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如何幫助拖拉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說到懶散,就會讓我們聯想到做事拖拉,做事沒有效率,那自然就是看不到好的結果。其實,生活中也不泛有太多形為“懶散”的朋友,往往這類朋友融入社會后,很難與身邊的朋友達成共識,更別說在工作中嶄露頭角了。

懶散是個特別壞的毛病,如果孩子懶散的話,就有可能給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必要麻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三心二意,不能在老師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懶散而造成的。

那么,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怎么提高孩子的自覺性呢?身為家長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即時伸出援手,幫助孩子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怎么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怎么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1.父母當然要設法一一克服。

當然,孩子維持集中力的時間會隨著年齡成長而遞增,因此對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兒的學習要以游戲的方式來帶動,引發(fā)興趣以增長集中時間。

2.在培養(yǎng)孩子興趣方面,父母除了慎選玩具外,還要注意配合孩子的需要與發(fā)展,假如玩具超出孩子的能力或太簡單,他就不會感到興趣,更不能培養(yǎng)注意力了。

3.要轉移孩子對于游戲的注意,專注于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視和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感覺到只要專心完成一份工作或作業(yè),即會有肯定與鼓勵。比如能堅持完成某項任務,就給以小紅花的獎勵,孩子心中有了“任務”或是期盼的“目標”,就會克制自己。當孩子產生做的意愿,注意力也自然轉移,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也就能培養(yǎng)出專注的態(tài)度。

4.父母在孩子學習時,盡量避免環(huán)境因素干擾、分散其注意力。

如學習的房間不能布置得過于花哨,父母看電視、聽音樂、與客人談話的聲音太高,都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要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饑餓、吃得過飽、疲乏也是導致兒童注意力渙散的最常見的原因。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不可放任兒童無休止地看電視。

5、平時多和孩子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戲。

比如看圖找缺失部分(剪刀只有一扇刀片,兔子只有一只長耳朵、汽車少一個輪子等)、四人轉圈搶坐三只椅子、“三猜一”或“四猜一”(桌子先放三件玩具或四件玩具,讓他看一分鐘,然后蒙上眼睛拿走一件,打開他的眼睛,讓他看少了哪一件)等。

此外,還可以讓孩子經常練習一些拍球、走平衡木、滑滑板等體育活動。如果孩子能夠熟練地在平衡木上走動,或者玩滑板時,可以在他玩的同時,訓練他接投給他的球,這樣既訓練其動作,又訓練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怎么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1. 作為家長要“身懶心不懶”。

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并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 美國家庭會給孩子灌輸Responsibility(責任感)的問題,比如大孩子可以做babysitter(臨時照顧幼兒者),幫助照顧小寶寶;家里制定一個Chore Challenge(家庭事務挑戰(zhàn)),分配給孩子一定的家務活。

2. 幫助孩子制定目標,與孩子一起忙碌起來。

研究證明忙著的人比懶著的人更快樂,但是沒有目標的瞎忙所帶來的罪惡感,會扼殺快樂。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比如給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第一周先克服賴床的習慣,第二周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依此類推。在孩子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和耐心,幫助其一步步完成目標,讓他享受目標達成的成功與喜悅。

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怎么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3. 保持孩子情緒上和體力上的活力。

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采取“分段學習”的方式,學習半小時休息十分鐘;采用問答的方式整理資料,避免孩子一個人學習的時候打瞌睡。 這一點,美國老師就做得很好,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她們特別注意和孩子的交互,常常是將小朋友們聚攏過來,坐在地上,姿勢隨意,坐著也好,趴著也罷,這種方式交流起來特別自然,就像和朋友自由交談一樣。事實證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積極性都很高!

4. 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

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能力,與孩子協(xié)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及獎懲措施,并嚴格按照計劃來執(zhí)行每一項??梢灾谱饕粋€列表,然后每個星期把做得事情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讓孩子感受有效利用時間所帶來的成就感及獎勵。如果沒有按照計劃做事,也務必根據設定對孩子進行懲戒。

5. 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后果。

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了如起床晚了,來不及吃飯、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借口,而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后果,體驗這樣的“挫敗感”才能讓他自我反省,記住教訓。

這就是因為讓孩子承擔了后果,才能改變他懶散的生活習慣! 其實,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懶”不是不作為,而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父母需要的只是提供環(huán)境,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說對不?

