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后來怎么樣了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幼兒園了教案怎么寫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升中班了教育筆記案例:
散文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剛結束,部分孩子還沉浸在故事的情節(jié)中,但有的幼兒早就已經將故事拋到了九霄云外了。
陸詩怡忽然問我:“老師,那些小動物去了小兔的家里,向它說了謝謝后,后來怎么樣了呀?”
“沒有了,他們可能回家了吧!”我微笑著回答。
她還是不肯放棄:“小白兔不和他們一起玩嗎?”
我點點頭回答說:“可能會玩吧。”
“哦!”她若有所思地走了。其他幼兒卻熱鬧地談論起故事來了。
我想,既然她對故事后來的情節(jié)發(fā)展那么感興趣,為什么不嘗試自己去創(chuàng)編呢?孩子們由于年齡和心理的發(fā)展特點,在思維上總是力求完整性,這個散文故事意猶未盡的結尾方式,激發(fā)了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的遐想。為了滿足幼兒的需要,又根據(jù)幼兒談論的內容,我即興組織、創(chuàng)編了一個故事情節(jié):小兔和好朋友們一起玩——小兔邀請大家一起吃桃子——小動物們互相謙讓,都要小桃子——大家一起吃桃子。這樣,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也經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禮,感受到了同伴之間的相互關心,互相謙讓等美德。
分析:
在這次學習活動后,教師及時地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需要,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及時地作出了回應,在使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創(chuàng)編,又將基本的中華美德巧妙地融合在了故事之中,使幼兒在滿足需要的同時,又得到了熏陶,感知體驗到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使教材和活動的教育價值得以提升。
通過這次活動,我同時也感受到:
1、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不僅要以幼兒為本位,使用好教材,而且更要創(chuàng)造性地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價值,使教材更加符合幼兒的需要。
2、在組織活動時,教師也要靈活、機動,不能一板一眼地安排時間,只要幼兒有興趣,可以適當?shù)匮娱L學習活動的時間,也可以根據(jù)
幼兒的感興趣程度,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活動的形式來組織活動,使活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
3、這次活動的組織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可挖掘余地,如: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自己來創(chuàng)編故事的結尾,這樣,孩子們的興趣可能會更高,也可以和美術表現(xiàn)相結合,讓幼兒自己來畫畫故事的結尾,然后再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培養(yǎng)幼兒表達與表現(xiàn)的能力。
附:教師自編故事:
大家都來到了小兔的家,謝謝小兔,小兔說,這是桃花的花瓣啊!小動物們都笑了。小兔和小動物們一起在桃樹下唱歌、跳舞、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天黑了,小兔邀請大家,等到了夏天,桃子熟了以后,一起來吃桃子。大家告別了小兔回家了。
夏天很快就來了,桃子熟了,小兔向好朋友們發(fā)出了許多邀請信,請它們來吃桃子。
小兔給小貓一個大桃子說:“小貓,請您吃個桃子!”小貓接過桃子說:“謝謝你小白兔!”小兔微微笑,說:“不用謝!”
小兔給山羊一個大桃子說:“山羊,請您吃個大桃子!”山羊接過桃子說:“謝謝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謝!”
小兔給金龜子媽媽和金龜子寶寶各一個大桃子說:“金龜子阿姨,請您吃個大桃子!金龜子,請您吃個大桃子”金龜子媽媽和金龜子寶寶接過桃子說:“謝謝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謝!”
小兔給小螞蟻一個大桃子說:“小螞蟻,請您吃個大桃子!”小螞蟻接過桃子說:“謝謝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謝!”m.debasrideb.com
還剩下一個小桃子,小白兔留給自己。小貓看見了,連忙說:“不行,不行,我的胃口小,我來吃小桃子!”
山羊也連忙說:“還是讓我來吃小桃子吧,我的牙齒不好。”
金龜子媽媽說:“不,不,不,還是讓我來吃小的吧,我的個子小。”金龜子寶寶也爭搶著說:“讓我吃,讓我吃,我還是小寶寶,吃不了那么大的桃子,小的桃子最合適我!”
