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放下姿態(tài),走入女兒的內心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育兒觀念:放下姿態(tài),走入女兒的內心
經(jīng)過昨天的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不足的地方,今天就告誡自己一定要學會觀察,耐心的觀察孩子行為并找出這些行為的真正原因,而不能一味地呵斥批評孩子。今天孩子回家后我還沒有做好飯,我告訴他們大概再過半小時開飯,以前還會有一句就是讓諭先寫作業(yè),今天這句省了。然后就只管自己做飯,不再把眼光放在孩子身上總是關注她有沒有抓緊時間寫作業(yè)。我發(fā)現(xiàn)諭放下書包后先到廚房轉一圈說:“媽媽,明天我們考完試后時間有點早,老師居然還讓上課,看來我們周五放假的可能性太小了?!币郧八麄儗W校因為教室不夠,幾個年紀要交叉考試,所以一到考試就會休息一天,可是今年暑假學校新蓋了教學樓,教室比較多了,可能就不用休息了??墒侵I已經(jīng)習慣考試放假了,所以有些不適應。我告訴她說:“沒準老師判卷子會放假的?!敝I馬上說:“判卷子不會放假,我們老師肯定會晚上熬夜判的。”看來現(xiàn)在的孩子根本不能理解老師的苦心,其實我們家長的苦心他們又能理解幾分呢。不過孩子可能也只是發(fā)一下牢騷,我就把自己當做垃圾桶吧。
發(fā)完牢騷諭開始吃零食,我繼續(xù)做飯不再管她。諭一邊吃零食一邊去客廳跟弟弟說話,大概有五六分鐘我聽到客廳已經(jīng)沒聲音了,諭已經(jīng)回屋寫作業(yè)了。我看看時間,平時自己催促半天也不會比這個時間早,但這次主動權在她自己手上,可能孩子心情會更愉悅。果然今天作業(yè)完成的質量和速度都比前兩天要好很多,看來我真應該放手,孩子已經(jīng)大了,許多事應該放手讓她自己去體驗,即使失敗也是一種財富。
因為明天要考試,諭做完作業(yè)后想復習一下科學和品社,所以我問諭:“今晚的導讀課怎么辦?還參加嗎?”諭說:“今晚不想?yún)⒓恿?,我再看回放吧?!蔽易鹬厮臎Q定,跟老師請了假。結果洗漱時諭一邊洗漱,就開始進群聽課了,雖然沒參加,聽聽回放也長知識。(我這個媽媽還是有很大的功利心呀)
晚上洗漱完我就回屋陪子豪讀書去了,我覺得諭看會兒書就會睡覺的,大概十點鐘我聽到她的屋子傳出《明朝那些事》的音頻就知道她要睡覺了。
早晨我起得有些晚了,給諭煎了兩個漢堡餅一根烤腸,諭告訴我說:“媽媽,我昨晚睡不著,都十一點了還沒睡著呢。”我聽了有些心疼,心想這孩子一有什么事準睡不著覺,可能因為第二天考試所以又睡不好。在這一點上諭一點也沒有遺傳我的基因,我是不管有天大的事只要一躺床上就去見周公了。諭的睡眠最近剛有些好轉昨晚又睡不好,我暗暗責怪孩子睡不好也不來叫我,只要我陪她睡她一般很快能睡著。她可能覺得有些晚了估計我已經(jīng)睡著了,也可能她覺得告訴我也沒有用,所以選擇自己承受。其實細想這不是我一直要求她的嗎?每次諭睡不著覺告訴我時我總是不耐煩的告訴她:你睡不著我有什么辦法?睡不著自己躺著,躺著躺著就睡著了。我總是不能理解她為什么睡不著覺,覺得是她自己沒事找事,對于她要求我陪睡的請求一般都給與拒絕,我真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同事總是說我對諭有些嚴厲,總是批評我對兩個孩子態(tài)度不一樣,我還一直反駁覺得自己對兩個孩子是一樣的,要說不一樣也是對諭付出更多一些,可是今天才體會出來我雖然對于付出的多但是那都是我認為的對孩子好,并不是孩子所希望的。在這一點上我要深刻反省并改正。
以前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覺得孩子就必學聽我的,覺得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從來沒有真正把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從今天起我要放低姿態(tài),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昨天,和寶寶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聊了一個上午。讓我最為欣賞的是,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對待“動物”的親近態(tài)度。她們家養(yǎng)了一只貓和一只狗,狗和貓成了他們家庭的一員,給他們家?guī)砹撕芏鄽g樂。她的女兒和動物園里的蟒蛇有過十幾分鐘的親密接觸,在家里也養(yǎng)過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在外面捉過蚯蚓、小青蛙、蝸牛。天那,聽她描述的各種情景,我覺得很意外。我總擔心外面的蝸牛之類的小動物上有寄生蟲,不是聽說過那種福壽螺有很多寄生蟲嗎?所以我不敢動這些東西,我的態(tài)度也影響到了孩子。我問她,家里的狗和貓從來都沒有傷害過孩子嗎?她回答,從來都沒有。孩子和動物有著天然的親密感。她給我講了很多關于有趣的故事。比如,在松軟的地里種小樹苗。狗狗就用爪子刨坑,女兒把樹苗放到坑里,媽媽再把坑封起來。人和狗有著默契的配合!女兒有時候一下子撲到貓的身上,貓只是喵喵地叫著求助,但從來沒有傷害過女兒。