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放手讓孩子在嘗試中吸取教訓(xùn)

發(fā)布時間:2020-11-20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xué)到什么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教育孩子筆記 放手讓孩子在嘗試中吸取教訓(xùn)每次xx到了棋社樓下,都要去玩一會小區(qū)里的健身器材,有幾種像他這么大的孩子玩,若手不抓牢很容易把人甩蕩出去.所以之前xx每次玩,我都會在旁邊提醒并守護著.

今天我們早到了半個多小時,xx又要去玩.本我想讓他早點上樓,好把之前沒完成的作業(yè)補完,但xx非常不樂意.看到xx這樣,我也沒有強制要求.只是在他開始玩時,說了句自己小心點,從xx表情看得出他是把我這句話當(dāng)著耳邊風(fēng)了,并還與我唱起了反調(diào),把抓著兩邊護桿的手故意放松.

可沒一會.他身邊的同樣的器材上來了位老爺爺,老爺爺因經(jīng)常在這玩這個,他完全把手放開了.這個動作被xx看到了,他也學(xué)著放開了兩只手.這時我也沒給他提醒.我知道他若稍加快一點速度,一定會從器材上摔下來.我想讓他嘗試一次被摔痛的后果.果然xx的速度越來越快.終于身體失去了平衡.猛的從器材上摔了下來,器材旁正好有一排欄桿,xx的一雙膝蓋重重地擦撞在欄桿上.器材還在左右搖動.把剛趴起身的xx又再一次撞倒在地.我知道這次xx傷的不輕,但我仍沒有上前去扶他.等他一瘸一拐的來到我身邊時,緊緊地抱住了我,痛讓他說不出話來.我沒有安慰,也沒有說話.只扶著他走上樓.xx知道自己不聽勸,現(xiàn)受了傷,所以也沒有哭出聲.

到了樓上我讓他坐下后,問:“你放手時,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安全?”xx看了看我,怯怯地說:“我看那位爺爺那么老了都敢放手,所以我什么都沒想,也就把手放了.”我說:“爺爺雖老,但他常用,不管怎樣他的身體平衡度會比你強.這也是媽媽為什么在你每次去玩時要提醒注意安全的原因,不是媽媽不相信你的能力,而是因為你還小.可你不但沒有聽取媽媽的意見,反認(rèn)為媽媽是愛管著你,現(xiàn)你應(yīng)該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了吧!”xx低聲說道:“我沒有預(yù)估自己的能力,就放手了.”我說:“不管媽媽說的再多,你都不會相信,今天摔這跤,就是讓你嘗試下這樣的后果是什么.”xx聽了不再出聲.我相信通過這次的教訓(xùn),應(yīng)該會讓他明白一些道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放手--讓孩子嘗試生活


洋洋拿著杯子顫顫顛顛地走過來,一下把水潑在沙發(fā)上,媽媽馬上把孩子拉開,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心疼地說:“你還小,不能自己喝水!要是換成熱開水,那可不得了!”每次吃飯時,小彥都想自己拿湯勺舀飯吃,可奶奶怕弄臟地板、衣服,不準(zhǔn)小彥自己動手,而是一勺一勺地喂給孩子吃。

晚餐結(jié)束后,媽媽收拾桌子,彬彬主動幫媽媽端盤子、收筷子,媽媽忙說:“快放下,你會打碎它的,等你長大以后再幫忙,出去玩吧!”

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差,是因為孩子們的懶惰不愿動手做事嗎?其實不然,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自己動手。“做”是他們鍛煉的機會。孩子一會走就有幫助媽媽們的愿望,2歲的孩子就會幫大人拿東西、跑跑腿,3歲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強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們還太小,能力有限,常常會把事辦糟。這時,家長就應(yīng)鼓勵他們試一試,不要責(zé)怪或制止他們的行動,因為保護孩子的心靈遠比不讓孩子犯小的錯誤更重要。

獨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要從小加以培養(yǎng)。為了改變孩子一切依賴父母的狀況,讓他們了解父母的辛苦與不易,將來能更好地適應(yīng)社會,父母應(yīng)該舍棄那種過分的溺愛之情,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放手讓孩子嘗試生活。