小螞蟻說:“我最喜歡吃小的桃子了,我的個子最小,胃口也最小,還是讓我來吃小桃子吧!”
小動物們爭得不可開交,都想吃小的桃子。忽然,山羊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所有的桃子一起用刀切開,放在一起,大家拿著牙簽一起吃。小動物們都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把桃子切開,放在果盆里,開開心心地用牙簽吃起了桃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案例:娃娃怎么哭了
早餐過后,幼兒進入活動區(qū)游戲。不一會兒,梁依依向我告狀說:“娃娃家的小朋友把玩具扔了一地?!蔽易哌^去一看,娃娃家可謂是盆朝天,碗朝地,一片狼籍。我請小朋友把家收拾整齊,可是沒人理我。我看了看被扔在地上的娃娃,辦法來了。我走進娃娃家經聲說到:“你們聽,使水哭了?”小朋友們立即安靜下來,隨我左看右看。我抱起娃娃問道:“寶寶,你為什么哭呀?”并把耳朵貼近娃娃,好像聽明白了什么似的,點了點頭和小朋友說:“剛才娃娃想去公園玩不小心踩到鍋蓋上把膝蓋磕破了,正疼著呢!”“你們快些把鍋和刀叉收好,別再讓她哭了,好嗎?”。話聲一落,小朋友就開始收拾玩具了。燕倪邊收邊說:“寶寶別哭了,我來給你揉揉就不疼了?!边^一會兒,玩具收好了,幼兒又開始了新的游戲。
點評
托班幼兒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的直覺性,并且常喜歡把想像當做現(xiàn)實,教師用擬人化的口吻,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使幼兒能夠很快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引導幼兒既開展了游戲又培養(yǎng)了好習慣。
案例:孩子“偏要那樣”怎么辦?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案例:小雨點來了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瞧!小雨點們一行一行的,排著隊,跑下來了。
小雨點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呀!瞧,它們有的進了大森林幼兒園,有的進了小草坪幼兒園,有的進了荷花塘幼兒園,有的進了葡萄棚幼兒園、、、還有的小雨點呀,啪噠啪噠跟著我們跑,跑進我們的幼兒園。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歡迎你,天上來的小朋友。
附:帶——的字是幼兒需認讀的漢字。
教學意圖:
《小雨點來了》這篇散文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將生動、活潑、有趣的小雨點描繪得栩栩如生,讓孩子仿佛置身其中;下雨又是孩子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自然現(xiàn)象,孩子在談話活動中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其中“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兒園”畫面優(yōu)美,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孩子從中不僅能感受到作品的語言美、畫面美和意境美,而且能學會一些漢字;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此作品適合大班上學期使用。
教學過程:
本作品可以分四個活動來完成,具體如下:
活動一
活動之前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下雨的情景
1、引導孩子回憶生活,幫助孩子理解作品
家長:你看過下雨的情景了嗎?
孩子:看到過了。
家長:你看到過下什么雨了?
孩子:看到過下傾盆大雨、毛毛細雨、雷陣雨、狂風暴雨、淅淅瀝瀝的小雨等等。
家長:這些小雨點是怎么跑下來的?
孩子:小雨點是排著隊跑下來的、小雨點直直的下下來的、小雨點斜斜的下下來的等等。
家長:小雨點會到哪里去呢?(邊指圖邊出示字卡讓孩子說出去了:“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認識這些漢字。)
這時還可以讓孩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說一說去了哪些地方。
2、激發(fā)孩子愛小雨點的情感
家長:你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小雨點嗎?
孩子:我特別喜歡小雨點。
家長:你想對小雨點說句什么話?
孩子:歡迎你,小雨點,快來和我一起玩好嗎!
小雨點,我可喜歡你啦!歡迎你給大地帶來萬紫千紅……
小雨點快下來,農民伯伯的莊稼離不開你等等。
3、整體感知欣賞作品
家長有表情的朗誦作品一遍;
看著畫面邊欣賞邊朗誦作品一遍;
孩子和家長共同看圖朗誦作品一遍;
看文字朗誦全文,并可進行“找字寶寶”游戲,主要為了進一步鞏固認識所學漢字: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
家長:你能找一找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這些字寶寶都躲在哪里?
