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的父母才會變成“虎媽狼爸”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jié) 感恩父母活動總結(jié) 幼兒感恩父母活動總結(jié)“虎媽狼爸”,很多是先前各種考試的失利者,往往是學力不強或是心理素質(zhì)差,缺乏判斷力,總是盲從,被傳銷式的“成功學”洗腦,崇拜野蠻教育。
功利主義教育觀一向有市場,幾年前,“虎媽狼爸”故事登場,出版界宣傳熱捧。其所鼓吹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應(yīng)者甚眾,更有“虎媽狼爸”整治下的孩子被國內(nèi)外名校錄取,頗具誘惑力。
“虎媽狼爸”的“勵志教育”目標單調(diào),非名即利:中考高考要“狀元”“奪魁”,考試測驗要“名列前茅”,訓導孩子追名逐利。有老師介紹畢業(yè)生的訴說,該生今年高考超過“重點本科線”二十分,算不錯了,兒子認為“我這回發(fā)揮正?!?,而“狼爸”卻嘆息“可惜你沒能超常發(fā)揮”。(WwW.1467.coM.CN 大學生范文網(wǎng))
奇怪了,你半生庸常憑什么要求孩子“超?!??我們能否要求這個“狼爸”能處處“超?!保勘热纾倜着苓M10秒,足球奪冠?一些家長心態(tài)扭曲,思維失常,邏輯混亂,有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怪念頭,孩子在“虎媽狼爸”統(tǒng)治下,剛“起跑”,便惦記“超水平?jīng)_刺”,他怎么能享受教育?
曾有畢業(yè)生說自己的痛苦:因家長不切實際的指導,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每回家長拿過成績報告單掃一眼,總沒有好臉色,罵過孩子再怪老師,認為不符合其“虎狼標準”。該生偶爾有一次勉強過了全班平均線,當晚“虎媽”就教訓她“不過是平均分”,一覺睡醒,早上就要求她“期末打入前十名”。該生三年中一直糾結(jié)于考試分數(shù),她回憶中學生活,說像做噩夢,沒有一天能安安靜靜地學習。如果不是母親的絮絮叨叨,本來會有陽光燦爛的高中時代。
“虎媽狼爸”一般都有很強的虛榮心,他們把子女考上國內(nèi)外名校,或是獲得比賽名次作為個人教育成功的案例,當作不得了的榮耀,寫成書,到處宣講,接受電視采訪,公開各種“成長”照片。他們利用所有可能的機會,吹噓自己的教育法,吹噓子女的“成功”;他們違背孩子的意愿,不顧一切地讓他們暴露于公眾視野,增大他們的人生壓力。但“虎媽狼爸”又常常缺乏自信心,總是要打聽“別人家孩子”的故事,然后希望讓自家兒女成為人們口頭上的“別人家的孩子”。
那些急不可待鼓吹給孩子加班加點的“虎媽狼爸”,很多是先前各種考試的失利者,往往是學力不強或是心理素質(zhì)差,缺乏判斷力,總是盲從,被傳銷式的“成功學”洗腦,崇拜野蠻教育。如果是受過正常教育的善學者,在子女教育方面一般不會“急吼吼”的。再就是雖然當年學業(yè)差強人意,但屬天賦不高的“以勤補拙型”,迷信下死功夫。再就是幾代人都是這樣靠“刻苦”混世,不認為教育與智慧有關(guān)。
童年的陽光會照耀一生,童年心靈受過傷害的人,人格會有缺陷,這個坑難以填平,巨大的失落早晚一天會出現(xiàn)。給孩子灌輸“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不讓他們享受童年,用非常手段壓迫他們接受虎狼教育,猶如濫用興奮劑。“虎媽狼爸”眼中,只有爭奪和拼搏,沒有真善美,這種畸形教育,是把學校當作叢林。而最終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一群不會微笑的,裹著獸皮背著弓箭,舉著木棒石塊,從叢林中走出的“人才”。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別讓“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悲歌不停哀鳴
別讓“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悲歌不停哀鳴
7點起床,7:40上學,放學后要帶好妹妹;要主動搞好個人衛(wèi)生……,違反任何一條打50大板,考試成績不能進全班前10名,罰跪1小時?!边@是四川古藺縣雙沙鎮(zhèn)一村民為教育兒子而專門制定的“學規(guī)”,該“學規(guī)”被村民稱為最嚴“學規(guī)”,在當?shù)匾馃嶙h。
看到這則報道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這又是一曲“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悲歌!“虎媽狼爸”的歌聲越嘹亮,就越能說明教育價值觀扭曲到何種程度!
