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jīng)驗:孩子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以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快樂的幼兒園游戲育兒經(jīng)驗:孩子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幼兒園正經(jīng)歷著一場轉(zhuǎn)變教育觀念,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變革,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講,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理解與實施,都有賴于幼兒家長教育觀念的轉(zhuǎn)變及教育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才能使幼兒園與家庭為了共同的目標——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chǔ)。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表現(xiàn)。在我接觸過的家長中,曦曦媽媽的改變最令我感到欣慰。記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動中,媽媽看到曦曦在隊伍中沒有做操,很生氣的走向曦曦動手打他,并大聲訓斥:“別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會……”。此時的曦曦任憑老師怎樣鼓勵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開了這位媽媽,與她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后,并邀請她參加了園里組織的家長知識講座和學習培訓。過了兩三個月,我從曦曦媽媽對寶寶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她在慢慢地轉(zhuǎn)變。我有幾次與她談起孩子,她深刻意識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賞識教育,贊美中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訓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壓力打消其積極性,對孩子的發(fā)展沒有好處。去年期末,班上組織了家長會,會上家長們交流了育兒心得,討論了正確的育兒方法,聽取了專家點評,曦曦媽媽說到,為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會讓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造成心理陰影,久而久之就會不愿展現(xiàn)自我,變得越來越自卑與不快樂。我很慶幸,曦曦媽媽通過家長學校的一系列活動改變了教育觀念,她說,“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就應(yīng)將它無限擴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礎(chǔ)上有進步就夠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敗比,但絕不能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那樣只會給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p>
現(xiàn)在,我看到了很多變化,曦曦臉上多了笑容,會告訴媽媽“今天我的繪畫得了三顆星”,“今天我去廣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個新朋友”……而媽媽更多的是滿足的笑容,豎不完的大拇指和說不完的贊美語言。孩子快樂了、自信了、敢于表現(xiàn)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是呀,孩子快樂了,我們都快樂幸福?。╓wW.zFW152.CoM 趣祝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我的育兒經(jīng)驗:讓寶寶快樂成長
我的育兒經(jīng)驗按照老師的要求寫一篇文章分享教育寶寶方面的經(jīng)驗,說實話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寫,因為我們還沒有系統(tǒng)思考過該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只是跟著感覺走吧。在這里把我們的一點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做個交流。一、對寶寶的期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我們在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個快樂生活的普通人。因此,我們不要求她在各方面都具備突出的能力,也并不在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是不是最優(yōu)秀。我們只是培養(yǎng)他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健康的人格,面對困難、碰到問題不氣餒、不傷心難過,告訴他:人會經(jīng)常碰到問題和困難,處理好了就行,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二、懂得與寶寶相處。我們希望能和孩子真正成為朋友。這其實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我們年輕的家長都想和孩子成為朋友,但到了具體和孩子相處時往往又不自覺地變成了“家長”,開始“教誨”。我們覺得孩子往往比你想象中要“懂事”得多,我們要善于和他交流,比如我下班回到家不是問小寶你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么啊,而是問他今天你在幼兒園開心嗎?他就會講訴今天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一些人和事。此外,關(guān)注和尊重寶寶的想法也很重要,學會欣賞他。三、給寶寶創(chuàng)造自己動手的機會。平時生活中,我們鼓勵寶寶自己的事自己做。列如吃飯、盡管這樣可能更浪費時間,他也可能把周圍搞得一團糟,但這是寶寶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只要我們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很快就能看到他的不斷進步。