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應對倔寶寶:耐心和技巧一個不能少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 應對倔寶寶:耐心和技巧一個不能少

家有倔強寶寶,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會著急、心煩還有頭疼,**媽也一樣。別看**平時挺乖的,但有時候倔起來也是超級讓人頭疼的。印象最深刻的倔得最厲害的一次竟然連續(xù)哭了一個半多小時呢。

面對倔強寶寶,我們應該怎么辦?**媽一點點的體會就是耐心和技巧一個都不能少,而且兩手都要硬。

首先面對倔強寶寶的哭鬧,耐心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我們要耐心地安撫孩子,讓他的心情盡快平靜下來。另一方面要不失時機地跟孩子溝通: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對在哪里,應該怎么做。別看寶寶小,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聽懂你的話,但只要堅持耐心地教育,孩子會慢慢地接受并改變的。

面對倔強寶寶最忌諱的就是沒有耐心,強硬地制止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倔強,因為第個孩子都會有逆反心理的,你越是強硬地阻止他,他就越是要這樣干。再而打罵孩子會影響他的心情,甚至會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心情不好的話食欲也會跟著下降,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當然如果孩子執(zhí)意要干的事情很危險那就另當別論了,肯定要當機立斷地制止他了。孩子哭是免不了,安撫無效的話,就冷處理一下,等他哭夠了、鬧夠了,再給他喝點水,以免上火,等他心情平靜下來再找機會給他上“政治課”吧。

再一個技巧也很重要,當孩子非要干某一件事時,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去,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孩子玩別的東西高興了,他自然就會遺忘他剛才想干的事情了呀。同時技巧包括安撫的技藝、溝通的技藝、教育的技巧等等,這些都是要考驗我們父母的聰明才智了。

最后**媽覺得對于孩子偶爾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倔強,比如要吃棒棒糖、要吃薯片等等,我們還是要順從一下的。孩子對這個世界上的新事物都好奇著呢,如果我們一昧嚴格地約束孩子,這樣只會扼殺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哦!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11項技巧應對寶寶分離焦慮


1.確信分離環(huán)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安適。如果要將寶寶托給保姆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而且能經(jīng)常陪伴在寶寶身旁,另外托育環(huán)境的安全也不容忽視。

2.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適應的時間,建議父母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松后再離開。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就更好的,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預告”與“預先熟悉新事物”的習慣,就能讓寶寶在未來的生活歷程中更為順利。

3.記得和寶寶說“再見”

父母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這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也是對大人產(chǎn)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經(jīng)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寶寶說“再見”,因為這是與寶寶建立信任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偷偷或強硬地與寶寶分開。

4.慎選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寶寶托育給自己和寶寶都信任、都熟悉的臨時照顧者,這對于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

5.帶上喜歡的物品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寶寶則更依戀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寶寶與父母短暫分離的時候,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6.帶上主要照顧者的物品

除了寶寶自己喜愛的物品之外,還可讓他帶上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幾樣東西,如鑰匙、梳子、包,讓寶寶對父母親存在和歸來更有信心。

7.預告回來的時間

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安排說給寶寶聽,讓寶寶了解父母親還會再回到他的身邊。

8.盡可能遵守承諾

父母要盡可能遵守自己對寶寶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施行,也應該及時讓寶寶了解自己的狀況,以免加重寶寶的分離焦慮。

9.閱讀教育

平時可和寶寶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讓寶寶在閱讀過程中增進對分離的了解和處理方式。

10.玩躲貓貓游戲

對于年齡較大、已經(jīng)學習行走的寶寶,父母可和他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游戲,有助于讓寶寶建立物體恒存的概念,明白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父母離開還會再回來。

11.玩鬧鐘游戲

運用游戲讓寶寶適應分離,可以用鬧鐘計時,從1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讓寶寶逐漸適應分離的情境。

0-9個月寶寶手部技能巧開發(fā)


