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從小事做起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這個月,小班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幼兒園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說是陌生而又新奇的,他們開始脫離自己的溫暖的家庭和熟悉的爸爸媽媽,不斷的適應幼兒園里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人,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懵懵懂懂,老師們在與幼兒們不斷的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教授幼兒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常規(guī)。這些三歲的幼兒,他們從各個家庭中來,缺乏在集體生活中的各項常識,同時他們的年齡特點,一件在成人看起來是小事的事情,在幼兒眼里就有可能是一次挑戰(zhàn),幼兒園的生活要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學習。
就說簡單的喝水這件事吧,班級里的幼兒不會排隊、不知道如何接水、不懂得等待,對于這個日常生活中很簡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班里的老師將喝水分成了很多細小的步驟,如何打開水杯柜門、怎樣拿水杯、怎么一個接一個的排隊,怎樣接水,這些都是要仔仔細細的告訴幼兒,教師在語言講解的同時還要不斷的示范,慢慢的說,慢慢的示范,讓每一個幼兒都清楚明白的聽見、看見。在講解示范的過程中,語言、動作不僅要慢和規(guī)范,還要帶著兒童化的語言,將活動更加游戲化。幼兒無疑是喜愛游戲的,并且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十分的短,游戲化的活動更加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很大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一天一天不斷地重復示范、聯(lián)系中,慢慢的掌握了這個本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入學的第一個月里,是幼兒的適應階段,也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基礎階段,這段時間里,將幼兒的各個習慣培養(yǎng)好,將對幼兒的整個的幼兒園生活都十分的重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每一件看起來的小事,在幼兒眼里有不是小事,要認認真真的對待。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孩子,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不能有所放松,最好從每一件小事,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今天我班幼兒去了他們向往已久的公園,幼兒的情緒非常高漲,活動前,我先與幼兒明確了此次去公園的目標,并與幼兒討論了一下在途中及在公園內以及返途中該注意的事項,幼兒說的十分好。幼兒在一路上表現(xiàn)的也確實很棒。
一直到我們一群人到了公園,看著公園里的風景,我們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開心。我?guī)ьI幼兒一邊慢走欣賞風景,一邊為幼兒講解或提問,幼兒觀察的極為仔細,也積極響應。這邊的桃花開著,那邊的落了一地的花瓣,還有的只有花骨朵,柳樹發(fā)芽了,小草鉆出地面了,幼兒的眼中透著驚奇與好奇。這時,隊伍中的腳步有點亂,有幼兒邊跑過來邊大聲的喊:“老師,小萌亂扔垃圾?!辈⒅钢粡埖厣系牟徒砑?,我走過去請他撿起來扔到旁邊的垃圾桶,“這才不是我扔的呢?!泵让阮┝宋乙谎壅f,他不愿撿,一旁的幼兒開始激動了,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地炸開了鍋“老師,我看到他扔的?!薄拔乙部吹降摹薄靶∶人_人”“亂扔垃圾不對的”……在一片討伐聲中,小萌開始猶豫了,我問道:“是你扔的嗎?”他點點頭,但仍倔強地站著,不愿動手去撿,其他幼兒安靜地盯著我和他,當時我有點尷尬,我去撿起垃圾扔吧,其他幼兒一定不服氣,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他們也會亂扔垃圾,讓我來撿,對幼兒不負責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教育,可讓他撿吧,他又不愿動,這時突然想到他愛聽好話,何不改改我和他說話的方式呢,于是我走到他身旁在他耳邊說“小萌也是個愛衛(wèi)生的小朋友,對嗎?”他靦腆的點點頭,我拉著他的手讓他撿了起來,他很快的把垃圾扔了跑回了隊伍,笑著對我說:“小萌也是個好孩子,對不對?”我笑著對他點點頭繼續(xù)帶領幼兒們欣賞觀察,他們也都興致勃勃。