記憶中,小寶在8、9個月的時候,我就放手讓他自己拿勺子吃飯了,有時候他還會幫我們洗碗,掃地,最后不要忘了贊美他幾句。這樣他就會很開心了。四、做好寶寶的榜樣。我們經(jīng)常會教育孩子要誠實、說話要算數(shù)講信用、待人有禮貌。其實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寶寶的影響更大,孩子會自覺地把大人各方面的態(tài)度和做法作為自己的范本加以模仿。因此,大人在孩子面前也同樣做到不大聲呵斥、不隨意搪塞、不講粗話、更不能打罵孩子。說到講信用,我覺得我們家長自身要盡量不哄騙孩子。大人對寶寶也一定要守信用,給她樹立好的榜樣。五、給寶寶創(chuàng)造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的機會寶寶終究要長大,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她將來能很好地走入社會,獨立面對人和事,獨立處理未來的一切。因此,我們經(jīng)常會帶小寶出席各種社會活動,與不同的小朋友、大朋友玩耍、交往,讓她從實踐中去感受不同性格的人,學會與他們相處。人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能給予寶寶很多的靈氣。我們還會經(jīng)常帶小寶去和自然親密接觸。以上是小寶成長過程帶給我們的一點體會,寫出來和各位年輕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也希望我們有機會當面交流。祝愿我們的小寶貝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育兒經(jīng)驗:給予孩子快樂的七種秘方
育兒經(jīng)驗:給予孩子快樂的七種秘方
不少家長都坦言“孩子不快樂”,其實教給孩子“快樂的本領(lǐng)”是做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有心的家長不妨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快樂秘方。
1、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為了讓孩子們能應(yīng)付挑戰(zhàn),家長常常用各種各樣的活動控制他們自己的時間表。但孩子需要帶著想象力盡情地玩耍,需要時間去抓昆蟲、打雪仗、看螞蟻搬家等。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2、具體地表揚孩子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種技能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簡單地說“做得不錯”,而要具體地指出他們的成功,比如,“今天你給奶奶捶了背,真讓媽媽高興。”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大的滿足。
3、和孩子一起運動
和孩子一起騎車、一起打球……這些活動不但能增進孩子的健康,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好的身體狀況有利于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4、高興就大聲笑出來
笑出來,對家長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這絲毫不會讓家長喪失威信。讓家中充滿笑聲,并經(jīng)常給孩子一個擁抱,這些都是最好的愛的表達。
5、關(guān)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有價值的成員,家長應(yīng)盡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guān)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里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等。
6、不苛求完美
孩子是在家長的不滿和批評中喪失自尊和自信的。所以,當家長要抱怨時,先想一下,這個過錯是不是跟他們的年齡有關(guān)?10年后他們還會這樣做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別再嘮叨個沒完。
7、給孩子展示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鞍职?,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這時即使父母再忙也應(yīng)滿足孩子的愿望,并適時地給予肯定。孩子的熱情,能通過父母的分享和肯定,轉(zhuǎn)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這些品質(zhì)對他們一生的快樂都是最寶貴的。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體驗快樂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體驗快樂
俗話說“心靈手巧”,手工活動正是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手指靈活的有效途徑,也是引發(fā)幼兒感受和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手工制作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它有許多的形式如:折紙、剪紙、染紙、粘貼等等。手工可以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耐心,細致的個性,對兒童智力開發(fā)非常有好處。家長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和孩子一起進行手工粘貼,不僅可以放松自己,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今天我和女兒一起使用廢舊布料粘貼制作小房子,女兒初次使用這種廢舊布料,看著五顏六色的廢舊布料,開心的不得了,所以制作興趣也很高。在制作前,我們先在網(wǎng)上搜集各種粘貼房子圖案,同時也引領(lǐng)女兒鑒賞了通過粘貼能制作出各種各樣不同花紋的房子,最后讓孩子選一款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粘貼,這樣就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制作欲望?;顒又形遗c女兒一對一分工合作,我負責剪,她負責粘貼,在開始粘貼時我作示范,然后手把手教女兒粘貼幾次,這樣她就自己學會了動手粘貼,在粘貼過程中,孩子粘貼歪了,我?guī)椭⒆又赋霾⒊C正,一起動手讓我們體驗做事的樂趣。瞧!我們做得多認真啊!
