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媽媽也有育兒高招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職業(yè)說課稿幼兒園 幼兒園教案媽媽 幼兒園媽媽的節(jié)日說課稿一般對于職業(yè)的媽媽們相對來所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小的,其實從媽媽的心理也是很想想多與孩子親近、交流,可因為工作,又只能花有限的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與孩子有一個高質(zhì)量的交流呢?
1.想象一個足以讓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詞匯,比如:暖暖的陽光,開心的野餐,溫馨的燈光,甜甜的笑容……
2.在頭腦中閃現(xiàn)寶寶的“可愛”,比如:胖乎乎的小臉,脆生生的聲音,玩耍的模樣,滑稽的怪相,還有好多可愛的“第一次”;
3.想象你與寶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游戲、讀書、洗澡、玩水、學(xué)步……相信這些“想象”足以給寶寶一個“好狀態(tài)”的媽媽!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區(qū)”,是一個助跑、轉(zhuǎn)接與加速的區(qū)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經(jīng)累了,而如果能有這樣的一段“心理接棒區(qū)”,將能使你從工作的“后遺癥”中解放出來,給自己一個即將見到寶寶的“幸福期待”,也將激活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母性的愛與靈感。
其實,與寶寶如何相處的技巧沒有誰能真正教你,因為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個特有的媽媽。不要迷信所謂的“育兒技巧”,當(dāng)你放松下來時,你就有了育兒的本能——
“兒子,過來,讓媽媽親一下!”
“好兒子,媽媽回來了,來親媽媽一下!”
“兒子,媽媽好想你??!快過來讓我抱一抱!”
正如你意識到的,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交流”?一種自然而然的接觸——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短短的問候,一個親熱的吻……什么是“溝通”?彼此心靈上的默契——會心一笑、眼睛一亮、手拉拉、頭點點……
這些需要多少時間呢?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放松又快樂的心態(tài)!所以,建議你多留意生活里的美妙時刻,讓點點滴滴匯集在“記憶”中,以便“想象”提取。即使在工作,偶得空閑,不也可自娛自樂?早期教育
二、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現(xiàn)在有很多關(guān)于親子交流的書籍,各種活動、訓(xùn)練、游戲目不暇接,搞得個個父母看了都覺得“不稱職”——
“我沒有那么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我從沒有陪孩子搭過積木!”
“這些家庭游戲,我們似乎都沒有玩過!”
而且越看越覺得焦慮,好像父母不給孩子讀故事、不訓(xùn)練孩子、不與孩子做游戲,孩子就可能不健康,就可能影響某種“商的發(fā)展。于是,父母心理壓力很大,既怕“少交流”,又怕“錯交流”,無所適從。結(jié)果把最重要的都忘了——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呢?(w286.COM 迷你日記網(wǎng))
所以,在您走入家門前,請不要象去超市購物似的,列一張清單: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果這樣,結(jié)果多數(shù)是——
“我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剛看了兩頁書就不行了!”
“他根本就不愛聽故事!”
“我說什么,他總是不聽,總要我按他說的做!”
我們很難回憶起3歲前我們自己是怎樣需要父母的,所以要真正弄明白現(xiàn)在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確很難,那么就先放下我們的育兒理論與技巧,聽聽孩子們的聲音吧——
“媽媽,我今天搭了一個好高好高的樓房!”
“爸爸,我想聽故事!”
“媽媽,抱抱!”
“哇……哇……”
聲音、動作、姿勢、語言、表情足以表達寶寶的需要,只要你肯仔細(xì)聽,欣賞地、帶著好奇地聽。當(dāng)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設(shè)想或建議,“寶寶,想不想聽媽媽講故事?。俊薄皨寢尳裉旖o你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想不想看啊?”“強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為原則,如果孩子喜歡先搭積木、再聽故事,干嘛非得按你想的先聽故事、再搭積木?如果你是在有意識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三、充分調(diào)動家庭資源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的,所以不管是照料孩子,還是教育孩子,都是家庭共同的權(quán)利與責(zé)任。因此,如果巧妙地讓所有家庭成員都積極地來關(guān)心孩子,不但你輕松了,而且更合理。不是嗎,家庭成員間的彼此矛盾、吵吵鬧鬧,經(jīng)常會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鉆空子的借口?筆者經(jīng)常可以聽到這樣的相互抱怨——
“真怕老人把孩子寵壞了!”
“孩子這么小,他媽媽就讓他學(xué)這、學(xué)那!”
“這孩子就因為小時候爺爺奶奶太寵,所以才這么任性!”
“自己還沒長大,懂什么帶孩子?”