首先,還孩子一些自由。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物質(zhì)方面是富裕的一代,而在人身自由度方面卻受到很多限制。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做任何事的機會與義務(wù),使孩子漸漸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xí)慣,以為別人為自己做什么都是應(yīng)該的,不懂得體諒和關(guān)心他人。因此,父母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動,要尊重他們“自己來”的愿望,凡是孩子自己能辦的事都要讓他自己去嘗試。嘗試是孩子學(xué)著獨立的開始,是孩子邁向自立的第一步。還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從小學(xué)會鍛煉,至少不要在他跌倒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將他扶起,讓孩子自己通過雙手獨立地站起來。

其次,對孩子藏起一半愛。憐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愛憐不能缺乏理智,不能愛得太盲目,父母能夠替代孩子一時,卻無法替代一世。只有早日放手,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照顧自己,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路,才是正確的選擇。比如,孩子學(xué)著切菜,父母不必擔(dān)心他會割破手指,在旁邊看護著,只要教他方法,讓他練習(xí),自然就學(xué)會了。父母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書架、書桌,自己布置房間,有條件就讓他單獨睡覺。只有父母“離開子女”,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作為合格的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教會他們生存和生活以及創(chuàng)造的能力,而不是滿足、嬌慣或溺愛、放縱,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第三,經(jīng)歷適度的挫折教育。生活不會一帆風(fēng)順,挫折對每個人都是難以避免的。父母不可能永遠扮演孩子的避風(fēng)港,為孩子提供免于傷害的保護。孩子需要接受挫折的考驗,需要經(jīng)歷失敗的洗禮,才會逐漸適應(yīng)生活、適應(yīng)社會。在孩子的嘗試過程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給孩子一種平凡而真實的教育。我們不必擔(dān)憂孩子會因為一次被水燙疼、一次將衣服穿反、一次把碗打破等,就不愿進行新的嘗試。這正是挫折賦予孩子的未來本錢,它可以讓孩子懂得做事要毫不氣餒、再接再厲、永不放棄,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悅,在未來的日子里笑對人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大膽、能干的孩子,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家長培養(yǎng)出來的。

父母,要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媽媽對孩子的保護,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蛟S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 三歲的小寶,個性非常頑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是搶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閑事,所以媽媽一刻也不容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小寶想要做點什么,媽媽立刻飛奔而來。“要好好一起玩!”、“會不會痛?”一碰到問題,媽媽總以最快的速度幫小寶解決。 現(xiàn)代孩子的教育問題,緣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孩子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媽媽事必躬親,隨著孩子的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jié)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換言之,出現(xiàn)一群沒有“動力”的孩子。 為了避免這類困境,從小就必須讓孩子嘗試各種事物。散步回到家里,讓他自己把脫下來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處都是,也要讓他自己吃飯;脫下衣服,自己放入洗衣籃內(nèi);早上起床,自己洗臉、刷牙;吃點心時,一定坐著吃。 從幼年時期,便把這些生活中理所當(dāng)然的事讓他習(xí)以為常。一旦孩子長大,媽媽的嘮叨會一下子減少許多。如果媽媽認(rèn)為“孩子還太小,這樣子太勉強啦……”什么事都搶著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蒂固地認(rèn)為: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 孩子剛開始嘗試時,通常笨手笨腳的,也可能犯錯和失敗。沒關(guān)系,讓孩子自己來,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給他贊美。這是教養(yǎng)孩子的第一步。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程新軒小朋友是今年來的新生,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給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媽媽說:“孩子在家很嬌氣,體質(zhì)差,挑食,不吃飯,每次喂飯需一個小時,來這里主要是想鍛煉一下他的自理能力,不過媽媽還是很擔(dān)心孩子的吃飯問題”。她跟老師說:“孩子不吃飯,還得麻煩老師喂一下”。我點了點頭,把這事記在了心里,心想:到了中班,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動手吃飯,應(yīng)該他也不例外,一定要他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xí)慣。

這天,吃飯的時間到了,程新軒小朋友果然坐在那一動不動,還在那掉眼淚,并小聲說:“我要媽媽,我不吃飯。”我當(dāng)時沒說什么,等我把飯菜分完一邊鼓勵孩子們說:“小朋友,今天的飯菜真好吃,你們每一個人都很棒,現(xiàn)在看誰能把自己的小肚子喂飽,因為這樣小朋友才能長高,變聰明”。老師簡短的鼓勵,小朋友吃得可有勁了。

