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0-05-19 幼兒園世界的教案 幼兒園教案世界 幼兒園水世界活動方案下面是“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隨著與幼兒的長期相處,越來越覺得讓幼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多么的有價值。
當教師只是進行單向的教育活動時,好多幼兒都像是在疲憊的應付,很少有幼兒可以付出他的熱情,讓你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時總是感覺缺少點光芒,這是難以言喻的。
所以在教學上,我們總是找一些更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或者說就是將要用到的技能,這樣他們能引起更大的興趣和學習欲望,如果找對了方式,就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氛圍,那個氣氛中充滿著興奮和愉悅,你可以感受的到。
我們要給予小朋友盡可能多的自由交談討論的時間,他們有好多想說的話,可能就是“今天是XX送我來的”“我們明天要去XX玩”“媽媽今天會給我買XX”等等,對你而言,或許有時并不能引起你多大的興趣,簡單的回應一句“知道了”,而在小朋友之間,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他們可以就在你看來簡單的事情上做很長時間的交流,這中間,他們彼此分享他們自己的感情、故事,精神上得到滿足感和愉悅,這其中有些是老師所不能做到的。
我總是試圖與幼兒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那不是師生間的尊敬,而是一種更自由、平等和信任的類似于知己的關系。
我想更輕松的與幼兒交談,我可以將我成長中發(fā)生的故事告訴他們他也會給我講他的小秘密,我們彼此間都能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并得以信賴。
幼兒也是我們的老師,他們有更多的天性天良是我們丟失和遺忘的,所以,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請放開你的手,放慢你的腳步,相信他們也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帶給你驚喜。
關于“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對于幼兒第一次接觸的材料
開展區(qū)域活動已經好幾個月了,區(qū)域活動已經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但是對于美工吧,幼兒還是興趣缺缺,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制作相框也是其中之一。材料投放后,很多幼兒都忙著問“老師這個怎么玩?。 笨磥碛變簜兣d趣很大?。∥覀兊膮^(qū)域活動是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吳奕冉的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她主動選擇了巧手坊,看著老師放在那里的照片興趣正濃呢!她拿著一些貼貼紙,“貼在哪里好呢”她看了看老師,“你家里的相框哪里最好看,是怎么裝飾的,你就從哪里開始裝飾?!眳寝热胶孟裣氲搅耸裁矗_始裝飾起相框來了,她先用平面貼貼紙裝飾一排,后來看見材料區(qū)還有立體的貼貼紙,就用立體貼貼紙裝飾了一排,就這樣,她在美工吧專心的工作著。
齊揚杰看見了,也想要要這個裝飾相框,就拿了一個相片坐下來,由于他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好,貼貼紙撕不起來,好不容易撕起來了還是破的,試了幾次以后,齊揚杰就對這個裝飾相框沒有興趣了,把材料放回去,又去玩別的了。吳奕冉一直玩到活動結束,看著自己的作品,她非常的開心。
對于幼兒第一次接觸的材料,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探索,也可以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幼兒生活中的經驗,想想自己家里的相框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又有什么花紋,從而讓幼兒能用更多豐富的形式來裝飾相框,對于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一些圖片的提示,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模仿。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丟丟丟手絹,輕輕的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苯裉鞈敉饣顒游?guī)е∨⑼妗皝G手絹”的游戲,在愉快的歌聲中,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
這時,我發(fā)現一伊小朋友坐在地上默默的抹眼淚,哦~我恍然大悟,原來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被丟過手絹,只有她此時沒有玩過一次,也沒有小朋友丟給她。眼看她的眼淚快流出來了,我示意正跑著的小朋友把手絹丟給她,她撿起手絹還在抹眼淚,我說:“怎么了一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沒有回答,還在抹眼淚,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提問是多么的無力。于是,我拉起她的手和孩子們唱著“丟丟丟手絹……”帶她一起跑了起來,我們在歌聲中把手絹丟給了其他小朋友,就在被丟的小朋友起來追一伊時,她發(fā)自內心的笑了!看到她的笑容,我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鞓芬廊辉谶M行,“丟丟丟手絹……”。
一伊是新學期我們班新來的孩子,由于她年齡小上不了小學,就留到我們班再讀一年。一伊性格有些內向,不喜歡說話,自尊心較強,獨自留到新的班級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生活,所以在活動中當小朋友、老師沒有關注她時,她這種被忽視的心理很容易被我們理解。所以我們平時要給予這種孩子更多的關注,同時還要引導其他孩子關心她,幫她擴大朋友圈,讓她更好地融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中來。