教育幼兒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習慣,雖幼兒年齡小,他們天真可愛,不懂也無法理解什么是責任感,但幼兒卻是善惡分明的,因此先讓幼兒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來公園時討論到不能亂扔垃圾,幼兒們銘記于心: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當幼兒聽到小萌不承認錯誤時,從當時來看小萌也不愿去承擔自己的錯誤;那些看到小萌亂扔垃圾的幼兒可不買賬了,情緒激動,小萌不承認,那不就是那幾個幼兒在撒謊了,在此,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可真大,小萌開始還無所謂,想耍賴,結果在一片討伐聲中只能承認。我了解小萌平時比較隨意,都按自己的喜好行事,但同時他的自尊心極強。這件事雖小,但卻可以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成為他體驗責任的一種經歷,形成責任感的萌芽,同時也激發(fā)了其他幼兒的責任意識,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教育契機。
小萌在聽了同伴的那些話后,自尊心受傷,因此他雖然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卻不愿行動起來,只是站著,這時旁人給他一個臺階下,他自然就欣然接受?,F(xiàn)在的孩子平時在家作威作福慣了,受不得半點委屈,受挫能力弱,聽不得逆耳的話,所以講話時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用鼓勵性激勵的語言讓他欣然接受。我運用恰當?shù)恼Z言讓他在感受不到批評的情況下糾正自己不負責的行為,化說教教育于行動教育。幼兒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說教的效果比不上行動,因此不如拉他的小手去做來得更直接明了。
教育是一個過程,而責任教育也不是孤立進行的,是與其他教育結合在一起的,這件事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點,作為一名教師,通過一日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抓住教育的契機,以點完成線,以線完成面來完成這一教育過程。
教育隨筆:愛護眼睛 從小做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保護好自己的小眼睛,讓心靈窗戶更加明亮”。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性的愛眼日。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懂得愛護自己的小眼睛,10月14日,望亭中心幼兒園小班組開展了“愛護眼睛,從小做起”的活動。
本次活動中,老師先讓孩子們體驗了蒙住眼睛走路的感覺,讓孩子們知道眼睛看不見時一片黑暗,什么都不方便做了;接著老師跟孩子們講解了眼睛的秘密,讓他們知道應該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小眼睛,并且懂得要多吃哪些對眼睛有益的食物;之后老師示范并帶領孩子們學做了眼保健操的動作,讓孩子們懂得要讓眼睛得到放松、休息。最后,老師提醒每一個孩子,要善待自己的眼睛,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走進秋天,去捕捉幼兒園內美麗的景色。
通過此次活動,幫助孩子們了解了眼睛的相關知識,體驗了眼睛的重要性,讓孩子們知道了應該如何愛護自己的眼睛,從而養(yǎng)成正確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同時呼吁家長要關心小朋友的視力健康,保護好孩子的心靈窗戶,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教育隨筆:環(huán)保從幼兒做起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huán)境日”。
世界環(huán)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危害。要求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huán)境的重要性。保護環(huán)境是一個永恒而沉重的話題,而幼兒園是幼兒環(huán)保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對孩子進行環(huán)保教育,增強他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讓他們從小就開始直視和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提高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
一、將環(huán)保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每一環(huán)節(ji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鄙钪刑N含著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學習可以說是隨時隨地發(fā)生著,因此,我們利用孩子一日活動中的一些轉換環(huán)節(jié)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如散步時與孩子一起讀朗朗上口的環(huán)保兒歌、午睡前老師給他們講環(huán)保故事、餐后讓孩子們自由閱讀環(huán)保圖畫,組織幼兒到戶外拾落葉、掃垃圾、為花草樹木澆水,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兒歌、故事、圖畫復制后發(fā)給每個家庭,讓每個家長都有意識地參與到環(huán)保教育中來。