于是,我走到程新軒面前說:“你肯定也是最棒的,孩子,來,老師先喂一口,然后拿出你的小手,把你的肚肚也喂飽吧!吃完了,老師獎勵你一顆大大的星星”。他含著眼淚不熟練地拿起勺子一口一口慢慢吃了起來,老師在一旁又表揚了一番。在放學(xué)時,又在媽媽面前夸獎了一番,他那小小的臉蛋露出了一絲絲得意的笑容。

現(xiàn)在已一個多月了,小軒軒吃飯雖然有點吃力,有時候會灑到桌子上,但對他來說是邁出了一大步,現(xiàn)在吃完飯總會告訴老師一聲:“老師,我吃完了!”

愛孩子就要學(xué)會鍛煉孩子,作為家長和老師,應(yīng)該學(xué)會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摔跤,我們也只需遠遠看著,在心里為他喝彩加油!

在放手中守護孩子茁壯成長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身子女,全家六口人圍著一個孩子,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真的是異常寶貝。伴隨而來的是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私、不懂分享、任性等等不良行為。

帶了幾屆小班,感覺孩子的自理能力變?nèi)趿耍热绲搅顺燥垥r間,有點小朋友自己拿著調(diào)羹開吃了,有的就蕩著手看著老師,還有的嘴里喊著:老師我不會。天啊,小班的孩子竟然一半是要大人喂飯的。通過和爸爸媽媽們的交流,我了解到確實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喂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孩子自己吃的太臟了,到處都是飯,有的說不喂就不肯吃,甚至還有媽媽說:我們家孩子從出生到現(xiàn)在自己沒有吃過飯,都是奶奶喂的。這不禁讓我思考,這些真的都是孩子的問題嗎?難道大人就沒有責(zé)任嗎?在我看來,小朋友這個不行,那個不會,其實主要責(zé)任在爸爸媽媽身上。找出問題我就開始尋找契機,找個什么機會和爸爸媽媽們交流最合適呢?很快,機會就來了,十月頭,孩子們?nèi)雸@已經(jīng)滿一個月了,我們要召開一次新生家長會,我決定在家長會上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交流交流。

家長會前,我認(rèn)真做了準(zhǔn)備,拍下了孩子們自己吃飯的視頻、照片,孩子們挑戰(zhàn)自己的視頻等等。在家長會上,我提出了培養(yǎng)小朋友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議,分析了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等,說了后我請爸爸媽媽們觀看了《自己吃飯,香香》的視頻。視頻中記錄了小朋友自己拿著調(diào)羹吃飯的實況,有的一手拿碗一手拿調(diào)羹,吃的香香的;有的狀況百出,吃的到處都是飯,但還是自己在吃;有的吃飯慢條斯理;有的狼吞虎咽??吹冒职謰寢寕?nèi)炭〔唤娂娔贸鍪謾C記錄。思哲媽媽說:“這個視頻看得我好激動啊,我們思哲在家都是喂飯的,沒想到他在幼兒園自己吃的這么干凈,看來回家后我也要要求他自己吃飯了。”我馬上乘機提出我的觀念:放手,也是愛。緊接著我又播放了視頻《勇敢者之路》,視頻記錄了小朋友在老師鋪好的小椅子上攀爬的過程,看好后我請爸爸媽媽們說說有什么感想,有的媽媽說:“在家我們從來不這樣爬的,總覺得有危險,孩子一有爬高的傾向就馬上制止了,真沒想到這么簡單的爬,孩子竟然這么開心?!边€有的爸爸說:“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卻不知道孩子到底要不要,我們回家真的要反思反思了?!庇谑俏矣謴娬{(diào)了一遍:放手,也是愛。

的確,放手也是一種愛,孩子總要長大,我們總有老去的一天,與其孩子長大埋怨你,不如趁現(xiàn)在,趁自己還有時間與精力守護他時,培養(yǎng)他各方面的意志,在放手中守護孩子茁壯成長。

