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努力,成績上不去?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回家看到奮筆疾書寫作業(yè)的孩子,再看看成績單上的數(shù)字卻發(fā)現(xiàn)對不起這份努力,你一定會再次問自己——明明孩子聰明又勤奮,為嘛就是考不好?
孩子的努力和成績成反比,作為家長是否應該反思?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世間所有的成績不理想都是努力錯了方向”
翻譯一下就是:學習方法出錯了唄。
下面就請吳老師來談談他是怎樣在游泳中悟出學習方法真諦的。
我小的時候就想培養(yǎng)一個興趣,可是我們那兒物質財富很匱乏,精神財富更是沒有,所以大家就地取材,建議我在天然泳池,也就是一個池塘,學習游泳。但是一直沒有學會,我哥哥擔任我的游泳教練,但是他也不會游泳。
剛開始我還不知道,只看他天天監(jiān)督我練習游泳,自己卻在練習燕子三抄水這種踏雪無痕的輕功。我很驚訝,你不是會游泳嗎,還抄什么水啊。他回答,“游泳太難,我還沒有學會。當年我爸爸教我游泳時,相信什么破釜沉舟的理念,直接把我抱起來扔水里,以為我沒有退路情急之下能學會,結果這一招還真靈,我一掉進水里就直接沉底了?!?/p>
我問,那你學會了嗎?他回答,“學會潛水了。還學會了水底行走。就是我們這水里螃蟹太多,所以很少潛水了。不然水底下走一段再上來,身上會掛一身螃蟹。舌頭上都能掛著一個?!?/p>
我聽完,覺得還是游泳好,于是就繼續(xù)練習。哥說,對你,我必須因材施教,因為你也沒什么才,所以我們就循序漸進,你先趴在池塘旁邊,用雙腳撲騰水,保證你的身體漂在上面。這樣不到一個月,你就有感覺了,你先練著,我去抄水了!
于是大夏天的中午,我就這么趴在池塘邊,池塘邊的榕樹上,知鳥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我妹還停在上面。我呢就這么專心致志地撲騰水。半個月之后,哥哥問,腳有感覺了嗎?我說昨天有,今天又沒有了,都麻了。哥哥說,那就說明差不多了,你現(xiàn)在把雙手松開,扒拉水,我手一松,頭部就直接沉底了,腳倒是還在上面撲騰,然后雙手抓著水底下的水草就這么前進了,這一招也還不錯,至少也能走,但是走不遠,不一會兒就有點暈,于是趕緊站起來,才發(fā)現(xiàn)那水也只到我腰部。
哥哥問,你這挺好啊,跟我潛水一個性質啊,不過你是倒立著潛的,你為什么出來了?我回答,沒啥,就是頭有點暈,可能是倒立著大腦充血了。哥哥咯咯地笑,你是缺氧.
就這樣,堅持不懈地跟著我哥學了半年,后來越學越?jīng)]信心,后來發(fā)展到用臉盆洗臉的時候都有點害怕,擔心嗆著自己,到現(xiàn)在再也不敢學了,每每看到幾歲的甚至幾個月的小孩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翱翔,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成功地成為一個失敗的典型,后來才明白,方法,是一切的根本,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進步。
其實好的學習方法,來自于日常學習的習慣。從現(xiàn)在做起,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以下9條好習慣,這對爸媽來說并不難吧?
1認真“聽”的習慣
同學們需要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fā)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這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卻是學習的根本。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思維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達到:有根據(jù)、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級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lián)想、假設、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可以說是取得好成績最為關鍵的步驟。系統(tǒng)而獨立的練習技能鞏固知識又能找到不足,而深度練習是開拓思維,融匯方法的最好方法。
4善于“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有些孩子喜歡自己鉆研,這樣固然很好,但有時候陷在自己的思維中不能跳出來反而限制了解題。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的問老師和同學。請教的好處不僅在于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學習別人的思維方式。將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思維對照,舉一反三,做到這些可以說再無難題。
5勇于“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也就是大師們常說的“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凡事都是越辯越明,和同學一起討論問題,不僅能碰出是相對的火花,還有學習的樂趣。
6早“學”的習慣
從學習的認識規(guī)律看,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必須牢牢抓住預習、聽課、作業(yè)、復習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其中,課前預習教材可以幫助了解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fā)現(xiàn)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隨著年級的升高、預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7反復“查”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shù)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新大綱明確了的教學要求。如果說會做題是拿高分的基礎,那會檢查題則是高分(甚至滿分)的保障。
8客觀“評”的習慣
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本身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9有心“集”的習慣
在學習中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問題多次犯錯。為避免同一錯誤經(jīng)常犯,錯題本就是必須的了。中高考狀元每科都會有一個錯題本,其實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但用好的卻很少。用好錯題本是關鍵。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為什么孩子很聰明,成績卻不好?