其實,如果換一個角度,老人自然有“隔代親”,但也有經(jīng)驗;年輕人自然少些“經(jīng)驗”,但又比較“現(xiàn)代”而有精力。所以,如果相互能取長補短,彼此信任,在必要的行事規(guī)則上達成一致,這將最利于孩子發(fā)展。
總之,就是一句話家長要是想讓自己與孩子有一段放松、愉快、相互合作與交流的時間!就要多留給孩子一些時間,為的就是讓孩子可以多接觸一些媽媽不會因為媽媽工作太忙而變的陌生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美國媽媽哄孩子睡覺有高招
媽媽的甜味
女兒雷切爾3歲的時候,我給她生了個弟弟,從那時起女兒睡覺就成了問題。一天晚上,我和她在床上躺著幫助她入睡。我把我穿著的襯衫三脫下來然后對她說,“來,和媽媽的襯衫一起睡,媽媽就能整晚都在你身邊了?!边@個方法居然神奇地奏效了?,F(xiàn)在,雷切爾每天晚上會從我放T恤的抽屜里挑一件T恤出來,然后小家伙就聽話地去睡覺了。
起床的通行證
讓4歲的兒子好好待在床上睡覺成了大問題。每10分鐘,兒子就會跑過來給我們看他想像的傷口,要杯水喝或者要求再吻一下小貓——就這樣反反復(fù)復(fù)。最后,我丈夫做了3張“票”給兒子讓他每天晚上使用;兒子每次從自己的房間跑出來就要給我們一張票。這樣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出來,但是他要決定什么時候是真的重要到需要跑出來,這對我兒子喬丹非常有幫助。兒子晚上的要求大大減少了,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就都可以放松一些了。
方便飲水
如果你的孩子床邊沒有桌子,就在他的床頭放一個水瓶支架(你在車窗邊上放的那種支架)。這樣,孩子如果上床睡覺之后覺得渴就可以很方便地喝水了。
“該睡覺了”鬧鐘
偶然的機會,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棒的方法可以結(jié)束孩子們上床睡覺的斗爭。我丈夫把他的手表在晚上7點15分定好時間。手表的鬧鐘一響.我們就說:“鬧鐘響啦!”孩子們就知道該換上睡衣,準(zhǔn)備睡覺了。有時候,我們還讓孩子們分組比賽看誰先穿好睡衣。
從地板開始
為了讓孩子從嬰兒床平穩(wěn)地過渡到睡在床上,開始的時候,我把床墊子鋪在地板上。如果孩子在半夜從床墊子上掉下來,他只會滾在幾英寸遠(yuǎn)我在地板上放好的枕頭上。孩子對睡在床墊子上適應(yīng)以后,我們就把床墊子放回到床架上面。
有創(chuàng)意的夜間照明燈
魚缸(安全地安裝在墻上),會是非常完美的夜間照明燈。不僅有魚的陪伴.魚缸散發(fā)的光線以匣魚缸加熱器有節(jié)奏的聲音都能幫助2歲的兒子入睡。
建立獎勵系統(tǒng)
為了讓孩子們睡覺變得容易些,我們在每個孩子房間的門上部掛了一張表格。如果孩子乖乖聽話上床睡覺,那么就給他們的表格上貼個小星星。等累積到10個小星星,孩子們就可以在晚上聽到更多的故事。
裝滿媽媽的愛
為了孩子晚上好好在床上睡覺,我讓兒子們自己選一個最喜歡的填充玩具和他們一起睡覺。我會擁抱玩具,給玩具一個吻。然后,我告訴孩子們我給玩具足夠一個晚上享用的媽媽的愛了。如果孩子們在晚上一覺醒過來覺得需要我,他們知道可以抱緊玩具,在玩具身上他們能得到媽媽的一點愛。
學(xué)步孩子的午睡
絕大多數(shù)18個月左右大的孩子可以不再需要在上年再睡覺但是專家告訴我們.學(xué)步的孩子,在2~3歲之間仍然需要12小剛的午睡。朱蒂曼戴爾博士費城圣約瑟夫大學(xué)的兒童心理學(xué)家建議每天讓孩子在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時間進行午睡。不要讓孩子在汽車或是他的小推車?yán)锩嫠X也不要讓孩子穿著衣服或在黑暗的房間午睡.如果你的寶寶很活躍而且告訴你他不困你最好仍然堅持讓孩子在床上安靜地待上一段時間。即使沒有睡著攘子仍然會從這樣的休息中受益。
聰明媽媽處理隔代教育有妙招
隔代教育存在生活觀念、養(yǎng)育觀念等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并不致命,而且,還有很多辦法可以巧治呢!這么多人共同教育寶寶,在態(tài)度和方式上是要取得一致的??商崆白尃敔斈棠?、外公外婆吸收新一代的教養(yǎng)方式,使他們和年輕父母取得教育觀念的協(xié)同。溝通是最好的方法,年輕爸媽們可以這樣做:
一、讓實踐結(jié)果說話
有些時候,我們做的事情短時間內(nèi)不被老人認(rèn)同,但是通過努力,是可以感動老人并讓他們接受的。在我身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我的小侄女兩歲的時候就聰穎過人,只是不肯開口說話。我觀察之后找到的癥結(jié)是,老人對寶寶的要求滿足得“太快”,寶寶不需要說出口,想做的事情老人已然代勞。我休假期間,有意識地延遲小侄女的要求,等她說了才滿足。
開始時,小家伙兒急得臉都紅了,爺爺看了氣憤得不得了,讓我甭管,說寶寶是他的心肝兒,說不說話都不礙我的事兒。我就找好多機會單獨陪侄女玩,說服弟弟、弟媳跟我一起堅持,繼續(xù)貫徹我的養(yǎng)育方法。沒幾天,小侄女開始說話了,雖還不多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卻讓全家人看到了轉(zhuǎn)變。爺爺奶奶也樂了,更學(xué)會了我的方法,連我那比小侄女大一歲的女兒也會拿著蘋果說:“妹妹,你說你要,姐姐就給你!”,家里人都會心地笑了,爺爺也把“不用我管”的說法早拋到了九霄云外。
二、借別人的嘴說話
如果意見上真的與老人發(fā)生了重大分歧,也不要針鋒相對,建議采取“曲線救國”的戰(zhàn)略,即“借別人的嘴說你想說的話”,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因為在對待寶寶的養(yǎng)育上,我們與老人的目的是共同的,只要達成了科學(xué)的一致性,繞個圈子,不跟老人拗是很不錯的選擇。
三、堅持我們必須堅持的
也有的時候,老人可能會固執(zhí)地認(rèn)為只有他們是對的,因為,他們感覺既然可以把兒子女兒養(yǎng)育成材,也就可以鑄就孫子孫女成為棟梁,從而把我們的建議根本否定,全然忘記了與時俱進;也有的老人要在孫輩養(yǎng)育上驗證自己“寶刀未老”,驗證自己離退休后在家中的地位,明明知道自己不對也要跟我們唱反調(diào)兒,讓小家伙有恃無恐,這種情況就建議年輕的爸爸媽媽自己帶寶寶。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老年人可以適當(dāng)幫忙,但最好不包辦,否則,會疏遠(yuǎn)父母與孩子的感情。
四、巧解隔代育兒6個小問題
問題一:沖奶粉的水總是太熱
老人的理由
溫水沖不開奶粉,而且孩子胃弱,應(yīng)該喝熱奶。
處方一:
自己在家自己沖,不用老人動手。孩子喝慣了溫奶,以后再喝熱奶會不適應(yīng),老人也只能用溫水沖給孩子喝了。
處方二:
告訴老人沖奶粉的“絕招”:先放一半溫水,放入奶粉,蓋好奶瓶使勁搖勻。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開了。
偏方:
一邊向老人抱怨這奶粉太貴,一桶要好幾百塊錢;一邊再解釋是因為現(xiàn)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能使寶寶聰明。而這些營養(yǎng)成分最怕熱水,水一熱就全被破壞了,好幾百塊錢也就全浪費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錢,又都希望孩子聰明,估計以后就不敢再用熱水沖了。
問題二:輔食總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
孩子要開味覺,而且吃咸的也有勁。
處方一
:老人吃鹽多了對心臟、腎臟都不好。先把這個觀念普及給老人,不要直接就說給孩子做輔食的事,只說希望他們少吃咸的。等他們接受了這個觀點,再跟進一步:孩子這么小就吃這么咸,估計沒長大就得高血壓、心臟病、腎病……
處方二:
帶寶寶去體檢的時候帶上老人,主動問醫(yī)生關(guān)于輔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點等問題。醫(yī)生說的“寶寶不能吃咸”的話就會成為“圣旨”,比你勸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
寶寶嬌嫩的皮膚難免會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帶寶寶去看病,即使不是因為吃得咸的原因,回來也要“傳達”醫(yī)生的話:“要是再吃咸的,臉上的痘痘會越來越多,還治不好,會變得很難看?!闭l不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白白凈凈的呢?