訓練孩子的手腳,等于給孩子做“大腦體操”。手的動作,代表著孩子的智慧,因為大腦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占的比例最大。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jié)的感覺和運動信息。所以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復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因此,訓練寶寶手的技能,對于開發(fā)智力十分重要。

進度一:出生開始大多數(shù)的嬰兒都有吸吮小手的興趣。他們將整個小手放進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極大滿足,有時拉都拉不出來,當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總是將手里的東西送進口中。

游戲:當寶寶把小手伸出來時,成人多撫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練習抓握,這時他的手握得很緊。

進度二:滿3個月的嬰兒就會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認真,并會用小手撫摸他所接觸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邊緣。

游戲:2個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寶寶手里練習抓。要讓他摸媽媽的臉,摸各種不同性質的物品,發(fā)展觸覺。

進度三:4個月的小嬰兒會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會將手放在小桌邊上做彈琴動作,手指靈活但還抓不住玩具。

游戲:把東西放在寶寶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誘他抓。

進度四:5個月就可以伸手抓住東西了。

游戲:讓寶寶抓住玩具連自己的手一起搖動。

進度五:6個月后的嬰兒會坐了,可以有意識地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或將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經(jīng)真正成為認識事物的器官。

游戲:能坐起時,引導寶寶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應放得比他手高一點,可以吸引他把手舉高或伸出,身體前傾。

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邊可以吸引寶寶翻身,把玩具放在寶寶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歡迎,歡迎”,練習拍手。

進度六:9個月后的嬰兒會同時屈伸五個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經(jīng)從滿把抓發(fā)展到拇指和食指對捏了,到10個月時還能夠準確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經(jīng)成為寶寶認識世界的工具。

游戲:玩“抓抓撓撓”的動作,把“小饃頭”、鈣片等較安全的小顆粒狀物品或玩具從小筐里取出來再放進去,多做撿和扔的動作。

手是認識物體的重要器官,也是觸覺的主要器官??茖W家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遠比死記硬背更能增強大腦的活力,并可延緩腦細胞的衰老。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fā)尤其對寶寶的智力開發(fā)十分重要。

哄寶寶開懷一笑的十個技巧


1、吹嘴唇寶寶

都是很喜歡撫摸的。輕輕地在寶寶的手、腳和肚子上吹嘴唇,這是讓寶寶開嘴笑的最好方法。不久,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你吹嘴唇的聲音影響有多大,因為寶寶可能開始會學你吹嘴唇的聲音。

2、假裝吃他們的手指

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喜歡父母假裝輕輕地咬他們的手指、腳和脖子。這種充滿愛的輕咬的動作能夠有效地促進親子關系。即使是兩歲大的孩子仍還會喜歡吃手指。

3、天真而夸張地動作臉部表情越夸張越好。

寶寶都喜歡其他人的關注,如果你對著他做鬼臉,無論是多傻的鬼臉,他都不會抗拒。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父母在寶寶出生以后都要努力學習做鬼臉的技巧。有時即使是打噴嚏都可能會逗得寶寶大笑起來。

4、吹肥皂泡

寶寶對于神奇的肥皂泡都很感興趣,許多寶寶看到泡泡甚至會爬向它想要抓住它。并且父母并不會因為吹肥皂泡而增加壓力,既經(jīng)濟小寶寶又喜歡。

5、帶進其他的家庭成員

寶寶一天到晚看著同一個人有時可能會覺得悶,如果他見到比他大一點的小朋友,或者在外面工作了一天的爸爸,你就可能會看到寶寶的笑容了。

6、“躲貓貓”