房子粘貼好后,看到女兒開心的面孔讓我感覺到作為一名家長,平日工作再忙,也要為孩子的教育花點心思了,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是多么的重要呀!特別是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和驕傲的表情時,讓我特有滿足感,孩子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而這種自信也會對女兒的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
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很多父母都發(fā)現(xiàn),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會表現(xiàn)出與別人一起分享的行為,如會把玩具給同伴玩??墒呛⒆拥搅硕?、三歲時,這種分享的行為反而會越來越少,甚至不會出現(xiàn),這是為什么呢?
許多二、三歲的兒童盡管對同伴表現(xiàn)出一些友好,但他們并不熱衷于真正做出自我的犧牲,如和同伴分享一個心愛的玩具。只有當父母教育孩子要考慮他人需要的時候,或者當一個同伴主動要求甚至強迫他們做出分享行為(如如果你不給我玩,我就不和你做好朋友)時,分享和其它友善行為才更有可能發(fā)生。如何讓孩子真正體驗到分享的快樂,這全來源于父母的榜樣作用和誘導教育。
研究表明,兒童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分享行為,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自身也非常善于去分享,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孩子很善于模仿,在觀察到榜樣的友善和分享行為之后,特別是在兒童與榜樣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榜樣能夠為其提供有說服力的分享理由并給以行動示范的情況下,兒童會更加具有這種分享性,不斷加強并從中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正如前面所述,兒童并不能自發(fā)地去做出分享的行為,除了父母的榜樣作用外,還需要父母的誘導教育。
首先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樂于分享的,而且從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快樂,讓孩子能體驗到父母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孩子自主去體驗分享的行為。其次使用情感定向的教養(yǎng)方式,幫助孩子去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如當孩子不愿意跟同伴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時,要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會使同伴不開心的,會導致他們也不愿意和你一起分享他們的玩具,會失去很多很好的朋友。這樣做也會讓孩子去體會不能和別人分享時的不愉快的心情,從而會主動地跟同伴一起分享,感受其中的快樂。
在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時,也要防止孩子僅僅是為了獲得實際的獎賞而表現(xiàn)出的分享行為,因為這些兒童的分享行為主要是為了獲得得獎賞而不是真正地去感受分享的內(nèi)在意義,一旦停止獎賞,他們也就會停止這樣的分享行為。另外,經(jīng)常使用強制和懲罰的處理方式,也會限制孩子的分享行為并會促進孩子的自我中心價值觀的發(fā)展。
當孩子偶爾自發(fā)出現(xiàn)這樣的分享行為時,父母應(yīng)該要引起重視,不斷去強化這種行為,并讓孩子從內(nèi)心里去體驗分享帶給他的真正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上周六xx爸爸單位組織義務(wù)植樹,跟xx一說去植樹,xx高興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說:“耶!終于可以去植樹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p>
我:“寶貝xx,叫上奕斐去,那你們倆會好好團結(jié)合作嗎?”
xx:“當然會,巧虎里面說過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點如約到達目的地--天戶峪。下車后看到一片不規(guī)則的荒地,xx爸給我們講解植樹的要求:“有白色標記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寬度約50公分,因為種的是香椿樹,所以坑不用太大?!?/p>
xx和奕斐兩人舉著一把大鐵鍬,有模有樣的比劃著,自行分工很明確: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動了兩人一起使勁;兩孩子忙的不亦樂乎。雖然動作幅度相當大,但兩人干的很賣力,滿頭大汗,在我和兩位小寶貝共同努力下,終于挖好了1個樹坑。
可以種樹啦,只見xx和奕斐輕輕的把小樹苗放進坑里,把樹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腳踩實后澆水。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種的樹,又專門搬來小石塊圍起,兩人專心致志的在石塊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給小樹起名叫“小肉卷”。問其原因,xx說:“因為他愛吃肉?!?/p>
希望這次的植樹活動讓孩子們能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同時也看到兩個孩子很好的發(fā)揮了互相幫助、團結(jié)和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