在育兒問題上,和老人沒必要板著臉講大道理,也沒有必要爭執(zhí)。一個玩笑,一個合適的說話機會,一個善意的謊言都可以輕松解決很多矛盾。育兒生活也正是由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組成的,只要你心態(tài)輕松,盡力而為,這些小問題不會影響你們?nèi)撕椭C、美滿、幸福的生活。
問題三:不太講衛(wèi)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過水為凈。
處方一:雖說老人幫著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
而且,這樣還能落個“勤快”的好名聲。
處方二:買個兒童專用洗衣機,只需把寶寶衣服上有污漬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統(tǒng)統(tǒng)放入小洗衣機里,再用嬰兒專用肥皂粉漂洗幾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個對手戲,或者找一次老公沒把寶寶衣服漂洗干凈的時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從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皮膚過敏講到細(xì)菌感染……當(dāng)然,老人應(yīng)該能聽見你們的“辯論”。
問題四:給寶寶買品牌洗發(fā)水、擦臉油就是亂花錢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樣用。
處方一:告訴老人:“便宜的我也買過??墒墙o寶寶用過后他老是抓頭、抓身上,都快要抓爛了。再說,一年頂多也就用一兩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貴了。”
處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凈就非常不錯,很多媽媽推薦。
偏方:不讓老人知道價錢,或者告訴他是單位發(fā)的、朋友送的。
問題五:總是給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凍著。
處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運動的時候,找一個老人覺得熱要脫衣服的機會:“我怎么沒覺得熱呢?哦,是因為您活動了。
估計寶寶好動,所以肯定總覺得比咱們熱?!崩先擞星猩砀惺艿臅r候說服工作更容易。
處方二:根據(jù)天氣情況自己準(zhǔn)備好第二天要給寶寶穿的衣服。
偏方:告訴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愛說話,不愛運動就會發(fā)育緩慢,行動遲緩,就會比別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兒園受委屈,再大點兒體育不達標(biāo)就上不了重點學(xué)?!?/p>
問題六:把好的玩具藏起來,只給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處方一:現(xiàn)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選擇那些摔不壞、撕不爛,對寶寶又沒有安全隱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fù)?dān)心寶寶糟蹋玩具了。還有,要及時把那些壞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這樣可以避免老人給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隱患。
處方二:告訴老人,給寶寶買的玩具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專門針對開發(fā)這個年齡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現(xiàn)在不玩,會比別的小朋友智力開發(fā)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寶寶智力差。
偏方:經(jīng)常強調(diào):現(xiàn)在國家實行計劃生育了,我們只能生一個!玩具已經(jīng)買了,如果現(xiàn)在不給寶寶玩,他大了又不會再玩,那不是更浪費?!
在育兒問題上,和老人沒必要板著臉講大道理,也沒有必要爭執(zhí)。一個玩笑,一個合適的說話機會,一個善意的謊言都可以輕松解決很多矛盾。育兒生活也正是由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組成的,只要你心態(tài)輕松,盡力而為,這些小問題不會影響你們?nèi)撕椭C、美滿、幸福的生活。
職場媽媽育兒小竅門
上班前的育兒小竅門·肌膚之親很重要上班前和孩子親密接觸,對他和您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處。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手指輕刮一下孩子臉頰,可以對著孩子學(xué)貓叫,也可把能發(fā)聲的玩具對著孩子耳朵將其叫醒。給孩子穿衣服時,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撓幾下,使孩子體會到樂趣。肌膚之親是讓小寶寶感覺到媽媽關(guān)愛的最好途徑?!寢寣殞毣ハ辔癸埡⒆幽艹燥埢蚰艹詳嗄淌称返脑?,媽媽可將飯舀到勺子里喂給孩子吃,同時鼓勵孩子喂給媽媽吃,這種喂飯游戲是十分溫馨的,還鍛煉了寶寶的各種能力,初步培養(yǎng)了孝心。·說“再見”時抱起孩子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會多么傷心?。寢屢ПШ⒆?,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