而且,家里養(yǎng)只貓很幸福的。她說,你看,貓總是很舒服、悠閑地生活,這種態(tài)度會感染人的。聽她說著,我就有了養(yǎng)只狗或者貓的強烈欲望。當我提到,在小區(qū)里,寶寶看到人家的狗迎面過來就會下意識地躲開。這位媽媽告訴我,一般狗是不會傷害人的,只要你用友好的眼神看著它。如果經(jīng)狗的主人同意,可以向狗友好地伸出手,它會舔舔你的手。有了這個經(jīng)驗之后,昨天下午和晚上,我和寶寶散步遇到了兩次狗。寶寶下意識地躲開了,而我蹲下來,友好地看著狗,故作鎮(zhèn)靜地伸出手到它的嘴邊。狗沒有舔我的手,而是聞了聞,搖搖尾巴走開了。主人說,它搖尾巴代表對你友好。寶寶在一邊看著媽媽這么做。我想,他頭腦當中一定會有變化。我希望,在我的影響下,他對狗的態(tài)度會有所改變。我想,等到合適的時候,我一定會養(yǎng)只狗的。
育兒觀念:別擔心,請放開你的手
育兒觀念:別擔心,請放開你的手
現(xiàn)在的小朋友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圍著寶寶轉,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辦,寶寶動手的機會少之又少。有些家庭是怕寶寶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辦,其實世界上沒有哪個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讓寶寶嘗試去做的話,怎么知道他做得好不好?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寶寶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寶寶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么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寶寶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寶寶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
還記得有一天,到了中午的進餐時間,wendy端著香噴噴的飯菜走進了教室,說:“我們今天吃雞翅哦!”寶貝們都開心的不得了,每個小寶貝都端著自己的小碗,看著自己碗里的雞翅喜滋滋的,開始吃飯了,可是有的小寶貝卻開始拿著自己的雞翅苦惱著該如何與雞翅做“斗爭”時,wendy突然戴起手套,開始幫寶寶們剝雞翅上的肉,剔除骨頭,我馬上制止了wendy這樣的做法,告訴她讓小朋友自己動手,鼓勵他們讓他們自己試一試。剛開始有好幾個寶寶都說:“老師,我不會剝?!蔽腋嬖V了他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方法,并鼓勵寶寶們要加油,要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會做好的。當有寶貝取得了成功并收獲到成功的快樂后,越來越多的寶寶們也開始變得自信,自己努力嘗試著收獲成功的果實。
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或認為寶寶做事太笨手笨腳了,或擔心寶寶在做事中損害東西、傷害自己,為了省事省心,他們情愿把寶寶的事一手包辦了。可是這樣做卻弊端多多。
首先,這樣做剝奪了寶寶的動手機會,寶寶學穿衣,系鞋帶,洗碗、掃地時,雖然做得笨拙并且一開始干不好,但人的手是越練越靈巧的,大人剝奪了寶寶動手的機會,寶寶哪來靈巧的雙手?其次,這樣可能讓寶寶養(yǎng)成懶惰的性格。父母的樣樣代做,使寶寶什么也不會做,缺乏克服障礙取得成功的經(jīng)歷,從而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寶寶很難在在生活學習中克服困難,不斷進取。最后,寶寶從不親自做事,就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父母辛勤掙來的錢,他花起來也大手大腳,不當回事。所以,家長應多費一份心,放手讓寶寶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從旁給予適當?shù)膸椭椭笇А?/p>
育兒觀念:適時放手,耐心等待
育兒觀念:適時放手,耐心等待
有感于妞告訴我的一些話:
前一陣子,某一天放學回家路上,妞說:“媽媽,今天是Z姐姐給我包的肚子?!蔽荫R上就理解了,班級里老師開始教給小朋友自己包肚子的本領了。
過了幾天,妞跟我說:“媽媽,今天我是自己包的肚子?!蔽颐靼琢耍蠋熢诠膭詈⒆觽冏约旱氖虑樽约鹤?。
昨天,妞在車上自豪地跟我說:“媽媽,今天包褲子我把后面的衣服也都弄好了?!蔽抑懒?,老師指導和檢查地很全面。
從女兒一開始告訴我是別的孩子幫助她包肚子,到最后她自豪地告訴我自己已經(jīng)能夠掌握包肚子的難點了。有感于班級老師對“包肚子”這項自理能力給與孩子指導的階段性和全面性,孩子在不斷地經(jīng)驗積累、重復練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包肚子的技能,同時也不斷建立起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做的自豪感。