有些家長很疑惑:為什么孩子明明很聰明,成績卻不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我們又該怎么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為什么孩子很聰明,卻學習不好?
小輝這學期剛剛升入五年級,他的成績在班級里屬于中下水平:全班48個孩子,小輝排在35-40之間。媽媽為此很焦慮。更令她抓狂的是,小輝寫作業(yè)非常拖拉磨蹭,才開學不久,每天晚上要到快11點才能寫完筆頭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預習就洗漱上床了,早上6點20就要起床,嚴重睡眠不足。小輝媽問我有沒有辦法讓孩子寫作業(yè)快一點,成績好一點。她說小輝從小聰明伶俐,人見人夸:上幼兒園就認識好多字,還會背誦不少古詩。那時他開朗大方,見人都主動打招呼問好。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情況開始越來越糟:一年級時他的成績在班上處于中上水平,二年級變成中等,然后每況愈下。孩子開始變得不自信,宅在家里不外出,見人也不愛打招呼了。
老師說小輝上課老走神,寫作業(yè)動作特別慢。
每天沒有時間預習和復習,人家學三遍他只學一遍,這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績呢?
生活中像小輝這樣的孩子很多,他們并不笨甚至還很聰明,可就是學習成績不好。
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不專心聽講,寫作業(yè)時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廚房拿個水果吃,一會兒又回頭跟媽媽說句話。”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真實寫照。
百里挑一的學霸或者必須智商出眾,就大多數(shù)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努力程度而言,還根本沒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2、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見原因
(1)生理原因智力落后、多動癥、自閉癥等患兒,由于大腦神經(jīng)發(fā)育方面的原因,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信息接收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有的孩子對于聽覺不敏感,對于視覺比較敏感,他們“聽”課容易走神,但是看書或者動手做實驗,則不容易走神。有的孩子則正好相反,更依賴聽覺獲得信息。孩子的身體狀況也會影響注意力,如孩子生病了或者嚴重睡眠不足,注意力自然難以集中。
(2)外部環(huán)境老師講課的方式比較單調枯燥,無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室外面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突然有人大喊一聲,大家條件反射地都會轉過頭去看一眼。視線范圍內有過多的物品,或者是環(huán)境過于雜亂無章,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的內容太難或者太簡單。太難了孩子聽不懂,自然容易走神,太簡單了孩子覺得很無聊,也容易走神。
3、孩子自身的原因對學習目標不認可,學習缺乏主動性。
有很多孩子,每天需要父母不斷催促才愿意寫作業(yè),他們總以為學習是父母的事情。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有的孩子偏科比較嚴重,喜歡的科目,上課時能認真聽講,作業(yè)寫得又對又快,不喜歡的科目,上課則時常走神,作業(yè)也完成得不理想。
孩子的情緒狀況,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焦慮、缺乏安全感、抑郁的孩子,受負面情緒的影響,學習時容易不專心。
4、孩子養(yǎng)成了“壞習慣”以下事情,對孩子的注意力傷害很大:
(1)看電視或打電子游戲電視節(jié)目或者電子游戲的畫面和聲音都在不斷地變化,對孩子來說,在視覺和聽覺上都屬于強刺激,如果孩子較長時間看電視或打游戲,那么他的眼睛和耳朵,就習慣了這樣快速變化的刺激。而上課時,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授課,無論畫面還是聲音都不可能快速變化。那么習慣了看電視和打游戲的孩子,就很難適應這種“變化很慢”的刺激,自然容易走神,他們也很難安靜地看書或者寫作業(yè)。這就好比一個人習慣了重口味的飲食,再去吃清淡的飯菜會覺得沒胃口。
(2)家長不斷“打擾”有的家長愛子心切,在年幼的寶寶學習或者玩耍的過程中,總是有意無意地打斷孩子的思維活動。詢問孩子問題:你看見什么啦?這個是什么顏色的?你搭的是高樓嗎?督促提醒:你要認真一點!你動作要快一點!這里涂紅色更好看!總擔心餓著或者渴著孩子:吃個蘋果吧!你要不要喝點水?
