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差異并不完全以年齡為界限,老年人的觀念未必落伍,年輕人的觀念未必現(xiàn)代。因此,兩代人完全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令我感動的是,每當我在各地講課的時候,總有一些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認真聽課,他們甚至做筆記、提問題。我看過一個報道,遼寧省有一所“隔代父母學?!?,先后有800多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里學習并取得了顯著效果。愿意到這里“上學”的老年學員越來越多。一位爺爺表示:自己退休多年,現(xiàn)在兒子、兒媳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照顧上小學的孫子,這任務當然就落到了自己和老伴身上,他和老伴擔心自己在知識和思想觀念上太落后,無法教育好孩子,于是他們決定到這所學校里好好學學。
對于“隔代父母”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都應該自覺掌握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yǎng)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jié)約、勇于創(chuàng)新的好品質(zhì)。
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一些年輕的家長或者因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托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
在我國城鎮(zhèn)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xiàn)象愈來愈普遍。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xiàn)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聰明媽媽處理隔代教育有妙招
隔代教育存在生活觀念、養(yǎng)育觀念等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并不致命,而且,還有很多辦法可以巧治呢!這么多人共同教育寶寶,在態(tài)度和方式上是要取得一致的。可提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吸收新一代的教養(yǎng)方式,使他們和年輕父母取得教育觀念的協(xié)同。溝通是最好的方法,年輕爸媽們可以這樣做:
一、讓實踐結(jié)果說話
有些時候,我們做的事情短時間內(nèi)不被老人認同,但是通過努力,是可以感動老人并讓他們接受的。在我身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我的小侄女兩歲的時候就聰穎過人,只是不肯開口說話。我觀察之后找到的癥結(jié)是,老人對寶寶的要求滿足得“太快”,寶寶不需要說出口,想做的事情老人已然代勞。我休假期間,有意識地延遲小侄女的要求,等她說了才滿足。
開始時,小家伙兒急得臉都紅了,爺爺看了氣憤得不得了,讓我甭管,說寶寶是他的心肝兒,說不說話都不礙我的事兒。我就找好多機會單獨陪侄女玩,說服弟弟、弟媳跟我一起堅持,繼續(xù)貫徹我的養(yǎng)育方法。沒幾天,小侄女開始說話了,雖還不多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卻讓全家人看到了轉(zhuǎn)變。爺爺奶奶也樂了,更學會了我的方法,連我那比小侄女大一歲的女兒也會拿著蘋果說:“妹妹,你說你要,姐姐就給你!”,家里人都會心地笑了,爺爺也把“不用我管”的說法早拋到了九霄云外。
二、借別人的嘴說話
如果意見上真的與老人發(fā)生了重大分歧,也不要針鋒相對,建議采取“曲線救國”的戰(zhàn)略,即“借別人的嘴說你想說的話”,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因為在對待寶寶的養(yǎng)育上,我們與老人的目的是共同的,只要達成了科學的一致性,繞個圈子,不跟老人拗是很不錯的選擇。
三、堅持我們必須堅持的
也有的時候,老人可能會固執(zhí)地認為只有他們是對的,因為,他們感覺既然可以把兒子女兒養(yǎng)育成材,也就可以鑄就孫子孫女成為棟梁,從而把我們的建議根本否定,全然忘記了與時俱進;也有的老人要在孫輩養(yǎng)育上驗證自己“寶刀未老”,驗證自己離退休后在家中的地位,明明知道自己不對也要跟我們唱反調(diào)兒,讓小家伙有恃無恐,這種情況就建議年輕的爸爸媽媽自己帶寶寶。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權(quán)利和義務,老年人可以適當幫忙,但最好不包辦,否則,會疏遠父母與孩子的感情。
四、巧解隔代育兒6個小問題
問題一:沖奶粉的水總是太熱
老人的理由
溫水沖不開奶粉,而且孩子胃弱,應該喝熱奶。
處方一:
自己在家自己沖,不用老人動手。孩子喝慣了溫奶,以后再喝熱奶會不適應,老人也只能用溫水沖給孩子喝了。
處方二:
告訴老人沖奶粉的“絕招”:先放一半溫水,放入奶粉,蓋好奶瓶使勁搖勻。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開了。
偏方:
一邊向老人抱怨這奶粉太貴,一桶要好幾百塊錢;一邊再解釋是因為現(xiàn)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能使寶寶聰明。而這些營養(yǎng)成分最怕熱水,水一熱就全被破壞了,好幾百塊錢也就全浪費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錢,又都希望孩子聰明,估計以后就不敢再用熱水沖了。