我說,老師在逐漸放手中,讓孩子建立起的卻是更多的自信。
關于“放手”,是教師管理班級的一項重要學問。什么時候該放手,如何放手,怎么放手……都不能隨意而為。因為沒有“放手”的階段性推薦,沒有“放手”過程中孩子技能的鍛煉,沒有“放手”過程中孩子“自信心”的提升,結果“放手”卻成了孩子沉重的心理負擔,成了家長心中老師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育兒觀念:該放手時就放手
育兒觀念:該放手時就放手
我兒子進幼兒園后,老師說:“你兒子智力不錯,可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動作發(fā)展緩慢、不協(xié)調?!甭犕赀@話,我內疚之情難以言表。這不是孩子的過錯,而是我對孩子溺愛,事事包辦代替所造成的后果。我對孩子從小就非常注重其智力的開發(fā):給他講故事;教他學說話;讓他聽音樂;和他做游戲……可就是對孩子太溺愛了,總怕累著他,怕他出危險,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由我們包辦代替:當孩子穿著棉衣爬來爬去拿玩具時,我覺得他太難受,就急忙把玩具遞到他手里;當孩子蹣跚著上、下樓梯時,我總擔心孩子會摔壞就抱著他上來下去;當孩子用小勺學著吃飯時,我擔心他吃涼飯會鬧肚子,就一口一口地喂到他嘴里……孩子的吃、喝、拉、撒、玩,我這個媽媽對他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不需要他花一點口舌、費一點力氣,使他的手、腳、口、目等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沒有鍛煉的機會,怎么會有相應的能力?讓孩子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碑斘颐靼琢诉@些道理,就用理智約束自己再也不能把孩子的一切包辦下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就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訓練他的動作。我還買來蠟筆、畫本、兒童剪刀、膠水和孩子一起涂涂抹抹、剪剪貼貼,吧廢舊的書報剪貼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教兒子擦桌、擺椅、放筷、發(fā)饅頭、收拾餐具……經(jīng)過一年多來的培養(yǎng)鍛煉,提高了兒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各種動作也日益靈敏協(xié)調,不但趕上了同齡幼兒的水平,也促進了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由此,我深感溺愛、包辦代替對孩子不是愛而是害,應讓孩子在生活中鍛煉,以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育兒觀念: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育兒觀念: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國慶節(jié)期間我對這句話愈加強烈的贊同。
我家寶寶一歲多,一直沒怎么帶出去走走,趁著國慶長假,帶去了動物園。一進園,看到第一個動物是小熊貓,寶寶激動地大喊“狗狗”,我們一臉尷尬地糾正“這個是小熊貓,寶寶”,然而并沒有什么用,在糾正五次之后他還是開心地揮動小手跟他的“狗狗”打招呼。第二站是東北虎,我猜他會不會喊貓,結果人家小手一指“大狗狗”,我才想到原來我們生活中沒有貓,我一遍遍耐心地跟他介紹每個動物,心里已經(jīng)放棄了他能記得的想法了......然而就在今晚,我?guī)诖采贤妫赖轿疑磉吥搪暷虤獾卣f“媽媽,孔雀”,我以為聽錯了,結果他重復了三遍孔雀,然后又說“熊貓”,我立刻高興地親了他的額頭,大聲地夸他“寶寶記得動物園的好朋友了,真是個聰明的大寶貝!”他更起勁地說了“虎、羊、鸚鵡”,雖然他只記得五個,但是很好地證明了行萬里路的重要性,我們那天特別輕松,也沒有趕著看完所有館,對于寶寶來說,就是換個地方跑,換個地方過一天,這種沒有目的的旅行反而讓他體會更好。
教育生活也是這樣,有時候我們聲嘶力竭地跟孩子們講道理會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理想,或許我們多傾聽并適時地給予鼓勵會收獲更多。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內心強大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zhàn),有時他們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失敗。一些孩子會因為受到一點兒挫折,一點兒批評,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失去自信。父母一定要從小加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挫折忍受力”,教會孩子有強大的內心,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對于那些剛毅、天生不愿服輸?shù)暮⒆樱覀儜撀叵蛩麄儚娬{:“輸贏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要太在意最后的結果,重要的是自己享受這個過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只要自己覺得努力了,對得起自己的心就可以?!?/p>