所有類似的行為都是在打斷孩子,使得孩子的注意力從任務上轉移到父母的問題上來,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品質就會受到影響。
學習至深夜 為啥成績上不去
一位焦急的母親向教育心理學專家道出了心里的苦衷:自從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以后,我們給他“裝備”了最好的學習條件,從鋼琴到電腦,還有大學生家教,孩子也蠻用功的,常常到深夜還要看書,但成績卻沒什么進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專家具體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后,較肯定地回答了這位母親:問題就在學習方法上。許多情況下,方法比鋼琴、電腦和家教還要重要。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貝爾納說過:“良好的方法可使我們發(fā)揮天賦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fā)揮。”愛因斯坦總結出成功的一般公式:A(成功)=x(艱苦勞動)+Y(正確方法)+Z(少空談)。學習是一種受眾多因素影響的復雜的認識活動,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最佳學習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僅依賴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師的輔導,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因為家長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個性,更有可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來,通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應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
通常,父母可通過協(xié)助孩子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來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孩子由于年齡不大,自控能力和計劃協(xié)調能力較差,因此,父母與孩子一起協(xié)商每一階段的學習安排非常必要。每天復習些什么內容,在什么時候起床和就寢,甚至休閑時間作何安排都是學習計劃可以考慮的內容。
除此之外,家長可以對學習計劃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許多專家建議星期天晚上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好時間,既可以和孩子在這一時間回顧一周的學習情況,檢查學習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以在輕松和諧的氣氛里配合孩子制定新一周的學習計劃。家長雖然不是教育專家,但通過參與孩子學習計劃的制定過程,也可對孩子學習情況獲得比較全面的了解。
家長對孩子作息時間的管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的父母在孩子深夜伏案用功的時候,常常感到十分欣慰,卻忽視了長期晚睡晚起,會使孩子的學習效率下降。大腦生理學研究證實,高效的學習時間,小學生大約持續(xù)40分鐘,初中生為45分鐘,高中生為50分鐘,長期“疲勞戰(zhàn)”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損害大腦。家長除了幫助孩子控制適宜的學習時間,保證孩子八小時以上的睡眠之外,還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在復習過程中采用交叉、間隔復習的方法,例如可以交替復習理解記憶科目(如語文)和計算推理科目(如數(shù)學),合理使用左右腦,以提高學習效率。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是家長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和方法時不可忽略的一項任務。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作業(yè)由學校來管,與家長沒多少關系,為孩子買電腦卻不懂得監(jiān)督孩子正確使用電腦,以至電腦變成孩子看黃色電子出版物的工具而家長還一無所知。
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物質投資的同時也應配合相應的“時間投資”。孩子的作業(yè)一般分為復習類和預習類,我們更贊成家長培養(yǎng)孩子“先復習,后下筆,最后預習”的習慣,預習作業(yè)常被家長忽視,其實指導孩子花一定時間預習,有助于孩子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學得更好、更快。
培養(yǎng)一位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需要父母持之以恒的愛心和毅力。
當我們接近孩子,認真了解他們學習情況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真有那么多的學習方法,需要家長參與,對孩子輔導。孩子開學的時候,需要家長協(xié)助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孩子放假的時候,需要家長指導安排休閑時間;孩子考試的時候,需要家長配合消除考試焦慮等?!拔磥淼奈拿ぃ辉偈遣蛔R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在孩子即將步入新世紀的時候,細心的家長,請幫助孩子尋找學習方法這把成功的金鑰匙吧。
努力成為孩子學習上的幫手
看的出來,通過住宿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關心,初一期間的孩子懂事了很多。
現(xiàn)在他能很高興地去上課外提高班,并主動完成各類作業(yè),有錯必糾,從不拖三拉四;
家長交代的或布置的各類任務也都是盡力完成,沒有抵觸情緒了;
喜歡幫助老師做事,爭取當好班干部,上進心還是蠻強的;
但是終歸還是個孩子,玩心肯定不小,呵呵。
上個月,由于家長出差去外地了,沒有怎么監(jiān)督,也沒有檢查,更沒有布置課外任務,玩心上來了;
只有假日才允許玩的電腦游戲,他是經(jīng)常玩,還和同學玩家交流心得呢,哈哈。
迎春杯、學而思杯和走美都還能得個獎,后來到了華杯和希望杯就沒能進入復賽,估計孩子學習是退步了一些。
討論是誰的錯,意義不大;
為了生活家長不能不工作呀!孩子也不能永遠依偎在父母身邊吧?
但至少說明:
孩子離不開家長的呵護;
孩子愛玩是本能,是不可能禁止的;
孩子平時是愿意學習的,只是在沒有人指點的情況下,他沒有那么大的興趣。
游戲對孩子們的誘惑太大了,尤其是有一幫玩家的時候。
為了孩子全面進步,要完全認識自己的孩子;
試著努力成為孩子的朋友,成為他們學習上的幫手,生活上的導師,成為孩子最可信任的長者;
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是我們做家長的光榮使命!