這件事情也使我明白了有時動作比言語更重要,在孩子不想說,不愿說,甚至不知怎么說時,也許你的一個動作,一個擁抱就能化解她心中的委屈。我們要試著走進孩子的心里,用你的智慧去化解她心里的陰霾,陰霾過后必是晴天。
教育筆記:《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教育筆記:《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xx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生,課間休息時,孩子們有的忙著去廁所小便,有的喝水,有的在玩耍,活動室一片熱鬧的景象。忽然聽到有人叫:“老師,xx把小便解到墻壁上,還把我的鞋子弄濕了,可臭了!”我一聽,正想把他叫到跟前問問怎么回事,就聽到旁邊的小朋友幸災樂禍地說:“我已經告訴老師了,你就等著挨批評吧?!眡x一臉沮喪,低下頭來到我跟前,旁邊的小朋友都圍著看熱鬧,我問他:“你為什么把小便解到外面呢?”他用沉默表示抗議,我讓其他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問他:“你為什么把小便解到墻壁上呢?”他委屈的說:“今天廁所墻壁上有塊臟東西,我想用小便把它沖下來?!蔽矣H了親他,對他說:“你想把臟東西沖下來是好的想法,可是如果其他小朋友都像你學用小便沖,那我們的廁所里該多臟多難聞呀,你說是不是?”他會意地點點頭。
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小朋友們都把作品放到了自己的畫袋里,唯獨xx的畫袋里沒有這次的作品。這時候,有個小朋友大喊:“xx把畫疊成飛機了!"xx著急的說:“你別說,你別說!”他很不情愿地邊拆飛機邊往外走,把畫放在自己的畫袋里。
下午大家沒有把小紅花評給xx,我注意到他一副郁郁寡歡的樣子把他叫到身邊問他:“今天和小朋友鬧矛盾了嗎?”““老師,今天的圖畫,我畫得不好看,不想放畫袋里,我想畫一幅更好看放里面,那個小朋友亂說?!蔽艺J真的點點頭對他說:“原來是這樣,xx真是個好孩子,老師期待你的好作品?!彪S即獎勵給了他一朵小紅花,為他的認真點贊。此后他更加信任我,更愿意與老師、同伴交流。
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怎樣讓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五彩繽紛呢,我認為就是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伴隨孩子更好地成長,不要總讓孩子聽我們說,我們可以轉變一下角度,傾聽孩子的呼聲、想法,我們就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美麗“心”世界
時間過得真快,來新園工作已經四個多月的時間了。或許在某個地方呆久了,會漸漸習慣這里以致愛上這里。雖然我們的工作很繁瑣,但我也從辛苦的工作中體會到了幸福,新園是我的一個美麗“心”世界。在新園,我更深情地愛著我的孩子們。工作中我用自己一顆真心,善待每一個幼小的生命,做孩子們的朋友,孩子們的玩伴。做孩子白天的媽媽,做孩子游戲中的伙伴,做孩子發(fā)展的支持者?;仡櫲雸@到現在,孩子們的笑容陪我渡過每一天。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寫著他們的純潔無暇,天真爛漫。我的世界也因他們而美妙,而生動,而精彩。我體會著孩子們“真、善、美”的小世界,時時刻刻被他們的小世界感動著。孩子們的天真,孩子們的火熱,孩子們的愛告訴我自己從事的是陽光下最神圣的職業(yè),我所走的是一條充滿青春氣息的綠色道路。和孩子在一起成長,我學會了去欣賞,去感受童心的美麗,學會了用孩子們的眼睛看他們的一舉一動,學會了用孩子們的心靈去體味他們的調皮、快樂與天真。也正因為我擁有了這樣一顆和孩子們相通的心靈,所以,孩子們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回成為我生活中快樂的源泉。每天早晨,當我從孩子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手里牽過一只只小手的時候,我覺得牽過的更是一分莫大的信任和囑托。看著孩子們象小星星般地簇擁著我,我被深深地陶醉著、分享著他們的快樂……從喝水、尿尿、吃飯、睡覺到生活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從動物世界、自然科學到宇宙世界的神奇;從幼兒觀察和個體差異的分析;從每個教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到教學后的反思……所有的瑣瑣碎碎和點點滴滴,使幸福不斷的注入我的“感情容器”。在做“找朋友”的游戲時,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向我介紹自己的朋友。每當我猜對,他們便伸出大拇指,高興地說“老師猜對了”,孩子們簇擁著我,我感到一種平和的幸福。輪到佳林介紹了,他看了看我,俏皮的一笑說:“我的朋友梳著辮子,穿著白色的運動裝。”孩子們都神秘地沖我笑,有的還呶呶嘴。突然我明白了,佳林的朋友是我,于是,我大聲說:“張老師!”孩子們都為我歡呼。佳林在前面親了我一下。于是孩子們也紛紛來親我,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孩子的吻像一股清泉滋潤著我,那么甘甜,那么清醇,那么持久!他們是我生活中最美的色彩。因為他們快樂,所以我也快樂! 無數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潤了我,滋潤了孩子,也滋潤了我們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在這里,我們和可愛的孩子們快樂的在一起學習生活。在這里,九個“元老們”親如一家,我們擁有同樣的信念和目標。在這里,我們朝夕相處,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攜手,結成了一個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集體。在我的心中早已把這當成是自己幸福的家。每天在這幸福的家園里播種著自己的希望,更收獲著自己的快樂。在這里,我吸取知識,努力工作,增強能力。在這里,我學會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相信這段幸福時光將會是我永久的珍藏!