,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的糾纏而偷偷離開,這種做法是絕對禁止的。因為孩子會一整天找媽媽,會因見不到媽媽而心神不寧、注意力不能集中。這種做法持續(xù)下去會使孩子形成整日找媽媽的習(xí)慣,再見到媽媽更是一刻也離不開了。媽媽應(yīng)讓孩子接受媽媽要離開的事實。上班時突然牽掛寶寶·親子午餐英的老公工作單位離家很近,每天中午老公都回家與寶寶一起吃午飯,看著寶寶入睡后才離開。如果你或愛人工作地點離家較近,盡量中午回趟家?!っ刻煲?guī)定一小時“想寶寶時間”生活在大城市的新媽媽、新爸爸們
未必有時間中午與寶寶相聚,那么抽一小時專門想寶寶也不錯。晶每天中午為寶寶擠奶,然后把奶瓶放在公司的冰箱里,這時,她一心想著寶寶,感覺她正在為寶寶盡職責(zé),時間一到,把寶寶拋開,一心一意地干工作。效果很好。·打電話聯(lián)系孩子喝水了嗎?ji蛋喂了嗎?鬧沒鬧脾氣?睡覺踏實嗎?很多擔(dān)心讓你心煩意亂,把你擔(dān)心的所有問題打電話回去落實一下。不過你要記住,隔會兒就打一個電話,這不僅會影響你的工作,使你在上司的眼中成為問題,在其他同事心中變成婆婆媽媽;而且使寶寶的看護者懷疑你對她不夠信任。訣竅是每天選擇午休時間打一次,語言控制在最經(jīng)濟的程度?!ぐ压ぷ魅釉诩议T外,把家事扔在辦公室外有位做廣告經(jīng)理的媽媽,她的辦公室,絕對沒有孩子的照片啊,玩偶啊,工作時間她從不想孩子,絕對不暴露任何媽媽的標(biāo)志。但是一回家,她會關(guān)掉手機,所有公務(wù)一概拒絕,不理朝政,不管是多誘人的生意。下班后的育兒小竅門·大聲喊著寶寶的名字進門媽媽下班回來后,一邊喊著孩子名字一邊進門。即使孩子在睡覺也沒有關(guān)系。孩子跑出來(或由看護人抱出來)迎接媽媽的話,媽媽要捏捏孩子的臉蛋,抱抱他,通過肌膚之親來讓他體會到媽媽的存在?!ず秃⒆右黄鹣丛琛⒂螒蛉绻⒆映^2歲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了,在水里盡情玩耍。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在幫他洗完后給他按摩。通常孩子會樂得咯咯笑的!·和孩子一起聽音樂、跳舞雖然你可能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但只要和孩子一起隨著音樂一起哼哼,一起扭動腰肢體就可以了。同時
拉起孩子的小手,并與孩子目光相對,傳遞你的愛?!に肮适碌耐υ诤⒆铀敖o他講故事,這絕對是對不能白天陪伴孩子的最好補償!還可以給孩子唱催眠曲,讓孩子在這種安靜舒適氛中進入夢鄉(xiāng)。周末好時光·帶孩子去游樂場如果天天去游樂場,任何人都會覺得索然無味。若偶爾為之或有規(guī)律地去游玩,比如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末去,孩子就會覺得十分向往。全家人一起去游樂場游玩,對孩子來說是十分有趣的事。最開心的就是左手牽媽媽
高招媽媽培養(yǎng)孩子好習(xí)慣
一、獎勵
及時且經(jīng)常地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良好行為,使其繼續(xù)鞏固與提高。
這種獎勵,必須孩子表現(xiàn)出良好行為后立即做出的才能有效。
獎勵有許多種,我主要實施的為精神獎勵和物質(zhì)獎勵兩種,其中精神獎勵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xí)慣尤為重要。
1、精神獎勵
精神獎勵包括微笑、擁抱、親吻、鼓掌、拍肩、口頭表揚等等。
兒子愛上了識字卡。上月底,我為兒子買了一套無圖識字卡。買回的當(dāng)天晚上,我像同兒子玩其他玩具一樣與他玩認(rèn)字游戲。我先教他認(rèn)六張卡片,當(dāng)讀了幾遍后,我開始將卡片扔在床上,隨便說一個字,讓他在卡片堆里找。當(dāng)兒子找對一個卡片后,我馬上給兒子一個親吻,并夸張地說聲“真棒,棒極了。”。兒子見媽媽如此高興,立刻來了精神,一個勁地讓媽媽說,他找。就這樣,一個晚上,兒子都拿著小卡片玩?zhèn)€不停。直到現(xiàn)在,每晚臨睡前的認(rèn)字游戲成了我與兒子的精典保留節(jié)目。在玩中,我鼓勵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兒子在媽媽的鼓勵下,自信心越來越強,一百張的卡片,不消半個月就已認(rèn)識了大半。
2、物質(zhì)獎勵
用獎勵小玩具或孩子最喜歡吃的小食品等辦法,促進孩子改善某種行為。
兒子喜歡看書,喜歡玩玩具,但是在看過玩過后,常常將書及玩具亂扔一氣。有時候,當(dāng)你給他講書中的某個故事時,他便突然想要看那本書,可是望著床上、地上、桌上、椅上的書,一時還真找不到他要的那本書。為了使他養(yǎng)成做事有規(guī)矩的習(xí)慣,我采用了自身找原因加物質(zhì)獎勵的辦法。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身表率做得不夠,再者是否能動動腦筋。我首先為兒子買了兩個布制小書架。買回后,我將他看的書和玩具分別放入了兩個書架內(nèi)。兒子看完書后,剛要扔在地上,我忙走過去對他說:“讓我們把它送回家好不好。”說完,用手指了指書架,兒子馬上心領(lǐng)神會,將書乖乖地放入了書架??粗M步的兒子,我高興地對他說:“來媽媽獎勵一個QQ糖?!?。通過幾次小恩小惠加甜言蜜語,還別說,兒子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不亂扔?xùn)|西的習(xí)慣。比如吃完香蕉,他會將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二、懲罰
這里所說的懲罰是指溫和懲罰,而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我常實施的有以下幾種:
1、故意忽視
故意忽視是指大人的注意力從孩子的不良行為移開,故意不予理睬。
這種方法對減少孩子無意識養(yǎng)成的不良行為習(xí)慣尤為有效。
兒子吐舌頭。一次,我與老公帶著兒子去姥姥家。走著走著,兒子突然注意到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女孩在吐舌頭。兒子覺得很新奇,也伸出了舌頭,并笑著看著我們。爸爸看不下去,馬上對兒子說:“快別吐舌頭了?!?。兒子聽了,不但不縮舌頭,反而吐得更起勁了。到了姥姥家,兒子繼續(xù)向姥姥吐舌頭。姥姥剛要制止,我示意姥姥別提這件事,而是拿出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以轉(zhuǎn)移兒子的注意力。過了一會兒,兒子不再吐舌頭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都采取了忽視的方式,可以說屢試不爽。