小編的話:其實,有時候孩子懶散是受到外界影響的干擾,一般當孩子在家做作業(yè)時,應該給孩子一個安靜、可以思考的環(huán)境,還有和孩子一起玩的小伙伴的形為也很重要。

本來孩子的自控能力都比較低,再加上家長疏于管教的話,就更加錯失了教育孩子的良機。身為家長我們應該隨時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當發(fā)現孩子有不好的形為習慣時,一定要即時加以更正引導。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如何讓孩子不拖拉


1.通過游戲改變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簡單的競技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吃飯的時候比一比誰最快把飯吃完,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不過要注意一點,光比賽還不夠,因為玩幾次后孩子可能就覺得沒意思了,所以一定要有適當的獎勵,孩子贏了的話,可以獎勵他吃一顆糖或是其他。

2.制定打分表格

為孩子制定一張表格,根據完成情況打分,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后記錄每天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先讓孩子從簡單的做起,逐漸過渡到困難的任務,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樣做可以縮短孩子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改變做事磨蹭最有效的辦法。

3.記數法

父母與孩子事先講明白,要在規(guī)定數到第幾聲的時候必須做完某件事情。一邊數,一邊看著孩子,通常來說,孩子會為了完成任務,會盡快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

【WiFi智能早教故事機:擁有6大學習模塊:成語故事、情商培養(yǎng)、童話故事、睡眠音樂、英語園地、經典兒歌。它能讓孩子在故事中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感知世界;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p>

4.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好時間也能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父母需要做好監(jiān)督,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這些事情,時間一到,若還未完成,則不能繼續(xù)。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動作快不等于做事馬虎,而是要把事情做好。

如何解決孩子拖拉


總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速度不夠快,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辦?那次家長交流會結束后,王夢瑤的家長找到我,說單獨聊聊,我把她請到辦公室。她說:我自己也知道我家夢瑤并不笨,就是太磨蹭,人家一會兒就做完的作業(yè),她要做半天,每次考試成績都進不了前十名,就是因為每次試卷都做不完,最后的題目都空著。有一次,她抄寫課文,那么簡單的事情,我看她寫了擦,擦了寫,反復好幾遍,最后氣的我把她的作業(yè)本都撕了??粗⒆涌蘖税胩欤阏f,我能不心疼嗎?老師,你看該怎么辦?。?/p>

“首先說,您能找我談這個事情,我感到非常高興,說明你很關注孩子學習;其次,你已經發(fā)現了問題所在,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幫助孩子慢慢改掉磨蹭的毛病,我想問您一個問題,王夢瑤說,她小的時候你們對她要求特別嚴格,字寫的不工整,要撕掉重寫,數學演算錯誤,要抄寫十遍,是不是真的?”

“是的,我們希望她能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p>

“在一定程度上講,這就是今天孩子磨蹭的原因?!?/p>

“為什么這樣說?”

“一般來說,孩子磨蹭,都可以追究到孩子小的時候,過于嚴格的家庭教育,這種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過于追求完美,嚴重者還可能患上強迫癥,或者其他心理疾病?!?/p>

“那么,我們該怎樣改變呢?”

“從家庭教育方面,要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輕松、融洽的家庭氛圍,以前孩子可能很少看到爸媽一個笑臉,對吧?”

“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第三,要不斷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慢慢建立起自信。

第四,從生活習慣方面,可以適時的提醒孩子加快吃飯、洗漱、洗衣服等的速度。第五點就是以后別給孩子買涂改液了,磨蹭的孩子大多過于追求完美,作業(yè)改了又改,當然浪費時間了。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及時找代課老師問一下大體作業(yè)時間,然后通知你,讓孩子養(yǎng)成計時作業(yè)的習慣,如果完成不了,也別寫了,我會跟老師說明理由。最后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見效?!?/p>

如何改變孩子拖拉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辦正事拖拉的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試一試:

一、定規(guī)矩 勤督促

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yè)沒按規(guī)定完成,不許上網;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開始孩子也許會屢屢”犯規(guī)”,但是記住別客氣,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提醒孩子當事情確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動,在行動中不斷糾正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鬧鐘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鐘響起,他卻覺得睡意正濃,于是干脆心煩地把鬧鐘關掉,倒頭繼續(xù)睡。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那么他將來就很容易養(yǎng)成懶惰拖拉的壞習慣。假使你經常引導他,讓他在潛意識里時刻告戒自己這樣不行啊,"立即行動"、"現在就去做",那么他就會就會迅速立即爬起來。讓孩子記?。毫⒓葱袆?,改變拖拉的習慣,將改變他的一生。