育兒心得:不防讓孩子自己嘗試


育兒心得:不防讓孩子自己嘗試

時間過得真是快,轉(zhuǎn)眼間俊仔都快滿五周歲了,無憂無慮的幼兒園生活也將走過三分之二,作為孩子啟蒙老師的我們——“家長”,并沒有要求孩子長大了一定要成為一個多么有成就、多么了不起的的人物,只愿他能夠像著名親子教育專家陸惠萍老師所說的那樣:成為一個懂得聆聽身邊人的需要,學(xué)習(xí)到能從挫折中復(fù)原自已,能快樂地與人共事,能用自己的意志力達成理想,并時刻有著一顆同理心的人。要做到這樣,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一門需要我們家長長期學(xué)習(xí)的課程。回想陪俊仔成長的這幾年,我們也總結(jié)了一些教導(dǎo)孩子的方法來與大家分享:

一、為了復(fù)印件,做好原件。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做好這個做好那個,但家長自己卻很難做到?,F(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缺少同齡玩伴,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就更為顯得孤單影只,因此孩子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看電視和玩電子游戲上面,俊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深知看電視和玩游戲?qū)⒆拥奈:Γ慨?dāng)他要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行使我們自認(rèn)為的“父母特權(quán)”命令他“不可以”,俊仔有時候會吵鬧著不妥協(xié),有時候看似遵從,嘴里卻說:“你們自己都看,不讓我看?!笨∽械脑捵屛覀冮_始反省,俊仔之所以這樣的確跟我們自身的做法有很大關(guān)系。我們每天下班回到家忙完手頭上的事情,不是玩手機做個低頭族、就是看電腦上淘寶,古人云:上行下效,看來的確如此。既然俊仔會受我們不良的習(xí)慣影響,我們也希望能養(yǎng)成一些好習(xí)慣來影響他,作為父母,只有以身作則了。我們開始規(guī)定看電視的時間和玩游戲的時間,并且分大人時間和兒童時間,只要規(guī)定的時間一到,不管電視或游戲是多么精彩,我們都會停止。一開始,規(guī)定的時間到了,俊仔會找各種理由想繼續(xù)下去,都被我們阻止了,現(xiàn)在,只要時間一到他自己會主動把電視或電腦關(guān)掉尋找其他樂趣。

生活中有類似這樣的案例很多很多,我們的體會是要從自身做起,營造出一種氣氛,父母的言傳身教真的至關(guān)重要,有句話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fù)印件,為了復(fù)印件,我們力爭做好原件。

二、多一些引導(dǎo),少一些包辦。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事情都還不會做,也做不好。孩子涮牙,我們幫擠好牙膏;孩子上學(xué),我們幫換好鞋;孩子吃飯,我們把菜夾到碗里……可憐的我們真是操碎了心,真可謂是事無巨細,殊不知,我們在犯著一個多么大的錯誤。前些日子,眼看要到晚上睡覺的時間,我們開始有意無意地提醒俊仔要去洗頭洗澡了,他可能在專注著一些東西,沒有理睬我們。幾分鐘后,我們又開始提醒,并告知再不去洗漱,我們就都去睡覺了,他只能自己獨自完成洗漱,俊仔還是不理睬我們,或許他沒有聽到,又或許他以為我們只是開玩笑,我們商量之后,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如果他還是無動于衷,我們就真的睡覺去了。(在這得說明一下,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協(xié)助他洗漱,爺爺奶奶參與得比較少)當(dāng)我們第三次提醒他的時候,他依然沒有動靜,我們沒有再多說一句話,上樓—關(guān)門—熄燈——睡覺了。此時,俊仔才意識到事情的嚴(yán)重性,哭著跑上樓,不斷地敲門不斷地哀求,我們堅持著沒有開門,讓他洗漱完再說。他認(rèn)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知道爸爸媽媽這次的態(tài)度很堅決,只好邊哭邊下樓求助奶奶,沒過多久,洗漱完畢的他再次來敲我們的房門,這次是他誠肯地道歉,為了不讓他有被父母放棄的感覺,我們把門打開了,并且擁抱了他,告訴他,爸爸媽媽還是很愛他,希望他以后要懂禮貌,不能對他人不理不睬,也希望他做事情要用時間觀念。第二天起床后,我叫他趕緊下樓洗漱,他沒有再拖拉,一說到出門,也會用最短的時間自己把鞋換好。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其實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在慢慢地長大,為了他們將來能夠更早地獨立,有時候我們有必要下一點“狠心”。