2、責(zé)備和不贊成
當(dāng)孩子剛發(fā)生不良行為時,大人要走近他身邊,注視他的眼睛,表情嚴(yán)厲,指出那種不良行為,并下命令讓他停止。一般來說,對許多幼兒,大人使用這種責(zé)備和不贊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但對經(jīng)常爭吵的幼兒,這種就不一定有效,可考慮用其它懲罰形式。
一天中午,我剛一進門,就見兒子拿著藍球在廚房里往頭頂上扔。球剛一扔出去,就掉在了他的腦袋上,并彈了出去。兒子不但不怕疼,依舊扔個不停。我家的廚房是用玻璃鋼窗隔成的,如果球扔得過猛,很可能砸壞玻璃。砸壞玻璃事小,萬一扎著兒子可事大了。我忙走到他身邊,繃著臉,用眼睛盯著他,并大聲說:“兒子,不能在廚房里往上扔球,如果再扔,我可要把球沒收了?!薄鹤涌粗覈?yán)歷的表情,停止了扔球。我蹲下身去,指著玻璃對他說:“萬一把玻璃砸壞了扎著你咋辦。”。兒子似乎明白了。乖乖地抱著球到客廳里扔去了。
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須嚴(yán)肅、清楚、明確、有力,讓孩子感到有紀(jì)律約束,必須執(zhí)行。
3、自然結(jié)果
自然結(jié)果是指孩子不良行為發(fā)生后產(chǎn)生的必然結(jié)果。這種方式是讓他咎由自取,以達到懲罰的目的,不再發(fā)生這樣的不良行為。
“媽媽,別人有的我也要!”這位媽媽的做法太贊...
“媽媽,別人有的我也要!”這位媽媽的做法太贊...
經(jīng)常有朋友有這樣的困惑:
孩子看到別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勸也勸不住,不買就大哭大鬧,撒潑打滾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即使孩子長大了,上小學(xué)了,甚至上中學(xué)了,一樣要面對這種情況。
到底我們應(yīng)該如何滿足孩子欲望?
家長覺得很為難,一方面,害怕滿足了孩子,攀比心會愈發(fā)嚴(yán)重,今后更加不可控制;另一方面,物質(zhì)水平和生活條件其實是能夠滿足孩子的,又心疼孩子,覺得想要就買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妨大家認(rèn)真閱讀以下幾個小故事,也許就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01
別人有,我也要
幾個月前,兒子跟我說,“媽媽,班里好多同學(xué)都用一種可擦筆,特別好看,我也想要。”
我說,“咱們家里有多少筆啊,都是買的特別好的,干嘛羨慕人家呢?再說,你有的人家也未必有??!”
兒子想了想,嘆了口氣說,“唉,那好吧,那我就不要了吧。但是我們班小Z說了,那種可擦筆是世界上最好的筆,什么樣的筆都比不了,而且班里好多小朋友都有,就我們幾個人沒有?!?/p>
一瞬間,我就覺得身體里充滿了無處發(fā)泄的洪荒之力,別的孩子都有的東西,我兒子怎么能沒有呢?這也太心酸了!
我于是火速打開電商網(wǎng)站,在大批圖片中讓兒子指出是哪種,他一下認(rèn)出來,然后充滿驚喜地問:“我要一支綠色的行嗎?”
“一支?你們同學(xué)都有幾支?”我問道。
兒子想了想說,“小Z有三支,其他人好像都是一支?!?/p>
我說,“那不行,咱買一套,10支,所有顏色都來一支,這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一百多塊錢買了整套筆,收到當(dāng)天,孩子歡天喜地地寫了擦,擦了寫。第二天他把整套都帶去了學(xué)校,過了三五日,那筆在家里扔得到處都是。
大約一周后,除了筆袋里一直放著的一支綠色的,其他九支,完全不見了蹤影。我問兒子,筆呢?
他說,“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找不到了?!?/p>
這件事中我的做法,我的先生是非常不贊同的,他從開始就建議我,既然說過不買,就不要買了,即便非買,按孩子心意買一支就好,否則未必起好作用。
我嘴上念叨著:“你不懂,買一套包郵。如果只買一支,再花一筆運費是很傻的?!?/p>
其實,內(nèi)心深處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因為那十塊八塊運費,而是不愿意別人有的東西,我兒子卻沒有。
我的先生向來只表態(tài),不干涉內(nèi)政,所以買不買還是隨了我。但看到兒子如此不珍惜輕易得來的一堆筆,最終稀罕的還是他想要的綠色那一支,我先生意味深長地跟我對視了一下,沒有多說什么。
后來有一天,兒子放學(xué)回來,非常鄭重地要求我們給他買一個手機。他才一年級,要手機干嘛?他說,因為班里兩個同學(xué)都有自己的手機,還有幾個同學(xué)有自己的平板電腦,是他們自己專用的,想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
我沒即時答應(yīng)孩子,當(dāng)晚跟我先生商量,我說,“別人有,咱也能有,不就是個手機么,咱也給孩子買一個?!?/p>
還是我先生提醒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理智一點?不能孩子要什么就不假思索地答應(yīng),要讓孩子理清思路,到底為什么要,要了做什么用,這東西是不是必要的。
否則,他現(xiàn)在要的東西,你尚且負(fù)擔(dān)得了,日后等他要的超出你的負(fù)擔(dān)能力,再怎么辦?”
02
他的爸爸是校長
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
我于是如一盆冷水澆醒,即便是理智如我,在兒子和面子前,也還是有迷失的時候啊!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剛畢業(yè)在大學(xué)里工作時的一個同事。
她的孩子在我們大學(xué)的子弟幼兒園上中班,有那么一個階段,每到周一早上,都見她疲憊萬分地頂著黑眼圈來上班,完全不似剛經(jīng)歷過悠閑的周末。有時她上午索性就趴在辦公桌上補眠,我們于是都好奇地問她,周末去哪兒當(dāng)長工掙外塊了?