這種是經(jīng)典又受落的小游戲。拿寶寶最喜歡的棉被,或者藏在家具的后面,然后探頭出來,再把自己藏起來,不斷重復,用這種方法你就可以看到很多寶寶的笑臉。

7、最喜歡的玩偶

顏色鮮艷的玩偶絕對能夠引起寶寶的注意,如果還能夠發(fā)聲的話寶寶就很容易會笑了。

8、歌曲和音樂

寶寶都喜歡歌曲和音樂,如果音樂成為他們生活一部分的話他們會更加喜歡。寶寶都喜歡看、聽和做一件事,如果你能夠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來笑并且跟他玩得很開心的話,他很快就能夠模仿這種行為。

9、寵物

在電視上我們業(yè)能夠經(jīng)常看到寶寶跟寵物一起玩會玩得很開心,但是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與安全的問題。

10、模仿動物的叫聲

寶寶對動物都會很感興趣的,如果父母也能夠模仿動物的聲音的話,他們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好奇心可能就會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fā)笑。

寶寶耍聰明家長巧應對


聰明的謊言,別打擊

案例:陽陽升中班的時候搬家了,轉到了新的幼兒園。開學才兩個星期,陽陽已經(jīng)拿回家五六個小紅花了,大家都夸陽陽表現(xiàn)真好。有一天,爸爸去接陽陽,在幼兒園門口當著老師的面問陽陽今天有沒有得小紅花,陽陽紅著臉支支吾吾不吭聲。之后,通過詢問老師才知道,新幼兒園不給表現(xiàn)好的孩子發(fā)小紅花,陽陽拿回家的是他自己在手工課上剪出的小紅花。

怎么做:陽陽爸爸認為這是不誠實的行為,應當嚴厲批評,但陽陽媽媽認為不能粗暴對待孩子。媽媽做了一個小本子,告訴陽陽,如果覺得自己表現(xiàn)好,就把自己的表現(xiàn)告訴媽媽,媽媽會給他在本子上畫一朵小紅花,但不能再說謊。

點評:陽陽的行為,屬于“欲望滿足型”說謊,這是兒童為滿足想像中的愿望而無意中采取的偏差行為。陽陽想用虛擬出的“小紅花”來證明自己表現(xiàn)好,說明他很想做一個好孩子,他的出發(fā)點是正確的。如果家長單純因為孩子說了謊而責備孩子,會讓孩子誤認為自己的愿望也是錯誤的,從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善意的方法引導孩子善意的愿望,才能有積極的效果。

聰明的把戲,別炫耀

案例:婷婷這幾天總說她在幼兒園里寫字每次都是第一名,不過大人卻并沒覺得她的寫字速度有提高,這是怎么回事?這天,幼兒園的老師告訴來接婷婷的爺爺,婷婷做書寫練習的時候常常把字寫得很大,這樣很快就能寫滿一頁紙,但字數(shù)比別人少很多。

怎么做:回到家,爺爺?shù)靡獾匕焰面盟5倪@個小把戲告訴了她的爸爸媽媽,還說:“我的孫女真是越來越聰明了!”婷婷的爸爸媽媽哭笑不得,但當著老人的面也沒有辦法反駁。過后,爸爸媽媽單獨給婷婷講了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質量的害處,還告訴她爺爺?shù)目洫勈且驗橄矚g她,這種做法其實并不“聰明”。

點評:小聰明不等于大智慧,顯然孩子還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一些老人由于“隔輩兒親”的緣故,反而會夸獎孩子的小聰明,這無疑縱容了孩子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因為老人的炫耀而將小聰明繼續(xù)耍下去。

聰明的借口,別中計

案例:五歲的玲玲一直很活潑外向,可是,最近她似乎變得“膽小”起來。每天晚上練琴時間一到,她總是小心翼翼地走到鋼琴旁,又觸電似的“彈”出房間,尖叫著:“有蟲子!真嚇人!”玲玲家住郊區(qū),屋子里難免有些飛蟲出沒。每回玲玲一叫,爸爸媽媽都要忙活半個多小時幫玲玲把蟲子清理干凈。這樣一來,玲玲每天練琴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玲玲的父母很困惑:女兒的膽子一直不小,卻為什么這么怕琴房里的飛蟲呢?