教育隨筆:內心感觸
教育隨筆:內心感觸
天氣越來越冷了,因為個別孩子生病來園的孩子們也相應減少了。不知是不是因為孩子減少的原因,我覺得自己的心越來越寧靜了,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時候,即使在孩子們滿教室亂跑時,我也能心平氣和地請他們遵守規(guī)則,安靜下來。慢慢地我發(fā)現,我內心的寧靜也給孩子帶來了寧靜,你輕輕地對他們說,心平氣和地和他們交談,他們也能靜靜地坐下來,安靜地聽你說話、講課。
如果哪天我心里因為什么事情而煩躁,很明顯,我能感覺到孩子們也浮躁了起來。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孩子們是如此地有靈性,他們能感受到你的內心。因此,每天上班之前我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平靜下來,保持一顆童心、愛心。
在這個月里,我最快樂、最幸福的的事情就是看著孩子們一點點地在進步,一天天地在轉變。嘉貝是一個內向的小女孩,剛來園里的時候很扭捏,很害羞,總喜歡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為了讓她盡快地融入環(huán)境,我每天都親親她,然后帶著她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并鼓勵她主動和別的孩子玩耍。漸漸地,她不再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玩了,而是喜歡和大家一起玩,人也變得開朗多了,從不會表達到主動親我,她的轉變讓我很開心。同樣,令人欣喜的變化也發(fā)生在了梓涵小朋友的身上。梓涵小朋友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比較愛哭,不愿意與人交流,沒有安全感。她每天都哭著來幼兒園,希望媽媽能陪著她,在園里也只跟著一個老師,后來她也逐漸放松了下來,會主動拉小朋友的手,自己也會在教室里唱歌?,F在不會再哭著來學校了,而是會很開心地和爸爸媽媽說再見。
還有很多的孩子每天都在轉變,看著他們的變化,我打心眼里高興。我相信,通過我們三位老師的努力,中一班的孩子們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愛每一個孩子,我們愿意為他們付出所有的愛!
讓孩子接觸真實
一天下午,我組織孩子觀看動畫片《狼來了》,可當孩子們看到是真人表演而不是動畫片時,紛紛表示不喜歡看。
這件事情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為什么孩子們只喜歡色彩鮮艷、形象夸張的動畫片,而不喜歡真實的生活情境影片呢?我抬頭看看室內的裝飾,不是穿著西裝的米老鼠就是系著蝴蝶的小雞。
圖書角充斥的也是卡通圖書,少兒頻道播放的不是《海綿寶寶》就是《小鯉魚歷險記》。
我明白了:在我們成人提供的虛擬卡通的環(huán)境里,孩子能喜歡什么呢?
