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發(fā)布時間:2020-08-20 幼兒想象力的活動方案 力的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集體活動時,我拿出一張畫有太陽的圖片問孩子們:“畫上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孩子們回答道,我又問:“看到這個太陽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張?zhí)枅D片時,看了又看也沒想到有什么感覺,覺得就是一太陽。之后我又問我們同班的畢老師,她扔給我一答案“沒感覺”,課前準備教案時一直琢磨這個問題,孩子們能回答出來嗎?事實證明我太小看這群聰明可愛的孩子了。
當我問出:“看到畫上的太陽你有什么感覺時”?孩子們立馬情緒高漲、七嘴八舌的說起來,子航大聲地告訴我:“有種熱熱的感覺”,思羽說:“我覺得這個好像是早上剛剛升起的太陽”軍曉說:“這個太陽沒有光芒”,瀅倩說:“這個太陽沒有嘴巴沒有眼睛也沒有胡子”,佳誠說:“我覺得太陽公公應該是黃色的”……還有好多好多不同的答案,令我驚喜非凡。m.debasrideb.com
這不由得令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篇雜志,講一個教授走進高中班級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然后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說:“圓”再沒有其他的答案。走進中學班級,同樣也在黑板上畫有一圓圈然后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同學們回答道:“歐(英文字母)”,走進小學,也在黑板上畫有一圓圈問孩子們這是什么?答案是“零”。當教授走進幼兒園問小朋友們時,得到的答案相當豐富“圓圓的餅干”“媽媽的眼睛”“扣子”“太陽”“月亮”等等等等。
通過這件事我反思,在幼兒幼小的心靈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奇妙想法,他們的思維就是一超大的想象空間,可以隨時飛出地球,越過時空,有時候時我們成年人所不能及的。因為歲月的磨礪,大人們的激情和想象力早已被沖刷得一干二凈了。
所以作為我們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們盡情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大腦里條條框框來制約孩子們的思維,有想象力才有創(chuàng)造力,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夢想,這樣才能給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夠的空間,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盡興、更自主、更活躍。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請不要扼殺小小畫家
今天美工課的任務就是給三只水草和三個小魚吐的泡泡涂上顏色。怕幼兒們不會,我先在黑板上示范。從油畫棒盒中拿出深綠色舉起手來告訴幼兒水草這個顏色,然后涂上,拿出紅色、藍色、綠色說:“看好,魚泡泡分別圖上這個顏色?!笔痉锻晡揖头窒掠彤嫲?,寶貝們都興奮的涂起來。
可是我發(fā)現一向調皮好動的小虎卻沒有動手,憂慮的看著畫紙,我頓時心生怒火,走到他跟前但還是和藹的問:”小虎,別的小朋友都快畫完了,你怎么不快畫呀?!啊崩蠋?,那回我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看到的水草不是這個顏色的?!拔彝蝗桓械叫老?,這是一個動腦子的孩子?!蹦鞘鞘裁搭伾?“我好奇地問。不會表達的他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然后用手指著淺綠色?!蹦囚~泡泡呢?“他的表情更痛苦了,”可是我看到的魚泡泡沒有顏色“。我在想,對于小班的他們對于未知的繪畫世界應該有自己的想象。
于是,我示意小朋友們先停一停說:”小朋友們,對不起哦,你們可以將水草和魚泡泡畫成你們看到的或者喜歡的顏色?!肮?,寶貝們更興奮了,趕緊換彩筆,嘴里還嘟嘟囔囔說著我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
等到美工課結束,我看了看,五顏六色的水草,各種顏色的魚泡泡,真的也很漂亮,寶貝們高興極了。
十月教育隨筆:不要扼殺孩子的天真
在幼兒園,我們總會給孩子講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有一天,我正在課上有聲有色的講故事,一會兒模仿公雞的說話,一會兒模仿小貓說話,幼兒聽得津津有味。講完故事后,我理應進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個情節(jié),好多幼兒積極舉手發(fā)言,基本上能回答到點子上,我暗自高興,心想:這節(jié)課的效果達到了。但有點奇怪,平時愛發(fā)言、喜歡插嘴的芳芳,今天怎么一反常態(tài),坐在那兒若有所思,不理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故事中的公雞和小貓是怎么說的?”讓她來回答,她一愣,我又重復了一遍問題,等待她的回答。芳芳一本正經嚴肅地說:“我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公雞會說話,只會喔喔叫,小貓也不會和別人說話,只會喵喵叫。”說完這句讓我目瞪口呆地話之后,她又添了句:“這些故事都是人編出來的?!彪S后,反問道:“你們見過會講話的公雞和小貓嗎?”聽她這么有理有據的話,我知道,對于這樣的孩子,一時沒有充分的理由解釋清楚,沒有最佳的方法說服她。只好,對著全班幼兒的面說:“芳芳說的也對,我們平常見到的許多動物不會說話,只有個別動物通過我們人的訓練,會說一些話,但也不能像我們人類那樣能說會道?!苯又矣终f道:“這是個童話故事,是可以給予動物像人一樣說話的,如果童話故事里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小朋友就不愛聽了,是不是?”幼兒齊聲回答:“是的?!庇袀€幼兒還大聲地補充著說:“我們看的動畫片的動物都會說話的,”我看到芳芳暫時沒有異議,就繼續(xù)講下去。