三、不防讓孩子自己嘗試。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擔(dān)心他磕著碰著,摔著撞著??目呐雠?,跌跌撞撞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只要保證孩子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nèi),我們不防放手讓他多做一些嘗試??∽袆倢W(xué)會走路的時候,對什么都好奇,看到什么東西都想摸一下,拍一下,那時候,高壓鍋放得很低,他伸手就能碰到,鍋不熱的時候,我們不擔(dān)心,鍋在使用的時候,我們就把他看得緊緊地,從來不讓他靠近。他對那口鍋一直很好奇,有一次,鍋還有些余熱,他又開始朝鍋的方向走去,我們沒有攔他,他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雙手放在鍋蓋上面,幾秒鐘后,手快速地縮了回來,并且哭了。我們吹了吹他的小手,沒有過多地哄他安慰他,直到現(xiàn)在,俊仔也沒再碰過高壓鍋。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必修課,我們需要不斷地學(xué)習(xí)不斷地努力才能把這門課程修好!加油吧!

經(jīng)驗:讓孩子嘗試和老師交朋友


老師也能成為朋友,以前不敢想,現(xiàn)在是現(xiàn)實。

爸爸東子:

師生交往是老師與學(xué)生間的一種互動關(guān)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師生交往是教師與學(xué)生之間進行信息、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學(xué)校里的一切教育教學(xué)活動都要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良好的師生交往,可以促進孩子健康心理的發(fā)展。

學(xué)生需要母愛、需要友愛,同樣也需要師愛。在校園生活中,學(xué)生們伴隨著師愛成長,在教師的關(guān)愛下他們學(xué)會學(xué)習(xí)、學(xué)會生活,得到發(fā)展。因此,愛是師生交往的基礎(chǔ)。

說起師生交往,我想起了依依在她的《玩過小學(xué)》那本書里寫的《美麗的田老師》。

田老師是依依剛剛成為小學(xué)生時的第一個班主任,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所說的“美麗”,可不僅僅是指老師長得漂亮,還表明老師有一顆美麗的心。

依依在文中寫到:“我感覺到,每天都能看到田老師,真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她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說話聲音柔柔的,臉上總是掛著甜甜的笑容,就連看我們時的眼神都充滿了關(guān)愛。田老師還喜歡和我們一起玩,這對于好玩貪玩的我來說,真是求之不得的。下課了她并不急著回辦公室休息,而是帶我們到操場上玩各種游戲。跟著她,總有玩不盡的花樣,總有止不住的歡聲笑語。后來我和別的小朋友玩的許多游戲,都是從田老師那里學(xué)來的。”

因為孩子喜歡田老師,所以特別喜歡上田老師的課,也喜歡上學(xué),喜歡這所學(xué)校。每天都開心地背著書包往學(xué)校跑,放學(xué)了要和田老師說好幾遍“老師再見”,才肯跟媽媽回家。

剛剛升入二年級不久的一天,依依放學(xué)回到家里,媽媽問她眼睛怎么又紅又腫的,孩子忍不住大哭起來:“田老師要生小寶寶了,她要走了,她再也不給我們上課了!”經(jīng)過我和她媽媽的一通勸,眼淚是不再流了,可孩子依然很傷心。

新?lián)Q的老師,同學(xué)們一點也不喜歡。因為心里一直在想念著田老師,總覺得新老師太嚴(yán)厲,不如田老師那么愛她們。后來經(jīng)我再三做工作,孩子才漸漸接納了這個確實有幾分嚴(yán)厲的老師。

從依依上學(xué)第一天起,我就告訴孩子,要愛自己的老師,尊重并理解自己的老師。

寫到這,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發(fā)生的事:那一天依依返校(自2009年上高中后她就開始住校)前,流露出對語文沒興趣的情緒,我感覺事關(guān)重大,就向她了解詳情。孩子說語文老師對她不好,她不愛學(xué)這門課了,因為開學(xué)兩個多月了,老師從來都沒有讓她回答過問題。由于沒有感受到來自老師的信任、溫暖,冷遇中的依依漸漸對語文失去了興趣,因此學(xué)習(xí)成績直往下落。

雖然語文不是依依的強項,但是一直以來她都是很有興趣學(xué)的,尤其是不斷有文章發(fā)表,還出版圖書,孩子對語文更是興趣盎然,并由此想將來從事與文字有關(guān)的工作??墒菍φZ文沒了興趣怎么能行?。考词箤聿粡氖挛淖止ぷ?,對一門重要的學(xué)科失去興趣,也不可能學(xué)到應(yīng)有的知識。為此,第二天我來到學(xué)校,找到她的語文老師,了解了相關(guān)情況。