孩子“輸不起”的根源:
1.個性所致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因此,面對挫折時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孩子比較外向、做事大大咧咧、豪放、不拘小節(jié),因此在遭遇挫折時,他們更容易面對。而有些敏感、焦慮、對人對己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的孩子則不同,他們一旦出了點兒差錯,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變得非常焦慮、憤怒或者不高興。
2.過多的表揚
現(xiàn)今社會,贊揚、激勵孩子漸漸成為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孩子們稍有一點兒成績,父母就大加表揚,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做法確實在一定程度能起到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作用。但也正因為事事以表揚為主,孩子很少聽到批評,使得孩子們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稍不如意,就會被擊垮,心理失衡,無法承受。
3.溺愛
現(xiàn)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而一旦希望和要求落空時,他們就感到無比的失落和挫折。讓孩子“輸”得起!培養(yǎng)內心強大的孩子的六個關鍵:
關鍵一:設置恰當?shù)哪繕?/p>
許多父母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行,一定會有進步,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當然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但很多時候,這樣的話語也可解釋為:“如果你不會做習題,考試成績不好,就一定是你不認真、不努力的結果。”孩子一旦考試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父母就批評孩子不用功。這么做,父母完全忽視了每個孩子在能力上是有差異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父母就是請名師給孩子補課,再督促孩子、逼迫孩子,孩子也不可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和目標。父母因此很失望,責罵孩子,甚至體罰孩子。孩子一定會感到很委屈,覺得自己再努力也白搭。那么既然如此,還不如破罐子破摔好了。其實,孩子的個性不同,能力也不同。因此,父母在給孩子設定目標時,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能力,設置合乎孩子個性和特征的目標。
關鍵二: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因為“聰明”而受到表揚的孩子,他們把考試失敗看成是自己不聰明、沒有能力的結果。因此他們不愿嘗試去做有挑戰(zhàn)的事情,而傾向于選擇自己擅長或者簡單的事情來避免失敗。碰到他們不能很快解決的事情,常常以“我不擅長這個”而很快放手,這些孩子表現(xiàn)出缺乏忍受挫折的能力。與此相反,那些因“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更愿意把考試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歸結于自己“不夠努力”。因此,他們也愿意更加努力來接受挑戰(zhàn)。
關鍵三:并非所有人都是贏者
勝敗乃兵家常事,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事事第一??上У氖牵诟偁幖ち业臅r代,許多父母都害怕孩子失敗,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的父母都變著法子、竭盡全力地鼓勵孩子爭第一。每個家長或者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如果孩子考試考砸了,只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考試中的差錯,吸取教訓,在將來的考試中爭取好成績就行。(瑪希婭原創(chuàng))