幼兒園的孩子,雖然還小,但隨著認識范圍的擴大,經驗的積累,知識越來越豐富,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對此,老師的確驚嘆不已,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老師無法應對,感到為難,但也不是隨便可以靠“忽悠”和“哄騙”過去,草草了事、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都不可取。今天,碰到的情況,說明這個孩子異常的想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思維。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她說的也是事實,現實生活中的動物雞兒貓兒那個會說話,如果雞兒貓兒會說話,簡直難于想象。站在成人的角度想想,童話故事只有孩子才相信,是孩子在該階段可以接受的并喜歡的。到孩子逐漸長大,會對童話故事的興趣逐漸淡薄,被另一種模式的文學作品所代替所接收。所以,應該對孩子的異常想法,其實是正常想法,表示肯定。為什么非要把不可能的事,尋找理由,編造故事,轉化和改變孩子的思維和認知,接受成人的一套固有的陳舊的做法和想法。你說,這個孩子缺乏想象力,缺乏童真、童心嗎?似乎又不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這著實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值得大家深思和認真對待的教育問題和教育態(tài)度。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不可取,蒙騙過去更不可取。我們老師需要學習,需要與孩子處在同一水平,從孩子的視野看問題,不至于扼殺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不要扼殺寶寶的責任心
寶寶的責任心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和呵護的,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失誤而影響了寶寶的責任心,哪些因素會扼殺寶寶的責任心呢?一起來看看。
1.破壞性的批評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人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
他會發(fā)現負責任等于痛苦。
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里,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致這些惡果,一切取決于你給孩子的神經連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
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生痛苦連結和破壞性的話語: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爹一樣!責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常用的話。
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致于不可救藥。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當我們過分嚴厲,并且出了錯誤后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
“你必須把車開出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次理必須考90分以上,否則就別再進這個家!”“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媽媽就不活了!”最后,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孩子的想象力無法想象
午飯時間快到了,我讓孩子們分組去洗手,很快,三個組的小朋友分別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組和幾個上廁所的小朋友,我站起來剛想到廁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軒從廁所里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說:“老師,你看王麗斐在往廁所里倒東西呢?”我趕緊來到廁所一看究竟,王麗斐站在測坑旁,正手拿洗潔精往廁所里倒。
我剛要發(fā)火,忽然發(fā)現廁所里有沒沖干凈的大便,我馬上明白了王麗斐的用意,輕聲地問:王麗斐你想干什么?王麗斐一驚,馬上說:“老師,廁所很臟……”我說:“這是老師洗碗用的東西,洗廁所不能用這個,以后廁所臟了要告訴老師,讓老師來擦,好嗎?”他默默的點點頭。
我讓他用肥皂洗洗手回到位子上去。
就此,我向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不隨便動老師東西的教育課。
通過這件事說明孩子年齡小,許多事他們不明道理,有些事只是模仿成人去做。
通過這件事也說明,幼兒做事只能憑著自己的主觀經驗或個人的情緒去做,這是幼兒固有的特點。
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學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
不要把孩子想象的都一樣