二、用拖拉的后果教育孩子, 把方法教給孩子

我的女兒經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別是每天早飯都要我們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媽媽商量,決定要改變女兒吃飯拖拉的習慣,于是跟女兒講從某天開始早飯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學校的時間。于是選擇一天自己早上第一節(jié)沒課的早晨,媽媽自己吃好早飯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飯后就在看書,女兒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學就遲到了。上學遲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讓她自己分析,上課為什么會遲到。她自己找到了遲到的原因,在于遲到拖拉。從那次以后我們再也不要擔心她早飯拖拉,她自己會看時間幾點前必須吃好。

教育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

三、 樹立比較的對象 在比較中養(yǎng)成好習慣

如果家長是個慢性子,做事情時常拖拉。孩子耳濡目染,做家庭作業(yè)時,自然也學著拖拉起來,明明當天應該完成的作業(yè),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寫完,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這時家長應該從主觀上找原因,自己的榜樣作用是否樹立。為了提醒孩子,還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掛上”今日事今日畢”的條幅;還可以進行一個約定,彼此之間當監(jiān)督員,如果誰做事磨蹭、拖拉,誰就沒有選擇電視頻道或者買冷飲的權利。孩子在家長的提醒下,也是為了獲得優(yōu)先選擇看電視節(jié)目和買好吃的權利,做事肯定快多。

四、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如果孩子做作業(yè)經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學早早就做完了,甚至還有時間看電視。這個時候不要總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是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在做什么,是否干擾了孩子的學習。另外,即使在做家務時,也盡量防止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家里的環(huán)境安靜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現象就會減少。雖然這樣做家長的活動受到限制,但是能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因問題難以解決而犯愁猶豫,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動氣不如動心,花心思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就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

如何應對孩子的拖拉?


我的鄰居是一個公司高管,但有一次這個女強人卻跟我說,她最頭疼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催孩子。

從做早飯開始,她就催孩子起床。孩子起床似乎很困難,好不容易坐起來,還要呆上半天才肯穿衣服,然后是催洗臉、催刷牙、催吃飯……

伴著自己的嘮叨,孩子好不容易吃完飯,又要催他拿書包、穿鞋子、趕校車……

就這樣,還沒開始上班,她的精力就在各種“催催催”中消耗掉了,好心情也一掃而空。

《簡單父母經》的作者培恩說,現代人過度使用的一個詞就是——趕快。

好像無論大事小情,都有“截止期限”,只有越快才越好。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是我們焦慮的根源。

而我們又總是有意無意地把這種焦慮傳遞給孩子,造成孩子逃避和磨蹭。

有個美國心理咨詢師有4個孩子,是的,4個,而且還都處在學齡期。

所以她每天早上都要大喊:快點!該起床啦!你怎么還沒洗臉?!回來再弄吧,趕緊走!你的書包呢!

更讓她沮喪的是,催促不僅沒讓孩子變得自律,反而更容易急躁、發(fā)脾氣,經常因為一塊面包鬧矛盾,或者伴著哭聲去上學。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想通了問題所在:當她在催促孩子的時候,是在把孩子的問題,往自己身上攬。于是,她決定把責任還給孩子們。

她告訴孩子說:從明天起,早上7:15她會準時出門,不會再等那些賴床、磨蹭的人了。結果第二天早上兩個女兒很準時,兩個兒子磨磨蹭蹭沒有趕上媽媽的車。媽媽也說到做到,真的沒等他們。

當兒子們向她抱怨上學遲到時,她說:準時上學是你們的責任,我的責任是送你們上學。但我相信你們會做得更好,我建議你們頭一天把書包準備好,按著時間表,6:40起床,6:50吃早飯。這樣你們7:10就能準時出發(fā)了。

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像這位媽媽一樣,把責任還給孩子。

Facebook上曾經流傳過美國一個中學校長給家長的“校規(guī)”說:“如果你想把兒子忘記帶的課本、食物、作業(yè)等拿給他,停!請你轉身離開。你的孩子會在沒有你的情況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p>

忘了帶午餐?餓一頓你就會記?。?/p>

忘了帶作業(yè)?那就等著被老師或家長懲罰吧;

忘了帶鉛筆?自己找同學借吧。

總之,讓孩子明白:你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催促不僅讓孩子焦慮、煩躁,還會給他造成這樣一種意識:你一個人不行,只有靠我督促,你才能按時完成自己的事。

所以我們能經常見到這樣的風景:一個磨磨蹭蹭的孩子,伴著一個著急上火的媽媽。

其實,要避免孩子拖拉磨蹭,不妨換個方式。比如引導孩子自己想象后果:王老師說活動9點開始,你覺得要是遲到的話會怎樣?