怎么做:慢慢地,玲玲的父母了解到,讓玲玲這樣做的原因是,有一次她在老師家學琴的時候屋子里飛進一只蝙蝠,老師花了好長時間才把蝙蝠趕出去,于是那次鋼琴課的時間就縮短了。之后,玲玲就開始以“怕蟲子”為借口磨蹭了。發(fā)現(xiàn)了這個情況,爸爸媽媽沒再幫玲玲捉過飛蟲,而是顧左右而言他。如果玲玲繼續(xù)磨蹭,就會推遲睡覺時間,讓她彈夠規(guī)定的遍數(shù)。幾次之后,玲玲不再嚷嚷有蟲子了,每天主動按時練琴。

點評:玲玲討厭的不是飛蟲,而是彈琴。如果大人就事論事地給玲玲講蟲子不可怕、要勇敢之類的道理,就中了孩子的“圈套”。輕描淡寫地對待孩子的借口,堅持讓孩子完成任務,孩子就會知道任何理由都無法推托自己該做的事,也就不會再耍小聰明了。

聰明的掩飾,別揭穿

案例:四歲的平平和兩歲的表弟在一起玩。玩著玩著,表弟突然拿走了平平手里的玩具槍。平平很生氣,舉起手來要打表弟的頭。這時,他發(fā)現(xiàn)奶奶正在不遠處看著他,機靈的平平馬上收回拳頭,做出撫摸表弟頭發(fā)的樣子,邊摸邊笑嘻嘻地對奶奶說:“他的頭發(fā)毛茸茸的,好可愛啊!”

怎么做:奶奶知道平平是要打弟弟,只是怕奶奶責備他,才臨時改了主意。這說明平平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因此不用再對他講道理,也就無須揭穿他的想法。于是奶奶故意夸獎平平:“平平真有大哥哥的樣子,知道把玩具讓給弟弟玩了。平平再帶弟弟去喝點水好不好?”平平點點頭,高興地領著表弟去廚房了。

點評:雖然三四歲的孩子已經(jīng)懂得了不少道理,但偶爾還會犯錯。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大人看到自己犯錯的時候馬上耍個小聰明掩飾自己的行為,說明他有了足夠的是非觀念,只是需要時間和大人的持續(xù)引導才能堅持。這時,大人不必馬上揭穿、急于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而應當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淡化他的“錯誤”,強化孩子對正確行為的認識。

小聰明不見得是智商高的表現(xiàn),但也不一定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其實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復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是孩子從單純的“直接要求”到具備豐富思想的必經(jīng)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同時,孩子是一張白紙,時刻記錄著家長的言行。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學會?!靶÷斆鳌绷?,家長也要問問自己:平時敷衍孩子的借口是不是會被孩子看破并學到手?曾經(jīng)給孩子的許諾是不是會按時兌現(xiàn)?只有家長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心智發(fā)育才能更加健康順利。

寶寶自理能力培養(yǎng)小技巧


寶寶應該什么時候開始能自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會學著而且也很樂意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了,從刷牙到為自己盛飯菜不一而足。雖然眼瞅著孩子越來越自立會讓你感覺苦樂參半,不過,學著照顧自己是他個人和社會能力發(fā)育的重要部分。

寶寶的自理能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穿衣服和脫衣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已經(jīng)能不太費勁地穿脫衣服了。不過,外衣上的拉鏈、扣子、按扣和搭勾可能還需要費些勁,雖然不少孩子很容易就能解開,但要系上時多半需要幫助。不過,尼龍粘扣很容易讓寶寶的小手操作。如果鞋子也是用尼龍粘扣,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自己穿鞋了。