今天的區(qū)域活動是小制作——可愛的小鳥。制作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比較復雜,要求在小鳥的肚皮上開一個小口子,如果對折的話很容易剪壞,大家都聚精會神的制作著,不一會兒就聽到嚷嚷聲:“馬老師,賽爾剪壞了!”然而,當我看向賽爾的時候,她好像無所謂的樣子,還在認真的剪著。我沒有去指導她,心想過一會兒她肯定也會像別的小朋友一樣來跟我要一張紙,或者像別的小朋友一樣露出焦急的樣子請求老師的幫助:“馬老師,我不小心剪壞了,請幫我弄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想象中的場景始終沒有出現。當我忙著知道別的小朋友的時候,只聽耳邊傳來賽爾的聲音:“馬老師,我認為小鳥的白翅膀也很漂亮?!蔽叶ňσ豢矗瓉硭冒准堈抑▲B的花翅膀剪下來,替代了剪壞的。這件事使我認識到:當孩子碰到困難的時候,幫助的人是否太多了?幫助的時機是否太早了?在一日活動中,我們老師生怕孩子走彎路,常常預設好一個個問題,隨時恭候孩子的提問,解答他們的困惑,及時給與孩子幫助。也許,我們的預設和幫助太多了,而給與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時間太少了。一些自信的孩子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愿望并樂意去嘗試,但一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會在老師一次次及時的幫助指導下,更加缺乏嘗試和探索的熱情。作為老師,我們不要把孩子的想象的都一樣,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去思考、探索,要注重幼兒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放飛孩子的想象力
上周吃完午餐后,我和孩子們到外面散步。今天陽光燦爛,天上白云朵朵。孩子們也特別高興,邊走邊說。突然有個小朋友說:“丁老師,你看天上的云彩還在走呢!”我一聽,孩子觀察真仔細。何不讓孩子看一看天上的白云呢?!靶∨笥褌儯銈兛纯刺焐系脑撇蔬€有什么變化?”一石激起千尺浪。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丁老師,你看那云彩像雪娃娃!”,“那是個小白兔!”,“是個恐龍!”,“那是個鯊魚!”……
孩子們閃爍著明亮的眼睛盯著天空,嘰嘰喳喳地嚷著,天上的白云不時變幻著姿態(tài),孩子們不時著驚奇地說著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其中有塊白云慢慢變淡,散開去。浩浩小朋友說:“丁老師,你看那云彩消失了?!蔽衣犃?p>,打心底里高興。孩子們被天上的白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塊淡黑色的云彩飄過來了,太陽躲在它后面。凌凌小朋友說:“丁老師,你看太陽到那邊去了,那邊一定很暖和?!笨?,孩子多有想象力啊!
給孩子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給孩子一個創(chuàng)造的空間,給孩子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我想這是我們能做到的。
請不要過多的要求孩子
我所帶班里的湯妹妹,是個漂亮文靜的女孩。記得小班剛來幼兒園時,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時間最久的一個,性格比較內向?,F在讀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課時還能積極動腦舉手發(fā)言,下了課也能和幾個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師說說話,進步不少??墒蔷褪且粯樱辉缸鲈绮?,寧愿手里拿著器械但就是這么站著。幾位老師不知為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見效果。后來,我們也便達成了默契,不再強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應。但是沒想到,這個星期三當我?guī)е⒆觽兿聵亲霾贂r,驚喜地發(fā)現在不知不覺中湯妹妹拿著花樣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來。我和俞老師用目光交流著,我們假裝沒發(fā)現,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著。
早操結束后,當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擁抱了她,表揚她今天的進步。她馬上變得很羞澀,但眼里流露出的是無比的快樂與喜悅。我們并且約好,以后她每天都會跟著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幾天她的確做到了。
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順其自然”,這樣可以使教育變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規(guī)律。年齡和閱歷往往是束縛想象力的繩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著想象力的。因此,為了保護我們的孩子,請不要過多的要求他們,更不要對其強求。保持童心,讓人生展示生命最豐富的活力!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今天去聽了一節(jié)優(yōu)質課,是上海來的老師講的,內容大體是教小朋友認識肚臍,關鍵是肚臍有什么作用,老師說肚臍是愛開始的地方,然后問寶寶們,當他們還沒出生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在媽媽肚子里獲取營養(yǎng)的,有的寶寶說,是媽媽嚼碎啦,然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再咽下去,也有的寶寶說,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喝奶,當問到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她竟然說,沒出生的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通過臍帶連著肚臍眼獲取營養(yǎng)的,我們底下的老師不禁為這個小女孩的正確回答鼓起掌來,講課的老師也夸獎這個小女孩,問她是怎么知道的呢,小孩回答說是從書上看到的,原來是跟媽媽一起看書時媽媽教給她的,剛剛六歲的小孩子就知道臍帶的作用,真是很了不起,其實孩子們知道的東西真的不少,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孩子們的求知欲很強,他們對一切的新鮮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如果他們問為什么的時候,我們不給他正確的答案,而是說不會,那樣會抹殺他們的好奇心,有時候你不會的問題,可以跟他說,一起查找一下答案,這樣孩子答案找到了,也養(yǎng)成了遇事動腦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