她苦惱地說,唉,我們周末去野生動物園了,開車跑到大南城花了仨小時,好不容易進了園,孩子在車上進入深度睡眠了。遛了一圈又花仨小時開回來,全折騰在路上,累成狗。
起因不過是因為幼兒園有小朋友去動物園了,她女兒也要去。
轉(zhuǎn)過一周,她說周末去香山了,因為別的小朋友說去看紅葉了,女兒也非要去。不遠(yuǎn)萬里跑去,來回又是五小時車程,到半路下大雨,去了一看紅葉期剛過,根本沒什么紅葉了,瞎折騰一趟。
又轉(zhuǎn)過一周,她說周末往返飛了一趟三亞,機票貴得肝疼,而且兩天就回來實在有點燒包,但別的小朋友去三亞度假了,女兒羨慕得掉眼淚呢,他們兩口子一合計,去!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一段之后,到某一周終于消停了。那個周一,同事神清氣爽地來上班,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樣。
我們習(xí)慣性地問她周末去哪兒了?她說,哪兒也沒去,女兒不要出門了,而是提出了一個無解的要求。
因為學(xué)校的幼兒園是子弟幼兒園,所以老師的孩子和領(lǐng)導(dǎo)的孩子都會有。這次同事的孩子,把提要求的句式做了修改,從以前的“某某某去了動物園,我也要去”,“某某某買了新衣服,我也要買”等得等等,變?yōu)椤澳衬车陌职质切iL,我要我的爸爸也是”。
同事說,終于遇到滿足不了孩子的時候,才頓悟不該那樣一味滿足孩子,富養(yǎng)女孩絕對不是這樣的富養(yǎng)法。他們于是跟孩子講通了道理,雖然孩子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但總算回到了理智的軌道上。
03
換車!孩子坐這車丟人!
如果你覺得這個同事的例子比較極端,那么我還能舉出更多更多身邊實實在在發(fā)生的例子……不仔細(xì)揣摩,我們根本沒想過問題出在哪里。
我有個朋友,費盡心思把孩子送進非常知名的一家學(xué)校。不久,他給我先生打電話,因為我先生是超級車迷,對各種車研究頗多,所以他讓我先生給參謀下想要換個更貴的車,選哪款比較好。
我先生不解地問,“你家車剛換不久,挺好的,干嘛又換一個???”
朋友說,“孩子嫌坐那個車丟人呢,每天都讓停在離學(xué)校有一點距離的地方,然后走一小段路過去。”
我先生跟我念叨說,“這個教育方式實在是匪夷所思,才多大的孩子,家里開個五十多萬的車,還覺得丟人,日后要別墅要跑車的時候,家長還不得賣血去?”
04
滿足了孩子的欲望?
滿足了我們的虛榮!
冷靜下來仔細(xì)想想,到底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滿足孩子各種攀比要求時,我們嘴上說的是為了他們,但其實,內(nèi)心深處,是否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的虛榮心、攀比心和好勝心?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有過看到張三李四王五有了什么,就充滿羨慕或者無比不甘心地表達了自己也要有的欲望呢?
再說一個簡單的心理,看看自己有沒有就明白了。我們有多少人,會在看到別人送孩子去學(xué)游泳,就無視自己孩子怕水的天性也送孩子去;看到別的孩子彈鋼琴,就給自己明明五音不全也不喜歡音樂的孩子買琴請老師;看到別人給孩子買了些益智教材,就無論能否用上先照方抓藥買回來囤著……
在任何方面,都唯恐不及別人。這難道不也是一種赤裸裸的攀比么?耳聞目見的孩子,難道不會記在心上并效仿么?
就此,我與我先生一起,跟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
A.首先,我們告訴孩子,每個人都要為想要的東西付出努力,爸爸媽媽也是辛勤工作賺錢,才能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能給他和妹妹買吃穿用品和玩具。不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空談。
B.在此基礎(chǔ)上,凡他提出的屬于正常合理需求范圍內(nèi)的要求,我們都愿意盡量去滿足。畢竟,爸爸媽媽生養(yǎng)孩子就希望他們得到很多很多的快樂和很多很多的愛。而物質(zhì)上的滿足,某種程度上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這種所謂的合理要求,比如孩子看到同學(xué)買了一個新書包,也想要一個,而此時他的舊書包也確實需要更新了,那么在可控的價格區(qū)間范圍內(nèi),就可以給他最大的決定權(quán)。
C.此外,還有體驗類的要求。比如別的小朋友去哪里玩了,或是吃了什么好東西,他出于好奇也想去嘗試一下。那么我們也會酌情滿足他,未必是照搬效仿,只要是讓人身心愉悅就好。
對于超出合理范圍的要求,我們會讓孩子清楚,每個人都不可能擁有世界上所有想要的東西,同理你所擁有的,別人也無法全部得到。因此羨慕是相互的,珍惜自己擁有的,才會過得比較快樂。
如果屆時孩子依然接受不了,我們會耐心地跟孩子討論他說出的理由,看是否可以通過一些達成心愿的條件或備選項,來將事情協(xié)調(diào)好。
沒想到兒子非常心領(lǐng)神會地說,
“這個我明白。以前我們講過LittleCritter小怪物的故事。他有個新同學(xué),家里有大房子專車接送放學(xué),還有數(shù)不清的玩具和超級nice的女傭,LittleCritter特別羨慕他。
可是當(dāng)他到LittleCritter家做客時,卻羨慕LittleCritter有時刻陪伴他的家人,一起玩的妹妹,和氣的爺爺奶奶。所以,我和LittleCritter一樣,最寶貴的,是愛我的家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我的妹妹?!?/p>