二、將環(huán)保教育融入各學科之中
我們老師在設計教案時,要融入環(huán)保教育的目標和理念。如科學小實驗“水變干凈了”的教學活動中,我準備了一個裝滿臟水的容器,一個干凈的容器,小筐子、毛巾、紗網、布、海綿,讓幼兒通過自己操作實驗,感知污水通過多層毛巾的過濾可以變干凈,在實驗中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得出能將臟水變干凈的同時,也懂得了干凈的水和臟水對環(huán)境與人體健康的意義,并教育幼兒不喝臟水;音樂活動中,教幼兒唱《愛護小樹苗》等有關環(huán)保教育內容的歌曲,引導幼兒象歌中所唱的那樣去做;語言活動中,選擇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教育幼兒美麗的花是供我們來觀賞和美化環(huán)境的,不能動手去摘等。總之讓幼兒通過看、聽、說、唱、操作等方式,喚起幼兒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三、將環(huán)保教育融入主題探究活動之中
一直以來,我都采用主題教學,我們選用一些可以融入環(huán)保教育的主題探究活動,把環(huán)保教育作為一個中心點,將環(huán)保知識從這一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我們帶盒子一起做植物生長條件的對比試驗,將植物用黑色塑料包起來,不讓空氣和陽光進入,將植物存放在不透風的室內、給足陽光和空氣而不澆水;帶盒子一起做根的試驗:根的力量、根能找東西吃、根能固土等等,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試驗、觀察與記錄,了解植物與人類與環(huán)保的關系。
四、寓環(huán)保教育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
《綱要》中指出:“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提供健康、豐富的活動環(huán)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途徑?!庇變簣@的環(huán)境是符合幼兒各方面發(fā)展需要的,既能與幼兒對話又能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因此,老師與盒子們精心設計并打造種植角,如讓幼兒收集廢舊塑料瓶、罐、排煙管等進行種植、探索試驗,如在沙、土、灰里分別進行種子發(fā)芽試驗,記錄觀察哪塊小苗長得好?將植物種在排煙管內,記錄與觀察小苗是能追光?將植物倒著種,記錄與觀察小苗可以倒著長嗎?讓小朋友感受付出的艱辛、收獲的喜悅!同時,懂得科學與環(huán)保,因此更加自覺地去關心身邊的動植物,喚起保護環(huán)境、珍惜生命的強烈愿望。
五、將環(huán)保教育融入巧手制作中
人們常說幼兒園老師是廢品王,一些在常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廢物到了老師們手里卻變成了“寶貝”,我們將幼兒喝完的牛奶罐、廢舊報紙、制成了各種玩具,讓幼兒從小懂得廢物再利用,從而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意和智慧。
教育隨筆:學雷鋒從幼兒做起
一天早上入園的時候,欽超的奶奶牽著他的手,邊走邊說著什么,而張欽超邊走邊哭,我急忙走過去問他奶奶:“張欽超今天怎么了,為什么哭?”他奶奶生氣的說:“這孩子太不像話了,明明有橡皮,還非要買,不給他買他就哭,這不就一直哭到這,”聽了他奶奶的話,我又看了看還在哭得張欽超說:“好孩子,你先進去,老師和你奶奶談談好嗎?”聽了我的話,他乖乖地走進教室。這時他奶奶又說:“孩子就是聽老師的,您教育教育他吧!這孩子太任性了,也愛亂花錢,一點也不節(jié)約,橡皮、本子沒用完就買新的,還經常買零食?!甭犃怂棠痰脑?,我感到現(xiàn)在多數(shù)孩子身上都有這種現(xiàn)象,因為他們在家都是小皇帝,特別是現(xiàn)在孩子的節(jié)約意識特別差,現(xiàn)在看來在孩子節(jié)約這方面的教育應該加強了。送走了他奶奶后,我回到辦公室在收拾桌子時,報紙上的一行大字吸引力我的注意力,那就是“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是??!現(xiàn)在全國上下都在開展“學雷鋒”活動,我何不把學雷鋒落實到行動上,在幼兒園里開展“學雷鋒”活動,讓孩子從中學會節(jié)儉,助人為樂。
于是,我搜集了大量的雷鋒圖片,故事書擺放在活動室里,還準備了些音像資料供幼兒觀看,每天在幼兒入園的時候,我都會為他們播放“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我利用自有活動時間為幼兒講雷鋒的事跡,特別是他那些節(jié)約的事跡,講完后讓孩子們進行討論,并說出自己應該怎樣向雷鋒學習,然后讓孩子們把向雷鋒學習落實到行動上,例如:不能亂花錢,愛護學習用品,助人為樂等。我還提醒他們每天多看一些有關學習雷鋒的電視,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學到了雷鋒的那些事跡,進行評比評出一周的“小雷鋒”進行獎勵。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活動,孩子們的表現(xiàn)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張欽超的奶奶高興地說:“老師,現(xiàn)在欽超不亂花錢了,還知道幫助老人和小孩了?!笨吹剿棠谈吲d的樣子,我感到這次學雷鋒活動意義非常重大。