讓孩子找一找
活動二
反復傾聽,每天睡覺前讓孩子傾聽作品,大約聽2—3天,達到熟練有表情的朗誦為止。
活動三
進一步理解作品、創(chuàng)編新的作品
讓孩子有表情的朗誦作品一遍,
家長:小雨點進了哪些幼兒園呢?(復習識字內容,孩子
說一個,大人出示一個字卡)
你最喜歡小雨點進什么幼兒園呢?為什么?
孩子:我最喜歡小雨點進荷花塘幼兒園,因為荷花特別漂亮,所以我喜歡它進荷花塘幼兒園;我最喜歡小雨點進葡萄棚幼兒園,因為葡萄一串串的讓人看了就想吃,所以我喜歡它進葡萄棚幼兒園等等。
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設游戲背景,可用替代物代替各種幼兒園,進行字圖匹配的游戲,孩子戴上自己喜歡的字卡,邊朗誦邊跑進相應的幼兒園,孩子可多次交換字卡,進行游戲。
家長:小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
孩子:小雨點有的會落到小池塘,有的會落到房頂上,有的會落到花園里,有的落到小傘上等等。
家長:小雨點還會落到什么地方,你能不能把它畫下來呢?
活動四
活動延伸,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將小雨點去的地方畫下來,并把自己的繪畫作品創(chuàng)編成散文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效果:
“小雨點來了”這篇散文,向孩子展示了一個景色怡人,充滿美感的世界,擬人化的小雨點仿佛讓孩子感受到了一個個可親可愛的好朋,。激發(fā)了孩子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伴隨著畫面出現(xiàn)的漢字,有大部分是自己認識過的,孩子看到自己所熟悉的漢字,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fā),這時再讓孩子尋找生字,以熟帶生,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最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對漢字的認識,效果非常好;活動中家長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探討,一起游戲,家長的主導性和孩子的主體性在這一活動中體現(xiàn)得非常突出。同時在這一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們說出了許多精彩的語言,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案例:蝴蝶飛來了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秋日的早上,我和孩子們上完早操開始在幼兒園的院子里散步。
在新教材小班第一個主題《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中有個分題活動---我的幼兒園。活動中希望通過帶幼兒參觀美麗的幼兒園使新入學的小班幼兒能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了解幼兒園的功能分區(qū),使其對幼兒園產生喜愛的情感。我利用早操散步的時間和孩子們在院子里看草坪、看各式各樣的樹,看那些秋天依舊美麗的花,看形態(tài)各異的樹葉。孩子們很投入的唧唧喳喳的說著,很是熱鬧。
突然劉夢瑤小朋友伸出十指放在嘴邊“噓——”,小朋友們看到她認真的樣子很快安靜了下來。她壓低聲音說:“看那邊有只蝴蝶飛來了!”大家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只蝴蝶靜靜的落在一棵小草上,一對美麗的翅膀還偶爾的動一下。我先是問孩子們:“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蝴蝶是什么顏色的呀?”孩子們仔細的觀察著,孫鵬成小朋友說:“它是黃顏色的!”又有孩子說:“老師你看,小蝴蝶身上還有黑點呢!”還有的說“它的身上有黃和黑!”看著孩子們小臉上洋溢著的激動,我很是高興,一個以蝴蝶為主題的生成活動在我心里形成了。曹浩哲問“蝴蝶在干什么呀?”馬上有人說“它在休息!”還有人說“它在吃草!”我馬上說:“蝴蝶吃草嗎?”劉夢瑤馬上說:“不,蝴蝶喜歡吃肉!”孩子們對蝴蝶吃什么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有不少孩子把疑問的眼光投到我身上。我很尷尬,因為對蝴蝶我了解也是不多的。但是我很快反映過來馬上對小朋友們說:“小朋友,今天回家的時候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小蝴蝶喜歡吃什么,明天回來告訴老師好嗎?”孩子們痛快的答應著。我松了一口氣,但是我又很快慶幸了,整因為這樣我把尋找答案的機會給了孩子們,也許孩子們得到更多。
晚上我搜尋了好多關于蝴蝶的知識,但是我更明白了一件事。作為幼兒教師在自身掌握知識的同時并不是作為知識的所有者象孩子們傳授什么,更應該做好和是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然后引導孩子自己通過各種渠道找答案。
一只蝴蝶飛來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生成活動和一次新的嘗試。
有關狼來了心得怎么寫
感言的使用遍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當我們結束一段旅程或者經歷一些事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去發(fā)表自己對某些事的感言,感言能夠及時地去激勵鼓勵某些人的斗志,你知道哪些優(yōu)秀的感言呢?經過收集并整理,編輯為你呈上狼來了心得,希望您閱讀后有所收獲!