從語文老師口里得知,依依的語文成績一般,學(xué)習(xí)狀況一般,作文一般,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體印象這是個很一般的孩子。當(dāng)然,她也不知道依依上高中以前的一切,甚至她還以為依依十六七了,以前的語文和作文都一直很差。由于啥都一般,所以這個老師就沒有把依依“放在眼里”,以至于上課時依依無數(shù)次舉手,都不給她回答問題的機會。自上學(xué)以來,孩子一直很活躍,尤其是課堂發(fā)言,一直是最積極的一個,而幾乎所有的老師也都喜歡讓這個“小不點”發(fā)言。聽了語文老師這番話,我感到震驚:依依怎么突然變這樣了?!

通過對孩子的進一步了解,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jié)論:缺乏溝通,導(dǎo)致惡性循環(huán)。

老師認(rèn)為孩子一般,甚至不是好孩子,由此冷落依依。依依由于受到冷落,進而學(xué)習(xí)的積極性受挫,由此失去學(xué)習(xí)興趣,最終導(dǎo)致成績下降……

最后我讓依依嘗試和老師交朋友,主動找語文老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多向老師請教。同時我也告訴孩子,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如我們想象的一樣,一是性格有差別,二是教育思想有別,但是無論怎樣,你主觀上要一如既往地對所學(xué)科目有興趣,并投入熱情。

后來,依依和語文老師作了交流溝通,改善了師生關(guān)系,由此孩子對語文的興趣又上來了。過了一個月后,依依和班里的語文課代表做了互換,依依由原來的英語課代表改當(dāng)語文課代表,那個同學(xué)由原來的語文課代表改當(dāng)英語課代表,而且得到兩位任課老師的贊同。就這樣,孩子又喜歡上了語文和語文老師。

女兒范姜國一:

要說和老師相處的事,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在鄉(xiāng)下求學(xué)時的那個班主任溫老師。

我剛轉(zhuǎn)到新學(xué)校不久,班上又來了一名同學(xué),他比我們班最高的同學(xué)還要高一腦袋,和我這個“小不點”比,就更是“高不可攀”了;再說年齡,他14歲,我9歲??衫蠋熅谷话才潘臀彝?。

最初,我并沒有在意和他同桌,本來我旁邊就是空著的,新來的同學(xué)沒地方坐,暫時坐在我旁邊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可是,他在我旁邊坐了一個多星期,我越來越覺得和他同桌太不合適。第一,他上課總有聽不懂的地方,于是總是問我老師說什么,而那時我也剛來新班級不長時間,老師的一些方言土語我聽著也費勁,不僅回答不了他的問題,而且還不能專心聽課;第二,他很淘氣,上課不時地做小動作,不是鉛筆掉地上了,就是橡皮找不到了,晃動著身子到處找;第三,他還總欺負我,伸長了胳膊占了大半個桌子,擠得我縮在桌子的一角,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我開始盼著老師調(diào)座位,可是等了好幾天,也不見老師有調(diào)座位的意思。我想這件事不能就這么等下去,可是怎么辦呢?雖然我和班主任老師還不很熟,但我還是想找老師談?wù)勎业南敕ā?/p>

在心里想了很多遍要說的話,那天一下課,我追著老師來到教室外:“老師,我們談?wù)労脝??”老師愣了一下,笑著問:“你要和我談?wù)??我們談什么??/p>

“老師,我想請求您給我換個同桌!”接著我把理由詳細說給老師聽,最后還加了一點:“他是班里個子最高的,卻坐在第一排,不僅擋著后面的同學(xué),而且看起來也不整齊呀。”老師靜靜地聽著我說,最后點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說著老師還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那我今天就給你調(diào)一個新同桌。”

我高興地跳著說:“謝謝老師!”心里卻在說:哇噻!事情解決了!