01
家長需要由“龍鳳思維”向“成人思維”轉(zhuǎn)變目前家長這種“虎媽狼爸”式的做法,很多就是非?!敖箲]和恐懼的”表現(xiàn),究其原因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商業(yè)蠱惑在困擾著很多家庭。記得今年高考結(jié)束之后,山東省教育廳張志勇副廳長在自己的博文——走出“高考拜物教”,就談到:
家庭教育要走出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龍鳳思維”的束縛。這種思維的最大危害在于:把教育當作孩子“出人頭第”、“光宗耀祖”的工具,把孩子考試的成功當作孩子人生的成功。這種思維讓家庭教育患上了“近視癥”,孜孜以求的是孩子在考場上的成功,而忽視了孩子最可寶貴的“成人教育”:品格、能力、個性、創(chuàng)造性……。從“龍鳳思維”到“成人思維”,這是家庭教育轉(zhuǎn)型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的最大希望!必須承認,今天的時代,今天的父母,已經(jīng)具備家庭教育回歸理性的條件。
的確,我們的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成人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要有國家情懷,社會情懷,人民情懷,而不能將思維局限在“小家庭”的范圍之內(nèi)。
02
家庭應(yīng)該成為每一個兒童的避風港,而不是與學校合謀的“第二戰(zhàn)場”。另外,我們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這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由于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蠱惑,讓很多家長尤其是母親顯得如此焦躁不安,以至于有些行為已經(jīng)不是“規(guī)則”而是在“虐童”。很多血淋淋的事實就擺在我們的面前,一些孩子在“虎媽狼爸”式的“壓迫”下,最終選擇了“自殺”。當很多在失去孩子的時候,或者說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可是這樣的“懺悔”還有用嗎?其實孩子的成長沒有那么復雜,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健康活潑、善解人意、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孩子,僅此而已。社會學家胡光偉就表示:父親母親為了讓孩子搞好學習,跟孩子商量,制定這樣一個規(guī)則,值得提倡,但最后一條“打五十大板,罰跪一小時”值得商榷,對孩子的懲罰應(yīng)該有,這種懲罰可以是限制孩子玩電腦、看電視、扣除部分零用錢等,但是懲罰不應(yīng)該上升到體罰。
03
我們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和培養(yǎng)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千千萬合格的公民。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這是縈繞在我們心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目前我們這種其實教育模式就是在“選撥人才”的“精英教育模式”可是這種培養(yǎng)精英式的選拔性考試并沒有培養(yǎng)出多少精英,反而卻毀掉了大多數(shù)孩子渴望求知的興趣。這種“偽教育”的惡果已經(jīng)在整個社會考試蔓延了,讓人不敢恭維的社會環(huán)境不就說明了這一點嗎?很多孩子不但書沒有讀明白,而且還沒有學會如何做人,何其悲哀!真正的的教育應(yīng)該是“公民教育”,應(yīng)將著力點指向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為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人,是促進人的全面的有個性的主動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培養(yǎng)國家的精英固然重要,可是我們更需要廣大的普通勞動者。為此,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才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和培養(yǎng)目標。
記得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jīng)寫過一片博文——“教育為誰?”,文中就提到過:教育本身并不是為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也不是為了上面任何一個領(lǐng)導人。我們的教育就是為了千千萬萬母親的孩子,就是為了我們每天面對的每一個孩子。這就是我們教育樸素的起點,我們的教育就是從這里出發(fā)的。李鎮(zhèn)西老師還說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樸素的起點,遵循教育常識,面對我們眼前的一個又一個孩子,堅守良知。我知道我的這些聲音,很不合現(xiàn)在教育的“主旋律”,我也不可能改變別人的看法和做法。沒關(guān)系,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讓世界改變我。僅此而已。
其實最可悲的事情,就是自己披著道德的外衣,卻在不斷制造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行為,到頭來還滿口的仁義道德。何其虛偽哉!摒棄這種以選拔人才為目的的“偽教育吧”,讓真正的公民教育早日回歸,讓教育的明天在無盡期盼中早日到來吧!