其實我們大人如果一直接觸虛擬,看到真實也會大失所望的。
我看到一只松鼠也曾發(fā)出感嘆:“松鼠原來這么小,顏色如此暗淡,尾巴也不像童話書里展現的那么大、那么毛茸茸,反而像一只大尾巴的老鼠。
”當時心里還有一種失落。
大人尚且如此,別說孩子了。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
”凱茲教授也強調:“用這些可愛的動物圖片讓幼兒覺得舒服安逸的做法是不必要而虛假的,比較適宜的做法是使用真實的動物或真實動物的照片,這種做法更能引發(fā)幼兒對動物的興趣。
對我而言,成人要做的是支持與欣賞幼兒本身的幻想能力,而不是要幼兒來接受成人的幻想。
”我不是要否定動畫片、卡通畫的作用,我只是覺得不該讓孩子完全沉浸在動畫片、卡通畫的世界里,而無法欣賞真實世界或與真實世界互動,造成認知上的缺陷。
所以我們還應該選擇一些反映真實世界的電影或圖畫書,讓孩子體驗一個真實的、可以觸摸的世界。
和蚯蚓近距離接觸
每到下雨天雨停的時候,有一種軟體動物會從地底下神秘地出來,這邊一只,那里一條,在學校的操場上,在泥濘的小路上,在道路兩旁的灌木叢里,你都可以看到一條條長長的蟲子在地上慢慢地蠕動。有不少人覺得它很惡心,看見它會產生一種不明的恐懼感,它就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蚯蚓。
本周我們的教學活動內容就有“認識蚯蚓”,大人見了都會害怕,那孩子見了會怎么樣哪?活動能順利開展嗎?帶著一點點疑問,開始做一些準備工作。
首先,給家長們發(fā)了短信,建議家長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去挖蚯蚓,到周一,不少孩子帶來了他們挖到的蚯蚓,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把它裝在小罐頭里,里面裝上了一些泥,孩子們圍觀者這些不同的小罐頭,開心地指點著里面的蚯蚓,我竟然沒有發(fā)現表示害怕的孩子。
組織活動時,參與挖蚯蚓的孩子特別能說,在與家長共同的合作中,他們對蚯蚓的特點及一些生活習性都已了解,他們的介紹讓沒有參加挖蚯蚓活動的孩子羨慕不已,為了便于孩子們的觀察,我將一些蚯蚓倒了出來,每張桌子上都有幾條,看著它們的蠕動,孩子們激動地歡叫著:“它爬到外面了!”
知道了它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我們將帶來的蚯蚓放到種植園地,讓它給種植的蘿卜松土,這也是令孩子們激動的時刻,看著放出的蚯蚓鉆進了泥土,孩子們依依不舍地和它們說再見,愿它們在自己的家里過的舒服一點。
活動結束了,但第二天,又有幾個孩子帶來了蚯蚓,原來他們雙休日忘了挖,活動后,讓家長一起補挖的,我們又將這些小生命放到了園地里。
和蚯蚓近距離接觸,沒有恐懼,沒有惡心,孩子們只是將它當作了普通的小動物,這也讓我們大人感悟:其實孩子本來是沒有恐懼的,那些令他們害怕的東西都是大人有意或無意中傳遞過去的恐懼的信息,然后他們自己反復的強化,最后就造成了對那個東西的終身恐懼。
愿少給孩子一些恐懼,多給他們一些快樂!
行走在童心世界里
人性中最善良,最誠實,最純潔的是童心。童心是剛剛出土的春草,給生命留下嫩綠和清新;童心是陽光下閃爍的露珠,給人生留下晶瑩和純情;童心是生命中最可愛的花朵,給歲月留下香甜和溫馨。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大,人的生理便漸漸衰老、枯萎。而我們幼兒教師卻有一顆永遠不老的童心。經常有人羨慕地和我說:幼兒教師永遠年輕。我也曾經嘗試找出答案:在教育和護理孩子、同孩子們盡情游戲的過程中,孩子身上的童真童趣喚起了教師自己已經泯滅的童心,變得年輕和質樸,所以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參加工作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自己從工作初期的青澀,一步步慢慢成長、成熟起來。而現在自己也已經是一位準媽媽,寶寶的到來讓我收獲了許多的幸福與希望,生活角色的變化使我能站在另一個角度上看問題,更能理解一名家長對老師的渴望和期待,我學會了用慈愛的眼睛去凝視班中的每一個孩子;用寬容的心去接納那些調皮、犯錯的寶寶;用親和的態(tài)度去理解家長的叮嚀與期盼。雖然有時也感到很忙、很累,但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會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所以,工作中我盡量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在愛中成長,讓工作在愛中更快樂?,F在這批孩子已經是我?guī)У牡谌⒆恿?。雖然和他們才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我已經喜歡上了他們。我和他們快樂的游戲,他們也會非常配合的積極投入于課堂教學中。當我身體不適時,他們會關切的問:“老師,你怎么啦?”“老師,你可不要生病,打針可疼了。”“老師,你好點了嗎?”“老師,你是不是感冒流鼻涕……”馬上就有一個小朋友快速地從口袋掏出紙巾遞給我。當我留神審視時,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神氣、質樸、單純的臉,還有一顆顆富有想象、好奇的童心。行走在童心世界,讓我深刻地了解了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夢。而我們有責任于每一個孩子,因為青春的我們選擇了幼教,選擇了行走在童心世界,選擇了煩瑣與辛勞,選擇了寬容與理解;選擇了責任與壓力;選擇了天使與精靈;選擇了微笑與歡樂;選擇了驕傲與自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世事林林總總,蕓蕓眾生百態(tài)。在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今天,每一個人,如果能夠找尋到、護佑好自己的一隅凈土并傾情努力,樂享其間,也許就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幸事和樂事!