關鍵四: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以成敗論英雄。如果孩子得了第一名,父母就非常高興。但當孩子出現(xiàn)了差錯,父母就會毫不顧及孩子的心情,批評孩子。這樣不僅會給孩子很多壓力,也會使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孩子感到很沮喪,特別是當他們竭盡全力卻沒有做好的時候。
關鍵五:借用英雄情結幫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有自己仰慕的英雄。有時候,父母苦口婆心說一百句,也比不上偶像隨意間的一句感慨。甚至偶像們什么都不用做,小粉絲們會主動為了追隨偶像而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挑戰(zhàn)。父母可以借助孩子心目中的榜樣,讓孩子明確自己的不足,幫他們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困境。
關鍵六:接受孩子的失敗
在一般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孩子會故意做出讓父母生氣、失望的事情,也沒有一個孩子愿意輸。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時,他們的內心也很沮喪、很痛苦。因此,面對孩子失敗,父母不要明里暗里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你怎么不像我的孩子,一直出錯”或者給孩子提各種“有用的建議”。其實,父母在給孩子建議或者責罵孩子不努力之前,首先要設身處地地想象一下孩子因為做錯事而產(chǎn)生的內心掙扎和痛苦。他們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尷尬、羞愧、委屈、沮喪、悲傷、憤怒,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喪失了自尊和自信。因此,父母在告訴孩子自己很生氣或者感到很丟臉之前,要靜下心仔細想一想:自己要說的話是不是能夠幫助他們?怎樣幫助他們?更重要的是,自己所要說的話將如何幫助孩子調整情緒,走出困境。
育兒觀念:喪己式育兒能走多遠
前兩天,我在一則新聞里看到了一個詞——喪己式育兒,指這一類媽媽用埋葬自己的方式全力培育孩子。
這則新聞里的媽媽是黑龍江的一名中學教師,在兒子上幼兒園后,她似乎變了一個人,她全部的生活以兒子為中心,外表上她不修邊幅,不再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沒有朋友,不再關心父母和丈夫,甚至辭掉了穩(wěn)定的工作。
確實,隨著應試教育壓力的增加,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喪己式媽媽,我們暫且不評論這種育兒方式的對與錯,先來聽聽楊瀾的育兒經(jīng)。
楊瀾說:作為一名職業(yè)女性,我也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孩子的關系,每次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
為此,我詢問了很多在本職工作上有成就的媽媽,發(fā)現(xiàn)她們的孩子都成長得很好,這給了我答案和信心。我覺得當孩子看到母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人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跟他最親近的人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如果這時候父母不能給他們思想的養(yǎng)料,孩子會感到失落、不滿意。
我也曾聽過一個教授媽媽的育兒分享,她的兒子從小到大都很優(yōu)秀,高考時,被清華大學錄取。
很多人都說她這個媽媽很成功,可她說:自己并不是一個好媽媽,她的工作繁忙,不可能天天陪在孩子身邊。她經(jīng)常工作時也把孩子帶著,工作間隙就陪孩子讀書、游玩,她用自己的方式來陪伴孩子。
她有自己的生活,陪伴孩子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問她教育的秘訣,她說:要說秘訣,恐怕就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因為學會如何生活,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你在前面走,孩子在后面跟,他是你的后來者,你是他的領路人。
作為一個女人,母親只是你身上眾多角色的一個,你不能把自己單一地定位于母親這個角色,而忽略了自己和自己身上的其他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的陪伴確實很重要,但并不是要媽媽犧牲自己來陪伴孩子成長。
作為媽媽,你只有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孩子在人生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