準備早飯:3歲的小孩子也許能為自己準備早飯了,尤其在很餓的時候。孩子練習得越多,就會做得越好。如果他想自己做早飯,你要幫他做好準備工作。如果是吃面包牛奶,把面包、牛奶盒、果醬、小勺子都放在他能夠到的地方或直接放在餐桌上。不過,你要做好他會弄灑東西的心理準備,別責備他,從長遠來看,這是值得的。

使用叉子和勺子:到4歲時,孩子應該就能像大人一樣拿住叉子和勺子了。但使用筷子則需要更多的技巧,有的孩子4歲時已經(jīng)用筷子用得很好了,另一些孩子還要多練習才行。給寶寶一些指導,他也能掌握如何使用刀子。而且最讓人高興的是,他就要準備好學習就餐禮儀了。

幫忙做家務活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幫忙收拾自己的玩具(不過,他們通常不愿意這樣做),4歲的孩子開始能自己鋪床。當你和丈夫在廚房或家里忙碌的時候,他也能幫忙做些簡單的事情。比方說,很多孩子都喜歡幫忙攪雞蛋,或者給花澆水。不要想著你有權利指揮孩子做這做那,要鼓勵孩子幫忙,而不是要求他做。多肯定鼓勵孩子,長期下來會讓你受益很多。

刷牙:很多孩子在三四歲時刷牙都相當熟練了,不過,還是需要你的幫助和指導。用手握住牙刷在嘴里刷來刷去,并確實起到清潔作用,還是需要相當好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的。不過,還是讓他自己做吧,這會讓他感覺自己長大了,也有助于為寶寶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外,一定要讓他只用豌豆那么大一點的含氟牙膏,因為他不能把牙膏完全吐出來,容易把一些吞進嘴里,而吃太多的氟可不是件好事。

使用馬桶:大多數(shù)孩子在3歲左右都能自己上廁所了,不過,有些孩子要到4歲才能做到。在3歲之前,你的孩子很可能用得是兒童便盆,而不是抽水馬桶?,F(xiàn)在他需要適應在家里和別的地方都用馬桶了。小男孩開始用馬桶時,一般還是坐著小便,不過,3歲之后,他們會想要模仿爸爸、大哥哥或小伙伴們站著小便。另外,如果你的孩子還需要起夜,到了這個年齡段,就可以具備整夜不尿尿的能力了。

孩子學習自理時,你該做些什么

在孩子開始嘗試以前沒試過的事情時,要多留意他,告訴他為什么不是什么事情他都能做。比如,跟他說清楚為什么他自己開微波爐或切菜不安全。也許他會不高興聽這些,但是他會理解的。

鼓勵是關鍵。當孩子嘗試一種新技能時,你要告訴他你為他嘗試去做感到驕傲(不管結果如何),并且還要鼓勵他再次嘗試。不要總是急著去幫助他,重要的是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自己學會去做。也盡量不要在他還不能做到的時候給他壓力。你還要懂得變通:讓孩子自己準備早飯,就意味著你要清掃灑在地上的飯渣,所以還是別抱怨了。如果你的孩子還不能把床鋪得像賓館里的一樣,也別擔心,只要買簡單的床上用品,讓鋪床變得簡單到孩子能自己做就行了。

孩子今后還會具備哪些自理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孩子會越來越能照顧自己。他將能自己系鞋帶,自己洗澡,接下來他能自己洗衣服、做飯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更不用說他自己就會積極練習的踢球技巧之類的能力了。

有哪些孩子自理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每個孩子掌握技能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要比別的孩子學得快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拒絕嘗試以上提到各種技能,或是完全沒有學習的興趣,你就要帶他去看醫(yī)生了。

應對暴躁寶寶方法要巧妙


生活中的小寶寶,有的很乖很聽話,但有的就很暴躁,我們經(jīng)??吹接行┖⒆釉诩议L沒有滿足他的欲望時大聲哭鬧、在地上打滾,或撕扯自己的頭發(fā)、衣服,或抱著成人的腿部賴著不走。這些行為稱為暴怒發(fā)作。暴怒發(fā)作中的孩子往往不聽勸阻、除非成人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會僵持下去。