狼來了心得 篇1
誠信,是一朵盛開的美德之花;誠信,是每個人臉上燦爛的微笑;誠信,是珍貴友誼的潤滑劑。
自從看了《狼來了》之后,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靜。《狼來了》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山上放羊,卻屢次欺騙村民們狼來了,小男孩失去了誠信,沒有村民來幫助他,最后,他被狼吃了。讀了這篇故事,我并沒有為小男孩的死而惋惜,我反而覺得,小男孩自己不講誠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又能怪誰呢?
如果每個人都能誠實守信,那么小男孩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如果每個人都誠實守信,那么世界不就會更加美好?只要人人都信守承諾、誠實守信,那么世界就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背叛與欺騙。
我的身邊有許多誠實守信的人,他們也許很平凡,但是他們卻有著可貴的品德,其中,就有我的好朋友菲菲。記得那次,我和菲菲約定好她要給我輔導作業(yè)。不料的是,菲菲的媽媽突然生病了,菲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哎,一邊是自己正在被病痛折磨的媽媽,一邊是與朋友的約定,該怎么辦呢?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菲菲只好跟姐姐說清緣由并讓姐姐照顧媽媽。如約給我輔導作業(yè)。
我十分感動,我原以為菲菲會違反約定,可是菲菲竟能不顧媽媽的安危,遵守了我和她之間的約定。不由得佩服她,一定要向她學習。
我們都應該擁有一顆誠信之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狼來了心得 篇2
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帶我讀了《狼來了》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放羊的小男孩因為好玩,就反復撒謊說狼來了,每次看到著急施救的人們,他還覺得別人愚蠢。當狼真的來了,他喊破喉嚨也沒人相信了,最終他的羊都喪身狼肚了。
聽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說謊不僅會讓人失去最寶貴的誠信,還會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因為我也犯過類似的錯誤。上學期我上課總是左搖右擺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也沒有好好寫,每次媽媽問我在學校表現(xiàn)得怎么樣,我都撒謊說,表現(xiàn)很好,并且還會裝模作樣地表示可以考100分來證明。后來媽媽從老師那里得知了我的表現(xiàn),因為撒謊,我不僅被媽媽狠狠揍了一頓,還罰寫了好多暑假作業(yè)。吃一塹長一智,我不要像《狼來了》的孩子一樣,悔之晚矣,我要改正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狼來了心得 篇3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給我講過《狼來了》的故事,我有些印象。最近,在我翻閱自我的藏書時,又看到了這篇童話,使我身有感觸。
這篇童話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牧童。他每一天趕著羊群到山頂去放羊。由于太悶,他想出戲弄村民的惡作劇。第一次他喊“狼來拉,狼來拉……”,結果村民拿起鋤頭等工具,趕到山頂,才知道是小牧童的惡作劇。小牧童很得意,感到很好玩,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村民們已經知道是小牧童故意制造的,久而久之,就都不去理他啦。有一天狼真的來了,他拼命地叫喊,村民們卻沒有一個來,沒有人堅信他的話了,他被狼吃掉了。是他自我斷送自我的性命,他能怨誰呢?
這個童話使我想到了“誠信”。一個人要生存,要進步,就務必要有“誠信”,它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誠”就是誠實,老實,“信”就是信用、守信。如果一個人有“誠信”那么他會得到領導、同事、親朋好友的信賴,會愿意與你交兄弟姐妹,當成知己;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信”,那么他會失去一切,甚至自由和性命。
做人要有“誠信”,樹立“誠信”觀念要從此刻做起,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