這話講得我和我先生熱淚盈眶。我先生甚至打趣我說,“你看,兒子的覺悟都在你之上。”
是的,路漫漫,我們做父母,也在漸學(xué)漸行的路上。
05
是真心喜歡還是因為羨慕
就在寫完這些文字,我拿起手機掃了一眼午餐前跟我先生的微信聊天內(nèi)容,忽然大笑起來——我羨慕某位好友又去哪兒度假了,我先生當(dāng)機立斷——“我也帶你去?!?/p>
真的,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免俗,看到別人有什么,做了什么,去到哪里,而心生羨慕,也想如別人一般,這都是人再正常不過的需求和表現(xiàn)。成年人都如此,若是孩子沒有出現(xiàn)過,我們反倒會覺得不正常。
因此,不允許孩子看到別人有什么就想要什么,其實挺不人道,也蠻難實現(xiàn)的。但是,我們要提醒孩子,也告訴自己,無論要什么東西,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是因為真心喜歡,還是僅僅因為羨慕別人。
若是前者,又確是能力所及,那么就勇往直前;而若是后者,那就真的不必了。
唯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才能夠幫助人去判斷并控制自己的物質(zhì)欲望與虛榮心,若是眼睛總看在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上,只想不輸過別人,因別人買單而買單,那么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無法滿足。
教育是一件言傳身教的事情,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家長們首先要及時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行為。
愿與孩子,及各位父母共勉。
冠軍媽媽高敏的育兒經(jīng)
跳水冠軍:高敏
現(xiàn)在身份:中國勞倫斯冠軍委員會委員,奧運公益工作者。
冠軍經(jīng)歷:多次奪得世界冠軍,自1986年起連續(xù)7年未曾輸過一場國際大賽,被譽為“跳水女皇”,連續(xù)3年被評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運動員,蟬聯(lián)第24、25屆奧運會女子跳水3米板金牌。
有高敏在的地方,就有笑聲。
說到開心的事情——比如孩子在母親節(jié)送上貼心祝福,她當(dāng)然要開心大笑。回憶起那些挑戰(zhàn)的時刻——每次為金牌奮斗與努力,她自信而從容地微笑。而當(dāng)碰到難過的事情時——汶川地震后高敏第一時間奔赴現(xiàn)場為孩子們進行心理援助,站在廢墟上她依然保持笑容,因為,“只有樂觀你才能戰(zhàn)勝災(zāi)難?!?/p>
高敏的口頭禪就是:“想讓我不笑那不可能?!边@樣的一位開朗媽咪,會怎樣和孩子們相處?她會和孩子們一起瘋玩嗎?在孩子們犯錯的時候能夠板起臉嗎?孩子們碰到了困難會向她求助嗎?聽聽高敏的回答吧。
1.“兒子夸我,哈哈,我真高興!”
出生在美國,在加拿大長大的小兒子超超,英語當(dāng)然是十分地道。出生在四川的高敏,發(fā)音就沒有那么準(zhǔn),結(jié)果經(jīng)常被兒子“嘲笑”。但前不久,高敏受邀去CCTV和崔健搭檔做了一期英文節(jié)目,在電視前收看了媽媽節(jié)目的超超,這下對她是刮目相看,一回家,他就大叫起來“會說話的女人回來了!”,這就是古靈精怪的他對媽媽進行的表揚,逗得高敏哈哈大笑。
2.“絕不送兒子去吃我以前吃的那種苦!”
按中國人傳統(tǒng)的觀點,“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為了成功小時候吃苦是應(yīng)該的,但按照這個模式成功的高敏,卻完全有了不同的認(rèn)識?;貞浧鹫驹谑澜缣敺宓臍q月,高敏一直說那其實不算成功,每天她都在害怕失敗,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她退役后甚至有了“想在森林里躲一輩子”的念頭。她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這已經(jīng)是一種成功。高敏也會送孩子去學(xué)跳水,但一個星期不過兩堂課,能取得什么樣的成績都看孩子自己的。小兒子超超在運動上更有些天賦,是小小足球迷,高敏把他送去俱樂部訓(xùn)練,而且經(jīng)常坐在看臺上看他比賽。“因為如果我不去看,他會從頭到尾把每個細(xì)節(jié)都講給我聽一遍。”語氣聽起來有點無奈,但更多的是寵愛和驕傲。
3.“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們每天過得開開心心?!?/p>
在事業(yè)上發(fā)展得順風(fēng)順?biāo)?,但高敏并沒有蛻變成女強人,她仍然是爽朗愛笑,而且還帶點童真味道的大女孩形象。說起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什么雄偉目標(biāo)。她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們也不會覺得我是奧運冠軍,很出名,就和別的媽媽有什么不同。和別人一樣,在家里,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們每天開開心心,高高興興?!?/p>
高敏如何用奧運精神教育孩子?