壞情緒原因1:無理取鬧

一般都是比較小的寶寶容易犯的錯。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寶寶不喜歡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時候,他就故意搗亂或吵鬧;寶寶不讓父母離開,媽媽爸爸急著去上班,他就是不讓;到了商店里,他一定要買和家里一模一樣的玩具,不買就大吵大鬧等等。

應對招數(shù):轉移注意力

對待年齡比較小的寶寶,書上說的要講道理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寶寶比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態(tài)度強硬地逼寶寶就范,也會搞得大人、寶寶都非常生氣。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既讓寶寶有新鮮的感覺,又不會違背父母的原則。

壞情緒原因之2:遭遇失敗

寶寶的心非常簡單和單純,但是也非常脆弱,經(jīng)不起一點打擊。比如,寶寶很用心地在拼拼圖,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積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時候,房子突然塌了。寶寶覺得自己沒有想象當中那么能干,就會情緒低落。

應對招數(shù):同情并給與鼓勵

告訴寶寶,其他小朋友也可能發(fā)生過類似的情況,也無法完成這個任務,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過”,以此緩解寶寶的壓力和自責的情緒。父母同情的表達可以拉近與寶寶之間的距離,而拉近距離之后的勸慰效果會更佳。不要吝嗇你的親情,輕吻一下寶寶或抱抱他,都是讓寶寶擺脫壞情緒的好方法。等寶寶情緒稍稍穩(wěn)定后,再幫他找到失敗的原岡,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務。

壞情緒原因之3:要求得不到滿足

寶寶終歸是寶寶,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緒。當他在街頭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當眾哭鬧甚至躺在地上耍賴時,父母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很多父母也許都會忍不住厲聲喝斥,但這對控制場面毫無用處,對安撫寶寶的情緒也是沒有幫助的。寶寶會很長時間憤憤不平,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覺得是父母對他不好。應對招數(shù):保持冷靜教導寶寶

的確,最令父母尷尬的情形,是寶寶在公眾場所鬧別扭。但是大人這時必須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不要大聲喝斥他,因為你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寶寶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性質的,大人表現(xiàn)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分。建議這時,你先深呼吸,由一數(shù)到十,平靜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跟寶寶說話,這也是給寶寶一個調(diào)整情緒的時間。寶寶見你如此冷靜,就可能覺得無趣而收斂了。如果寶寶仍然無法冷靜,就告訴寶寶“我們現(xiàn)在要走”,然后抱走他,等到了無人的場所,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當然,你也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離開他一會兒,寶寶“打仗”找不到對手,過一會兒他自己就會感到?jīng)]有意思,發(fā)脾氣也就停止了。

暴怒發(fā)作與孩子的性格有關,但頻頻發(fā)作的原因往往在于家長身上。

首先,是家人的溺愛。父親、母親或爺爺、奶奶過分疼愛孩子,總怕孩子受委屈,為了博取孩子的歡心,有求必應,而不考慮這種要求是不是適當。這樣就逐漸使兒童滋生了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有時,父母覺得孩子的要求過于無理,本不想答應,但孩子一發(fā)脾氣,就立刻加以滿足,這是一種最糟糕的做法。因為孩子從這樣的事情中知道,發(fā)脾氣是滿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變得更容易發(fā)脾氣了,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次,是家庭教育缺乏一慣性和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勵去做,父親認為是好事,母親說壞,爺爺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攔。這樣就會增加孩子的受挫感,從而導致煩躁和暴躁。

再次,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這種做法會造成兩種不良結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這種不滿和壓抑會在以后的某種場合中表現(xiàn)出來;其二,父母的舉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效仿的榜樣,一旦環(huán)境適當,孩子也會表現(xiàn)出同樣的暴躁和攻擊性行為。除此以外,疾病與生理條件也是引發(fā)壞脾氣的原因之一。神經(jīng)衰弱的兒童特別容易興奮、發(fā)脾氣,處于疾病和疲勞狀態(tài)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煩躁不安,易于發(fā)火的表現(xiàn)。

