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及教學(xué)反思 幼兒園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及教學(xué)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0-28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小班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xué)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小石頭心情的前后變化,認識小雞、小貓、小鴨的腳的形狀以及初步了解腳的作用,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想長腳的石頭》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體驗小石頭心情的前后變化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認識小雞、小貓、小鴨的腳的形狀以及初步了解腳的作用。
3、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xué)編。
3、萌發(fā)對文學(xué)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
2、活動難點: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PPT、小石頭項鏈、動物及動物腳教具
2、知識經(jīng)驗:小故事《想長腳的石頭》yJs21.cOm
活動過程:
(1)、談話導(dǎo)入(視聽感受并討論小石頭由開心變傷心的原因。)
1、小朋友們,誰能夠告訴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幾只腳呢?
那你們都用你們的小腳做些什么呢?(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表述欲望)
2、我們每位小朋友能用你們的小腳去好多地方,真開心,今天老師也有一位好朋友,有一塊小石頭,圓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鳥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曬著太陽,聞著花香,你們看,它也很開心。(ppt1)
3、觀察ppt2,看看小石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猜想小石頭為什么不開心?
師:小朋友們是這么想的啊。小石頭告訴老師,有一天他看見別人都能走來走去,可以到處去看看,小石頭的心里可羨慕啦!
提問:你們能想想辦法幫助小石頭嗎?幼兒自由討論述說。
教師:謝謝你們幫助小石頭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不過小石頭也想了一個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石頭自己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呢?
(2)過程
視聽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說說小動物的腳作用。
1、播放ppt3、4
提問:它問哪些小動物借腳了?那么小動物把腳借給小石頭了嗎?
雖然小雞和小貓沒有把腳借給小石頭,但是小石頭沒有放棄。
2、播放PPT5
提問:①現(xiàn)在小石頭已經(jīng)向小雞、小貓、蜈蚣大哥借過腳了,但是他們的腳自己都有用,哪位小朋友能說一下他們的腳都有什么用呢?那我現(xiàn)在一位小朋友來幫助老師將小動物和他們的腳粘在一起。
②小朋友們,小雞小貓蜈蚣大哥都沒有把腳借給小石頭,如果你們是小石頭,你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內(nèi)容,說說小石頭變開心的原因。
1、觀看pp6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問:小女孩帶著小石頭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石頭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
(3)總結(jié)
小石頭雖然沒有長腳,但是在小女孩的幫助下,就像自己長了腳一樣,跟著小女孩去了好多美麗的地方,玩得很開心。
延伸部分
教師: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老師這里每人拿一個小石頭,大家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小石頭去到處看看。
活動反思
《想長腳的石頭》是一個簡單、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語言簡單、語句多次重復(fù),三次借腳均只有小石頭單方面的語句“XX你把腳借我用一用好嗎?”而對方?jīng)]有語言回答只是搖搖頭,不肯借腳來回應(yīng)。顯得無趣,無法滿足孩子好模仿的愿望。也不利于幼兒學(xué)習(xí)語言、詞匯、句式。于是我在三個小動物對話處添加了回應(yīng)對話“不行、不行我也要用的?!比绱颂砑雍笫沟镁渥痈拥耐暾??;顒又懈鎏韥砹擞變喊缪萁巧珮啡?。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雞、小貓、蜈蚣的立體教具各一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一串石頭項鏈 。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1.教師手拿石頭。"有一塊小石頭,很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墒牵鼪]有腳,怎么辦呢?你們誰能幫幫他嗎?