不做虎媽狼爸:教育部發(fā)了“國家標準”
教育部網(wǎng)站近日印發(fā)關(guān)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對孩子因材施教。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意見》要求,廣大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xiàn)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積極發(fā)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意見》提出,學齡前兒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
小學生家長要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參與勞動,養(yǎng)成良好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
中學生家長要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孩子積極學業(yè)態(tài)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學業(yè)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
《意見》特別強調(diào),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此外,《意見》還提出,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tǒng)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lǐng),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
把孩子當成天才培養(yǎng),他就會變成天才
當父母把孩子看成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培養(yǎng)的話,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這是你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這里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和人之間生下來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是態(tài)度起了決定作用,人和人之間是關(guān)系,是父母態(tài)度使他有自我觀念。某大學的一個數(shù)學系學生,在上課時睡著了,醒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下課了,教授和同學全都走了。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課,所以也不知道講了些什么??吹桨鍟嫌袃傻李},馬上意識到是下周作業(yè),抄下來就走。下周上課時,他對教授說:“您留的作業(yè),我只做出一道。”教授驚訝不已。因為一直以來這兩個微分方程被認為是無解的。一旦解出來就推倒了一個定律。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腦海中對這兩道方程的觀念是“一定有解的”。這個信念導致他無意中推倒了一個數(shù)學定律!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這個故事給我們太大的啟發(fā)。當你認為孩子是一個有潛能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聰明的人,你的態(tài)度在孩子心中進行了一個確認。孩子的觀念就毫無疑問地認為自己是有潛能、有責任心、聰明的孩子。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是能夠做好事情的。這樣,他的潛能就被激活了。美國教育家曾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兩個新分來的老師分別要教天才班和普通班。實際上,A班是被測定的天才兒童組成的班;B班是測定的普通兒童組成的班??稍囼炚呤估蠋煂φ鎸嵡闆r有了相反的認知。兩位教師按照頭腦中的觀念對所教的孩子分別有了特定的態(tài)度。一年后進行對教學成績進行測驗時,奇跡發(fā)生了,普通孩子組成的B班真的成了天才班;而天才兒童組成的A班只達到普通班能達到的成績。所以,家長朋友要認識到,當我們對待孩子時,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做人上,是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觀,決定了他對世界的看法,進而決定了他人生的方向。你把他當成天才培養(yǎng),他的自我價值會鞏固和升高,自我觀念會打開,他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最后會按我們的希望成長成為一個杰出的人。
觀《虎媽貓爸》有感
觀《虎媽貓爸》有感
最近很火熱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相信很多寶媽,寶爸都有看。我看了之后感同身受,也很致命的戳中每個父母的痛點。劇集第一集就是對兩個同等年齡的孩子進行了比較:蕊蕊住在鄉(xiāng)下做著同齡小朋友而不會做的家務(wù)事,還能歌善舞,連春秋五霸都知道。茜茜在家被當作公主供養(yǎng)著,只知道自己是公主,所有想做的事情,想要的東西,都有爺爺奶奶來幫她完成,實現(xiàn)。所以導致了趙薇“虎媽”為了女兒茜茜能上重點小學,像蕊蕊一樣。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買了學區(qū)房,為此奶奶上交了家里的財政大權(quán),一大家人都過著拮據(jù)的日子,可是最后得知要住滿一年孩子才可以上小學,隨之而來的是讓人崩潰。在后來的種種事情:虎媽的威嚴力逼,姥爺?shù)亩酱伲蚱薷星椴缓?。導致了茜茜最后得了自閉。
我是一個90后的媽媽,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是像“虎媽”小時侯一樣,周末在家必須做功課,做完了功課也不可以出去玩,做錯一件事情爸爸都會打罰我,導致了后來考試沒考好對父母說謊,趁爸爸上班偷跑出去玩,見了爸爸像老鼠見了貓似的。
看完了《虎媽貓爸》之后感同身受。其實說句心里話,如果我有能力,有條件,我也會為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最好的學習,教育的環(huán)境。但是我覺得應(yīng)該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想想,以孩子現(xiàn)在的年齡,他最想做什么,最不想做什么。正確的我們要鼓勵他,不正確的我們要即使糾正。功利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最為家長教育小孩子,立場應(yīng)該是一致的,不可以讓孩子比較出爸爸媽媽一個對他好,一個對他不好,久而久之會被孩子誤解為對他不好的就是不愛他了。就像《虎媽貓爸》里面虎媽在孩子心中是嚴厲的,而貓爸則是溫柔,講道理。雖然對虎媽的很多教育方式不贊同。但是虎媽說過:要有正確的三觀,教育孩子要善良,正直,努力。這個三觀我也學習了,相信對我以后教小孩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有自己的判斷力。周末在家孩子一直在看電視,作為家長一而在在而三的喊孩子別看了,孩子就是不愿意,執(zhí)意要看。我一開始的做法是直接把電視關(guān)了,插頭拔了不給孩子看,導致以后孩子比較極端,就是不聽你的。后來我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也有自己的底線。以后在看電視,或者出去玩,可以跟孩子有個協(xié)商,比如你可以看1小時電視,那孩子心里就有個數(shù)了,如果到時間了孩子還是不愿意離開,你這時候不能強制要求孩子關(guān)電視,要跟孩子商量的語氣說:當時我們約定好的看一個小時電視,提醒孩子現(xiàn)在時間到了。如果孩子正看的起勁上,肯定不愿意放棄的,你這時要給孩子一個階梯下,要說:之前我們說好看一小時電視了,現(xiàn)在一小時已經(jīng)過了,如果你還沒有看完,在允許你看5分鐘或者10分鐘。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尊重他,理解他,所以5分鐘或者10分鐘后會很樂意的把電視關(guān)了。這樣即不用讓孩子傷心,沮喪,又不會傷害他幼小的心靈。
我們需要平等的教育環(huán)境,重視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品格教育。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在學校有什么新鮮事,跟班上同學相處怎么樣,跟老師也要多溝通。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考高分,孩子應(yīng)該得到應(yīng)有的快樂童年,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雖然我的語言很籠統(tǒng),但是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法。
愿所有寶爸,寶媽們陪著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不做虎媽狼爸”給學校教育帶來怎樣的挑戰(zhàn)?