問題二:輔食總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
孩子要開味覺,而且吃咸的也有勁。
處方一
:老人吃鹽多了對心臟、腎臟都不好。先把這個觀念普及給老人,不要直接就說給孩子做輔食的事,只說希望他們少吃咸的。等他們接受了這個觀點,再跟進一步:孩子這么小就吃這么咸,估計沒長大就得高血壓、心臟病、腎病……
處方二:
帶寶寶去體檢的時候帶上老人,主動問醫(yī)生關(guān)于輔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點等問題。醫(yī)生說的“寶寶不能吃咸”的話就會成為“圣旨”,比你勸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
寶寶嬌嫩的皮膚難免會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帶寶寶去看病,即使不是因為吃得咸的原因,回來也要“傳達”醫(yī)生的話:“要是再吃咸的,臉上的痘痘會越來越多,還治不好,會變得很難看。”誰不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白白凈凈的呢?
在育兒問題上,和老人沒必要板著臉講大道理,也沒有必要爭執(zhí)。一個玩笑,一個合適的說話機會,一個善意的謊言都可以輕松解決很多矛盾。育兒生活也正是由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組成的,只要你心態(tài)輕松,盡力而為,這些小問題不會影響你們?nèi)撕椭C、美滿、幸福的生活。
問題三:不太講衛(wèi)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過水為凈。
處方一:雖說老人幫著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
而且,這樣還能落個“勤快”的好名聲。
處方二:買個兒童專用洗衣機,只需把寶寶衣服上有污漬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統(tǒng)統(tǒng)放入小洗衣機里,再用嬰兒專用肥皂粉漂洗幾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個對手戲,或者找一次老公沒把寶寶衣服漂洗干凈的時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從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皮膚過敏講到細菌感染……當然,老人應該能聽見你們的“辯論”。
問題四:給寶寶買品牌洗發(fā)水、擦臉油就是亂花錢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樣用。
處方一:告訴老人:“便宜的我也買過??墒墙o寶寶用過后他老是抓頭、抓身上,都快要抓爛了。再說,一年頂多也就用一兩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貴了?!?/p>
處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凈就非常不錯,很多媽媽推薦。
偏方:不讓老人知道價錢,或者告訴他是單位發(fā)的、朋友送的。
問題五:總是給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凍著。
處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運動的時候,找一個老人覺得熱要脫衣服的機會:“我怎么沒覺得熱呢?哦,是因為您活動了。
估計寶寶好動,所以肯定總覺得比咱們熱?!崩先擞星猩砀惺艿臅r候說服工作更容易。
處方二:根據(jù)天氣情況自己準備好第二天要給寶寶穿的衣服。
偏方:告訴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愛說話,不愛運動就會發(fā)育緩慢,行動遲緩,就會比別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兒園受委屈,再大點兒體育不達標就上不了重點學?!?/p>
問題六:把好的玩具藏起來,只給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處方一:現(xiàn)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選擇那些摔不壞、撕不爛,對寶寶又沒有安全隱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擔心寶寶糟蹋玩具了。還有,要及時把那些壞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這樣可以避免老人給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隱患。
處方二:告訴老人,給寶寶買的玩具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專門針對開發(fā)這個年齡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現(xiàn)在不玩,會比別的小朋友智力開發(fā)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寶寶智力差。
偏方:經(jīng)常強調(diào):現(xiàn)在國家實行計劃生育了,我們只能生一個!玩具已經(jīng)買了,如果現(xiàn)在不給寶寶玩,他大了又不會再玩,那不是更浪費?!