或者給孩子選擇式的思考:如果6點出發(fā),我們就能在電影開始前趕到。你要是不抓緊,那可就看不到電影開頭了。

不過,最好有個時間表式的規(guī)則,引導孩子養(yǎng)成守時的習慣。一開始會很困難,孩子可能不配合,但貴在堅持,如果你能堅持下來,我想,你一定會發(fā)現孩子沒你想的那么難纏。

當然,前提是你別再把孩子的拖拉磨蹭當成自己的問題。只有你不再急躁,孩子也才會減少焦慮和煩躁,才更容易專注自己的問題,行動也才會更有效率。

如何應對孩子做事拖拉?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fā)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fā)現,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愿的,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并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并隨之去做,或心里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心”,在爸媽眼里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游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fā)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盡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fā)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fā)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xié)調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鐘內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么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fā)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于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么辦?”可能就容易引發(fā)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焙⒆觽兊钠胀ㄐ睦?。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顧孩子過分細致了,是不是為孩子安排了一切,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對于一些需要獨立處理的事無法自理,處處依賴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歡磨磨蹭蹭。如果發(fā)現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傾向,爸爸媽媽可千萬要注意堅持原則,該是寶寶的事情一定要認他自己做,不要讓他養(yǎng)成投機取巧的心理。例如:本來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著媽媽做,結果媽媽看不下去罵幾句之后,還是幫他收拾,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堅持原則是很重要的。

幫孩子改掉做作業(yè)磨蹭的習慣

孩子做作業(yè)是不是磨蹭?那是許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學幾招應對辦法吧——

規(guī)定時間,鬧鐘提醒。根據作業(yè)量給孩子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到時間就不準再做了,完不成就等著挨老師的批評??梢园褧r間分成三四段,分別上好鬧鐘,每隔一段時間鬧鐘就會提醒孩子:過去多長時間了,還有多少時間,如不抓緊做恐怕就來不及了。有了這個壓力,幾次下來,孩子就變得迅速了。

任務適度,留有空閑。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任務適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yè)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薄叭绻荚嚂r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勵,就會在下次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多教方法,培養(yǎng)習慣。孩子做作業(yè)慢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知識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

相關推薦

  • 如何解決孩子拖拉 總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速度不夠快,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辦?那次家長交流會結束后,王夢瑤的家長找到我,說單獨聊聊,我把她請到辦公室。她說:我自己也知道我家夢瑤并不笨,就是太磨蹭,人家一會兒就做完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 如何讓孩子不拖拉 1.通過游戲改變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簡單的競技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吃飯的時候比一比誰最快把飯吃完,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不過要注意一點,光比賽還不夠,因為玩幾次后...
    2021-05-12 閱讀全文
  • 如何改變孩子拖拉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辦正事拖拉的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試一試: 一、定規(guī)矩勤督促 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如何應對孩子的拖拉? 我的鄰居是一個公司高管,但有一次這個女強人卻跟我說,她最頭疼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催孩子。 從做早飯開始,她就催孩子起床。孩子起床似乎很困難,好不容易坐起來,還要呆上半天才肯穿衣服,然后是催洗臉、催刷牙...
    2021-05-15 閱讀全文
  • 如何應對孩子做事拖拉?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
    2021-05-08 閱讀全文

總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速度不夠快,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辦?那次家長交流會結束后,王夢瑤的家長找到我,說單獨聊聊,我把她請到辦公室。她說:我自己也知道我家夢瑤并不笨,就是太磨蹭,人家一會兒就做完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1.通過游戲改變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簡單的競技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吃飯的時候比一比誰最快把飯吃完,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不過要注意一點,光比賽還不夠,因為玩幾次后...

2021-05-12 閱讀全文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辦正事拖拉的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試一試: 一、定規(guī)矩勤督促 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

2021-05-17 閱讀全文

我的鄰居是一個公司高管,但有一次這個女強人卻跟我說,她最頭疼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催孩子。 從做早飯開始,她就催孩子起床。孩子起床似乎很困難,好不容易坐起來,還要呆上半天才肯穿衣服,然后是催洗臉、催刷牙...

2021-05-15 閱讀全文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

2021-05-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