果然,再上課的時候,老師把他調(diào)到了后面,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個頭和我差不多高的小女孩。我沖她笑著,心里甜滋滋的。嘻嘻,當(dāng)時的我是不是也很有本事呀。

育兒心得:放手讓孩子成長


育兒心得:放手讓孩子成長

孩子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寶,是主心骨,是重中之重,是一切。孩子的好可以讓一個家庭神采奕奕,揚眉吐氣,孩子的不好會讓整個家庭愁眉苦臉。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成了現(xiàn)在的熱門話題。

在自理能力方面,起初,我們總是認(rèn)為孩子還小,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包辦。直到孩子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團團連自己穿衣服褲子吃飯都從沒自己獨立完成過。馬上要過集體生活了,總有老師照顧不到的情況,這個時候才發(fā)現(xiàn)要放手了。不實施的時候,很隨性,一旦決定了就要立竿見影。呵呵。這個就是家長的性格問題吧。吃飯不想自己吃,好,那就不吃,堅決不再喂他,餓了你自然會叫。同時,家里還完全控制零食。

家庭生活中,希望團團能夠參與一些小家務(wù)的時候,我會強調(diào)媽媽很辛苦。請問有人心疼媽媽可以來幫幫我嗎?哈哈,這個時候愛聽好話的孩子就屁顛屁顛的過來搭把手了。小家伙愛跪在地板上玩,又可以拿這個做文章了。你要跪地板可以,要不我們一起把地板打掃干凈吧,分工明確,一個擦,一個拖。雖然他擦得不夠干凈,也經(jīng)常半途而廢。我的目的只是讓他知道原來爸爸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有些事情重在參與是關(guān)鍵,讓他能夠有個概念就好了。就這樣,我一般選擇的都是誘導(dǎo)、鼓勵的方式。也許這個方式不一定很好,但對團團還是有一點用場的。

放手吧,給孩子一片自我成長的天空!

相關(guān)推薦

  • 放手--讓孩子嘗試生活 洋洋拿著杯子顫顫顛顛地走過來,一下把水潑在沙發(fā)上,媽媽馬上把孩子拉開,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心疼地說:“你還小,不能自己喝水!要是換成熱開水,那可不得了!”每次吃飯時,小彥都想自己拿湯勺舀飯吃,可奶奶怕弄臟...
    2021-04-17 閱讀全文
  •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每天午睡起來,我們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孩子。 “老師,幫我穿穿衣服!”“老師,我的紐扣扣不上了!”“老師,給我系一系鞋帶!”孩子的叫喊聲總是把我們急的手忙腳亂,應(yīng)接不暇,不給他們穿吧,望著一張張可憐兮兮的...
    2020-10-26 閱讀全文
  • 父母,要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媽媽對孩子的保護,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蛟S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三歲的小寶,個性非常頑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
    2021-11-04 閱讀全文
  • 嘗試賞識讓孩子畫自己心中的畫 繪畫活動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活動也是發(fā)展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樣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呢?傳統(tǒng)的幼兒繪畫是以訓(xùn)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xué),這種教學(xué)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
    2020-11-10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程新軒小朋友是今年來的新生,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給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媽媽說:“孩子在家很嬌氣,體質(zhì)差,挑食,不吃飯,每次喂飯需一個小時,來這里主要是想鍛煉一下他的自...
    2020-10-13 閱讀全文

洋洋拿著杯子顫顫顛顛地走過來,一下把水潑在沙發(fā)上,媽媽馬上把孩子拉開,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心疼地說:“你還小,不能自己喝水!要是換成熱開水,那可不得了!”每次吃飯時,小彥都想自己拿湯勺舀飯吃,可奶奶怕弄臟...

2021-04-17 閱讀全文

每天午睡起來,我們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孩子。 “老師,幫我穿穿衣服!”“老師,我的紐扣扣不上了!”“老師,給我系一系鞋帶!”孩子的叫喊聲總是把我們急的手忙腳亂,應(yīng)接不暇,不給他們穿吧,望著一張張可憐兮兮的...

2020-10-26 閱讀全文

媽媽對孩子的保護,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或許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三歲的小寶,個性非常頑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

2021-11-04 閱讀全文

繪畫活動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活動也是發(fā)展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樣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呢?傳統(tǒng)的幼兒繪畫是以訓(xùn)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xué),這種教學(xué)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

2020-11-10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xué)會嘗試 程新軒小朋友是今年來的新生,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給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媽媽說:“孩子在家很嬌氣,體質(zhì)差,挑食,不吃飯,每次喂飯需一個小時,來這里主要是想鍛煉一下他的自...

2020-10-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