1.“享受”比“獲得”更重要,喜歡一件事就去做好了。
2.功利心要淡,以何種方式對人,人家就會以何種方式對你。
3.人與人是平等的,父母與孩子更是平等的。
家園共育:寶寶8大“不愿意” 媽媽有妙招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野蠻,耍小脾氣,這個不愿意做,那個不肯聽。此時,爸爸媽媽不要一味的責(zé)罵,而是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學(xué)會改正。
1、寶寶不愿洗澡
讓寶寶養(yǎng)成勤洗澡的好習(xí)慣,把洗澡當(dāng)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間和洗澡水的溫度很重要,寶寶要是覺得太冷或太熱,當(dāng)然就會鬧別扭了。
讓寶寶養(yǎng)成勤洗澡的好習(xí)慣
在澡盆里放一兩個小玩具,也很管用。對大一點的孩子,鼓勵他自己洗就能調(diào)動他洗澡的積極性。
對于不喜歡用澡盆的寶寶,可以讓他和你一起淋浴,記得腳下要放上防滑墊哦。
2、寶寶不愿剪指甲
乘寶寶睡著偷偷剪。
告訴寶寶指甲長了后,里面就會爬滿“小蟲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
跟寶寶說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從小剪到大,右手從大剪到小。
3、寶寶不愿理發(fā)
選一個寶寶喜歡的理發(fā)師比選一個技術(shù)出色的理發(fā)師更重要。選好后最好能長期固定下來,當(dāng)陌生的理發(fā)師變成了自己的朋友后,寶寶就更不會排斥他來動自己的頭發(fā)了。
先告訴寶寶電推子會發(fā)出“嗡嗡”聲,讓他有個心理準(zhǔn)備,避免被嚇哭。讓他知道頭發(fā)理好后會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們會更喜歡他。
如果寶寶實在不愿意讓別人來理發(fā),那爸爸媽媽就買個理發(fā)器,自己動手給寶寶理一個帥氣的發(fā)型吧。
4、寶寶不愿睡覺
有些寶寶會依戀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愛的玩具、媽媽的衣服等,你可以將這些東西放在他的身邊,但一定要記得經(jīng)常清洗哦。
寶寶常會以哭鬧、離開小床等方法“要挾”父母,達到不睡覺、不離開父母的目的。可從寶寶6個月開始,用漸進式方法進行訓(xùn)練他乖乖睡覺:
1、如已習(xí)慣抱著或搖動著入睡,先停止搖動,僅抱著睡。時間為4—5天:
2、放入小床并繼續(xù)摟抱和撫摩;
3、不再摟抱,代之以拍背;
4、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邊;
5、不坐床邊,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寶寶入睡后離開;
6、在寶寶入睡前離開。
有些寶寶半夜醒來后就不肯再睡了,這時候你一定要堅決地將他放回小床,別與他閑談,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讓他明白,晚上是用來睡覺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對于年齡稍大的兒童,可配以某種形式的獎勵,例如墻上掛一張圖,每獨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貼一顆星星等等。
5、寶寶不愿吃蔬菜
把寶寶不愛吃的蔬菜集中起來,做得色彩鮮艷一點,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蔬菜太生硬的話寶寶一定不愛吃,可以在做菜的過程中加一點山慈菇粉和奶油,把菜燉得爛一點。
爸爸媽媽要做好榜樣工作,帶頭多吃蔬菜,并表現(xiàn)出津津有味的樣子。千萬別在寶寶面前說哪個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誤導(dǎo)寶寶。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餃子或者餡餅里,寶寶既可以換換口味,又?jǐn)z取了多種營養(yǎng)。
6、寶寶不愿刷牙
好話鼓勵。寶寶刷過牙后,一定要多夸他小嘴巴真香啊,牙齒好白啊。不刷牙的小孩子媽媽不喜歡……
讓寶寶自己挑選可愛的牙刷、牙膏、水杯,在他刷牙的時候,播放《刷牙歌》,把刷牙當(dāng)作游戲一樣。
7、寶寶不愿看醫(yī)生吃藥
去醫(yī)院之前,盡可能讓寶寶知道待會兒醫(yī)生檢查時會使用什么工具,比如聽診器、溫度計等,只要寶寶乖乖的,這些東西都不會引起痛楚的。
買個造型逼真的玩具醫(yī)療箱,和寶寶玩醫(yī)生看病的游戲,讓他了解這個過程。
告訴寶寶不吃藥的話就要打針了,讓他自己選,大多數(shù)的寶寶自然是寧愿吃藥也不要打針的。
要盡量想方設(shè)法減少藥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夠接受。比如,用兩層果醬夾一層藥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進。湯藥要煎得濃濃的,分幾次喂進。魚肝油類藥物可滴在餅干上給寶寶吃。
8、寶寶不愿叫人
在出門前預(yù)先告訴寶寶如果遇到熟人該怎樣對待,如果寶寶表現(xiàn)良好,回家大大表揚;如果表現(xiàn)不佳,要就明確指出“沒有禮貌的小孩大家都不會喜歡。”
當(dāng)寶寶拒絕叫人時,不用硬逼他,你可以把話題轉(zhuǎn)移,等寶寶放松后反而有可能會想要表現(xiàn)一下,自動自覺地重新開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時在場,而這個孩子很樂意叫人。就適當(dāng)?shù)乩靡幌逻@個條件。表揚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寶寶好勝爭寵、愛模仿的心理打開金口。
帶寶寶外出時遇到熟人,你可以先跟別人打招呼,給寶寶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寶寶不肯叫人,那么告訴他,點頭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種方式,讓他學(xué)著試試看。
職場媽媽的育兒小竅門
上班前的育兒小竅門
1.肌膚之親很重要
上班前和孩子親密接觸,對他和媽媽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處。方法有很多種,媽媽可以用手指輕刮一下孩子臉頰,給孩子穿衣服時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撓幾下,使孩子體會到樂趣。肌膚之親是讓小寶寶感覺到媽媽關(guān)愛的最好途徑。
2.說“再見”時抱起孩子
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會多么傷心??!媽媽要抱抱孩子,再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的糾纏而偷偷離開,這種做法是不好的。因為孩子會一整天找媽媽,這種做法持續(xù)下去會使孩子形成整日找媽媽的習(xí)慣,再見到媽媽更是一刻也離不開了。媽媽應(yīng)讓孩子接受媽媽要離開的事實。
3.把工作扔在家門外,把家事扔在辦公室外
有位做廣告經(jīng)理的媽媽,她的辦公室里絕對沒有孩子照片之類的東西,工作時間她很少想孩子。但是一回家,她就會關(guān)掉手機,所有公務(wù)一概拒絕,不管是多么誘人的生意。
下班后的育兒小竅門
1.大聲喊著寶寶的名字進門
媽媽下班回來后,要一邊喊著孩子名字一邊進門。如果孩子跑出來(或由保姆抱出來)迎接媽媽,媽媽要捏捏孩子的臉蛋,抱抱孩子。
2.和孩子一起洗澡、游戲
如果孩子超過2歲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了,在水里盡情玩耍。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在給孩子洗完澡后給孩子按摩,通常孩子會樂得咯咯笑的!
3.和孩子一起聽音樂、跳舞
如果媽媽不會唱歌不會跳舞,那也沒關(guān)系,只要和孩子隨著音樂一起哼哼、一起扭動腰肢就可以了。同時拉起孩子的小手,并與孩子目光相對,傳遞媽媽的愛。
4.發(fā)揮睡前故事的威力
在孩子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這是對不能在白天陪伴孩子的最好補償。還可以給孩子唱催眠曲,讓孩子在安靜舒適的氛圍中進入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