孩子!咱們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培養(yǎng)出好孩子。
那到底什么是好孩子?
如果你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做沒有標準的事情,那就是一種可怕的浪費,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精力。
而這個問題,我曾經(jīng)在兒子小的時候幻想過。每想一種可能,就幻化一個畫面:
1、成績單
孩子拿出排名第一的成績單遞給我,臉上掛著淺淺的笑,“爸爸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2、彈鋼琴
孩子的手指在琴鍵上滑過,《秋日私語》連綿在房間里,營造出悠遠的意境。
3、小主持
舞臺上,他唇紅嘴白,激昂的字詞穿過麥克風,鉆到每個聽眾的耳朵里。
4、踢足球
舞臺上,他唇紅嘴白,激昂的字詞穿過麥克風,鉆到每個聽眾的耳朵里。
5、下圍棋
靜謐室內,黑白相對,他輕輕拍下一子,對坐平頭眼鏡男,人頓時萎了,兒子輕輕轉過頭,對著旁邊的虛空說,佐為,我終于下出了“神之一手”。
還有很多很多……
想到這些,我都不由地要揮揮手,把這些幻象從眼前扯走,一絲絲的留戀,還粘在手指之間似的。
可是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有多大?大到讓我的心理失衡:
下圍棋
他小時候上圍棋班,很興奮,知道初步規(guī)則之后就拉著我練手,結果被殺得干干凈凈。我很生氣:你是以后的棋王,怎么下出這么幼稚的棋?他更委曲,眼淚掉下來,到一邊療傷。再上課再受虐再療傷,如此循環(huán),最終都心力交瘁,一年之后就不再繼續(xù)……
事后回想起來,他的眼淚就變成了一根根的刺,扎得我心里痛痛的,我想明白了,我是真的急于求成了,小孩子的認知水平,遠遠沒有達到我所預期的那樣,明白這個的時候,卻沒有辦法再彌補了,他到現(xiàn)在都沒有再摸過圍棋,連五子棋都不下。
小學倏然過去,還沒有顧得上回味就成了回憶……
中學,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開始的時候,我必須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起步的方向一定要對!
什么成績、什么榮譽、什么學霸,都不是目的。我想來想去,最后和兒子商量,咱們能不能成為這樣的人:
自理
能把自己打理好,從日常生活到人際關系,別讓自己餓著,別讓自己別扭。
自立
有獨立的認知,不人云亦云,內心要穩(wěn)定地強大,這是自尊和自信的根基。
自強
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短處克服,制訂計劃并達到目的。
兒子想了想,隨后我們就達成一致。一致之后,就有了行動力。他分析自己目前不會做飯,那就從煮雞蛋開始,他說,這個已經(jīng)會了,他覺得自理,就是像爸爸或者媽媽那樣,做出一桌子菜。飯,他已經(jīng)會做了,電飯鍋的操作過程,看都看會了,如果沒有電飯鍋,也會做,具體怎么辦?下次讓他試試。
還有就是自強,他的英語要跟上去,現(xiàn)在落后太多,爭取提升10分左右。
說到自立,他沒有說話,看來還得去體會。
這次談話之后,兒子很快有了變化。
兒子今天到家的時間比平時晚了20分鐘,人也懨懨的,回答我說,他下午上完體育課就覺得渾身酸痛,腦子發(fā)暈,所以在路上走得慢。
我估計是運動過量或者是出汗受了風,連忙讓他喝些熱水。
晚飯吃得也很勉強,吃著吃著都覺得他要睡著了。
我讓他馬上睡覺,他不,他要寫作業(yè)。我提出明天早點起來寫,他擔心寫不完,堅決不同意。說完就回房子寫作業(yè)去了。
我是實在有點擔心,時不時過去看一下,摸摸他的頭,看看他的作業(yè),他手軟軟地快握不住筆了,寫一會兒就趴在桌子上,但手還是在動。這樣的寫下去,比平時慢多了。我是看不下去,又勸了一回,他還是要堅持,那好吧,你要堅強,那你堅強到底,我,也會支持到底的。一切都和平常一樣,似乎什么事兒也沒有,該改的錯一定要改,該寫得小作文一樣要寫。我覺得這個時候,他不想顯得軟弱,那我也用行動給予他最恰當?shù)闹С帧?/p>
可是最終,我還是忍不住降低了一下下標準,在批語中,給老師按實際情況講了一下,理解一下,今天的字寫得那么軟弱無力。
作業(yè)完成,兒子已經(jīng)沉沉睡去,看著他,突然有點覺得陌生。
他,從此再也不會是那個叭嗒叭嗒掉著眼淚的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