教育隨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教育隨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陳鶴琴先生說過: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大部分是在動手養(yǎng)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個性注重習慣的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句話很有道理,人在少年時期正是接受德語,修養(yǎng)品性的最佳時期。
進入中班階段,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進餐時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吃飯墨跡、愛講話、挑食、偏食、撒飯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最后形成很多食物的浪費。而孩子的年齡還小,對于什么是浪費糧食這樣的行為及認識完全是體會不到的。
在一次進餐過程中,孩子們在吃西紅柿雞蛋米飯,大都吃的津津有味,干干凈凈,就注意到浩浩的碗里剩下了一些西紅柿,翻來翻去始終都不吃,餐盤里的綠菜也不怎么吃,上前問他怎么不吃呢,多香呀,特別有營養(yǎng),你嘗一嘗。浩浩的回答說自己不愛吃西紅柿,吃了西紅柿自己會肚子疼。問他是真的肚子疼嗎,他也不講話,怎么哄他吃一點都不愿意吃。餐盤里的綠菜也沒有吃完;尋看著其他孩子的碗里,大都也是會剩一些西紅柿、飯或者綠菜。存在著有的孩子本身吃的就不多,有的孩子挑食,也有的孩子根本就不愛吃或者不想吃,也有的孩子吃飯的速度太慢了,別的孩子吃完不吃了他也就跟著不吃了。結果桌子上多多少少都會剩下一些飯菜。孩子們也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的來之不易,看不到,也體會不到勞作人民的辛勤。
然而,培養(yǎng)孩子進餐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yǎng)成,則是需要循序漸進,家園配合,都要有信心和耐心,多給與孩子鼓勵和引導,最終達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教育幼兒繼承和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愛惜糧食,從小做起,從小給孩子講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從小牢記,如:《憫農》告訴幼兒珍惜生活的來之不易,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
教育隨筆: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其年齡特點,自控能力差。有時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常常搞出一些令你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們班**小朋友是我們幼兒園里出了名的“調皮鬼”,記得剛入園時,他的媽媽曾經叮囑我們:孩子有多動癥,讓我們費心看護,免得惹出事非。后來發(fā)生的事情,讓我們覺得他媽媽說的話不無道理。課堂上他是最“活躍分子”,小手一會摸摸別人的辮子,一會又把別人的凳子抽掉,害的別人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卻坐在旁邊偷著樂。對于老師的批評,他當作耳旁風,全然聽不進去,還是若無其事的該干啥干啥。戶外活動就更不用說了,他像一匹脫了韁的馬,一會把這個小朋友推倒,一會又把那個小朋友的手抓破,搞惡作劇似乎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偶然一次他竟將惡作劇搞到了自己頭上。
星期一上午,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禮儀教育》,整個活動**小朋友出奇的安靜,我以為學習的禮儀教育對他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心里還暗自有些高興。但很快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下課后,別的孩子都排隊去廁所小便,可**小朋友仍一動不動的坐在那里。我以為他又要搞什么惡作劇,便悄悄走過去一探究竟。這一看不要緊,把我整個人笑的前俯后仰。原來,他把自己的一只手用褲子上的帶子拴在了凳子腿上,帶子越用力越緊最后打成了死結,把自己牢牢地和凳子拴在了一起。我趕緊拿來剪刀,把帶子剪斷,他那只被捆的手才得以解脫??纯幢焕叩猛t的手腕,他失去了往日那桀驁不馴的樣子。
從那天開始,他似乎感受到了惡作劇給別人帶來的惡果,一向調皮的他變得乖巧、聽話了。
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個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是現(xiàn)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孩子們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從身邊的每一個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教育孩子無小事。