對于容易暴怒發(fā)作的孩子,平時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當發(fā)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體育游戲或其他活動中宣泄內(nèi)心的緊張,并為他們樹立講道理、講禮貌的榜樣供他們學習。每次發(fā)作平息后,要嚴肅地教育他們,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哪一次能克制自己沒有發(fā)作,應及時予以表揚和獎勵。最后,提及一點,家長不要自已經(jīng)常暴怒發(fā)作,摔盆砸碗。

相關推薦

  • 11項技巧應對寶寶分離焦慮 1.確信分離環(huán)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安適。如果要將寶寶托給保姆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而且能經(jīng)常陪伴在寶寶身旁,另外托育環(huán)境的...
    2020-01-11 閱讀全文
  • 0-9個月寶寶手部技能巧開發(fā) 訓練孩子的手腳,等于給孩子做“大腦體操”。手的動作,代表著孩子的智慧,因為大腦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占的比例最大。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jié)的感覺和運動信息。所以手...
    2022-03-04 閱讀全文
  • 哄寶寶開懷一笑的十個技巧 1、吹嘴唇寶寶 都是很喜歡撫摸的。輕輕地在寶寶的手、腳和肚子上吹嘴唇,這是讓寶寶開嘴笑的最好方法。不久,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你吹嘴唇的聲音影響有多大,因為寶寶可能開始會學你吹嘴唇的聲音。 2、假裝吃他們的手...
    2021-11-29 閱讀全文
  • 怎樣分辨和應對寶寶的“不安”? 導讀:父母應該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勵寶寶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對于依賴性強的寶寶,更應該通過玩具、游戲以及與其他寶寶的互動制造感官刺激。 寶寶學會說話以前,有很多行為和表達都會讓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寶寶們總喜歡...
    2021-07-31 閱讀全文
  • 寶寶耍聰明家長巧應對 聰明的謊言,別打擊 案例:陽陽升中班的時候搬家了,轉到了新的幼兒園。開學才兩個星期,陽陽已經(jīng)拿回家五六個小紅花了,大家都夸陽陽表現(xiàn)真好。有一天,爸爸去接陽陽,在幼兒園門口當著老師的面問陽陽今天有沒有得...
    2021-04-05 閱讀全文

1.確信分離環(huán)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安適。如果要將寶寶托給保姆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而且能經(jīng)常陪伴在寶寶身旁,另外托育環(huán)境的...

2020-01-11 閱讀全文

訓練孩子的手腳,等于給孩子做“大腦體操”。手的動作,代表著孩子的智慧,因為大腦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占的比例最大。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jié)的感覺和運動信息。所以手...

2022-03-04 閱讀全文

1、吹嘴唇寶寶 都是很喜歡撫摸的。輕輕地在寶寶的手、腳和肚子上吹嘴唇,這是讓寶寶開嘴笑的最好方法。不久,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你吹嘴唇的聲音影響有多大,因為寶寶可能開始會學你吹嘴唇的聲音。 2、假裝吃他們的手...

2021-11-29 閱讀全文

導讀:父母應該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勵寶寶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對于依賴性強的寶寶,更應該通過玩具、游戲以及與其他寶寶的互動制造感官刺激。 寶寶學會說話以前,有很多行為和表達都會讓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寶寶們總喜歡...

2021-07-31 閱讀全文

聰明的謊言,別打擊 案例:陽陽升中班的時候搬家了,轉到了新的幼兒園。開學才兩個星期,陽陽已經(jīng)拿回家五六個小紅花了,大家都夸陽陽表現(xiàn)真好。有一天,爸爸去接陽陽,在幼兒園門口當著老師的面問陽陽今天有沒有得...

2021-04-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