幼兒集體討論并請個別幼兒回答。
2.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有用的辦法啊,可真棒,讓我們來聽聽小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二、傾聽故事并回答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提問:"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2."這個時候,小石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可以問別人借腳?。∵h遠地,走來了小雞,小石頭想問小雞借腳,可是他有些害羞,你們愿意幫小石頭向小雞借腳嗎?你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一起說: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教師操作小雞教具,"小雞搖搖頭,不肯把腳借給他。哦,小雞可能覺得自己只有兩只腳,要是借給小石頭了,就沒有辦法捉蟲吃了。"3."喵喵喵(教師做動作)遠遠地,走來了一只小貓。"教師操作小貓教具,"小貓搖搖頭,也不肯借腳。哎呀,小貓也不肯借腳,可能小貓要捉老鼠,借了腳就不能捉老鼠了。"4."遠遠地,蜈蚣爬過來。""小石頭問誰借了腳?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如果是你,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難過、傷心、生氣)"5."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咦,小石頭要向小朋友借腳嗎?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6.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7.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1."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想長腳的石頭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2、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布絨玩具小雞、小羊、毛毛蟲。
2、一塊貼有五官的小石頭。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
1、有一塊小石頭和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沒有腳,怎么辦呢?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3、我們來看看這塊想長腳的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
二、傾聽故事
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2、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3、小石頭問誰借了腳,它是怎么問得?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
4、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
5、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
6、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
7、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
8、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動
1、引導(dǎo)幼兒說說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之后的喜悅心情。
2、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
3、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幼兒園中班教案《石頭》及教學(xué)反思
中班教案《石頭》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xué)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石頭》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老師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在教師的一角布置一個石頭展覽。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擺弄收集到的各種石頭。
(1)摸一摸,看一看:石頭有什么地方不一樣,接自己的感覺把石頭進行分類。
(2)稱一稱:老師為幼兒提供天平,石頭,讓幼兒稱一稱,誰重誰輕。
(3)敲一敲,聽一聽:鼓勵幼兒用小棒或石頭敲擊石頭,聽聽有什么不同,利用石頭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編揍自己的樂曲。
(4)玩一玩:鼓勵幼兒用石頭進行各種游戲(如鋪路,塔房子等)。
2.找一找,說一說:我們周圍有什么東西是用石頭做的?你還可以用石頭做些什么?
教學(xué)反思
這一活動屬于觀察認識型活動。這一活動主要利用了幼兒的感官如觸摸,聽覺等,采用了操作,游戲,比較,發(fā)現(xiàn)等方法,充分認識常見的物體____石頭的特點。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采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石頭》及教學(xué)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石頭》”。讓幼兒大膽推理和想象,對不同職業(yè)的專長引起興趣,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目標:
(1)對不同職業(yè)的專長引起興趣。
(2)大膽推理和想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dǎo)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大石頭》圖畫書,教學(xué)課件(PPT)、漢字“大石頭”、裝扮成大石頭的飲水桶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發(fā)懸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這是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塊又大叉圓的東西轟隆隆地朝田鼠村莊滾了過來。哐當!這會是什么呢?
一原來是塊大石頭(出示漢字)。這塊大石頭的到來,讓原本平靜的田鼠村莊再也不能平靜。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原來大石頭躺進了準備造游泳池的大洞里。這可怎么辦?
(2)情景體驗:我來搬石頭
一你覺得該請誰來搬這塊石頭?為什么?
一這就是那塊大石頭,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們有好辦法嗎?請來試一試。
一出示裝扮成大石頭的飲水桶,幼兒個別或合作進行嘗試。
小結(jié):團結(jié)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節(jié)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學(xué)家、礦工、魔術(shù)師、發(fā)明家他們都很神氣地來了,你認為誰最有可能搬走這塊大石頭?為什么?
一他們想了什么辦法準備搬走大石頭?他們做了什么動作?你來學(xué)一學(xué)。
一除了他們,田鼠村里還會有哪些有特殊本領(lǐng)的人?(交流分享各種職業(yè)人的特點)
②出示第7、9、11、13、15面
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內(nèi)容、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繪本圖片順序)
一他們是怎么搬大石頭的?一起來幫忙,學(xué)學(xué)“嘿喲、嘿喲”喊號子。
一他們成功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觀察討論圖片上田鼠們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
一這么多有特殊本領(lǐng)的田鼠都沒有獲得成功,怎么辦?你想到什么好辦法沒有?看看田鼠村莊里究竟還有誰能想到好辦法?
一田鼠寶寶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寶寶想到了什么好辦法?他對大家說了些什么呢?
一你認為這一回田鼠寶寶的辦法會不會獲得成功?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頭搬走了沒有?田鼠們在干什么?
一當大家發(fā)現(xiàn)一起搬起來的不是大石頭,而是大面包時,大家的心情怎么樣?
小結(jié):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一個人做不了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
《大石頭》的故事講完了,田鼠們一起搬走了“大石頭”,享受著大面包的美味。
活動延伸:
一生活中我們還會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呢?(可以指導(dǎo)幼兒做些記錄)
活動反思:
故事圍繞搬走大石頭的問題,出現(xiàn)了很多有特殊本領(lǐng)的人。孩子在猜測推理、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對不同職業(yè)的特別專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擁有特殊的本領(lǐng),如果只靠一個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頭,從而凸顯了團結(jié)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可用來制造石器,采集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