有一天,張艾萍小朋友眼含熱淚來到幼兒園,我發(fā)現(xiàn)她的情緒不好,就跟她進行了交談,原來她的褲子上有一個很小的補丁,她說難看死了,小朋友會笑她的,這時,我對她進行了教育:衣服上雖然有個小補丁,但是很干凈,衣服舊一點沒關系,只要干凈就行了,小朋友不會笑你的,接著我又問其他小朋友,張艾萍的衣服是否干凈,大家都說干凈,于是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通過這件事使我想到: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挑吃挑穿的毛病,吃東西時只要有自己喜歡的,就吃個沒完,從來不知道什么叫謙讓,衣服挑新的穿,所以我們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好每一個孩子,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的成長。
把表揚送給每個孩子
今天,張欽智的媽媽送他入園的時候告訴我,說他昨天回家的時候見到誰都說:“今天老師表揚我了,還給我發(fā)標志了!”我知道表揚對幼小的孩子意味著什么,但是真沒想到張欽智竟這么在意我對他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在這以前,我忽略了他,很少對他表揚。
張欽智平時在班里表現(xiàn)不夠好,上課時交頭接耳,下課時在院子里追逐亂跑,對什么活動都不感興趣,并且經常跟小朋友打架,所以他經常受到我的批評,表揚沒有幾次。可是,象他這樣的孩子,同樣希望老師去關心他們,注意他們,老師的一個表揚,一個小小的獎勵,都能給他們很大的鼓勵和安慰,同時也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觀也在對幼兒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有了深刻的變化,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心理發(fā)展需要,每一個孩子在老師的心目中都應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不能存在著偏愛和歧視孩子的行為,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表揚,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讓每個幼兒同樣得到老師的愛,使每個孩子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教孩子做事
我教的孩子已經是中班了,可是有些問題還是時常會浮現(xiàn),“老師,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師,我的書應該放到哪里?”“老師,圖書又變得亂七八糟了?”“老師這個我不會”,我開始擔憂,開學初或許因為對于物品不熟悉,對于程序有點短暫的忘卻情有可原,但現(xiàn)在已經是中班下學期了,孩子們該是能很好地去解決這類生活小問題了,但顯然我高估了我的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孩子該有的成長呢?過多的包辦,過多的限制,過多的干預,讓孩子也慢慢習慣了接受,習慣了求助。于是,我們決定對班級幼兒的生活教育來一次大的變革,讓孩子學會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兒該有的自主、活力和風采。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為中班幼兒,他們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鞏固他們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們也應該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滿足他們成長的榮譽體驗。因此,我們試著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們解放了自己的“服務”角色,開始讓孩子去實現(xiàn)服務自我:自己整理飯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床疊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過渡環(huán)節(jié)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學習活動前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如取蠟筆、鉛筆、膠水等……,設置值日生小班長主動幫助老師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樣演示中孩子們很快地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本領,這不單是一個動作的學會,更多的是幼兒一種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另外,我們還鼓勵幼兒別人的事情幫著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學會做事,就要從做小事起步,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終勝任一件大事。我們的“學會做事”生活教育已經開始貫穿與生活的每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前更會處事,這種價值將會延續(xù),相信明天我們的孩子會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