教育部日前印發(fā)《關(guān)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因材施教。要求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現(xiàn)象,不做“虎媽狼爸”。
從之前把女兒“罵”進名校的“虎媽”到如今把孩子“打”進北大的“狼爸”,伴隨其社會效應(yīng)的逐步發(fā)酵,儼然已經(jīng)成為當下嚴苛父母的代名詞。以奉行“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家教理念的“狼爸”蕭百佑為例,盡管其下三個孩子相繼考入北大,但其高度嚴苛的家庭教育方式一度引起社會廣泛爭議。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究竟“棍棒底下出才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值得效仿?什么又是成功且科學的家庭教育?教育部《意見》明確規(guī)勸家長不做“虎媽狼爸”,顯然有著極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而這是否意味作為學校一方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呢?顯然不是!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微而復雜的任務(wù)。而作為家庭教育有效補充且相輔相成的學校教育在響應(yīng)《意見》精神的同時,更要以積極的姿態(tài)應(yīng)對“虎媽狼爸”,扮演好應(yīng)有的角色。
剖析該《意見》不難發(fā)現(xiàn),其已明確指出了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四方面舉措,如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豐富學校指導服務(wù)內(nèi)容;發(fā)揮好家長委員會作用;共同辦好家長學校??梢哉f,這些舉措從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fā),意在通過學校指導的力量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從而糾正部分家長過度拔苗助長、不顧孩子個性及成長規(guī)律的“虎媽狼爸”行為。倘若學校能夠全面貫徹、執(zhí)行,其必然會產(chǎn)生積極的政策效果;但從更深入的角度思考,這就完美地實現(xiàn)了學校與家長教育理念的統(tǒng)一嗎?
解答這個問題還要回到“虎媽狼爸”們對孩子教養(yǎng)“缺教少護、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等問題的根源,想必除了家長本身對家庭教育的認知不足外,和當下部分學校以學生考試分數(shù)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辦學思路以及社會“唯學歷”的人才選拔觀念等有關(guān)。試問多少家長會樂意在孩子面前伸出“棍棒”?多半還是執(zhí)著在“上了好小學才能上好中學,上了好中學才能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才能有好工作”的傳統(tǒng)“軌跡式焦慮”里不能自拔!
可以說,當前的家庭教育正被涂抹越發(fā)功利化的色彩,而一旦被應(yīng)試教育綁架,其結(jié)果只會增添越來越多的“虎媽狼爸”們。因此,作為學校尤其是辦學管理者要積極響應(yīng)并適時推動整個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步伐,一方面要大力開展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綜合考察學生品行、身心健康、學業(yè)成績,而非被“升學率”等冰冷的數(shù)字牽著走;此外,還要充分認識到“虎媽狼爸” 們之所以擠破頭送孩子進入好學校與目前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作為學校應(yīng)致力于提高辦學特色、教學質(zhì)量,服務(wù)基礎(chǔ)教育改革大局,打造家長們眼中的“身邊好學?!?。
從這個角度來說,《意見》顯然不只是對家長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糾正、指導,其必將從家庭教育改革以及學校育人機制改革的兩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整個教育的深化改革步伐。而學校一方具備應(yīng)對“虎媽狼爸”放大招的勇氣容易,就看具體的實際行動能否深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