在育兒問題上,和老人沒必要板著臉講大道理,也沒有必要爭執(zhí)。一個玩笑,一個合適的說話機會,一個善意的謊言都可以輕松解決很多矛盾。育兒生活也正是由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組成的,只要你心態(tài)輕松,盡力而為,這些小問題不會影響你們?nèi)撕椭C、美滿、幸福的生活。
淺談隔代教育
淺談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tǒng)一天下就如運轉(zhuǎn)于掌心一樣容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對上要感恩父母,盡孝之道,對下要關(guān)愛子女,盡責之職。
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也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一代。也是跟隨著祖國日新月異地快速發(fā)展而長大成人,而今之時,我們也都成家立業(yè),為人父母。當然父母們也都到了花甲之際,按理說來這時候的他們應該是享清福的,但是為了我們能夠安心工作,為了滿足我們的“玩心”,我們年邁的父母”首當其沖”地幫助我們帶領我們的孩子,自覺地成為了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使之形成了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或許真的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或許因為自己貪玩之心,或許因為依賴之心,我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則甚少,想來我們家也是一個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家庭。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純真的愛情。當然我所說的愛情,絕對不是什么男女之間的情愛,而是家庭之間的關(guān)愛和親情。無可非議,我們的父母肯定是全心全力的照顧著我們的孩子,但是由于時代的不同,觀念的不同,在教育幼兒方面,我們這一代和我們的父母必定是存在著一定的分歧的。
在我們家嚴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溺愛。不管是對是錯,事事都順著孩子。曾經(jīng)兒子跟我講過這么一句話:“寶寶、爺爺、奶奶三個人在一起,寶寶最大,爺爺?shù)诙⒛棠套詈?,但是寶寶,爸爸,媽媽三個在一起,便是爸爸老大,媽媽排第二,寶寶變最小了?!焙髞砦矣衷囍鴨杻鹤樱骸澳敲次覀?nèi)椅鍌€人都在一起,那又是誰最大呢?”兒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當然是爺爺最大!”可想而知,當我和孩子爸爸不在的時候,兒子又是如何稱王稱霸的?
父親和母親也曾多次跟我說:“兒子太難帶了,總是不可吃,不肯睡,亂吵亂鬧!”但是說實話,每個周日當我獨自帶著兒子的時候,我真心的沒感覺到兒子有如何的難帶?兒子自己吃飯,自己玩耍,自己穿戴……但是爺爺奶奶的一起包辦代替,即時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要孩子動手,漸漸的就養(yǎng)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同時也使其任性霸道,與其他小朋友很難融洽相處,形而久之地也失去了一些本該有的生活本能。
人總是一個矛盾體,爺爺奶奶一方面說著:“你們自己的孩子,你們自己帶領?!币环矫孢€是不辭辛勞的代替著我們。我們一方面嫌棄爺爺奶奶帶領方式不對,一方面有使勁地把孩子往我們的父母那里塞。
就如同就現(xiàn)在所談及的“隔代教育”,勢必也存在著有利的地方。祖輩家長們比我們有更多的育兒經(jīng)驗,有更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另外我們的父母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也是可以促進我們的下一代的發(fā)展。
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感情更為圣神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當我們認為父母對待我們的孩子過于溺愛而做的不對之時,請不要對父母大聲呵斥,學會尊重,學會溝通,當時說不通,可以借助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來講明。愛屋及烏,因為他們是愛我們,才會愛我們的孩子。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父母者,子女之啟蒙之師。凡為父母,莫不愛其子。愛不僅僅只是掙錢給其穿好,吃好,學好!更為重要的是從心靈從道德上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以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